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开棉辊制动装置的气流纺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54468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开棉辊制动装置的气流纺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流纺纱装置,具有一个安装在可回转外壳内的开棉辊和一个配设给开棉辊的制动装置,其包括一个施加弹力的闸瓦制动块,其中,在外壳回转时,闸瓦制动块通过弹力自动向开棉辊横向进给并在那里产生接触。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气流纺纱装置上的开棉辊制动装置的杠杆和一种用于这种制动装置的闸瓦制动块。
背景技术
德国公开文献DE 23 23 511公开了一种具有开棉辊制动装置的气流纺纱装置, 本发明在前序部分中以该制动装置为基础。在公开的这种制动装置中,具有一个通过压力弹簧加压的杠杆,上面固定间瓦制动块。具有间瓦制动块的杠杆通过一个支承在气流纺纱装置固定机架上的附加操作杆操作。支承在固定机架上的操作杆保持断开制动装置,直至上面安装开棉辊的可回转外壳闭合,从而闸瓦制动块不接触传动辊。只要可回转外壳打开, 操作杆就释放具有闸瓦制动块的杠杆,从而该闸瓦制动块由压力弹簧压向传动辊并对开棉辊在可回转外壳非常小的回转行程后就进行制动。在可回转外壳与固定的机架部分之间设置一个附加的保持弹簧,其将可回转外壳闭合保持在工作位置上。现有技术中还公开了其他用于开棉辊的制动装置,但它们均作用不同并因此不属于此种类型。德国公开文献DE 44 27 584 B4公开了一种制动装置,其中在可回转外壳打开时, 一个操作件作用于开棉辊的传动皮带上。操作件使开棉辊的传动皮带停止运转,由此再使开棉辊停住。传动皮带作为闸瓦制动块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不适合的并由此在制动时产生非常严重的磨损。德国公开文献DE 22 00 686 C3公开了这样制动安装在可回转外壳内的开棉辊, 使开棉辊在外壳的回转状态下与固定的制动器产生接触。没有用于制动器的操作件或者可移动的杠杆,而是将开棉辊通过外壳的回转运动导向制动器。由此形成只有在可回转外壳完全打开的情况下,才非常晚地出现制动效果并使开棉辊停住。这在安全上存在风险,因为机器操作人员很有可能在外壳打开期间与尚在运转的开棉辊接触。德国公开文献DE 101 41 967 Al公开了一种用于开棉辊的制动装置,其可通过一个杠杆单独操作。制动装置的操作与可回转外壳的打开运动无关。操作杆上具有一个通过形状作用的锁止装置,其可以防止可回转外壳在开棉辊未制动的情况下打开。为打开可回转外壳因此需要两个手柄。首先必须操作开棉辊的制动装置,然后才能够打开外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和简化开头所述类型的具有制动装置的气流纺纱装置。该目的这样得以实现,即制动装置同时形成可回转外壳的保持装置。制动装置与保持装置作为一体化结构单元相组合的优点是简化了气流纺纱装置的结构。这样整体上需要较少的部件,因为可以无备件地省略以往保持装置所需的部件。制动与保持装置的组合以特别优选的方式作用,即两种与结构单元一体化的功能“可回转外壳保持在工作状态”和“开棉辊在外壳打开时的制动”得到最佳的相互结合。两种功能不是同时需要,而是始终依次进行。在气流纺纱装置的正常工作状态下,可回转外壳闭合。开棉辊旋转并将所输送的纤维条开松成单纤维,其在纺纱杯上纺成纱线。保持装置在此方面将可回转外壳力量合理地保持在其闭合状态下。如果现在正常的纺纱过程由于断纱而中断,那么可以要求打开可回转外壳,从而可以接触和清理处于纺纱杯外壳内的纺纱杯。即使在开棉辊在外壳回转时与其传动装置分开的情况下,例如通过传动辊由切向传动带外移回转,出于安全原因需要随动的开棉辊在外壳回转期间就进行制动。在此方面具有优点的是,开棉辊的制动在外壳打开时自动进行并无需用于制动开棉辊的其他手柄。一旦可回转外壳开始打开,就不再需要保持装置,而保持装置作用于气流纺纱装置固定机架部分的保持件可以脱离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激活制动装置和闸瓦制动块向开棉辊的传动辊横向进给。这一点优选地这样实现,即制动装置和保持装置包括一个共用的杠杆,上面安装间瓦制动块和保持件。保持件和间瓦制动块以优选的方式通过一个共用的弹簧施加弹力。共用的弹簧因此或者用于产生外壳的保持力或者用于产生制动力。在外壳闭合时,以相反的顺序首先去激活制动装置,随后再激活制动装置,从而使外壳可靠地保持在闭合状态下。在本发明的构成中优选的是,闸瓦制动块易于更换地安装在杠杆上。杠杆优选地具有易于更换的闸瓦制动块的容纳处、螺旋弹簧的容纳处和配设给固定机架部分的保持件。闸瓦制动块的容纳处优选以T形槽的方式构成。作用于固定机架部分的保持件优选以辊的方式构成。优选的是,闸瓦制动块具有带三个腿基本呈T形的外部轮廓,其中,两个相对的腿为固定件,且其中第三腿上具有一个用于开棉辊传动辊的制动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流纺纱装置,该气流纺纱装置可具有一个安装在可回转外壳 13内的开棉辊4和一个配设给开棉辊4的制动装置16,其可包括一个施加弹力的闸瓦制动块20,在外壳13回转时,闸瓦制动块20可通过弹力自动向开棉辊4横向进给并在那里产生接触,制动装置16同时可构成可回转外壳13的保持装置17。保持装置17在闭合状态下力量可合理地保持可回转外壳13。保持装置17可包括一个作用于固定机架15的部分23的保持件22。保持件22和闸瓦制动块20可通过弹簧21施加弹力。制动装置16和保持装置17可包括一个杠杆18,其上可安装有间瓦制动块20和保持件22。闸瓦制动块20可易于更换地安装在杠杆18上。杠杆18可设置在可回转外壳13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气流纺纱装置1上的开棉辊4的制动装置16的杠杆18,该杠杆18可具有易于更换的闸瓦制动块20的容纳处27,以及可具有螺旋弹簧21的容纳处 32和配设给固定机架15的部分23的保持件22。闸瓦制动块20的容纳处27可按T形槽的方式构成。保持件22可按辊M的方式构成。本发明另外提供了一种用于气流纺纱装置1上的开棉辊4制动装置16的闸瓦制动块20,该间瓦制动块20可具有带三个腿观、29、30基本呈T形的外部轮廓,其中两个相对的腿观、四可为固定件,且其中第三腿30上可具有一个用于开棉辊4传动辊9的制动面 31。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和特征来自实施例的下列说明。


唯一附图示出具有依据本发明的制动装置的气流纺纱装置的示意横截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气流纺纱装置1按本身公知的方式包括一个纺纱杯2,其以高转速在一个处于负压下的纺纱杯外壳3内旋转。纺纱杯2以未详细示出的方式被支承和驱动。支承例如可以通过两对支承盘实现,纺纱杯的驱动例如通过一个切向传动带实现。以本身公知的方式由开棉辊4产生的单纤维通过纤维输送通道5输送到纺纱杯并纺成纱线6,其通过一个落纱通道7以箭头方向A输送到一个未示出的络纱装置。开棉辊4通过轴8与传动辊9连接并可旋转支承在支承结构10上。为传动辊9 配设一个通过机器纵向上运转的切向传动带11,其驱动开棉辊4进行旋转。旋转的开棉辊 4以未详细示出的方式通过一个输送装置输送纤维条并通过处于开棉辊4外圆周上的齿12 开松成单纤维,其然后通过气流经纤维输送通道5输送到纺纱杯内。 开棉辊4设置在一个可回转外壳13内,其可环绕回转轴14在箭头方向B回转。可回转外壳13内同时还设置纤维输送通道5、落纱通道7和未示出的纤维条输送装置。外壳 13此外还形成纺纱杯外壳3的正面。在断纱或者气流纺纱装置1的其他运行故障情况下,外壳13可以在箭头方向B回转,从而纺纱杯2的内部可以通过打开的纺纱杯外壳3被接触并在需要时进行清理。在打开外壳13时,纺纱杯2和开棉辊4得到制动并停住。纺纱杯2的制动需要强制性进行,以避免机器操作人员在排除运行故障时受到伤害。开棉辊4停住,以便在排除运行故障期间不再梳理输送到开棉辊4的纤维条的纤维。长时间无控制地持续梳理传送给开棉辊4的纤维条会对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此外,经梳理的纤维会固着在开棉辊4的齿12上,因为在外壳13的回转状态下不通过纤维输送通道5进行单纤维的外排。支承外壳13的回转轴14固定在一个形成气流纺纱装置1的支承结构的固定机架 15上。机架15上还可以固定纺纱杯外壳3和未详细示出的纺纱杯2的支承或传动装置。为开棉辊4配设一个在外壳13打开时激活的制动装置16。在制动装置16上集成一个保持装置17,其将可回转外壳13力量合理地保持在闭合状态下。制动装置16和保持装置17包括一个共用的杠杆18,其通过轴19可运动地固定在外壳13上。杠杆18上设置一个闸瓦制动块20,其可以向开棉辊4的传动辊9横向进给并在那里产生接触,由此制动开棉辊。杠杆18通过弹簧21在箭头C的方向上施加弹力。弹簧21优选由施加压力的螺旋弹簧构成,正如附图中所示那样。杠杆18具有螺旋弹簧21的容纳处32,从而该弹簧可以将其弹力精确地传递到杠杆18上。在杠杆18上安装一个保持件22作为保持装置17的部件。保持件22作用于固定机架15的部分23并优选由辊M构成。在与保持件22共同作用的机架15部分23上成形一个接触面25,其作用是使外壳13通过由弹簧21同时通过杠杆18加压的保持件22和接触面25靠近止挡沈,从而外壳13可靠地并在确定的位置上横向进给。闸瓦制动块20易于更换地安装在杠杆18上。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非常简单地更换磨损的闸瓦制动块20。杠杆18为此具有闸瓦制动块20的容纳处27,闸瓦制动块20 可以插入其中。容纳处27以T形槽的方式构成。为T形槽可以未示出的方式配设卡接或者定位件,其在将间瓦制动块20插入容纳处27内后固定。间瓦制动块具有带三个腿观、 29和30基本上呈T形的外部轮廓。T形间瓦制动块20的两个相对腿28和四为固定件, 其插入容纳处27的T形槽内。在间瓦制动块20的第三腿30上设置制动面31,其在制动时向开棉辊4的传动辊9横向进给。在工作状态下可回转外壳13闭合并紧贴在止挡沈上。外壳13由保持装置17保持在该位置上。开棉辊4的传动辊9紧贴在切向传动带11上并驱动开棉辊4。闸瓦制动块 20不与传动辊9接触。如果现在气流纺纱装置1打开且可回转外壳13在箭头方向B上回转,那么首先克服由保持件22施加到接触面25上的保持力和辊M离开机架15的部分23。 通过外壳13的回转运动,开棉辊4的传动辊9从切向传动带11抬起。一旦保持件22脱离与部分23的接触,杠杆18-通过弹簧21的力作用-就自动在箭头C的方向上运动且闸瓦制动块20向传动辊9横向进给,直至制动面31与传动辊9接触。开棉辊4因此在外壳13 非常小的回转行程后就已经打开时得到制动,而无需用于操作制动装置16的附加手柄。在排除运行故障后外壳13闭合时,制动装置16通过滑动到机架15部分23上的保持件22重新松开。接触面25这样成形,使保持件22实际上卡入且外壳13重新在止挡 26上定位。在间瓦制动块20从传动辊9抬起后,传动辊重新与切向传动带11接触并驱动开棉辊。作为对所述杠杆18和螺旋弹簧21构成的选择,在一种可选择的构成中,杠杆18 同样可以有效地作为板式弹簧构成,而弹簧21的功能直接与杠杆18 —体化。板式弹簧连同安装在其上的间瓦制动块20和保持件22可以优选地无需轴19直接固定在可回转外壳 13上。所描述的工作原理同样可以利用作为板式弹簧构成的杠杆18优选地实现。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气流纺纱装置(1)上的开棉辊(4)制动装置(16)的闸瓦制动块(20),其特征在于,闸瓦制动块00)具有带三个腿08、四、30)基本呈T形的外部轮廓,其中,两个相对的腿(观、29)为固定件,且其中第三腿(30)上具有一个用于开棉辊(4)传动辊(9)的制动面(31)。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流纺纱装置,具有一个安装在可回转外壳内的开棉辊。为开棉辊配设一个制动装置,其包括一个施加弹力的闸瓦制动块。在外壳回转时,闸瓦制动块通过弹力自动向开棉辊的传动辊横向进给并在那里产生接触。制动装置这样构成,使其同时形成可回转外壳的保持装置。制动装置和保持装置可以包括一个共用的杠杆,其上可以安装闸瓦制动块和作用于固定机架部分的保持件。
文档编号F16D65/02GK102277661SQ201110219568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6日
发明者M·布尔歇特, M·库布勒, 马雷克·斯蒂科尔 申请人:立达英格尔施塔特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