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锥轴承装配机器中的定位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03951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圆锥轴承装配机器中的定位筒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装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圆锥轴承装配机器,特别是一种圆锥轴承装配机器中的定位筒结构。
背景技术
圆锥轴承装配机器大多都是人工和半自动设备,目前圆锥轴承全自动组装机对大多数企业来说还处于开发阶段,并且造价昂贵,技术难度大。圆锥轴承装配机器一般包括机架、转盘和组装模块,转盘上设有若干个定位结构,用来固定工件,目前的定位结构都比较简单,没有统一的设计,一般依赖人工的成分居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定位准确的圆锥轴承装配机器中的定位筒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圆锥轴承装配机器中的定位筒结构,圆锥轴承装配机器包括能够转动的转盘,本定位筒结构设置在所述的转盘上,所述的转盘上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其特征在于,本定位筒结构包括一个筒体,所述的筒体插接在所述的定位孔内,且该筒体的侧部和所述的转盘相接触,所述的筒体呈圆柱状,该筒体的侧面中部具有沿径向的呈环状分布的圆弧凹槽。在上述的一种圆锥轴承装配机器中的定位筒结构中,所述的圆弧凹槽的截面母线为一个圆弧,该母线的两端和筒体的上下两端面之间还具有一段距离。在上述的一种圆锥轴承装配机器中的定位筒结构中,定义圆弧凹槽的截面母线顶点到筒体侧面母线的距离为a,定义截面母线顶点到筒体中轴线的距离为b,则a为b的1/3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I、本定位筒结构利用筒体和转盘上的定位孔的配合来实现对工件的定位,筒体和转盘可以分离,这样能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通过更换筒体来保证机器继续工作。2、本筒体的侧面设有圆弧凹槽,能够有效的套进工件内部,方便操作。

图I是本装置实施例中定位筒和转盘之间结构示意图。图中,I、转盘;2、定位孔;3、筒体;4、圆弧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I所示,圆锥轴承装配机器包括能够转动的转盘1,本定位筒结构设置在转盘I上,转盘I上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2,本定位筒结构包括一个筒体3,筒体3插接在定位孔2内,且该筒体3的侧部和转盘I相接触,筒体3呈圆柱状,该筒体3的侧面中部具有沿径向的呈环状分布的圆弧凹槽4。弧凹槽的截面母线为一个圆弧,该母线的两端和筒体3的上下两端面之间还具有一段距离。定义圆弧凹槽4的截面母线顶点到筒体3侧面母线的距离为a,定义截面母线顶点到筒体3中轴线的距离为b,则a为b的1/3 1/2。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圆锥轴承装配机器中的定位筒结构,圆锥轴承装配机器包括能够转动的转盘(1),本定位筒结构设置在所述的转盘(I)上,所述的转盘(I)上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2),其特征在于,本定位筒结构包括一个筒体(3),所述的筒体(3)插接在所述的定位孔(2)内,且该筒体(3)的侧部和所述的转盘(I)相接触,所述的筒体(3)呈圆柱状,该筒体(3)的侧面中部具有沿径向的呈环状分布的圆弧凹槽(4)。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圆锥轴承装配机器中的定位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弧凹槽(4)的截面母线为一个圆弧,该母线的两端和筒体(3)的上下两端面之间还具有一段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锥轴承装配机器中的定位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义圆弧凹槽(4)的截面母线顶点到筒体(3)侧面母线的距离为a,定义截面母线顶点到筒体(3)中轴线的距离为b,则a为b的1/3 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锥轴承装配机器中的定位筒结构,属于轴承装配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作效率低等技术问题。圆锥轴承装配机器包括能够转动的转盘,本定位筒结构设置在转盘上,转盘上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本定位筒结构包括一个筒体,筒体插接在定位孔内,且该筒体的侧部和转盘相接触,筒体呈圆柱状,该筒体的侧面中部具有沿径向的呈环状分布的圆弧凹槽。本定位筒结构利用筒体和转盘上的定位孔的配合来实现对工件的定位,筒体和转盘可以分离,这样能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通过更换筒体来保证机器继续工作。
文档编号F16C43/04GK202707825SQ201220237079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1日
发明者王东钢, 西崇峰, 姚香云 申请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