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架减震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709722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支撑架减震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减震器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架减震器,包括上吊环、下吊环、上支座、下支座、防尘罩、支撑架A、支撑架B、贮油缸体、压力筒、活塞杆、油封、阀门、垫片、过油孔、压紧螺母、底部阀,所述上吊环在所述上支座的上面,所述防尘罩在所述上支座的下面,所述贮油缸体在所述防尘罩的里面,所述压力筒在所述贮油缸体的里面,所述油封在所述压力筒的顶部,所述底部阀在所述压力筒的底部,所述活塞杆贯穿所述油封、阀门、垫片、支撑架A、支撑架B,所述支撑架A在所述支撑架B的上面,所述阀门在所述支撑架A的上面,所述垫片在所述支撑架A、阀门之间,所述过油孔贯穿所述阀门。
【专利说明】支撑架减震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震器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架减震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飞速发展,专用汽车的用途之广泛,像挖机运输车、平板运输车、3吨加油 车、小型加油车、流动加油车、混凝土搅拌车车、东风搅拌车、翻斗车、自卸车、等等的一些专 用汽车的一些汽车减震器故障及维修还不是很了解,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 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悬架系统上一般都装有减震器,目前汽车上广泛采 用的是双向作用筒式减震器。影响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其它机件的寿命,因此我们应使减 震器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可用下列方法检验减震器的工作是否良好。
[0003] 1.当专用汽车缓慢行驶而紧急制动时,若专用汽车振动比较剧烈,说明减震器有 问题。用力按下保险杠,然后松开,如果汽车有2~3次跳跃,则说明减震器工作良好。
[0004] 2.当专用汽车在道路条件较差的路面上行驶10km后停车,用手摸减震器外壳,如 果不够热,说明减震器内部无阻力,减震器不工作。此时,可加入适当的润滑油,再进行试 验,若外壳发热,则为减震器内部缺油,应加足油;否则,说明减震器失效。
[0005] 3.拆下减震器将其直立,并把下端连接环夹于台钳上,用力拉压减振杆数次,此时 应有稳定的阻力,往上拉(复原)的阻力应大于向下压时的阻力,如阻力不稳定或无阻力, 可能是减震器内部缺油或阀门零件损坏,应进行修复或更换零件。


【发明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撑架减震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减震器阀门振 动过速的问题。
[0007]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 撑架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吊环、下吊环、上支座、下支座、防尘罩、支撑架A、支撑架 B、贮油缸体、压力筒、活塞杆、油封、阀门、垫片、过油孔、压紧螺母、底部阀,所述上吊环在所 述上支座的上面,所述防尘罩在所述上支座的下面,所述贮油缸体在所述防尘罩的里面,所 述下支座在所述贮油缸体的下面,所述下吊环在所述下支座的下面,所述压力筒在所述贮 油缸体的里面,所述油封在所述压力筒的顶部,所述底部阀在所述压力筒的底部,所述活塞 杆在所述底部阀的上面,所述活塞杆贯穿所述油封、阀门、垫片、支撑架A、支撑架B,所述活 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上支座,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紧螺母,所述支撑架A在所 述支撑架B的上面,所述阀门在所述支撑架A的上面,所述垫片在所述支撑架A、阀门之间, 所述过油孔贯穿所述阀门,所述支撑架A上有凸起部A、凸起部B、凹槽A,所述凸起部A、凸 起部B在所述支撑架A的下部,所述凹槽A在所述凸起部A、凸起部B之间,所述支撑架B 上有凸起部C、凸起部D、凹槽B,所述凸起部C、凸起部D在所述支撑架B的上部,所述凹槽 B在所述凸起部C、凸起部D之间,所述凸起部A在所述凸起部C的上面,所述凸起部B在所 述凸起部D的上面,所述凹槽A在所述凹槽B的上面,所述活塞杆在所述凸起部A、凸起部B 之间,所述活塞杆在所述凸起部C、凸起部D之间,所述支撑架A、支撑架B平行等大,所述支 撑架A、支撑架B之间有空隙。
[0008] 所述凸起部A、凸起部B、凸起部C、凸起部D等大,所述凹槽A、凹槽B等大。
[0009] 所述支撑架A、支撑架B为圆形,所述支撑架A、支撑架B的直径小于所述阀门的直 径,所述阀门的外直径和所述压力筒的内直径相等,所述活塞杆、过油孔平行。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1] 1本支撑架减震器设有支撑架A、支撑架B,支撑架可以有效地增加阀门在活塞杆 上的总量,增加阻力,防止阀门振动过速,造成碰撞损伤。
[0012] 2支撑架A、支撑架B之间有空隙,随着上下移动开合,也可增加阀门运行阻力。
[0013] 3支撑架A、支撑架B上设有凸起部,支撑架A上面有垫片,防止支架碰撞对阀门产 生影响,保护了阀门和支撑架。
[0014] 4支撑架上有凹槽,在支撑架A、支撑架B闭合开启的时候,油料通过空隙进入到凹 槽内,再流出去,形成异形过油孔,把支撑架变成了辅助的阀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17] 图中:1-上吊环,2-下吊环,3-上支座,4-下支座,5-防尘罩,6-支撑架A,7-支撑 架B,8-贮油缸体,9-压力筒,10-活塞杆,11-油封,12-阀门,13-垫片,14-过油孔,15-压 紧螺母,16-底部阀,17-凸起部A,18-凸起部B,19-凸起部C,20-凸起部D,21-凹槽A, 22-凹槽B。
[0018] 实施例:
[0019] 本实施例包括上吊环1、下吊环2、上支座3、下支座4、防尘罩5、支撑架A6、支撑 架B7、贮油缸体8、压力筒9、活塞杆10、油封11、阀门12、垫片13、过油孔14、压紧螺母15、 底部阀16,上吊环1在上支座3的上面,防尘罩5在上支座3的下面,贮油缸体8在防尘罩 5的里面,下支座4在贮油缸体8的下面,下吊环2在下支座4的下面,压力筒9在贮油缸 体8的里面,油封11在压力筒9的顶部,底部阀16在压力筒9的底部,活塞杆10在底部阀 16的上面,活塞杆10贯穿油封11、阀门12、垫片13、支撑架A6、支撑架B7,活塞杆10的一 端连接上支座3,活塞杆10的另一端连接压紧螺母15,支撑架A6在支撑架B7的上面,阀门 12在支撑架A6的上面,垫片13在支撑架A6、阀门12之间,过油孔14贯穿阀门12,支撑架 A6上有凸起部A17、凸起部B18、凹槽A21,凸起部A17、凸起部B18在支撑架A6的下部,凹 槽A21在凸起部A17、凸起部B18之间,支撑架B7上有凸起部C19、凸起部D20、凹槽B22,凸 起部C19、凸起部D20在支撑架B7的上部,凹槽B22在凸起部C19、凸起部D20之间,凸起部 A17在凸起部C19的上面,凸起部B18在凸起部D20的上面,凹槽A21在凹槽B22的上面,活 塞杆10在凸起部A17、凸起部B18之间,活塞杆10在凸起部C19、凸起部D20之间,支撑架 A6、支撑架B7平行等大,支撑架A6、支撑架B7之间有空隙。
[0020] 凸起部A17、凸起部B18、凸起部C19、凸起部D20等大,凹槽A21、凹槽B22等大。
[0021] 支撑架A6、支撑架B7为圆形,支撑架A6、支撑架B7的直径小于阀门12的直径,阀 门12的外直径和压力筒9的内直径相等,活塞杆10、过油孔14平行。
[0022]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 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支撑架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吊环、下吊环、上支座、下支座、防尘罩、支 撑架A、支撑架B、贮油缸体、压力筒、活塞杆、油封、阀门、垫片、过油孔、压紧螺母、底部阀, 所述上吊环在所述上支座的上面,所述防尘罩在所述上支座的下面,所述贮油缸体在所述 防尘罩的里面,所述下支座在所述贮油缸体的下面,所述下吊环在所述下支座的下面,所述 压力筒在所述贮油缸体的里面,所述油封在所述压力筒的顶部,所述底部阀在所述压力筒 的底部,所述活塞杆在所述底部阀的上面,所述活塞杆贯穿所述油封、阀门、垫片、支撑架A、 支撑架B,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上支座,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紧螺母,所 述支撑架A在所述支撑架B的上面,所述阀门在所述支撑架A的上面,所述垫片在所述支撑 架A、阀门之间,所述过油孔贯穿所述阀门,所述支撑架A上有凸起部A、凸起部B、凹槽A,所 述凸起部A、凸起部B在所述支撑架A的下部,所述凹槽A在所述凸起部A、凸起部B之间, 所述支撑架B上有凸起部C、凸起部D、凹槽B,所述凸起部C、凸起部D在所述支撑架B的上 部,所述凹槽B在所述凸起部C、凸起部D之间,所述凸起部A在所述凸起部C的上面,所述 凸起部B在所述凸起部D的上面,所述凹槽A在所述凹槽B的上面,所述活塞杆在所述凸起 部A、凸起部B之间,所述活塞杆在所述凸起部C、凸起部D之间,所述支撑架A、支撑架B平 行等大,所述支撑架A、支撑架B之间有空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架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A、凸起部B、凸 起部C、凸起部D等大,所述凹槽A、凹槽B等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架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A、支撑架B为 圆形,所述支撑架A、支撑架B的直径小于所述阀门的直径,所述阀门的外直径和所述压力 筒的内直径相等,所述活塞杆、过油孔平行。
【文档编号】F16F9/18GK203847610SQ201420258205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0日
【发明者】杨原 申请人:天津市原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