一种减速机的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42387阅读:16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减速机的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钢平整线开卷机和卷取机的减速机,特别涉及一种可以防止减速机排气装置漏油的一种减速机的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排气罩是一种安装在减速机排气口上的帽式结构,主要作用是散热和排气,目前轧钢平整线开卷机和卷取机减速机使用的排气罩,由于减速机内润滑油温度较高且呈飞溅状,在实际使用时会出现一个问题减速机内齿轮的润滑油在排气罩处外溢,导致了润滑油的浪费,单机月损失达114公斤,并造成减速机的表面污染,加大了工人的日常维护的工作量。相关技术,本实用新型与专利号为99200320.2的专利和专利号为02217991.7的专利相比较,创新的点不同本实用新型主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结构和油气粘度的差异增加一个分离环防止润滑油从排气装置处漏油;专利号为99200320.2的专利主要是涉及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本实用新型不同;专利号为02217991.7的专利主要涉及的是一种整体密封,与本实用新型无共同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速机的排气装置,主要解决润滑油外溢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减速机的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罩,在排气罩下方的排气口设有气、油分离环,气、油分离环由上吸板、支撑架和阻尼板构成,上吸板和阻尼板均为圆盘结构,上吸板放置于减速机排气口的台阶上,上吸板和阻尼板通过2-4根支撑架连接,在上吸板上开有多个分离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该装置使得油雾气冲向排气罩过程中增加了,使一部分油雾气停滞在阻尼板上。油雾气在气压的推动下到达上吸板,利用油和气粘度的差异,通过分离孔进行分离,使得油气中粘度较大的润滑油粘附在上吸板的表面,在重力的作用下油会落到阻尼板上最后流回减速机内,从根本上解决了减速机润滑油渗漏造成的浪费,起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由此减少了减速机的维护量,即不需要工人清理渗漏油品和补充润滑油。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吸板,2-分离孔,3-阻尼板,4-支撑架,5-减速机本体,6-排气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一种减速机的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罩6,在排气罩下方的排气口设有气、油分离环,气、油分离环由上吸板1、支撑架4和阻尼板3构成,上吸板1和阻尼板3均为圆盘结构,阻尼板3可为平板结构,也可以是向下弯的弧形板,上吸板和阻尼板通过2-4根支撑架连接,在上吸板上以其圆心为中心的圆周上均匀分布有6个分离孔2。上吸板1放置于减速机排气口的台阶上,支撑架为2根钢筋通过焊接连接上吸板和阻尼板,阻尼板的直径小于上吸板,阻尼板位置在排气口下端的下方。减速机采用循环稀油润滑,喷在齿轮上的油被高速旋转的齿轮挤压甩起,在减速机内部形成飞溅,同时齿轮的啮合和轴承旋转摩擦产生的热量形成动态的气流,飞溅的油滴与热气流混合便形成油雾,随着减速机内部温度的上升,油雾便从排气口排出,油雾气在通向排气罩的过程中首先要通过阻尼板3和减速机本体5之间的缝隙,在这个过程中损失了一部分能量,使少部分的润滑油粘附在阻尼板的两侧,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向减速机内部。大部分油雾气继续向前遇到上吸板1,有一部分油雾气会粘附在其上并在重力作用下滴到阻尼板表面并流回减速机内,还有大部分油雾气利用油和气的粘度差异通过分离孔2的分离,最终气体能顺利排除,同时油被留在减速机内部。经使用发现,排气罩的周围没有了润滑油的痕迹,减速机表面很清洁。
实施例2,分离孔2设置两排,每排6个,支撑架沿圆周均匀设置三个,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减速机的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罩,其特征是,在排气罩下方的排气口设有气、油分离环,气、油分离环由上吸板、支撑架和阻尼板构成,上吸板和阻尼板均为圆盘结构,上吸板放置于减速机排气口的台阶上,上吸板和阻尼板通过2-4根支撑架连接,在上吸板上开有多个分离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速机的排气装置,其特征是,阻尼板为平板或向下弯的弧形板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速机的排气装置,其特征是,阻尼板的直径小于上吸板,阻尼板位置在排气口下端的下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钢平整线开卷机和卷取机的减速机,特别涉及一种可以防止减速机排气装置漏油的一种减速机的排气装置。主要解决润滑油外溢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减速机的排气装置,包括排气罩,在排气罩下方的排气口设有气、油分离环,气、油分离环由上吸板、支撑架和阻尼板构成,上吸板和阻尼板均为圆盘结构,上吸板放置于减速机排气口的台阶上,上吸板和阻尼板通过2-4根支撑架连接,在上吸板上开有多个分离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轧钢平整线开卷机和卷取机的减速机的散热和排气。
文档编号F16H57/00GK2842097SQ20052004518
公开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2日
发明者李波, 吴索团, 滕宏胤 申请人:宝钢集团上海梅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