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中的流量调节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41986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中的流量调节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中的流量调节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目前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中,流量的调节控制是通过电磁阀控制 机械阀来实现的。其工作原理是,在液压控制系统的主油路中并联一机械阀,此机械阀的控 制端口连接电磁阀。由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电磁阀,电磁阀产生先导的 控制油压,来对机械阀的阀口大小进行控制,以此控制液压系统中油的流量。在此种控制中,由于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中无流量监测传感器,系统中的流 量信号无法传递给自动变速器的控制单元,也就无法实现闭环控制,自动变速器控制电脑 控制电磁阀的各种参数仅靠仿真、实验来确定,使得开发周期加大;同时,由于使用了电磁 阀的控制,使得自动变速器控制电脑的控制程序编写难度加大;由于电磁阀的存在,使得生 产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在系统堵塞及冷天 启动时,保证系统安全性的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的流量调节控制系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中的流量控制系统,包括与液压系统连接的主油路 和低压油路,在主油路上设有油泵,低压油路上连通有冷却润滑系统,在主油路与低压油路 之间连通有流量控制阀。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流量控制阀包括阀体,在阀体内设有阀腔,阀腔内安装有阀芯,在阀体上设有 泄油口、主油路连通口,阀体的右端部设有控制油压油路进口。进一步改进泄油口与主油路连通口相邻设置,所述泄油口与油泵的输入端连通,主油路连通 口与油泵的输出端连通。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油压油路进口设置在阀体的右侧端部,泄油口和主油路连通口设置在阀 体外圆周靠近控制油压油路进口的位置。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阀芯的右端外圆周上设有环形的导油槽,导油槽移动至与泄油口和主油路连 通口对应位置时,该导油槽将泄油口和主油路连通口连通。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阀芯位于导油槽左侧部分的截面直径大于阀芯位于导油槽右侧部分的截面直径。[0017]使导油槽靠近阀芯左侧的内壁面积大于导油槽靠近阀芯右侧的内壁面积,当油压 进入导油槽后,能够形成压力差,作用在阀芯左侧的压力大于作用在阀芯右侧的压力,在系 统液压系统堵塞的情况下,由于阀芯具有截面差,能够自身进行调节,此时能够迅速的泄 油,保证系统的安全;在冷天启动时,油的流动性差,液压系统中的压力会瞬间增大,由于阀 芯具有截面差,能够自身进行调节,此时能够迅速的泄油,保证系统的安全。更进一 步改进所述阀体的左端部与阀芯之间设有阀芯复位装置。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阀芯复位装置包括复位弹簧,所述阀芯的左端连接有阀杆,复位弹簧设置在 阀杆与阀体的内壁之间。更进一步改进阀体左端部设有挡板。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系统流量正常时,控制油压油路进口的压力与复位弹 簧的张力均衡,阀芯处于某一位置静止状态。此时,达到系统流量的供需平衡。阀芯的两种 状态一是油泵供油量不大于系统需求量,流量控制阀自身截面差产生的压力和冷却润滑 系统对于流量控制阀的控制压力之和与弹簧力相平衡,阀芯静止,泄油口关闭。二是油泵的 供油量大于系统需求量,流量控制阀自身截面差产生的压力和冷却润滑系统对于流量控制 阀的控制压力之和与弹簧力相平衡,阀芯静止,此时,泄油口是打开状态,泄油口泄油。当系统流量过大时,整个液压系统的输出端,即低压油路进入冷却润滑系统中的 流量过大的情况下,此时的冷却润滑系统中的压力增大,使得作用在流量控制阀控制油压 油路进口的压力增大,控制油压油路进口的压力增大使得流量控制阀的阀芯在阀腔内向安 装有复位弹簧的一端移动,泄油口增大,进行泄油,使得系统中的油的流量趋于平衡。在系统流量过小的情况下,整个液压系统的输出端,即进入冷却润滑系统中的流 量过小的情况下,此时的冷却润滑系统中的压力减小,使得作用在流量控制阀的控制油压 油路进口的压力减小,控制油压油路进口的压力减小使得阀芯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复 位,泄油口与导油槽交错,泄油口减小或关闭,禁止系统中的油泄出量减少或完全泄不出, 使得系统中的油的流量趋于平衡。在整个系统堵塞的情况下,此时能够迅速的泄油,保证系 统的安全;在冷天启动时,油的流动性差,液压系统中的压力会瞬间增大,此时能够迅速的 泄油,保证系统的安全。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流量阀的控制信号采用的是直接从整个液压 系统的输出端得信号,因此实现对自动变速器液压系统的流量进行闭环控制;在系统堵塞 及冷天启动时,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由于仅靠冷却润滑系统的反馈油压来进行控制,节省 了电磁阀,节约了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原理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流量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系统流量过大时流量控制阀的动作示意图。[0032]图中1-油泵;2-流量控制阀;3-冷却润滑系统;4-主油路;5-阀体;6-阀芯; 7-主油路连通口 ;8-泄油口 ;9-控制油压油路进口 ;10-挡板;11-复位弹簧;12-阀杆; 13-导油槽;14-阀腔;15-控制油压油路;16-低压油路;17-卸油油路;18-连接油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中的流量控制系统,包括与液 压系统油连接的主油路4和低压油路16,在主油路4上设有油泵1,在主油路4与低压油路 16之间连通有流量控制阀2,在主油路4上安装有流量控制阀2和油泵1,低压油路16上连 接有冷却润滑系统3,流量控制阀2通过控制油压油路15与低压油路16连通。如图2所示,所述流量控制阀2包括阀体5,在阀体5内设有阀腔14,阀腔14内安 装有阀芯6,在阀体5上设有泄油口 8、控制油压油路进口 9和主油路连通口 7。所述泄油口 8、主油路连通口 7分别与主油路4连通,泄油口 8与主油路连通口 7相邻设置,控制油压油 路进口 9通过控制油压油路15与低压油路16连通,所述控制油压油路进口 9设置在阀体5 的右端部,泄油口 8和主油路连通口 7设置在阀体5外圆周上靠近控制油压油路进口 9的 位置。所述阀芯6靠近控制油压油路进口 9的右侧端部位置设有环形的导油槽13,阀芯6 移动时,该导油槽13能够将泄油口 8和主油路连通口 7连通。所述阀体5的左端部与阀芯 6之间设有阀芯复位装置。所述阀芯复位装置包括复位弹簧11,所述阀芯6的左端连接有阀杆12,复位弹簧 11设置在阀杆12与阀体5的内壁之间,阀体5设有复位弹簧11的左端部设有挡板10。如图1所示,所述泄油口 8通过卸油油路17与油泵1的输入端连通,主油路连通 口 7通过连接油路18与油泵1的输出端连通,控制油压油路进口 9通过控制油压油路15 与低压油路16和冷却润滑系统3连通。如图2所示,系统流量正常时,控制油压油路进口 9的压力与复位弹簧11的张力 均衡,阀芯6处于静止状态,此时,主油路连通口 7只与导油槽13连通,卸油口 8处于封闭 状态。当系统流量过大时,整个液压系统的输出端,即低压油路16进入冷却润滑系统3 中的流量过大的情况下,此时的冷却润滑系统3中的压力增大,使得作用在流量控制阀的 主油路连通口 7和控制油压油路进口 9的压力增大,如图3所示,控制油压油路进口 9的压 力增大使得流量控制阀的阀芯6在阀腔内向安装有复位弹簧11的一端移动,泄油口 8增 大,进行泄油,使得系统中的油的流量趋于平衡。在系统流量过小的情况下,整个液压系统的输出端,即进入冷却润滑系统3中的 流量过小的情况下,此时的冷却润滑系统3中的压力减小,使得作用在流量控制阀的控制 油压油路进口 9的压力减小,控制油压油路进口 9的压力减小,阀芯6在复位弹簧11的作 用下复位到附图2所示的位置,泄油口 8与导油槽13交错,泄油口 8减小或关闭,禁止系统 中的油泄出量减少或完全泄不出,使得系统中的油的流量趋于平衡。所述阀芯6位于导油槽13左侧部分的截面直径大于阀芯6位于导油槽13右侧部 分的截面直径。使导油槽靠近阀芯左侧的内壁面积大于导油槽靠近阀芯右侧的内壁面积, 当油压进入导油槽后,能够形成压力差,作用在阀芯左侧的压力大于作用在阀芯右侧的压 力,在系统液压系统堵塞的情况下,由于阀芯具有截面差,能够自身进行调节,此时能够迅速的泄油,保证系统的安全;在冷天启动时,油的流动性差,液压系统中的压力会瞬间增大, 由于阀芯具有截面差,能够自身进行调节,此时能够迅速的泄油,保证系统的安全。
权利要求一种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中的流量调节控制系统,包括与液压系统连接的主油路(4)和低压油路(16),在主油路(4)上设有油泵(1),其特征在于在主油路(4)与低压油路(16)之间连通有流量控制阀(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中的流量调节控制系统,其特 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阀⑵包括阀体(5),在阀体(5)内设有阀腔(14),阀腔(14)内安装 有阀芯(6),在阀体(5)上设有泄油口(8)、主油路连通口(7),阀体(5)的右端部设有控制 油压油路进口(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中的流量调节控制系统,其特 征在于泄油口(8)与主油路连通口(7)相邻设置,所述泄油口(8)与油泵⑴的输入端连通,主油路连通口(7)与油泵⑴的输出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中的流量调节控制系统,其特 征在于控制油压油路进口(9)与低压油路(16)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中的流量调节控制系统,其特 征在于所述阀芯(6)的右端外圆周上设有环形的导油槽(13),导油槽(13)移动至与泄油 口(8)和主油路连通口(7)对应位置时,该导油槽(13)将泄油口(8)和主油路连通口(7) 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中的流量调节控制系统,其特 征在于所述阀芯(6)位于导油槽(13)左侧的截面直径大于阀芯(6)位于导油槽(13)右 侧的截面直径。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中的流量调节控制系统,其特 征在于所述阀体(5)的左端部与阀芯(6)之间设有阀芯复位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中的流量调节控制系统,其特 征在于所述阀芯复位装置包括复位弹簧(11),所述阀芯(6)的左端连接有阀杆(12),复位 弹簧(11)设置在阀杆(12)与阀体(5)的内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中的流量调节控制系统,其特 征在于阀体(5)的左端部设有挡板(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中的流量控制系统,包括与液压系统连接的主油路和低压油路,在主油路上设有油泵,低压油路上连通有冷却润滑系统,在主油路与低压油路之间连通有流量控制阀,由于流量阀的控制信号采用的是直接从整个液压系统的输出端得信号,因此实现对自动变速器液压系统的流量进行闭环控制;在系统堵塞及冷天启动时,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由于仅靠冷却润滑系统的反馈油压来进行控制,节省了电磁阀,节约了成本。
文档编号F16H61/00GK201751633SQ20102013676
公开日2011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2日
发明者于新涛, 刘祥伍, 周立亭, 宋廷彬, 李卫强, 梁健, 郭明忠 申请人: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