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架系统缓冲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04435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悬架系统缓冲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部件,具体涉及悬架系统缓冲块。
背景技术
现有悬架系统缓冲块有两类第一类是部分非金属悬架系统缓冲块,这类缓冲块一般是用橡胶与金属件硫化在一起,金属件上有通孔或连接头。第二类是全非金属(如橡胶、聚胺脂)悬架系统缓冲块,这类缓冲块的本体一端有与本体同材料的连接头或本体设有通孔,使用时,通过连接头或通孔穿螺栓与车体连接,其中通孔结构主要用于减振器总成(外带螺栓的减振器又称作滑柱总成)中,当这种通孔结构的全非金属悬架系统缓冲块高度尺寸较大时,如果需要所得的非线性刚度,往往受到缓冲块外围空间和本身尺寸的限制,不易实现所需刚度曲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获得良好乘坐舒适性并提高车辆承载能力的悬架系统缓冲块。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悬架系统缓冲块,包括设有通孔的缓冲块本体,所述缓冲块本体的外侧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设有塑料环箍。所述缓冲块本体的下端为倒锥台形。所述通孔由呈阶梯形结构的上段通孔、中段通孔和下段通孔构成,且孔径由上至下依次增大。所述中段通孔与下段通孔以弧形过渡方式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缓冲块本体的外侧设置环槽并压装塑料环箍,使缓冲块本体在受到沿通孔轴向压缩时,塑料环箍能够限制缓冲块本体的中部往外鼓出,以减少缓冲块本体的整体压缩量,提高初始压缩后的刚度和提高缓冲块本体的承载能力;缓冲块本体的下端设置为倒锥台形和大直径的下段通孔,可使缓冲块本体的下端的壁厚变薄,以实现初始压缩时所需小刚度的目的。即起到缓冲压力的作用,从而获得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并提高车辆的承载能力。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1 一缓冲块本体[11 一通孔(111 一上段通孔,112 一中段通孔,113 一下段通孔),12 —环槽],2—塑料环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0013]实施例如图I所示,一种悬架系统缓冲块,包括设有通孔11的缓冲块本体1,所述缓冲块本体I的外侧中段设有环槽12,所述环槽12内设有塑料环箍2,其中,所述缓冲块本体的下端为倒锥台形,所述通孔11由呈阶梯形结构的上段通孔111、中段通孔112和下段通孔113构成,且孔径由上至下依次增大,所述中段通孔112与下段通孔113以弧形过渡方式连接。本实用新型为全非金属结构,主要用于减振器总成,使用时,将减振器连杆穿过通孔11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悬架系统缓冲块,包括设有通孔(11)的缓冲块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本体(I)的外侧设有环槽(12),所述环槽(12)内设有塑料环箍(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悬架系统缓冲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本体(I)的下端为倒锥台形。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悬架系统缓冲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由呈阶梯形结构的上段通孔(111)、中段通孔(112)和下段通孔(113)构成,且孔径由上至下依次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架系统缓冲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段通孔(112)与下段通孔(113)以弧形过渡方式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架系统缓冲块,包括设有通孔的缓冲块本体,所述缓冲块本体的外侧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设有塑料环箍。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缓冲块本体的外侧设置环槽并压装塑料环箍,使缓冲块本体在受到沿通孔轴向压缩时,塑料环箍能够限制缓冲块本体的中部往外鼓出,以减少缓冲块本体的整体压缩量,提高初始压缩后的刚度和提高缓冲块本体的承载能力;缓冲块本体的下端设置为倒锥台形和大直径的下段通孔,可使缓冲块本体的下端的壁厚变薄,以实现初始压缩时所需小刚度的目的。即起到缓冲压力的作用,从而获得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并提高车辆的承载能力。
文档编号F16F1/371GK202579777SQ201220246458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9日
发明者曾迥立, 高永东, 龚洪, 欧阳萌, 陈刚 申请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