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气体自动泄压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704783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高温气体自动泄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高温气体自动泄压装置,主要包含有:一泄压壳体,内部中空形成一缓冲腔,该泄压壳体上方具有一排气管,且与该泄压壳体的缓冲腔相通,该泄压壳体具有一进气管,一密封部形成于该进气管顶部,一第一密封面形成于该密封部的壁面,该缓冲腔、该排气管以及该进气管相通;以及一泄压块,具有一预定重量,位于该缓冲腔内,该泄压块位于该进气管的密封部上方,且该泄压块可活动地盖合该进气管的密封部,一第二密封面形成于该泄压块的壁面,且对应该第一密封面紧密接触,用以密闭该进气管,该进气管的气体泄压的压力须足以将该泄压块顶开,才能达到排放气体至该缓冲腔。藉此,以该泄压块自身重量来达成自动调节气体泄压的功效,且长时间处于高温气体环境也不会失效。
【专利说明】 高温气体自动泄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与泄压装置有关,特别是指一种高温气体自动泄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请参阅图1及图2,现有的气体自动泄压装置10,包含有:一泄压壳体11内部中空形成一缓冲腔111,一排气管112设置于该泄压壳体11上方,且与该泄压壳体11内相通,一进气管114形成于该泄压壳体11内,气体由该进气管114进入该缓冲腔111内,再由该排气部112排出;一盖体12盖合该进气管114 ;以及一弹簧14上端抵止于该泄压壳体11壁面,而下端抵止于该盖体12 ;藉由,该弹簧14的弹性力与该进气管114的气体泄压的临界点压力相同,以调节气体泄压。
[0003]当气体压力超过临界点压力时,气体会将该盖体12顶开,同时压缩该弹簧14,气体由进气管114进入缓冲腔111内,再由排气管114排出泄压,当气体压力小于临界点压力时,该弹簧14弹性力将再度抵止该盖体12,以盖合该进气管114。
[0004]前述先前技术,主要是藉由弹簧14的弹性力来自动调节气体泄压,由于该弹簧14长时间处于高温气体环境中,高温会使该弹簧14失去弹性力,因此造成无法调节气体泄压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气体自动泄压装置,以泄压块自身重量来达成自动调节气体泄压的功效。
[0006]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气体自动泄压装置,长时间处于高温气体环境也不会失效。
[0007]缘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高温气体自动泄压装置,包含有:一泄压壳体,内部中空形成一缓冲腔,该泄压壳体上方具有一排气管,且与该泄压壳体的缓冲腔相通,该泄压壳体具有一进气管,该进气管上段位于该泄压壳体内,且该进气管的下段延伸至该泄压壳体外,一密封部形成于该进气管顶部,一第一密封面形成于该密封部的壁面,该缓冲腔、该排气管以及该进气管相通,气体由该进气管进入该缓冲腔内,再由该排气管排出;以及一泄压块,具有一预定重量,位于该缓冲腔内,该泄压块位于该进气管的密封部上方,且该泄压块可活动地盖合该进气管的密封部,一第二密封面形成于该泄压块的壁面,且对应该第一密封面紧密接触,用以密闭该进气管,该进气管的气体泄压的压力须足以将该泄压块顶开,才能达到排放气体至该缓冲腔。
[0008]藉此,本实用新型以泄压块自身重量来达成自动调节气体泄压的功效,且长时间处于高温气体环境也不会失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现有气体自动泄压装置的剖面示意图,显示未泄压的状态。
[0010]图2是现有气体自动泄压装置的剖面示意图,显示泄压的状态。
[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13]图5是图3中5-5剖面的剖面图,显示未泄压的状态。
[0014]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显示泄压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所在,兹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后,其中:
[0016]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温气体自动泄压装置20,主要由一泄压壳体31以及一泄压块61所组成,其中:
[0017]该泄压壳体31,内部中空形成一缓冲腔32,如图5所示,该泄压壳体31上方具有一排气管34,且与该泄压壳体31的缓冲腔32相通,该泄压壳体31具有一进气管36,该进气管36的上段位于该泄压壳体31内,且该进气管36的下段延伸至该泄压壳体31外,一密封部37形成于该进气管36顶部,一第一密封面38形成于该密封部37的壁面,该缓冲腔32、该排气管34以及该进气管36相通,气体由该进气管36进入该缓冲腔32内,再由该排气管34排出。
[0018]于本第一实施例中,该泄压壳体31具有一顶盖41以及一底座51,该顶盖41上方为该排气管34,该顶盖41下方内凹形成一容室42,该容室42连通该排气管34 ;该底座51上方向内凹入形成一容室52,该底座51的容室52内具有该进气管36的上段,该底座51配合该顶盖41对应组合;该缓冲腔32由该底座51的容室52与该顶盖41的容室42所组成,如图5所示,该顶盖41的容室42与该底座51的容室52相通。此外,该顶盖41的侧壁下方向外形成一下连接部44;该底座51的侧壁上方向外形成一上连接部54,以结合该下连接部44。另外,该第一密封面38形成于该密封部37外壁面,如图4所示,该第一密封面38可形成环形,此外,该第一密封面38亦可形成环形斜面。另外,该顶盖41的容室42壁面具有数个导引块46,该些导引块46各具有一导引部461以及一肩部462,各该导引部461分别设置于该容室42内周面,各该肩部462分别设置于该容室42顶壁,且分别与各该导引部461连接。
[0019]该泄压块61,具有一预定重量,位于该缓冲腔32内,如图5所示,该泄压块61位于该进气管36的密封部37上方,且该泄压块61可活动地盖合该进气管36的密封部37, —第二密封面62形成于该泄压块61的壁面,且对应该第一密封面38紧密接触,用以密闭该进气管36,该进气管36的气体泄压的压力须足以将该泄压块61顶开,才能达到排放气体至该缓冲腔32。于本第一实施例中,该泄压块61下方内凹形成一凹部64,用以盖合该密封部37,该第二密封面62形成于该凹部64的内壁面,该第二密封面62能形成环形,与该第一密封面38紧密接触。此外,该泄压块61的第二密封面62亦可形成环形斜面,与该第一密封面38斜度相配合。
[0020]以上说明了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架构,接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操作状态。
[0021]请参阅图5,显示该进气管36内气体压力小于临界点压力,此时,由于该进气管36内的气体压力无法克服该泄压块61自身重量,因此,该进气管36无法将该泄压块61顶开,该泄压块61的凹部64盖合该进气管36的密封部37,该泄压块61的第二密封面62与该进气管36的第一密封面38紧密接触,形成密封状态,用以密闭该进气管36,以防止气体排出,如图6所示,显示该进气管36内气体压力超过临界点压力,此时,该进气管36内的气体顶起该泄压块61,使该泄压块61沿着该些导引块46的导引部461垂直往上移动,气体通过该泄压块61的第二密封面62与该进气管36的第一密封面38之间,进入该泄压壳体31的缓冲腔32内,再经由该泄压块61的顶面与该肩部462之间,最后由该排气管34排出泄压,当该进气管36内气体压力再度小于临界点压力,此时,该泄压块61会沿着该些导引块46的导引部461垂直往下移动,再度盖合该进气管36,如图5所示,以达到气体自动泄压的功效。
[0022]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所可达成的功效在于:解决了先前技术中关于高温气体环境中会使该弹簧14失去弹性力,因此造成无法调节气体泄压的问题,以该泄压块61重量来达成自动调节气体泄压的功效,且长时间处于高温气体环境也不会失效。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温气体自动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泄压壳体,内部中空形成一缓冲腔,该泄压壳体上方具有一排气管,且与该泄压壳体的缓冲腔相通,该泄压壳体具有一进气管,该进气管的上段位于该泄压壳体内,且该进气管的下段延伸至该泄压壳体外,一密封部形成于该进气管顶部,一第一密封面形成于该密封部的壁面,该缓冲腔、该排气管以及该进气管相通,气体由该进气管进入该缓冲腔内,再由该排气管排出;以及 一泄压块,具有一预定重量,位于该缓冲腔内,该泄压块位于该进气管的密封部上方,且该泄压块可活动地盖合该进气管的密封部,一第二密封面形成于该泄压块的壁面,且对应该第一密封面紧密接触,用以密闭该进气管,该进气管的气体泄压的压力须足以将该泄压块顶开,才能达到排放气体至该缓冲腔。
2.根据权利要求1高温气体自动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泄压壳体具有一顶盖以及一底座,该顶盖上方为该排气管,该顶盖下方内凹形成一容室,该容室连通该排气管;该底座上方内凹形成一容室,该底座的容室内具有该进气管的上段,该底座配合该顶盖对应组合;该缓冲腔是由该底座的容室与该顶盖的容室所组成,该顶盖的容室与该底座的容室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高温气体自动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密封面形成于该密封部外壁面;该泄压块下方内凹形成一凹部,用以盖合该密封部,该第二密封面形成于该凹部的内壁面。
4.根据权利要求3高温气体自动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密封面形成环形;该第二密封面形成环形,与该第一密封面紧密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高温气体自动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进气管的第一密封面形成环形斜面;该泄压块的第二密封面形成环形斜面,与该第一密封面斜度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高温气体自动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顶盖的容室的壁面具有数个导引块,该些导引块各具有一导引部以及一肩部,各该导引部分别设置于该容室内周面,各该肩部分别设置于该容室顶壁,且分别与各该导引部连接,其中,该些导引块的导引部以垂直导引该泄压块,该些导引块的肩部用以分隔开该泄压块与该排气管,该肩部与该泄压块的顶面之间具有使气体通过的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2高温气体自动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顶盖的侧壁下方向外形成一下连接部;该底座的侧壁上方向外形成一上连接部,以结合该下连接部。
【文档编号】F16K17/12GK203836316SQ201420140201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6日
【发明者】黄世壬, 廖科峰, 赵亨文, 陈君健, 赖文波, 奚明, 刘俊峰, 杨伟锋 申请人:生阳新材料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