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脂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34204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注脂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脂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机械工程中的注脂润滑机械。
技术背景
众所周知,机械设备良好的润滑状况能提高机械效率、延长使用寿命,尤其对于 汽车、拖拉机和工程机械等设备的润滑尤为重要。但是目前这一类机械设备在维修保 养中加注润滑油的器具, 一般都是手动进行加脂,手动的加脂机构常常需要至少两人 操作,其润滑效果差、油脂易被二次污染,工作现场易受污染,不但工效低,浪费大, 而且操作费力,劳动强度大,又脏又累,司机和维修人员都视为畏途;而脚踏型加脂 机械的缺点与上述手动型的一样,未能受到使用者的欢迎。目前,为了取代手动加脂, 相继出现了气动结构加脂机或手提充电式加脂机;气动结构加脂机虽然一般只需一人 操作,但因为该加脂机需要附加设备,如空压机等,加上气动结构加脂机的整套设 备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不适用于高空操作,如对吊桥等的特种作业设备不能使用; 而且气动结构加脂机的动力不足、容易损坏自身的气缸和附属工具。手提充电式加脂 机,其结构由油脂罐、皮碗、弹簧、拉杆、直流微动变速电机、蓄电池等组成,其缺 点在于加脂机所需的动力不足,速度慢,电源易耗损,而价格比较昂贵,维修难。,而 大型工业座式电动加脂机,其体积庞大,移动性差,维修耗时耗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使用安全、方便、 简单的注脂机,本注脂机结合电动和手动两用高效的注脂结构,能够应对不同场合的 不同情况,适应性强。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注脂机,包括由机架支撑的油脂罐, 油脂罐上设有工作指示灯,通过指示灯反映注脂机的工作情况,油脂罐上连接有注油 机构,注油机构连接有往复驱动机构,注油机构的进油口与油脂罐的出油口相通,注 油机构的出油口连接有第一出油管。往复驱动机构连接有电源线,往复驱动机构由普 通的工业用电提供电源,电源线上还设有漏电开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歩的设计为注油机构为圆柱体,沿注油机构中心轴线开有一通 槽,连通通槽开一通孔与注油机构的进油口相通,对应通孔位置的通槽内设有与通槽直径配备的滚珠,通槽的一端以螺栓密封,滚珠与螺母之间还设有复位弹簧;往复驱 动机构连接有一活塞伸入通槽内与滚珠接触,置有复位弹簧的一段通槽内开一出油孔 与出油口连接。利用连接于往复驱动机构带动活塞推动通槽内的滚珠运动,从而把滚 珠与出油口之间的油脂推出,当活塞推到一定距离后瞬即作返回运动,滚珠由于受到 复位弹簧的作用,逐渐回到初始位置,此时滚珠与出油口之间又充满了油脂。如此循 环操作运动,实现对机械的不断注脂,达到注脂轻松、方便、简单、干净的效果。
当无电源驱动电机转动或其它不允许使用电设备的情况下,注脂机可以采用手动 进行注脂,本实用新型注脂机的手动注脂结构为沿油脂罐的中心轴线上设有油脂泵 及与油脂泵轴配合的皮碗,油脂泵贯穿油脂罐的封盖与一手柄连接,油脂罐的上方设 有横向连杆,横向连杆与皮碗之间设有长弹簧,皮碗的外缘与油脂罐的内壁紧密接触; 前述的油脂泵包括一圆管及与圆管外径相同并螺纹配接的管件,管件底部开有进油孔 及管件内置有钢球,圆管内套有中空的拉杆,拉杆与钢球之间还设有卡簧;拉杆上方 开有出油口,出油口套接有第二出油管, 一凸台密封拉杆顶部并与手柄铰接。拉动手 柄,从而利用气压把油脂吸上拉杆的顶端,压下手柄,便会使一部分油脂从拉杆的出 油口喷出。当然,手柄可以设计为更符合人性化操作的曲杆型,减少拉动手柄所需的 力气,同时可以与拉杆连接的第二出油管上设有第二出油开关。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设计为于通槽内对应滚珠的位置还丌有一排气孔。丌设 的排气孔能够使滚珠回到初始位置时所受到空气的阻力减少,能够更快、更准确地回 到初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歩的设计为往复驱动机构为木工工具常见的一整体式往复锯 (俗称"曲线机"),往复锯的输出端的锯片以一连杆代替并连接活塞,通过往复锯rf 动活塞作快速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中的往复锯一般采用型号为JIF-KU01-115的中坚 牌往复锯,当然,往复锯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牌子和型号,本实用新型对往复锯的选用 不作任何形式的限制。
另外,第一出油管上可以套接有出油嘴或注脂枪等,第一出油管上设有控制电机 点制动的第一出油丌关,第一出油开关与设于第一出油管上的电源线连接'电源线设 有电源开关;通过加设的第一出油丌关能够实现注油收方自如、不浪费油脂及避免环 境的污染。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注脂机的机架底部加设有至少三个滚轮,方便注脂机的移 动,适用甚广。
通过本申请人的实际应用,加脂机对不同类型的轴承进行注脂测检,其效果十分理想,速度增快进五培,使旧油脂注换劲力十足;经测试,其压力为50 75kg/mm2; 相比现有技术的手动注脂需五天完成的工作量,本实用新型的注脂机只需一人操作一 天便可完成。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制作简便.、造价低廉、容易推广,其注脂机利用电源作 为动力,只需一人操作,效率快,节省劳动力,节省油耗20%,注脂机自动化程度高, 不使用其他附属设备,占地面积小,不易损坏,且维修比较简单、成本较低,保证了 重要设备的正常运作。本实用新型的注脂机适用于电缆生产、纺织、港口机械、工业 电梯、化学、空调系统、铝罐制造、食品啤酒业、水泥矿石、污水处理厂、造纸、熔 炉、钢铁、汽车制造与装配、玻璃厂等行业。于注脂机上加设简单的手动注脂机构, 即使在无电源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手动注脂机构进行注脂工作,解决了注脂机在易 燃易爆场合的使用问题;此外,注脂机还可定时、定量、自动、多管分支进行加脂, 解决了高空、高低温、大粉尘、有毒等恶劣环境的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加脂机电动、 手动两用的有效结合,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使用,又因加脂机体积较小,同样适用于 高空注脂作业。


图1是本实用新型注脂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注油机构的放大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详细的描述。
一种注脂机,如图1、图3所示,包括由机架2支撑并带顶盖的油脂罐1,油脂 罐1高为50cra,机架2底部加设有三个滚轮,油脂罐1底部设有工作指示灯23及注油 机构4,油脂罐1的下方开有出油孔31与注油机构4的进油口相通,注油机构4的出 油口连接有第一出油管61,油脂罐1右侧底部设有往复驱动机构10,往复驱动机构为 一整体式的JIF-KU01-115型号的中坚牌往复锯,往复锯上连接有电源线及漏电开关, 往复锯的输出端以连杆代替锯片,连杆上固定有一活塞ll,利用往复锯的作用实现活 塞11的往复式运动。如图2所示,注油机构4为圆柱体,沿注油机构4中心轴线开有 一通槽12,通槽12内开一通孔32与注油机构4的进油口相通,对应通孔32位置的通 槽12内设有与通槽12直径配备的滚珠91,通槽12的一端以螺母21密封,滚珠91与螺母21之间&设有复位弹簧51;活塞11伸入通槽12内与滚珠91接触,置有复位 弹簧51的一段通槽12内开一出油孔33与出油口连接,即通槽12内依次从左到右的 装配位置为活塞ll、滚珠91、复位弹簧51、螺母21。活塞11推动通槽12内的滚 珠91运动,从而把滚珠91与出油口之间的油脂推出,当活塞ll推到一定距离后作返 回运动,滚珠91由于受到复位弹簧51的作用,逐渐回到初始位置,此时滚珠91与出 油口之间又充满了油脂。如此循环操作运动,实现对机械的不断注脂,达到注脂轻松、 方便、简单、干净的效果。于通槽12内对应滚珠91的位置还开有一排气孔34,开设 的排气孔34能够使滚珠91回到初始位置时所受到空气的阻力减少,能够更快、更准 确地回到初始位置;第一出油管61上套接有出油嘴16,第一出油管61上设有控制电 机10点制动的第一出油丌关17,第一出油开关17与设于第一出油管上的电源线连接, 电源线设有电源开关,通过加设的第一出油开关17能够实现注油收方自如、不浪费油 脂及避免环境的污染。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注脂机加设的手动注脂结构为沿油脂罐l的中心轴线 上设有油脂泵22及与油脂泵22轴配合的皮碗13,油脂泵22贯穿油脂罐1的顶盖与一 手柄15连接,油脂罐1上方与顶盖的连接处设有横向连杆20,横向连杆20与皮碗13 之间固定有长弹簧52,皮碗13的外缘与油脂罐1的内壁紧密接触;油脂泵22包括一 圆管81及与圆管81外径相同并螺纹配接的管件82,管件82底部开有进油孔35及管 件82内置有钢球92,圆管81内套有中空的拉杆14,拉杆14与钢球92之间还设有卡 簧19;拉杆14上方丌有出油口 36,出油口 36套接有第二出油管62, 一凸台密封拉杆 14顶部并与手柄15铰接。拉动手柄15,从而利用气压把油脂吸上拉杆14的顶端,压 下手柄15,便会使一部分油脂从拉杆14的出油口喷出。手柄15设计为更符合人性化 操作的曲杆型,减少拉动手柄15所需的力气,同时可以与拉杆14连接的第二出油管 62上设有第二出油开关18。
权利要求1.一种注脂机,包括由机架(2)支撑的油脂罐(1),油脂罐(1)上设有工作指示灯(2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脂罐(1)下部连接有注油机构(4),注油机构(4)连接驱动其往复运动的往复驱动机构(10),注油机构(4)的进油口与油脂罐(1)的出油口相通,注油机构(4)的出油口连接有第一出油管(6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油机构(4)为圆柱体, 沿注油机构(4)中心轴线开有一通槽(12),通槽(12)内开一通孔(32)与注油机 构(4)的进油口相通,对应通孔(32)位置的通槽(12)内设有与通槽(12)直径配 备的滚珠(91),通槽(12)的一端以螺母(21)密封,滚珠(91)与螺母(21)之间 还设有复位弹簧(51);往复驱动机构连接有一活塞(11)伸入通槽(12)内与滚珠(91) 接触,置有复位弹簧(51)的一段通槽(12)内开一出油孔(33)与出油口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脂机,其特征在于沿油脂罐(1)的中心轴线上设 有油脂泵(22)及与油脂泵(22)轴配合的皮碗(13),油脂泵(22)贯穿油脂罐(1) 的封盖与一手柄(15)连接,油脂罐(1)的上方设有横向连杆(20),横向连杆(20) 与皮碗(13)之间设有长弹簧(52),皮碗(13)的外缘与油脂罐(1)的内壁紧密接 触;所述的油脂泵(22)包括一圆管(81)及与圆管(81)外径相同并螺纹配接的管 件(82),管件(82)底部开有进油孔(35)及管件(82)内置有钢球(92),圆管(81) 内套有中空的拉杆(14),拉杆(14)与钢球(92)之间还设有卡簧(19);所述的拉 杆(14)上方开有出油口 (36),出油口 (36)套接有第二出油管(62), 一凸台密封 拉杆(14)顶部并与手柄(15)铰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脂机,其特征在于于通槽(12)内对应滚珠(91) 的位置还开有一排气孔(34)。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出油管(61)设有 控制电机(10)点制动的第一出油开关(17)。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往复驱动机构(10)为 一整体式的往复锯,往复锯的输出端设一连杆连接活塞(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注脂机,包括由机架支撑的油脂罐,油脂罐上设有工作指示灯,其中油脂罐上连接有注油机构,注油机构连接有由电机驱动作往复运动的传动机构,注油机构的进油口与油脂罐的出油口相通,注油机构的出油口连接有第一出油管;该注脂机上还加设有手动注脂结构,使电动和手动两用结合或单独使用。该注脂机结构简单新颖、制作简便、造价低廉、容易推广,其注脂机利用电源作为动力,只需一人操作,效率快,节省劳动力,节省油耗20%,注脂机自动化程度高,不使用其他附属设备,占地面积小,不易损坏,且维修比较简单、成本较低。
文档编号F16N13/00GK201310730SQ20082020301
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6日
发明者梁柏根 申请人:梁柏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