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离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9424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离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一种摩托车离合装置。本发明具体地涉及一种将动力从输入件传输到输出件并通过运行释放机构而中断动力传输的摩托车离合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诸如两轮机动车辆的摩托车和ATV(全地形汽车)采用一种多板离合装置来传输和中断从发动机到传动系统的动力。多板离合装置包括连接到发动机曲轴装置的离合器壳体、连接到传动装置的输出旋转件、用于传输和中断它们之间动力的离合部件、以及推压离合部件的推压板。离合部件包括交替定位的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离合板与离合器壳体啮合且第二离合板与输出旋转件啮合。
通过诸如弹簧的推压件经由推压板推压离合板彼此抵靠,曲柄轴的驱动力传输到传动系统。当释放离合器以中断动力传输时,操作人员抓住离合器杆或变档以运行释放机构。释放机构释放从推压件到离合板上的压力,使得第一和第二离合板之间的动力传输中断。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2003-222159中揭示了这样一种离合装置。

发明内容
在上述离合装置中,润滑离合部件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离合部件没有充分润滑,组成摩擦件的离合器部件可能发生磨损以使离合器的寿命变短。
因此,在某些情况下,采用这样一种结构(通过轴的油传输),其中中心轴形成有润滑油孔,润滑油通过离心力从该孔径向向外供应到离合部件。但是,因为输出旋转件形成有管状部件等,离合器部件离合板的径向内部部分与管状部件啮合,其它构件设置在轴和离合部件之间,很难将润滑油供应到离合部件。此外,如果由于轴的尺寸而使强度降低,就很难提供润滑油孔。
如果不采用通过轴的油传输,到离合器部件的油传输通过润滑油喷射在空气中形成薄雾来实现,且在某些情况下通过喷射很难充分供应润滑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使用存在于空气中的润滑油充分润滑离合器部件,而不在轴上设置润滑油孔。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摩托车离合装置将动力从输入件传输到输出件并通过运行释放机构中断动力传输。该装置包括离合器壳体、旋转件、离合器部件、推压板、推压件、释放件、和鳍状物。离合器壳体连接到输入件和输出件之一。旋转件位于离合器壳体的径向内部并连接到输入件和输出件中另一个上。离合器部件包括至少一个板构件以在离合器壳体和旋转件之间传输和中断动力。推压板构造成将推压离合器部件的诸板构件彼此抵靠。推压件是由旋转件支撑以通过确定的压力推压所述推压板并释放压力的构件。释放件是保持释放机构并将释放机构的操作力传输到推压件的构件。鳍状物是由旋转件支撑,以将存在于空气中的润滑油通过其旋转吸入并引导润滑油到离合器部件的构件。
在该离合装置中,由推压件通过推压板对离合器部件施加压力以使离合器部件啮合,即在动力传输状态。在该状态,来自输入件的动力输入到例如离合器壳体,且然后通过离合器部件传输到旋转件,并最终输出到输出件。或者,在来自输入件的动力输入到旋转件的情况下,动力通过离合器部件传输并输出到输出件。当释放离合器时,即在动力中断状态下,释放机构运行推压件,使得控制力通过预定杠杆比放大并施加到推压件上。
在该离合装置中,鳍状物与旋转件一起旋转以将存在于空气中的润滑油(例如薄雾状润滑油)吸入装置。通过旋转鳍状物吸入的润滑油通过离心力供应到离合器部件。
不必形成润滑油孔,因此扩大了设计适应性。此外,由于鳍状物确实将存在于空气中的润滑油吸入以将油供应到离合器部件,有可能减轻润滑油的短缺。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摩托车离合装置是第一方面的装置,其中旋转件具有从其径向内部部分径向向外穿透到离合器部件的润滑油路径,以及鳍状物将润滑油吸入到旋转件的径向内部部分。
在该装置中,吸入旋转件的润滑油通过离心力径向向外移动,并通过润滑油路径供应到离合器部件。因而,离合器部件被充分润滑。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摩托车离合装置,将动力从输入件传输到输出件并通过运行释放机构中断动力传输。该装置包括离合器壳体、旋转件、离合器部件、推压板、推压件、和释放件。离合器壳体连接到输入件和输出件之一。旋转件位于离合器壳体的径向内部并连接到输入件和输出件中另一个上。离合器部件包括至少一个板构件以在离合器壳体和旋转件之间传输和中断动力。推压板构造成将推压离合器部件的诸板构件彼此抵靠。推压件是由旋转件支撑以通过确定的压力推压所述推压板并释放压力的构件。释放件是保持释放机构并将释放机构的操作力传输到推压件的构件。推压件、旋转件、以及离合器壳体形成有循环路径,包含润滑油的空气从推压件的径向内部部分通过旋转件至离合器壳体、径向外部而流动通过该循环路径。
在该离合装置中,由推压件通过推压板对离合器部件施加压力以使离合器部件啮合,即在动力传输状态。在该状态,来自输入件的动力输入到例如离合器壳体,且然后通过离合器部件传输到旋转件,并最终输出到输出件。或者,在来自输入件的动力输入到旋转件的情况下,动力通过离合器部件传输并输出到输出件。当释放离合器时,即在动力中断状态下,释放机构运行推压件,使得控制力通过预定杠杆比放大并施加到推压件上,由此释放推压件对推压板的压力。
在该离合装置中,包括旋转件的构件旋转以将存在于空气中的润滑油(例如薄雾状润滑油)吸入装置。吸入的润滑油通过穿过离合器壳体的循环路径径向向外离心分离,润滑各部分。
不必形成润滑油孔,因此扩大了设计适应性。此外,由于循环路径确实使存在于空气中的润滑油径向向外穿过,有可能减轻润滑油的短缺。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摩托车离合装置,将动力从输入件传输到输出件并通过运行释放机构中断动力传输。该装置包括离合器壳体、旋转件、离合器部件、推压板、推压件、释放件、和鳍状物。离合器壳体连接到输入件和输出件之一。旋转件位于离合器壳体的径向内部并连接到输入件和输出件中另一个上。离合器部件包括至少一个板构件以在离合器壳体和旋转件之间传输和中断动力。推压板构造成将推压离合器部件的诸板构件彼此抵靠。推压件是由旋转件支撑以通过确定的压力推压所述推压板并释放压力的构件。释放件是保持释放机构并将释放机构的操作力传输到推压件的构件。鳍状物是由旋转件支撑,以将存在于空气中的润滑油通过其旋转吸入并引导润滑油到离合器部件的构件。推压件、旋转件、以及离合器壳体形成有循环路径,包含润滑油的空气从推压件的径向内部部分通过旋转件至离合器壳体径向外部而流动通过该循环路径。
在该离合装置中,如上所述,鳍状物随着旋转件一起旋转以将存在于空气中的薄雾状润滑油吸入装置。通过旋转鳍状物吸入的润滑油通过离心力穿过供应到离合器部件。
不必形成润滑油孔,因此扩大了设计适应性。此外,由于鳍状物确实将存在于空气中的润滑油吸入以将油供应到离合器部件,有可能减轻润滑油的短缺。
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的摩托车离合装置,是第一至第四方面中任一装置,其中推压件由旋转件支撑,并包括构造成推压所述推压板的压力部件,以及构造成通过以预定杠杆比放大释放机构的动力而从推压件释放压力的杠杆部件。
同时,在常规摩托车离合装置中,有必要通过释放机构提供基本上等于压力载荷的释放载荷以释放离合器部件的啮合。由于释放载荷由施加到离合器杆上的握紧力,即控制力决定,如果压力载荷增加,则离合器杆的控制力相应增加,由此损害了易操作性。因此,很难将压力载荷增加到较大程度。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的装置中,推压件由压力部件和杠杆部件组成,释放机构的控制力通过杠杆部件的杠杆比放大并施加到压力部件上使得有可能较之常规离合装置通过杠杆比用较小的控制力释放离合器。
根据本发明第六方面的摩托车离合装置是第五方面的装置,其中该装置还包括减振机构,该减振机构降低释放件的振动。
在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的装置中,诸如膜片弹簧的推压件通过推压板向离合器部件施加压力,且释放机构推压杠杆部件以释放由推压件给予的压力。因而,在离合装置中,当离合器啮合时(在离合器啮合状态),释放件和推压件之间存在间隙,使得释放件可轴向移动。因而,当输入发动机振动时,释放件振动,离合器操作的便利性变差,即释放行程变化且离合脱开性能不好。
在根据本发明第六方面的摩托车离合装置中,设置了减振机构以降低释放件的振动。由于降低了释放件的振动,有可能防止释放件轴向移动。于是,稳定了离合释放行程使得离合器脱开性能得到了提高。
根据本发明第七方面的摩托车离合装置是第六方面的装置,其中减振机构是一夹具,通过将释放件夹在推压件和夹具之间而保持释放件。
在该装置中,由于释放件夹在夹具和推压件之间,降低了释放件的振动。
根据本发明第八方面的摩托车离合装置是第七方面的装置,其中旋转件具有旋转件主体、以及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到旋转件主体上以在旋转件主体和支撑板之间支撑推压件。夹具具有附连到支撑板的附连部分,以及压力部分,所述压力部分从附连部延伸且可弹性变形,以迫使释放件的侧表面朝向推压件。
在该装置中,由于夹具附连到支撑板上且形成在夹具上的压力部分通过弹性力迫使释放件抵靠推压件,有可能降低释放件的振动。
根据本发明第九方面的摩托车离合装置是第八方面的装置,其中夹具的附连部分具有径向向内延伸的延伸部分,且鳍状物是沿远离支撑板的方向弯曲的延伸部分的径向内侧端部处的弯曲部分。
鳍状物是形成在夹具的径向内部部分的延伸部分,即,鳍状物与夹具是一体的,由此使结构简单。
根据本发明第十方面的摩托车离合装置是第九方面的装置,其中鳍状物具有沿旋转方向在弯曲部分尾端的反向弯曲部分。反向弯曲部分朝向支撑板沿与弯曲部分弯曲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弯曲。
存在于空气中的润滑油被形成在弯曲部分上的鳍状物吸入,并然后由反向弯曲部分进一步向内吸入,使得润滑油可充分吸入装置。
根据本发明第十一方面的摩托车离合装置是第一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装置,其中推压件是膜片弹簧,所述膜片弹簧具有在径向外部部分的压力部件和在其径向内部部分的杠杆部件。这种情况下,推压件的结构变得紧凑。
根据本发明第十二方面的摩托车离合装置是第一至第十一方面中任一方面的装置,其中旋转件具有在其径向外部部分面向压力板的摩擦部件。离合器部件包括与离合器壳体啮合的第一离合器板和与旋转件啮合的第二离合器板,且第一和第二离合器板适于夹在旋转件的摩擦部件和推压板之间。
在该装置中,组成离合器部件的第一和第二离合器板夹在旋转件的摩擦部件和压力板之间,且动力通过离合器壳体、第一离合器板、第二离合器板、和旋转件顺序的动力传动系统传输。
根据本发明第十三方面的摩托车离合装置是第十一方面或第十二方面的装置,其中膜片弹簧的压力部件的径向外部部分推压所述推压板,且压力部件的径向内部部分由旋转件的径向外部部分支撑,且杠杆部件的径向内部部分通过释放机构朝向推压板移动。
释放机构运行膜片弹簧杠杆部件的径向内部部分以移动压力部件径向外部部分远离推压板,以停止由压力部件向推压板施加的压力。
由于推压件的压力部件的径向内部部分由旋转件的径向外部部分支撑,所以简化了支撑膜片弹簧的结构且减小了装置的轴向长度。在该类型的典型的用于机动车辆的离合装置中,膜片弹簧的径向内部端被推向发动机以释放离合器啮合,膜片弹簧压力部件的径向内部部分由离合器盖板支撑。在离合器盖板支撑结构中,支撑部分是从离合器盖板的径向外部部分径向向内延伸以周界地环绕膜片弹簧外部周界的部分。在该结构中,有必要确保轴向相对大的空间来支撑膜片弹簧。在本发明中,相反,如上所述,有可能将盖板支撑在轴向相对小的空间内,因为旋转件的径向外部部分支撑膜片弹簧。
在根据本发明的摩托车离合装置中,有可能通过利用存在于空气中的润滑油充分润滑离合器部件,而不在轴上设置润滑油孔。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摩托车离合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装置的正视图。
图3是装置夹具的正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摩托车离合装置的剖视图。
字母或标号说明
1离合器壳体2,2′输出旋转件3离合器部件4推压板5膜片弹簧5a压力部件5b杠杆部件6释放件7夹具7a附连部分7b压力部分7c鳍状物7d反向弯曲部分具体实施方式
总体结构图1和图2是摩托车离合装置的视图。摩托车离合装置将动力从发动机的曲轴传输到传动系统并通过运行释放机构中断动力。离合装置采用释放系统,在释放系统中向内轴向推动分离轴承以与离合器脱开,且离合器装置包括离合器壳体1、输出旋转件2、传输和中断离合器壳体1和输出旋转件2之间动力的离合器部件3、推压板4、膜片弹簧5、释放件6、和降低释放件6的振动并将存在空气中的薄雾状润滑油吸入装置中的夹具7。
离合器壳体离合器壳体1具有盘形部件10和从盘形部件10的径向外部端轴向向外(在图1中向右)延伸的管状部件11。输入齿轮13通过多个环形橡胶件12装在盘形部件10上。输入齿轮13与固定在发动机曲轴上的驱动齿轮(未示出)啮合。应当理解,设置橡胶件12以吸收来自发动机的振动。环形橡胶件12的结构不必限于所示出的结构。例如,盘簧可替代环形橡胶件12。管状部件11具有在内部周界径向向外凹陷的多个凹槽,且形成有轴向延伸沿周界间隔的切口。该切口用于允许内部润滑油径向向外流动。
输出旋转件输出旋转件2位于离合器壳体1的径向内部。输出旋转件2具有盘形形状并在其径向外部端形成有花键15及在其径向内部端形成有花键孔16。在径向内部端的花键孔16与传动系统的输入轴(未示出)啮合。从内部向离合器部件3径向向外穿透的切口15a形成在花键15所在的一部分径向外部部分上。此外,轴向穿透的多个通孔15b形成在径向内部部分和径向外部部分之间的盘形部分上。
输出旋转件2的径向外部部分形成有盘状摩擦部件18,为从轴向内部端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此外,输出旋转件2形成有在其轴向外表面的径向外部端沿轴向延伸的、沿圆周间隔的多个支撑突起部2a、以及在其径向内部端沿轴向延伸的、沿圆周间隔的多个套筒接合突起部2b。
支撑板19通过螺栓20固定在输出旋转件2上以将膜片弹簧5支撑在输出旋转件2上。支撑板19是环形件,具有由输出旋转件2的套筒接合突起部2b支撑的径向内部端。支撑板19的径向外部端形成有与支撑突起部2a相对沿轴向向内突出的环形支撑突起部19a。此外,从图2很明显看出,在支撑板19的径向内部端径向向外凹陷的多个啮合凹槽19b。啮合凹槽19b沿圆周方向以相同角间距定位。推力板21设置在输入齿轮13的径向内部部分和输出旋转件2的径向内部部分之间。
离合器部件离合器部件3包括环形形状并轴向交替堆叠的两个第一离合器板25和一个第二离合器板26。第一离合器板25的径向外部端形成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并与离合器壳体1的管状部件11内部周界上的凹槽啮合的多个啮合突起部。第一离合器板25具有摩擦端面附连的相对表面。第二离合器板26的径向内部部分的花键与形成在输出旋转件2的径向外部端的花键15啮合。
推压板推压板4具有环形形状并位于径向向外最远的第一离合板25的外侧。推压板4在径向内部端形成有花键孔4a,花键孔4a径向向内延伸并与输出旋转件2的外部花键15啮合。压力板4形成有在轴向外部表面的径向外部部分的轴向延伸的环形突起部4b、以及在环形突起部4b的径向内部的轴向延伸的压力突起部4c。从图2中明显看出在突起部4b以120度角间距形成三个切口4d。环形突起部4b轴向向外延伸超出压力突起部4c。
膜片弹簧膜片弹簧5是环形板构件,在其径向外部部分具有压力部件5a,为盘形弹簧,并在其径向内部部分具有杠杆部件5b以释放压力部件5a的压力。膜片弹簧5的径向外部部分位于推压板4的环形突起部4b的径向内部,以使膜片弹簧5确定中心。膜片弹簧5的压力部件5a具有由推压板4的压力突起部4c支撑的径向外部部分,和夹在且支撑在输出旋转件2的支撑突起部2a和支撑板19的支撑突起部19a之间的径向内部部分。在压力部件5a的径向外部部分,以120度角间距形成三个啮合突起部5c,突起部5c径向向外突出。三个啮合突起部5c与压力板4的切口4d啮合以限制膜片弹簧5的旋转。
如图1所示,膜片弹簧5通过盘形弹簧的推动力以预定压力迫使推压板4轴向向内。因而,离合器部件3的第一和第二离合器板25和26夹在输出旋转件2的摩擦部件18和推压板4之间。
膜片弹簧5的杠杆部件5b由径向布置的多个杠杆制成。在圆周上相邻的两杠杆之间形成宽缝,且在输出旋转件2的一部分上形成的轴向向外延伸的多个凸起部2c轴向向外穿过宽缝并与支撑板19的轴向内部表面接触。
释放件释放件6是环形板件,并具有保持分离轴承(未示出)的径向内部部分。更具体地说,释放件6在内部周界的轴向外部端形成有轴承支撑部件6a,且分离轴承外部滚道的轴向内部肩部部分与该轴承支撑部件6a啮合。与支撑板19的啮合凹槽19b啮合的多个啮合突起部6b形成在释放件6的径向外部部分。该啮合使释放件6定中心,并阻止释放件6相对于支撑板19和膜片弹簧5旋转。此外,将顶端支撑在膜片弹簧5的杠杆部分5b的径向内表面上的朝向膜片弹簧5延伸的支撑突起部6c,轴向形成在释放件6的内侧表面。
夹具夹具7是限制释放件6轴向移动以如上所述降低其振动的构件。夹具7形成有鳍状物,其将存在于空气中的薄雾状润滑油吸入装置中。此后,参见图1至3,将对夹具7作详细说明。
夹具7由厚度小且弹性可变形的板构件组成。夹具7具有弓形径向外部部分,和从径向外部部分向内径向延伸的三个突起部,如图3所示。更具体地说,夹具7具有在圆周方向两端形成的两个附连部分7a,并具有在两附连部分7a之间且径向向内延伸的压力部分7b。附连部分7a由螺栓20固定在支撑板19上。如图1所示,压力部分7b从径向外部部分朝向径向内部部分包括轴向向外延伸的部分、从其轴向向内延伸的部分、和在径向内部端也轴向向外延伸的端部。压力部分7b具有上述形状而被附连,使得压力部分7b弹性变形并可进一步变形以使压力部分7b轴向从外向内压抵释放件6。因而,释放件6夹在夹具7和膜片弹簧5之间,使得驱动时降低释放件6的振动。
在夹具7的附连部分7a的径向内部端,形成轴向向外弯曲的鳍状物7c。鳍状物7c沿圆周方向占据附连部分7a的整个宽度。轴向向内(即沿与鳍状物7c弯曲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弯曲的反向弯曲部分7d,沿旋转方向(图2和3中箭头R所示方向)形成在鳍状物7c的尾端径向内侧角部。更具体地说,夹具7设置在垂直于或基本上垂直于离合装置的旋转轴线(图1中由虚线指出)的平面上。鳍状物7c从该平面轴向向外弯曲。反向弯曲部分7d朝向平面。反向弯曲部分7d较佳地沿着第二线延伸,使得鳍状物7c弯曲的第一线不与第二线平行。
操作接下来,对操作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膜片弹簧5的压力部件5a,沿轴向以预定压力迫使推压板4向内。因而,离合器部件3的第一和第二离合器板25和26夹在输出旋转件2的摩擦部件18和推压板4之间。在该离合器啮合状态中,通过输入齿轮13和橡胶件12来自曲轴的驱动输入通过离合器壳体1传输到第一离合器板25,然后从第二离合器板26传输到输出旋转件2,并最终传输到传动系统的输入轴。
当驾驶员抓住离合器杆时,控制力通过离合器钢丝传输到分离轴承,以轴向向内移动分离轴承。分离轴承的移动通过释放件6传输到膜片弹簧5的杠杆部件5b,以轴向向内移动杠杆部件5b的径向内部部分。然后,压力部件5a的径向外部部分围绕膜片弹簧5的径向中间部分轴向向外枢转,且压力部件5a移离推压板4的压力突起部4c。因而,释放朝向推压板4的推压力,并脱离离合器部件3。在该离合器脱离状态中,来自离合器壳体1的驱动不传输到输出旋转件2。
在前述操作中,当离合器释放时,通过杠杆部件5b的运行减轻控制力。更具体地说,例如,如果来自膜片弹簧5的压力部件5a的压力表示为P,施加到杠杆部件5b上以释放压力P的释放载荷R表示如下R=P×(L1/L2)L1从压力部件径向内部部分的杠杆支点到压力部件径向外部部分的压力点的距离L2从压力部件径向内部部分的杠杆支点到杠杆部件中接触释放件部分的距离。
换言之,释放载荷通过杠杆比(L1/L2)减小。因此,如果设定的释放载荷与常规装置相等,可通过杠杆比增加压力部件5a的压力载荷,同时如果设定的离合器传输能力与常规装置相等,则可减少离合器板的数量并因此使离合装置更加紧凑。
如上所述,由于释放件6夹在支撑板19和夹具7之间,降低了释放件6的振动。结果,离合器释放行程不变,并提高了离合器释放性能。此外,有可能防止在运输装置时释放件6跌落,因为释放件和其它构件通过夹具7整合。
当离合装置旋转时,如图1中的虚线箭头A所示,设置在夹具7上的鳍状物7c将存在于空气中的薄雾状润滑油吸入装置中。如虚线箭头B和C所示,润滑油通过由输出旋转件2的通孔15b和离合器壳体1的径向外部部分内的切口组成的循环路径径向向外流动。这时,润滑油通过在输出旋转件2上行程的外部花键15的切口15a供应到离合器部件3。因为反向弯曲部分7d在鳍状物7c的旋转方向形成于尾端,有可能进一步且有效地将由鳍状物7c吸入的润滑油吸入到装置中。因而,有可能减轻离合器部件3中润滑油的短缺,而不在轴上形成润滑孔。
此外,在该装置中,由于释放件6和支撑板19在啮合突起部6b和凹槽19b处彼此啮合以对释放件6定中心并防止释放件6的相对旋转,有可能平稳地执行释放操作,并由于相对旋转而降低该部分的磨损。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尽管有必要在径向中间部分(即压力部件5a的径向内部部分)支撑膜片弹簧5,但由于输出旋转件2的径向外部部分从径向内部支撑膜片弹簧5,所以有可能相对于常规车辆离合装置的离合器盖板支撑结构,以简化的方式且在更小空间内支撑膜片弹簧5。
第二实施例图4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摩托车离合装置。第二实施例中的离合装置除了输出旋转件2′的结构之外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离合装置相同。在下文中,仅对输出旋转件2′的结构进行描述。
输出旋转件2′设置在离合器壳体1的径向内部,且基本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更具体地说,输出旋转件2′具有大致盘形形状,其具有形成有花键15的径向外部部分,以及形成有花键孔16的径向内部部分。连通径向内部端和径向外部端的连通部分15c形成在盘形上部分径向内部部分和径向外部部分之间。连通部分15c从盘形部分的径向外部部分穿透到轴向形成花键15的部分。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
通过采用输出旋转件2′,在离合装置旋转过程中,如图中虚线箭头A所示,设置在夹具7上的鳍状物7c将存在于空气中的薄雾状润滑油吸入到装置中,且然后润滑油通过由输出旋转件2′的连通部分15c和离合器壳体1径向外部部分上的切口组成的循环路径径向向外流动,如虚线箭头B和C所示。这时,润滑油通过形成在输出旋转件2′上的连通部分15c和外部花键15供应到离合器部件3。此外,如上所述,由于沿旋转方向在鳍状物7c的尾端形成反向弯曲部分7d,有可能进一步且有效地将由鳍状物7c吸入的润滑油吸入到装置中。因而,有可能减轻离合器部件3中润滑油的短缺,而不在轴上形成润滑孔。
其它实施例(a)尽管在这些实施例中揭示了在夹具的一部分处与夹具形成一体的鳍状物,但该鳍状物也可与夹具分开形成。
(b)尽管本发明应用到采用膜片弹簧作为实施例中推压件的装置上,但本发明也可应用到其它装置。
(c)尽管上述实施例中驱动力从输入齿轮输入并向输出旋转件输出,但本发明也可应用到动力传动系统相反的其它情况。
(d)尽管鳍状物确实将润滑油薄雾吸入到这些实施例中的装置中,但即使不采用鳍状物,也有可能通过形成用于包含有润滑油空气的循环路径而将薄雾状润滑油吸入以润滑部件。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将动力从输入件传输到输出件并通过运行释放机构来中断动力传输的摩托车离合装置,包括离合器壳体,连接到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之一;旋转件,位于离合器壳体的径向内部并连接到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中另一个上;离合器部件,包括至少一个板构件以在所述离合器壳体和所述旋转件之间传输和中断动力;推压板,构造成推压所述离合器部件的诸板构件彼此抵靠;推压件,由所述旋转件支撑以通过确定的压力推压所述推压板并释放所述压力;释放件,保持所述释放机构并将所述释放机构的所述操作力传输到所述推压件;以及鳍状物,由所述旋转件支撑,以通过其旋转吸入存在于空气中的润滑油并引导所述润滑油到所述离合器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具有从其径向内部部分径向向外穿透到离合器部件的润滑油路径,以及所述鳍状物将所述润滑油吸入到所述旋转件的径向内部部分。
3.一种用于将动力从输入件传输到输出件并通过运行释放机构来中断动力传输的摩托车离合装置,包括离合器壳体,连接到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之一;旋转件,位于所述离合器壳体的径向内部并连接到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中另一个上;离合器部件,包括至少一个板构件以在所述离合器壳体和所述旋转件之间传输和中断动力;推压板,构造成推压所述离合器部件的诸板构件彼此抵靠;推压件,由所述旋转件支撑以通过确定的压力推压所述推压板并释放所述压力;释放件,保持所述释放机构并将所述释放机构的所述操作力传输到所述推压件;其中所述推压件、所述旋转件、以及所述离合器壳体形成有循环路径,包含润滑油的空气通过该循环路径从所述推压件的径向内部部分通过所述旋转件向离合器壳体的径向外部流动。
4.一种用于将动力从输入件传输到输出件并通过运行释放机构来中断动力传输的摩托车离合装置,包括离合器壳体,连接到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之一;旋转件,位于所述离合器壳体的径向内部并连接到所述输入件和所述输出件中另一个上;离合器部件,包括至少一个板构件以在所述离合器壳体和所述旋转件之间传输和中断动力;推压板,构造成推压所述离合器部件的诸板构件彼此抵靠;推压件,由所述旋转件支撑以通过确定的压力推压所述推压板并释放所述压力;释放件,保持所述释放机构并将所述释放机构的所述操作力传输到所述推压件;以及鳍状物,由所述旋转件支撑,以通过其旋转吸入存在于空气中的润滑油并引导所述润滑油到所述离合器部件;其中所述推压件、所述旋转件、以及所述离合器壳体形成有循环路径,包含润滑油的空气通过该循环路径从所述推压件的径向内部部分通过所述旋转件向离合器壳体的径向外部流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旋转件支撑的所述推压件包括构造成推压所述推压板的压力部件;以及构造成通过以预定杠杆比放大所述释放机构的动力而从所述压力部件释放压力的杠杆部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减轻所述释放件振动的减振机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机构是夹具,通过将所述释放件夹在所述推压件和夹具之间而保持所述释放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托车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具有旋转件主体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到所述旋转件主体上,以在所述旋转件主体和所述支撑板之间支撑所述推压件,以及所述夹具具有附连到所述支撑板的附连部分以及压力部分,所述压力部分从所述附连部分延伸且可弹性变形,以使所述释放件的侧表面朝向所述推压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摩托车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的所述附连部分具有径向向内延伸的延伸部分,并且所述鳍状物是沿远离所述支撑板的方向弯曲的、位于延伸部分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处的弯曲部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摩托车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鳍状物具有沿所述旋转方向在所述弯曲部分尾端的反向弯曲部分,所述反向弯曲部分朝向所述支撑板沿与所述弯曲部分弯曲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弯曲。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件是膜片弹簧,所述膜片弹簧具有在径向外部部分的压力部件和在其径向内部部分的杠杆部件。
12.如权利要去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摩托车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具有在其径向外部部分处面向所述压力板的摩擦部件,并且所述离合器部件包括与所述离合器壳体啮合的第一离合器板和与所述旋转件啮合的第二离合器板,且所述第一和第二离合器板适于夹在所述旋转件的所述摩擦部件和所述推压板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摩托车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弹簧的压力部件的径向外部部分推压所述推压板,且所述压力部件的径向内部部分由所述旋转件的径向外部部分支撑,并且所述杠杆部件的径向内部部分通过所述释放机构朝向所述推压板移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用存在于空气中的润滑油充分地润滑离合器部件,而不在轴上设置润滑油孔。该装置包括离合器壳体(1)、输出旋转件(2)、离合器部件(3)、推压板(4)、膜片弹簧(5)、释放件(6)、以及鳍状物(7c)。离合器部件(3)包括离合器板(25)和(26)以在离合器壳体(1)和输出旋转件(2)之间传输动力和中断动力传输。推压板(4)是推压离合器部件(3)的构件,且膜片弹簧(5)是用预定压力推压该推压板并释放压力的构件。鳍状物(7c)是由输出旋转件(2)支撑的构件,并通过其旋转吸入存在于空气中的润滑油并将这些油引导到离合器部件(3)。
文档编号F16D13/58GK101046232SQ20071009365
公开日2007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31日
发明者今西义夫, 阿部稔, 久保田良, 山本敏弘 申请人:株式会社艾科赛迪,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