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离合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38324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压离合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了用来形成油压补偿室的补偿板的油压离合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油压离合器装置中,离合器活塞能够自由滑动地嵌合在离合器轮毂,在离 合器活塞与补偿板之间形成油压补偿室,该补偿板由卡合在离合器轮毂的外周的夹子卡定 在离合器轮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778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油压离合器装置中,如离合器轮毂的转速变高,则存在由离心 力使上述夹子变形而导致夹子脱开的可能性,所以,需要增大夹子的紧固力。为此,在安装 作业时,必须反抗夹子的大的紧固力进行作业,安装的作业性存在问题。本发明涉及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在设置了补偿板的油压离合器装 置中提高安装的作业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油压离合器装置设置了离合器外体、离合器内体、多 片第一摩擦板、多片第二摩擦板、受压板部、离合器活塞、离合器活塞导向件、及补偿板;该 离合器内体由该离合器外体同轴地围绕;该多片第一摩擦板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与所述 离合器外体卡合;该多片第二摩擦板交替重合地配置在第一摩擦板上,而且以不能相对旋 转的方式与所述离合器内体卡合;该受压板部与相互重合配置的第一及第二摩擦板相向地 设在所述离合器内体或所述离合器外体的一方;该离合器活塞连设在加压板部,相应于控 制油压室的油压增大朝对第一及第二摩擦板加压的那一侧移动;该离合器活塞导向件在与 所述离合器活塞间形成所述控制油压室;该补偿板在所述离合器活塞的与所述控制油压室 相反侧形成油压补偿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补偿板的内周端设置了凸部,在所述离合器 活塞导向件的端部设置了与设于所述补偿板的所述凸部卡合的切口部,通过卡合该凸部与 该切口部而进行安装,而且,设置了卡定件,该卡定件卡合在所述切口部的内周槽,限制所 述补偿板相对于所述离合器活塞导向件的轴向移动。按照该构成,卡合在离合器活塞导向件的切口部的内周槽地设置对补偿板的移动 进行限制的卡定件,卡定件由内周槽从外周侧支承,所以,不会由离合器活塞导向件旋转时 的离心力使卡定件脱开。为此,卡定件的紧固力可以较小,能够提高油压离合器装置的安装 作业性。另外,在上述构成中,上述卡定件也可为线状的弹簧。按照该构成,由于卡定件为线状的弹簧,所以,能够使卡定件挠曲,容易地进行安 装,而且,能够减轻重量。另外,也可在上述卡定件上设置卡合钩部,该卡合钩部插入到形成在上述补偿板 的内周面的卡合孔。
在该场合,通过将卡定件的卡合钩部插入到补偿板的卡合孔,能够限制卡定件的 位置,能够由简单的结构设置卡定件的止转构件。另外,设于上述补偿板的上述凸部的基圆也可设定得比上述离合器活塞导向件卡 合在上述补偿板的部分的外径大。在该场合,补偿板的凸部的基圆比离合器活塞导向件卡合在补偿板的部分的外径 大,所以,能够在基圆与离合器活塞导向件间形成空间,油压补偿室内的工作油能够通过该 空间。为此,不需要特别设置用于使油压补偿室的工作油通过的油路,能够使结构简单。另外,也可在上述离合器活塞导向件的上述切口部设置上述补偿板的上述凸部不 卡合的空处。在该场合,由于设置了补偿板的凸部不卡合的空处,所以,能够使油压补偿室的工 作油通过该空处,使得油压补偿室的工作油容易通过。在本发明的油压离合器装置中,在离合器活塞导向件的切口部的内周槽卡合地设 置对补偿板的移动进行限制的卡定件,所以,卡定件不会在离合器活塞导向件旋转时的离 心力的作用下脱开。为此,能够减小卡定件的紧固力,提高油压离合器装置的安装的作业 性。另外,由于卡定件为线状的弹簧,所以,能够使卡定件挠曲,容易地进行安装,而 且,能够减轻重量。另外,通过将卡定件的卡合钩部插入到补偿板的卡合孔,能够限制卡定件的位置, 能够由简单的结构设置卡定件的止转构件。另外,由于补偿板的凸部的基圆比离合器活塞导向件卡合在补偿板的部分的外径 大,所以,能够在基圆与离合器活塞导向件间形成空间,能够使油压补偿室内的工作油通过 该空间。为此,不需要特别设置用于使油压补偿室的工作油通过的油路,能够使结构简单。另外,由于设置了补偿板的凸部不卡合的空处,所以,油压补偿室的工作油能够通 过该空处,油压补偿室的工作油容易通过。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动力机组的局部剖切后视图。图2为图1的II-II剖视图。图3为离合器机构的剖视图。图4为第一油压离合器装置的剖视图。图5为活塞导向件的俯视图。图6为图5中的VI-VI剖视图。图7为补偿板的俯视图。图8为夹子的俯视图。图9为表示补偿板与活塞导向件的卡合状态的局部剖切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油压离合器装置。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 的动力机组的局部剖切后视图。
如图1所示,例如搭载于机动二轮车的动力机组P由四冲程多气缸水平对置式的 发动机E和对该发动机E的动力进行变速的变速器T构成。变速器T具有油压式的离合器 机构C。发动机E的发动机主体11具有在朝机动二轮车的行走方向前方的状态下配置在 左侧的左发动机组12L,在朝行走方向前方的状态下配置在右侧的右发动机组12R,分别结 合在左及右发动机组12L、12R的两外端的左及右气缸盖13L、13R,以及结合在左及右发动 机组12L、12R的后箱14。后箱14结合在沿机动二轮车的行走方向的曲轴箱21的后部。两发动机组12L、12R的各活塞18L、18R通过连杆23L、23R共同地连接在其轴线沿 着机动二轮车的前后方向的曲轴22,该曲轴22由曲轴箱21能够自由旋转地支承。在后箱14的上面,设有切换在离合器机构C的油压的作用、释放的离合器致动器 132。在曲轴箱21内的下部收容油泵144,油泵144随曲轴22的旋转连动地受到驱动。 从油泵144排出的油(工作油)经过设于离合器盖50的油过滤器139,被引导至离合器致 动器132侧。离合器致动器132具有相互独立地动作的第一电磁控制阀132A及第二电磁 控制阀132B。图2为图1的II-II剖视图。如图2所示,变速器T由齿轮变速机构35和离合器机构C构成,该离合器机构C 设在齿轮变速机构35及曲轴22 (参照图1)间,具有第一及第二油压离合器机构36、37。第 一及第二油压离合器装置36、37设在将曲轴22的旋转动力传递到后轮(省略图示)的动 力传递路径的途中。齿轮变速机构35具有能够选择地确立的多个变速档的齿轮列,例如第一 第六 速用齿轮列61、62、63、64、65、66,收容在曲轴箱21内。作为偶数档的变速用齿轮列的第 二、第四及第六速用齿轮列G2、G4、G6设在第一主轴38及副轴40间。作为奇数档的第一、 第三及第五速用齿轮列G1、G3、G5设在同轴地设于第一主轴38内的第二主轴39及副轴40 间。另外,第一主轴38、第二主轴39、及副轴40与曲轴22平行地设置。曲轴箱21由在沿曲轴22的轴线的方向即机动二轮车的前后方向隔开间隔地相互 面对的一对前部及后部侧壁21a、21b构成。形成为圆筒状的第一主轴38的一端枢支在第二主轴39并且处于前部侧壁21a与 后部侧壁21b的中间部,另一端贯通后部侧壁21b地延伸,在后部侧壁21b通过滚珠轴承41 能够自由旋转地受到支承。 第二主轴39比第一主轴38形成为更小的直径,贯通圆筒状的第一主轴38,能够相 对于第一主轴38自由旋转,相对于第一主轴38的轴向相对位置成为一定地设置。在第一 主轴38与第二主轴39间安装多个滚针轴承42。另外,第二主轴39的一端部在曲轴箱21 的前部侧壁21a通过滚珠轴承43能够自由旋转地支承。副轴40的一端部通过滚珠轴承44能够自由旋转地支承在前部侧壁21a,副轴40 的另一端部通过设于后部侧壁21b的滚珠轴承45能够自由旋转地支承。另外,副轴40的 另一端部贯通后部侧壁21b延伸,在从后部侧壁21b的突出端部通过减震弹簧46安装齿轮 47。与副轴40平行地设置的驱动轴48(参照图1)为了将动力传递到后轮侧,能够自
5由旋转地贯通后箱14向后方延伸,包含齿轮47的齿轮传动机构设在副轴40及驱动轴48 间。在后箱14设置从外侧覆盖离合器机构C的离合器盖50,在形成于离合器盖50内 的离合器室51收容第一及第二油压离合器装置36、37。在第一主轴38与副轴40间,从第一及第二油压离合器装置36、37侧依次排列地 设置第六速用齿轮列G6、第四速用齿轮列G4、及第二速用齿轮列G2。第六速用齿轮列G6由 能够相对自由旋转地支承于第一主轴38的第六速用驱动齿轮52和一体设于副轴40并且 与第六速用驱动齿轮52啮合的第六速用从动齿轮53构成,第四速用齿轮列G4由能够在轴 向移动但不能相对旋转地支承在第一主轴38的第四速用驱动齿轮M和能够相对自由旋转 地支承在副轴40并且与第四速用驱动齿轮M啮合的第四速用从动齿轮55构成,第二速用 齿轮列G2由能够相对自由旋转地支承于第一主轴38的第二速用驱动齿轮56和能够在轴 向移动但不能相对旋转地支承于副轴40并且与第二速用驱动齿轮56啮合的第二速用从动 齿轮57构成。在第二主轴39的从第一主轴38的一端的突出部与副轴40间,从第一及第二油压 离合器装置36、37侧依次排列地设置第三速用齿轮列G3、第五速用齿轮列G5、及第一速用 齿轮列G1。第三速用齿轮列G3由能够在轴向移动但不能相对旋转地支承在第二主轴39的 第三速用驱动齿轮58和能够相对自由旋转地支承于40并且与第三速用驱动齿轮58啮合 的第三速用从动齿轮59构成,第五速用齿轮列G5由能够相对自由旋转地支承于第二主轴 39的第五速用驱动齿轮60和能够在轴向移动但不能相对旋转地支承于副轴40并且与第五 速用驱动齿轮60啮合的第五速用从动齿轮61构成,第一速用齿轮列Gl由不能相对旋转地 结合于第二主轴39的第一速用驱动齿轮62和能够相对自由旋转地支承于副轴40并且与 第一速用驱动齿轮62啮合的第一速用从动齿轮63构成。在第六速用驱动齿轮52与第二速用驱动齿轮56间,在第一主轴38不能相对旋转 而且能够在轴向移动地支承第一换档装置64,该第一换档装置64能够切换卡合在第六速 用驱动齿轮52的状态、卡合在第二速用驱动齿轮56的状态、以及与第六速用驱动齿轮52 和第二速用驱动齿轮56中的哪一个都不卡合的状态。在该第一换档装置64 —体地设置第 四速用驱动齿轮W。另外,在第二速用驱动齿轮56与第五速用驱动齿轮60间,在第二主轴39不能相 对旋转但能够在轴向移动地支承能够切换与第五速用驱动齿轮60的卡合及卡合解除的第 二换档装置65。在该第二换档装置65 —体地设置第三速用驱动齿轮58。在第四速用从动齿轮55与第三速用从动齿轮59间,在副轴40不能相对旋转而且 能够在轴向移动地支承第3换档装置66,该第三换档装置66能够切换与第四速用从动齿轮 的卡合及卡合解除。在该第三换档装置66 —体地设置第二速用从动齿轮57。在第三速用从动齿轮59与第一速用从动齿轮63间,在副轴40不能相对旋转而且 能够在轴向移动地支承第四换档装置67,该第四换档装置67能够切换与第三速用从动齿 轮59卡合的状态、与第一速用从动齿轮63卡合的状态、以及与第三速用从动齿轮59及第 一速用从动齿轮63都不卡合的状态。在该第四换档装置67 —体地设置第五速用从动齿轮 61。通过使第四换档装置67与第一速用从动齿轮63卡合,确立第一速用齿轮列G1,通过在第三换档装置66不卡合在第四速用从动齿轮55的状态下将第一换档装置64卡合在 第二速用驱动齿轮56,确立第二速用齿轮列G2,通过在第二换档装置65不卡合在第五速用 驱动齿轮60的状态下将第四换档装置67卡合在第三速用从动齿轮59,确立第三速用齿轮 列G3。另外,通过在第一换档装置64不与第六及第二速用驱动齿轮56卡合的状态下将 第三换档装置66与第四速用从动齿轮55卡合,确立第四速用齿轮列G4,通过在第四换档 装置67不与第一及第三速用从动齿轮59卡合的状态下将第二换档装置65卡合在第五速 用驱动齿轮60,确立第五速用齿轮列G5,通过将第一换档装置64卡合在第六速用驱动装置 52,确立第五速用齿轮列G5。第一 第四换档装置67 67由第一 第四拨叉68、69、70、71能够自由旋转地保 持,拨叉68 71在两主轴38、39及副轴40的轴线方向受到驱动,从而使第一 第四换档 装置67 67在轴向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变速器T的变速动作由设在机动二轮车的ECU控制,例如在机动 二轮车的行走时,第一及第二油压离合器装置36、37中仅与现在的换档位置对应的一方的 油压离合器装置成为连接状态,另一方成为切断状态。这样,仅进行通过第一主轴38及第 二主轴39的一方及第一 第六速用齿轮列Gl 6中的任一方的动力传递。在进行换档时, ECU预先形成能够使用与下一换档位置对应的齿轮列进行动力传递的状态,而且,控制第一 及第二油压离合器装置36、37的动作。具体地说,如现在的换档位置(变速档)例如为奇数档(或偶数档),则下一换档 位置成为偶数档(或奇数档),所以,ECU预先形成能够使用偶数档(或奇数档)的齿轮列 进行动力传递的状态。此时,第二油压离合器装置37为连接状态,但第一油压离合器装置 36 (或第二油压离合器装置37)处于切断状态,曲轴22的旋转动力不传递到第一主轴38及 偶数档(或奇数档)的齿轮列。此后,在E⑶判断已达到换档时机之际,使第二油压离合器 装置37 (或第一油压离合器装置36)为切断状态,而且,使第一油压离合器装置36 (或第二 油压离合器装置37)为连接状态,从而切换成使用与预先选定了的下一换档位置对应的齿 轮列的动力传递。这样,能够进行不产生变速时的时间滞后和中断的迅速而且平稳的变速。图3为离合器机构C的剖视图。在离合器室51内,第二主轴39的另一端从第一主轴38的另一端突出地设置,第 二油压离合器装置37设在第二主轴39的另一端侧,第一油压离合器装置36设在第一主轴 38的另一端侧。另外,来自曲轴22的动力通过一次减速装置73及减震弹簧74输入到共同地设在 第一及第二油压离合器装置36、37的离合器外体72。一次减速装置73具有设在曲轴22的 驱动齿轮(图示省略)和啮合在该驱动齿轮的从动齿轮76,从动齿轮76—体地与离合器外 体72连接。在第一主轴38的另一端侧,在第一油压离合器装置36的附近设置传动筒轴77,该 传动筒轴77支承在第一主轴38的外周面,能够相对于第一主轴38自由旋转。离合器外体 72及从动齿轮76固定在传动筒轴77,能够相对于第一主轴38旋转。图4为第一油压离合器装置36的剖视图。下面,详细说明第一油压离合器装置36。另外,第二油压离合器装置37由与第一油压离合器装置36大致相同的结构构成,相对于第一油压离合器装置36按对称的位置关 系设于第二主轴39,省略第二油压离合器装置37的详细说明。如图3及图4所示,第一油压离合器装置36具有离合器动作机构82和切换离合 器动作机构82的断、接的离合器断、接控制机构83。离合器动作机构82由有底圆筒状的离合器外体72、第一离合器内体84、多片驱 动摩擦板85 (第一摩擦板)、多片从动摩擦板86 (第二摩擦板)、受压板部84D、及加压板部 91D构成;该第一离合器内体84收容在离合器外体72内;该多片驱动摩擦板85不能相对 旋转地卡合在离合器外体72 ;该多片从动摩擦板86不能相对旋转地卡合在第一离合器内 体84 ;该受压板部84D与驱动及从动摩擦板85、86相向地设在第一离合器内体84 ;该加压 板部91D将驱动及从动摩擦板85、86夹在与受压板部84D间。离合器外体72 (参照图3)具有围绕第一离合器内体84的圆筒部72A,圆筒部72A 与第一及第二主轴38、39同轴地设置,而且,与从动齿轮76 —体地旋转。第一离合器内体84具有不能相对旋转地结合在第一主轴38的圆筒状的毂部84A, 从毂部84A的一端朝径向外方伸出的圆板状的支承板部84B,及从支承板部84B的外周立 设并且同轴地围绕毂部84A的圆筒部84C。第一离合器内体84的圆筒部84C与离合器外 体72(图幻的圆筒部72A同轴地形成。上述受压板部84D使支承板部84B的外周进一步 朝径向伸出而一体形成。驱动摩擦板85及从动摩擦板86交替重叠地在离合器外体72的圆筒部72A与第一 离合器内体84的圆筒部84C间配置多片。驱动摩擦板85通过花键结合在圆筒部72A的内 周面,与离合器外体72 —体地旋转,从动摩擦板86通过花键结合在圆筒部84C的外周面, 与第一离合器内体84 —体地旋转。在第一主轴38的另一端侧,设有在外周形成了花键槽的结合轴部38A和形成于结 合轴部38A的前端的螺旋轴部38b。第一离合器内体84在毂部84A用花键结合于第一主轴 38的上述花键槽的状态下,由拧入到螺旋轴部38b的螺母90固定,不能相对于第一主轴38 旋转。另外,第一离合器内体84被推往传动筒轴77侧而限制轴向的位置。另外,加压板部91D将驱动及从动摩擦板85、86夹压在与受压板部84D间地动作, 从而使离合器动作机构82成为动力传递状态。即,曲轴22的旋转通过从动齿轮76传递到 离合器外体72,离合器外体72的旋转通过驱动及从动摩擦板85、86传递到第一离合器内体 84,第一主轴38与第一离合器内体84 —体地旋转。离合器断、接控制机构83由离合器活塞91、活塞导向件92 (离合器活塞导向件)、 补偿板93、及复位弹簧94构成;该离合器活塞91与第一离合器内体84相向地配置,在与 第一离合器内体84间夹住驱动及从动摩擦板85、86地设置;该活塞导向件92在与第一离 合器内体84相反侧与离合器活塞91相向地配置;该补偿板93设在离合器活塞91与第一 离合器内体84间;该复位弹簧94按受到了压缩的状态配置在离合器活塞91与补偿板93 间。活塞导向件92具有固定在第一离合器内体84的毂部84A的外周面的圆筒状的活 塞导向部92A和从活塞导向部92A的端部在径向延伸成圆板状的端壁部92B。活塞导向部 92A的外周面平滑地形成,作为导向面92C起作用。活塞导向件92在毂部84A的外周面嵌合活塞导向部92A的内周面地设置,由卡合在毂部84A的外周面的止动圈155限制轴向的移动。离合器活塞91具有沿活塞导向件92的导向面92C设置的圆筒部91A,从圆筒部 91A的端部在径向以圆板状伸出的活塞部91B,在活塞部91B的外周与圆筒部91A同轴地设 置的外侧圆筒部91C,及加压板部91D。加压板部91D为从外侧圆筒部91C的外缘部朝径向 进一步以圆板状伸出的部分。离合器活塞91设于第一离合器内体82与活塞导向件92间,由活塞部9IB和端壁 部92B围成的空间成为供给离合器的工作油的控制油压室96。补偿板93形成为圆板状,从外周侧卡合在活塞导向件92的活塞导向部92A地设 置。补偿板93具有板部93A和圆筒状的外壁部93B ;该板部93A配置在第一离合器内体84 的支承板部84B与离合器活塞91的活塞部9IB间,与活塞部9IB相向;该外壁部从板部93A 的外缘部与活塞导向部92A同轴地向活塞部9IB侧延伸。另外,在活塞导向件92的活塞导向部92A的前端设置夹子135(卡定件),该夹子 135在组装时限制补偿板93的移动,保持活塞导向部92A与补偿板93的卡合状态。由补偿板93和活塞部91B围成的空间成为供给离合器的工作油的油压补偿室97。 在外壁部9 与外侧圆筒部91C间、活塞导向部92A与圆筒部91A间、及外侧圆筒部91C与 端壁部92B间,分别设置油封98A、98B、98C,离合器活塞91通过油封98A、98B、98C液密地受 到支承,而且,能够在第一主轴38的轴向滑动地设置。在油压补偿室97,配置朝控制油压室96侧对离合器活塞91施力的复位弹簧94。 复位弹簧94在圆板状的活塞部91B的面上相互隔开大致相等间隔排列成圆环状地配置多 个。详细地说,复位弹簧94为螺旋弹簧,各复位弹簧94的一端支承在设于活塞部91B的弹 簧座99,另一端支承在形成于补偿板93的弹簧支承孔100。在第一油压离合器装置36中,如供给工作油,增大控制油压室96的油压,则离合 器活塞91反抗复位弹簧94的弹性力向油压补偿室97 —侧移动,与此相随,加压板部91D 在与受压板部84D间夹压驱动及从动摩擦板85、86,离合器动作机构82连接,成为动力传递 状态。另外,如降低控制油压室96的油压,则由复位弹簧94的弹性力使离合器活塞91向 控制油压室96 —侧移动,离合器动作机构82被切断,成为不传递动力的状态。另外,第一油压离合器装置36与第一主轴38 —体地旋转,所以,受到了离心力的 控制油压室96的工作油使离合器活塞91向油压补偿室97—侧移动地作用。另一方面,受 到了离心力的油压补偿室97的工作油使离合器活塞91向控制油压室96侧移动地作用。这 样,在第一油压离合器装置36中,受到了离心力的控制油压室96的工作油作用在离合器活 塞91的力能够由同样受到了离心力的油压补偿室97的工作油的力抵消,所以,能够防止离 心力对第一油压离合器装置36的动作产生影响。如图3所示,在第二主轴39中,设有以与第一油压离合器装置36对应的部分为内 端的有底的第一油通道101,供给到了该第一油通道101的润滑油被引导至第一及第二主 轴38、39间,而且,作为工作油被引导至第一油压离合器装置36的离合器断·接控制机构 83的油压补偿室97。为了将第一油通道101的润滑油引导至油压补偿室97,在第二主轴39设置与第一 油通道101的内端连通的多个油孔102,在第一主轴38设置与油孔102连通的油孔103,在 第一离合器内体84的毂部84A形成与油孔103连通的油路104,油路104连通到油压补偿室97。如图4所示,在补偿板93的板部93A与第一离合器内体84的支承板部84B间,设 有与油路104连通的油导入部105。另外,在支承板部84B的面中的、补偿板94抵接的面, 形成多个朝外周侧以放射状延伸的油槽106。供给到油路104的润滑油的一部分经过油导 入部105在油槽106内流动,通过第一离合器内体84的圆筒部84C与离合器活塞91的外 侧圆筒部91C间,供给到驱动及从动摩擦板85、86。在第一离合器内体84的毂部84A形成多个沿径向贯通毂部84A的油路107,油路 107与形成在毂部84A的外周面与活塞导向部92A的内周面间的油路108连通,油路108与 在径向贯通活塞导向部92A的油路109连通。油路109设置了多个,各油路109与第一油 压离合器装置36的控制油压室96连通。如图3所示,第二油压离合器装置37具有固定在第二主轴39的端部的第二离合 器内体184。第二油压离合器装置37在第二离合器内体184安装离合器活塞91、活塞导向 件92、补偿板93、复位弹簧94、夹子135、以及驱动及从动摩擦板85、86,与第一油压离合器 装置36同样地构成。第二油压离合器装置37由形成在第二主轴39的外周面的凸状部189 和拧入到第二主轴39的前端的螺母190在轴向固定。第二主轴39的另一端由设在第二离 合器内体184的外周面与离合器盖50的内侧面间的滚珠轴承149支承。另外,在第二离合器内体184形成向第二油压离合器装置37的控制油压室96供 给工作油的油路150及经过油导入部105将工作油供给到第二油压离合器装置37的油压 补偿室97的油路151。在离合器盖50的内面侧,在第二主轴39的另一端附近形成相互独立的第一油室 201、第二油室202、及第三油室203。另外,在第二主轴39形成从另一端侧在第二主轴39 内沿轴向延伸的第二油通道204,第二油通道204由筒状的第一分隔构件205和覆盖第一分 隔构件205的外侧的筒状的第二分隔构件206分隔。第一分隔构件205内的油路通过从第二油通道204朝径向外侧贯通的油路211及 朝径向外侧贯通第一主轴38的油路212连接到第一离合器内体84的油路107。另外,第二 分隔构件206内的油路通过从第二油通道204朝径向外侧贯通的油路213连接到第二离合 器内体184的油路150。第一分隔构件205构成第一控制油路207,该第一控制油路207连通到第一油室 201,将工作油供给到第一油压离合器装置36的控制油压室96。第二分隔构件206构成第 二控制油路208,该第二控制油路208连通到第二油室202,将工作油供给到第二油压离合 器装置37的控制油压室96。第一控制油路207及第二控制油路208连接到离合器致动器 132(参照图1),由第一电磁控制阀132A及第二电磁控制阀132B分别控制第一控制油路 207及第二控制油路208的油压,从而切换第一及第二油压离合器装置36、37的断、接。另外,第三油室203连通到第二离合器内体184的油路151,通过第三油室203将 工作油供给到第二油压离合器装置37的油压补偿室97。图5为活塞导向件92的俯视图。图6为图5中的VI-VI剖视图。如图4、图5及图6所示,活塞导向件92具有朝支承板部84B的一侧延伸的活塞导 向部92A,在活塞导向部92A的平坦的前端部120立设多个突起121。突起121通过使圆筒 状的活塞导向部92A的壁部的一部分进一步在轴向延伸而形成。突起121将相互隔开规定距离邻接地配置的两个突起121作为一对突起部121A,在三个部位配置共6个。另外,突起 部121A的外周面121B比导向面92C更往内周侧凹下地形成为小直径。在前端部120上,未设置突起121的部分成为切口部122,切口部122具有支承补 偿板93的第一切口部122A和邻接于第一切口部122A的第二切口部122B。详细地说,设置 了三对的突起部121A将在俯视下形成为圆形的前端部120大致三等分地相互隔开相等间 隔分别配置。按一对设置的突起121间的部分将排列了两个突起121的周向的中间部切去 地设置,成为第一切口部122A。另外,在各突起部121A间不存在突起121的部分成为第二 切口部122B。在各突起121的内周面设置卡合槽123,该卡合槽123通过在突起121朝径向刻入 而形成。各卡合槽123沿与活塞导向部92A的轴向垂直的面设置。另外,在设置了六个的 其中的一个突起121设置沿径向贯通突起121的卡合孔124。卡合孔IM设在卡合槽123 内。另外,在第二切口部122B形成多个从前端部120朝轴向突起的突出部125。突出 部125在各突起部121A间配置两个,相互隔开间隔在共六个部位形成。另外,各突出部125 的前端比卡合槽123更处于下方,即处于前端部120与卡合槽123间。在活塞导向部92A的内周面形成密封用槽部126,在密封用槽部1 收容设于毂部 84A与活塞导向部92A间的油封98D。另外,在活塞导向部92A的内周面,在端壁部92B的 附近的部分形成台阶部127,该台阶部127的内径形成为更小的直径,由台阶部127形成油 路108的一部分。在端壁部92B的外周面形成用于收容油封98C的密封用槽部128。图7为补偿板93的俯视图。如图4及图7所示,补偿板93具有形成为环状的板部93A,在板部93A的中央形 成用于插通活塞导向部92A的孔131。在板部93A,在孔131的边缘部附近设置朝油压补偿 室97的一侧进一步凹下的台阶部130,台阶部130在与第一离合器内体84间形成油导入部 105。另外,弹簧支承孔100在板部93A排列成圆环状地形成多个。在外壁部93B的外周面 形成用于收容油封98A的密封用槽部140。补偿板93在安装在了第一离合器内体84的状 态下由复位弹簧94推压,支承在支承板部84B。从孔131的内周面131A(内周端)形成多个朝补偿板93的中心突出的凸部133。 详细地说,凸部133在俯视时将内周面131A进行三等分地形成于三个部位,设在与活塞导 向件92的各第一切口部122对应的位置。图8为夹子135的俯视图。夹子135为按环状对金属制圆形截面的线材进行成形而获得的线状弹簧,在夹子 135的一端135A与另一端135B间设定间隔,形成开口 136。形成开口 136的范围在俯视时 如将夹子135看成圆形,则在未安装夹子135的状态下为比90°大的角度范围。另外,在另一端135B,线材朝环状的夹子135的径向外侧折曲,形成钩状的卡合钩 部 137。图9为表示补偿板93与活塞导向件92的卡合状态的局部剖切俯视图。如图4及图9所示,补偿板93通过将孔131插通在活塞导向部92A的各突起121 而安装。在该状态下,补偿板93的三部位的凸部133分别从外周侧卡合在活塞导向部92A 的第一切口部122,各凸部133分别处在成对的各突起121间,即第一切口部122A,从而相
11对于活塞导向件92不能相对旋转地设置补偿板93。但是,在第一切口部122与各凸部133 间设有用于安装的间隙,补偿板93可相对旋转该间隙的量。夹子135从活塞导向部92A的内周面侧安置在各突起121的卡合槽123,卡合在卡 合槽123。S卩,夹子135卡合在卡合槽123,从而在按在与前端部120的面间隔开规定间隔 的状态与前端部120的面大致平行地设置成圆环状。另外,补偿板93通过在前端部120与 夹子135间卡合各凸部133,限制活塞导向部92A的朝轴向的移动。另外,夹子135通过使卡合钩部137从内周侧卡合在突起121的卡合孔IM而定 位,相对于活塞导向件92不能相对旋转。为此,能够防止夹子135随着活塞导向件92的旋 转而在卡合槽123内旋转。另外,夹子135由在缩径了的状态下朝径向外侧张开的弹性力 (紧固力)确实地嵌入到卡合槽123,开口 136的开口范围成为90°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在形成于活塞导向件92的内周面的卡合槽123地设置夹子 135,从外周侧支承夹子135,为此,在活塞导向件92随着机动二轮车的运行而旋转了的场 合,夹子135不会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而脱开。这样,能够减小夹子135的紧固力,容易使夹 子135变形而安装在卡合槽123,为此,能够提高油压离合器装置的安装的作业性。在第一切口部122A中,在前端部120与夹子135间卡合凸部133,但如图4所示, 凸部133的厚度形成得比前端部120与夹子135间的间隔薄,工作油能够通过第一切口部 122A进出于油压补偿室97。另外,在第二切口部122B中,凸部133不卡合在前端部120与 夹子135间,第二切口部122B成为工作油能够通过的空处。特别是在第二切口部122B中, 由于凸部133不对工作油的流动产生影响,所以,大量的工作油能够通过第二切口部122B 迅速地进出于油压补偿室97。另外,如图9所示,设置凸部133的部分的基圆的直径即补偿板93中的孔131的 内周面131A的直径Dl比活塞导向部92A卡合在补偿板93的部分的外径即包含各突起部 121A的外周面121B的直径的前端部120的外径D2形成得大。为此,工作油能够通过孔131 的内周面131A与外周面121B及前端部120的外周面间的间隙S进出于油压补偿室97。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作油通过第一切口部122A、第二切口部122B、及间隙S进出于 油压补偿室97,利用使补偿板93与活塞导向件92卡合的部分,不设置特别的油路即可使工 作油进出于油压补偿室97。如使发动机E起动,则由油泵144通过多个油路将工作油供给到油压补偿室97,在 发动机E运行了的状态下,通常各油压补偿室97由工作油充满。另外,当使第一油压离合 器装置36 (或第二油压离合器装置37)为连接状态时,向控制油压室96供给工作油,由工 作油使离合器活塞91朝油压补偿室97侧移动,则油压补偿室97的容积减小,油压补偿室 97内的工作油的一部分通过第一切口部122A、第二切口部122B、及间隙S迅速地从油压补 偿室97排出。另外,即使在使第一油压离合器装置36 (或第二油压离合器装置37)为切断 状态的场合,也通过第一切口部122A、第二切口部122B、及间隙S迅速地将工作油供给到油 压补偿室97。这样,能够使工作油通过第一切口部122A、第二切口部122B、及间隙S迅速地 进出于油压补偿室97,能够迅速地切换第一油压离合器装置36及第二油压离合器装置37 的切断及连接,所以,能够缩短变速操作所需时间。在这里,参照图4说明在第一油压离合器装置36中安装离合器活塞91、活塞导向 件92、及补偿板93的程序。
首先,准备单件的离合器活塞91,在圆筒部91A的内周面嵌合活塞导向件92的活 塞导向部92A。接着,将复位弹簧94安放在离合器活塞91的各弹簧座99后,使补偿板93 卡合在活塞导向部92A的突起121,用补偿板93推压复位弹簧94,在复位弹簧94被压缩了 的状态下使夹子135卡合在卡合槽123。这样,形成一体地安装了离合器活塞91、活塞导向 件92、补偿板93、及复位弹簧94的组件体250。此时,由于将夹子135的紧固力设定得较 小,所以,能够容易地使夹子135变形,使其卡合在卡合槽123。S卩,夹子135由卡合槽123 从外周侧支承,不需要为了对抗离心力而增大紧固力,所以,夹子135的紧固力例如设定为 即使不使用工具也能够容易地用安装作业者的手指使其缩径的程度的小紧固力。另外,夹子135由形成于前端部120的各突出部125(参照图9)限制朝前端部120 侧的移动。为此,当进行安装作业时,能够防止夹子135过度进入到前端部120 —侧,安装 的作业性良好。另外,如将各突出部125间的间隔及与各突出部125邻接的各突起121间 的间隔设定得比各凸部133的宽度小,则能够防止各凸部133安装在第二切口部122B,能够 防止误安装。在组件体250的状态下,补偿板93的3个部位的各凸部133卡合在各第一切口部 122A,凸部133由复位弹簧94的反弹力推压在夹子135上。S卩,由夹子135限制补偿板93 朝轴向的移动,所以,在组件体250的状态下能够维持用补偿板93压缩了复位弹簧94的状 态。此后,使活塞导向件92的活塞导向部92A卡合在第一离合器内体84的毂部84A的 外周面,将止动圈巧5安装在毂部84A,从而完成组件体250在第一离合器内体84的安装。 这样,将预先压缩了复位弹簧94的组件体250安装在第一离合器内体84,所以,在将组件体 250安装在第一离合器内体84时不需要使复位弹簧94压缩,容易进行安装作业。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按照适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将用于限制补偿板93的移动 的夹子135卡合在活塞导向件92的切口部122中的各突起121的卡合槽123而设置,夹子 15由卡合槽123从外周侧支承,所以,夹子135不会由活塞导向件92旋转时的离心力的作 用而脱开。为此,能够减小夹子135的紧固力,能够提高第一及第二油压离合器装置36、37 的安装的作业性。另外,由于夹子135为线状的夹子,所以,容易使夹子135挠曲而安装在活塞导向 件92,而且,能够减轻重量。另外,通过将夹子135的卡合钩部137插入在补偿板93的卡合孔124,能够限制夹 子135的位置,能够由简单的结构设计夹子135的止转构件。另外,由于补偿板93的凸部133的基圆的直径Dl比活塞导向件92卡合在补偿板 93的部分的外径D2大,所以,在孔131的内周面131A与活塞导向件92间产生间隙S,能够 使油压补偿室97内的工作油通过间隙S。为此,不需要特别设置用于使油压补偿室97的工 作油通过的油路,能够使结构简单。另外,能够通过间隙S使工作油迅速地进出于油压补偿 室97,能够迅速地切换第一及第二油压离合器装置36、37的切断及连接,所以,能够缩短变 速操作所需要的时间。另外,第二切口部122B由于成为补偿板93的凸部133不卡合的空处,所以,能够 使油压补偿室97的工作油通过该空处,容易使油压补偿室97的工作油通过。这样,能够通 过第二切口部122B使工作油迅速地进出于油压补偿室97,能够迅速地切换第一及第二离合器装置36、37的切断及连接,所以,能够缩短变速操作所需要的时间。上述实施方式表示适用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受压板部84D设于第一离合器内体84的场合,但本发 明不限于此,也可将受压板部设于离合器外体72侧,在该受压板部与加压板部91D间夹压 驱动及从动摩擦板85、86。另外,当然对其它细部构成也能够任意地进行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油压离合器装置,设置了离合器外体、离合器内体、多片第一摩擦板、多片第二 摩擦板、受压板部、离合器活塞、离合器活塞导向件、及补偿板;该离合器内体由该离合器外 体同轴地围绕;该多片第一摩擦板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与所述离合器外体卡合;该多片 第二摩擦板交替重合地配置在第一摩擦板上,而且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与所述离合器内 体卡合;该受压板部与相互重合配置的第一及第二摩擦板相向地设在所述离合器内体或所 述离合器外体的一方;该离合器活塞连设在加压板部,相应于控制油压室的油压增大朝对 第一及第二摩擦板加压的那一侧移动;该离合器活塞导向件在与所述离合器活塞间形成所 述控制油压室;该补偿板在所述离合器活塞的与所述控制油压室相反侧形成油压补偿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补偿板的内周端设置了凸部,在所述离合器活塞导向件的端部设置了与设于所 述补偿板的所述凸部卡合的切口部,通过卡合该凸部与该切口部而进行安装,而且,设置了 卡定件,该卡定件卡合在所述切口部的内周槽,限制所述补偿板相对于所述离合器活塞导 向件的轴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定件为线状的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压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定件上设置了卡合钩部,该卡合钩部插入到形成在所述补偿板的内周面的卡 合孑L。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油压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补偿板的所述凸部的基圆设定得比所述离合器活塞导向件与所述补偿板卡 合的部分的外径大。
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油压离合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离合 器活塞导向件的所述切口部设置所述补偿板的所述凸部不卡合的空处。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油压离合器装置在油压离合器装置中提高安装的作业性。第一油压离合器装置设置了第一离合器内体、受压板部、离合器活塞、活塞导向件、及补偿板;该受压板部与驱动及从动摩擦板相向地设在第一离合器内体;该离合器活塞连设在加压板部,相应于控制油压室的油压增大而朝对驱动及从动摩擦板加压的一侧移动;该活塞导向件在与离合器活塞间形成控制油压室;该补偿板在与控制油压室相反侧形成油压补偿室;其中在活塞导向件设置与补偿板的凸部卡合的切口部,通过卡合凸部与切口部进行安装,而且,设置了夹子,该夹子卡合在切口部的卡合槽,限制补偿板的轴向移动。
文档编号F16D25/08GK102080691SQ20101056329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7日
发明者吉本克, 土谷政彦, 大石晃央, 小笠原敦, 渡边纯也, 片冈真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株式会社F.C.C.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