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换挡操纵器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45985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卧式换挡操纵器壳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载重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卧式换挡操纵器壳体。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卧式换挡操纵器壳体,由主体部和覆盖部组成,主体部和覆盖部分别压铸成形,再通过乐泰胶或620胶粘接在一起,主体部位于覆盖部的左侧,且主体部高于覆盖部,在主体部上设置有换挡杆槽和换挡板,在覆盖部的左端开有软轴通过槽。在挡位板靠近换挡杆槽的一侧设置有凸台,通常在凸台上嵌有小轴,小轴通过浇铸到壳体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I)分体式结构通过胶粘在一起,粘接固定性不好,在使用过程中,粘接位置处易裂开,粘接可靠性差,使用寿命短;(2)粘接精度差,影响了换挡操纵器的功能:(3)小轴嵌在主体部上,增加了工艺难度,提高了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旨在提供一种精度高、可靠性高、操控性好、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的卧式换挡操纵器壳体。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卧式换挡操纵器壳体,由主体部和覆盖部构成,所述主体部位于覆盖部的左侧,且主体部高于覆盖部,在主体部上设有换挡杆槽和挡位板,所述挡位板的顶部是由若干半径不等的弧形面依次连接而成,所述换挡杆槽位于主体部的中间位置处,挡位板位于换挡杆槽的一侧,在所述挡位板靠近换挡杆槽的一侧设置有凸台,在覆盖部的左端开有软轴通过槽,关键在于:所述主体部和覆盖部一体压铸成形,在所述凸台上开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轴线前后延伸。所述覆盖部两侧壁的距离从左到右逐渐增加,直到与主体部两侧壁的距离相等为止。优化了结构,使整体结构更紧凑、占用空间更小,易于整车布置。优选为,设置在所述覆盖部左端的软轴通过槽共两个,所述软轴通过槽为U形槽,且U形槽的开口端位于下方,以保证软轴通过性好。有益效果:(I)换挡操纵器壳体采用整体式结构,相比粘接而成的分体式结构,更耐用、固定性更高、使用寿命更长、精度更高、操控性更高;(2)在凸台上开设螺纹孔,小轴通过螺纹连接到壳体上,降低了工艺难度,节约了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图2的B向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3所示的卧式换挡操纵器壳体,由主体部I和覆盖部2两部分构成,主体部I位于覆盖部2的左侧,主体部I高于覆盖部2,主体部I为方形,覆盖部2近似长条形。在主体部I上设有换挡杆槽Ia和挡位板lb,挡位板Ib的顶部是由若干半径不等的弧形面依次连接而成,换挡杆槽Ia位于主体部I的中间位置处,挡位板Ib位于换挡杆槽Ia的一侧,在挡位板Ib靠近换挡杆槽Ia的一侧设置有凸台lc,在换挡板Ib上还设置有轴承孔Id。在覆盖部2的左端开有软轴通过槽2a,以上所述与传统的卧式换挡操纵器壳体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在所述凸台Ic上开有螺纹孔ld,所述螺纹孔Id的轴线前后延伸区别在于:主体部I和覆盖部2 —体压铸成形,在凸台Ic上开有螺纹孔ld,螺纹孔Id的轴线前后延伸,用于安装小轴。优选为,覆盖部2两侧壁的距离从左到右逐渐增加,直到与主体部I两侧壁的距离相等为止。结合图2、图3,最好是,设置在覆盖部2左端的软轴通过槽2a共两个,软轴通过槽2a为U形槽,且U形槽的开口端位于下方。软轴通过槽2a的数量和形状不限于上述形式。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此作为实用新型的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卧式换挡操纵器壳体,由主体部(I)和覆盖部(2)构成,所述主体部(I)位于覆盖部(2)的左侧,且主体部(I)高于覆盖部(2),在主体部(I)上设有换挡杆槽(Ia)和挡位板(Ib),所述挡位板(Ib)的顶部是由若干半径不等的弧形面依次连接而成,所述换挡杆槽(Ia)位于主体部(I)的中间位置处,挡位板(Ib)位于换挡杆槽(Ia)的一侧,在所述挡位板(Ib)靠近换挡杆槽(Ia)的一侧设置有凸台(Ic),在覆盖部(2)的左端开有软轴通过槽(2a),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I)和覆盖部(2) —体压铸成形,在所述凸台(Ic)上开有螺纹孔(Id),所述螺纹孔(Id)的轴线前后延伸。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换挡操纵器壳体,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覆盖部(2)左端的软轴通过槽(2a)共两个,所述软轴通过槽(2a)为U形槽,且U形槽的开口端位于下方。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卧式换挡操纵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部(2)两侧壁的距离从左到右逐渐增加,直到与主体部(I)两侧壁的距离相等为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换挡操纵器壳体,由主体部(1)和覆盖部(2)构成,在主体部(1)上设有换挡杆槽(1a)和挡位板(1b),换挡杆槽(1a)位于主体部(1)的中间位置处,在挡位板(1b)靠近换挡杆槽(1a)的一侧设置有凸台(1c),在覆盖部(2)的左端开有软轴通过槽(2a),主体部(1)和覆盖部(2)一体压铸成形,在凸台(1c)上开有螺纹孔(1d),螺纹孔(1d)的轴线前后延伸。采用整体式结构,相比粘接而成的分体式结构,更耐用、固定性更高、使用寿命更长、精度更高、操控性更高;同时在凸台上开设螺纹孔,小轴通过螺纹连接到壳体上,降低了工艺难度,节约了成本。
文档编号F16H59/02GK203051726SQ20122065143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日
发明者蒋国峰 申请人:重庆永发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