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8978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离合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装置。



背景技术:

客户总是期待离合器装置更舒适和更安全。另外,特别是在用于摩托车的离合器装置中,降低离合器装置的操作能量是最重要的要求,因为,离合器装置通常借助手操作。许多系统通过使用传动系能量能够减小离合器装置的分离力。例如,离合器装置可以构造为所谓的助力器离合器。这类助力器离合器由预控制离合器和主离合器组成,所述预控制离合器和主离合器共同通过球体斜面连接。主离合器的操作与传动系的状态相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地和低成本地构造的离合器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借助权利要求1的特征解决。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有利的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得知,可以由此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选择性地使输入侧与输出侧转矩锁合地连接的、用于摩托车的离合器装置,使得离合器装置能绕旋转轴线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并且包括至少一个具有摩擦配对件和另一摩擦配对件的摩擦片组以及包括间隔设备。间隔设备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第一弹簧元件以第一端部与一摩擦配对件耦合并且以第二端部与另一摩擦配对件耦合。间隔设备构造用于在离合器装置打开的运行状态下使摩擦配对件在轴向方向上相互分开。

这种构型具有这样的优点:即,减小离合器装置的拖拽力矩。另外,在离合器装置构型为助力器离合器的情况下,确保助力器可靠地不会意外地将离合器关闭。

特别有利的是:间隔设备包括第二弹簧元件,其中,第二弹簧元件以第一端部与所述另一摩擦配对件连接,其中,第二弹簧元件以第二端部贴靠在第一弹簧元件的第二端部上。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和/或第二弹簧元件具有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第一区段邻接第一端部布置,且第二区段邻接第一区段和第二端部布置。第一区段基本上在径向方向上延伸,并且第二区段至少部分地在圆周方向上延伸。以该方式可以提供特别紧凑的弹簧元件。

另外,有利的是:间隔设备包括布置在摩擦配对件上的间距元件,其中,间距元件至少部分地在径向方向上延伸。第一弹簧元件以第二端部贴靠在间距元件上。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间距元件以固定端部与摩擦配对件连接。间距元件还具有自由端部,其中,在自由端部上设置有平行于摩擦配对件的摩擦面定向的贴靠面,其中,该贴靠面在轴向上向另一摩擦配对件的方向相对于摩擦面错开地布置。以该方式可以缩短第一弹簧元件的弹簧行程。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离合器装置包括摩擦片支架。摩擦片支架与输入侧或者输出侧转矩锁合地耦合。摩擦片支架具有第一法兰元件和在轴向上与第一法兰元件间隔地布置的第二法兰元件。在轴向上,在第一法兰元件和第二法兰元件之间,摩擦片支架包括多个在圆周方向上分布的齿部元件,所述齿部元件使第一法兰元件与第二法兰元件连接。在两个在圆周方向上并排布置的齿部元件之间,在摩擦片支架中设置有凹槽。间隔设备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凹槽中。以该方式可以提供特别紧凑的离合器装置。

另外,有利的是:摩擦配对件具有与齿部元件相对应地构造的齿部开口,其中,在圆周方向上交替地布置有第一弹簧元件、齿部开口和间距元件。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输出侧包括具有固定区段的毂件。该毂件构造用于提供到变速器输入轴的连接,其中,在固定区段和摩擦片支架之间设置有加强装置,其中,加强装置构造用于将用于闭合离合器装置的压紧力与加强力叠加,其中,加强装置优选包括至少一个弹簧元件、尤其包括片簧。由此可以以小操作力操作离合器装置。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轴向上邻接摩擦配对件设置有反压板,并且在轴向上,在反压板与摩擦片组对置地布置的侧上设置有分离设备,其中,反压板具有开口并且摩擦片支架具有分离臂,其中,分离臂在轴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嵌接在开口中。由此,离合器装置可以特别紧凑地构造。

另外,有利的是:反压板包括至少一个对中元件,其中,对中元件至少部分地在轴向方向上延伸并且优选呈带形构造。对中元件嵌接在固定区段的与对中元件相对应的对中开口中,其中,对中元件在径向上相对于加强装置布置在内部。

附图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解释本发明。在此,相同的构件用相同的参考标记命名。在此:

图1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的立体图;

图2示出穿过在图1中所示出的离合器装置的半截面图;

图3示出在图2中所示出的截面视图的断面图;

图4示出穿过在图1至3中所示出的离合器装置的立体截面视图;

图5示出在图1至4中所示出的离合器装置的反压板的立体视图;

图6示出在图1至4中所示出的离合器装置的摩擦片支架的立体视图;

图7示出图1至4中所示出的离合器装置的毂件的立体视图;

图8示出图1至4中所示出的离合器装置的摩擦元件的立体视图;

图9示出在图1至4中所示出的离合器装置的间隔设备的示意图;

图10示出穿过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的立体半截面图;和

图11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的间隔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10的立体示图。图2示出穿过在图1中所示出的离合器装置10的半截面。图3示出在图2中所示出的截面视图的断面图。图4示出穿过在图1至3中所示出的离合器装置10的立体截面视图。以下要一起解释图1至4。

离合器装置10包括输入侧15和输出侧20。输入侧15和输出侧20能绕转动轴25转动。输入侧15具有带有齿部35的初级轮30。通过初级轮30使来自未示出的内燃机的转矩M导入离合器装置10中。初级轮30转矩锁合地直接地邻接第一摩擦片支架40布置。第一摩擦片支架40具有内齿部45。相对于内齿部45在径向内部布置有摩擦片组50。摩擦片组50包括构造为第一摩擦片的第一摩擦配对件55和构造为第二摩擦片的第二摩擦配对件60。第一摩擦配对件55具有外齿部65,该外齿部啮合到第一摩擦片支架40的内齿部45中。由此,第一摩擦配对件55与第一摩擦片支架40转矩锁合地连接。在轴向上,摩擦片组50借助固定环56固定在第一摩擦片支架40上,所述固定环在第一摩擦片组50上侧布置在第一摩擦片支架40上。

另外,相对于第一摩擦片支架40在径向内部设置有第二摩擦片支架70。第二摩擦片支架70具有在摩擦片组50的区域中所设置的外齿部75。第二摩擦配对件60具有内齿部80,该内齿部啮合到第二摩擦片支架70的外齿部75中。因此,第二摩擦配对件60与第二摩擦片支架70转矩锁合地连接。

另外,离合器装置10包括弹簧件85。弹簧件85构造为片簧。在此,弹簧件85在第一纵向端部90上与第二摩擦片支架70的相对于外齿75在径向内部布置的固定区段91通过第一铆接连接部95连接。在此,固定区段91在径向上从外向内延伸。固定区段横向于第二摩擦片支架70的外齿部75定向。在第一纵向端部90上,在其余处呈螺旋式构型的弹簧件85被削平,使得第一纵向端部90在固定区段91上具有共同的平面。由此,在第一铆接连接部95上可以提供大的支承面并且因此提供在固定区段91和弹簧件85之间的好的转矩传递。

另外,相对于第二摩擦片支架70在径向内侧设置有毂件100。在此,毂件100通过轴-毂连接部105与变速器输入轴110连接。在此,毂件100在周向上包围变速器输入轴110。毂件100借助在变速器输入轴110上的毂件螺母115在轴向方向上通过在变速器输入轴110的轴肩111上的夹紧来固定在变速器输入轴110上。

毂件100具有毂件区段120,该毂件区段从内向外向第二摩擦片支架70方向延伸。在此,毂件100的毂件区段120在轴向上相对于第二摩擦片支架70的固定区段91间隔开地布置。在此,第二摩擦片支架70的固定区段91和毂件100的毂件区段120在类似的径向高度上终止。弹簧件85在第二纵向端部125上借助第二铆接连接部130与毂件100的毂件区段120连接。在该实施方式中,弹簧件85的第二纵向端部125与其第一纵向端部90相同地构造。

变速器输入轴110借助轴承140支承在(未示出的)变速器的壳体135中。轴承140构造为滚针轴承。

离合器装置在与轴承140相对置的侧上包括操作装置141。操作装置141包括在图1中布置在上侧的操作元件142,该操作元件包围分离轴承143。相对于分离轴承143在径向内侧设置有操作杆144。操作杆144可以例如与离合器踏板耦合,以便使操作元件142轴向移动。

图5示出在图1至4中所示出的离合器装置10的反压板145的立体视图。

在轴向上在毂件100和毂件螺母115之间布置有离合器装置10的反压板145,该反压板从径向内部直到径向向外部延伸到摩擦片组50的区域中。在此,反压板145构造用于将在图2中导入摩擦片组50中的、用于提供摩擦配对件55,60之间的摩擦锁合的压紧力F从摩擦片组50中导出或者说提供反作用力FG

反压板145具有支撑区段150,该支撑区段布置在毂件100和壳体135之间。在此,支撑区段150在径向上处于内部并且在轴向上在毂件螺母115和毂件100之间布置。在径向外侧邻接支撑区段150地,反压板145具有连接区段155,并且在径向外侧邻接连接区段155地只有凸缘160。在该凸缘160上,朝向摩擦片组50布置有反压面165。在此,反压面165在轴向方向上贴靠在调整弹簧上。替代地,可以考虑,反压面贴靠在摩擦片组50上。反压面165不但相对于支撑区段150而且相对于连接区段155在轴向上错开地布置。反压面165的轴向错位这样选择,使得反压面165在轴向方向上布置在连接区段155和支撑区段150之间。

在连接区段155中,相对于凸缘160在径向内侧布置有多个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开口170。另外,在支撑区段150中设置有第二开口175。在离合器装置10的安装状态下,变速器输入轴110穿过第二开口175。

另外,反压板145包括多个在圆周方向上以均匀的间距布置的对中元件235。这些对中元件在径向外侧布置在反压板145的支撑区段150上。在此,对中元件235在轴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呈带式构造。当然,对中元件235也可以呈其它形式布置。

图6示出在图1至4中所示出的离合器装置10的第二摩擦片支架70的立体视图。第二摩擦片支架70具有第一法兰元件180。在此,第一法兰元件180呈环形构造。在第一法兰元件180上设置有多个齿部元件185。齿部元件185构造为平头铆接件。也可以考虑,齿部元件构造为间隔螺栓。在此,平头铆钉可以具有侧壁186,替代地也可以省去所述侧壁。在此,齿部元件185在轴向方向上延伸,其中,在齿部元件185的与第一法兰元件180相对置的轴向端部上设置有第二法兰元件190。法兰元件180,190基本上垂直于旋转轴线25延伸。在该实施方式中,齿部元件185具有U形的基本形状,其中,该U形状径向向外打开。当然,也可以考虑,齿部元件185径向向内打开。齿部元件185以均匀的间距在圆周方向上相互间隔,其中,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两个齿部元件185以及两个法兰元件180,190分别构成凹槽191。

在此,第二摩擦片支架70基本上呈阶梯状构造,使得第一法兰元件180比第二法兰元件190具有更大的外径。邻接第一法兰元件180的内部圆周面195布置有齿部元件185。齿部元件185借助第一形状锁合连接部200、优选借助铆接连接部与第一法兰元件180在第一纵向端部205上连接。齿部元件185在其第二纵向端部210上借助第二形状锁合连接部215与第二法兰元件180连接。

在径向内侧,第二法兰元件190具有多个在圆周方向上分布的分离臂220。分离臂220基本上平行于旋转轴线25延伸。分离臂220穿过第一开口170并且在其自由端部上与操作元件142连接,并且使操作元件与第二摩擦片支架70耦合。代替带式构型,分离臂220却也可以构造为螺栓。图7示出在图1至4中所示出的离合器装置10的毂件的立体视图。在该实施方式中,毂件100的固定区段120垂直于旋转轴线25定向,并且在横截面中具有三角形的基本形状。当然,也可以考虑其它基本形状。在三角形横截面的各个角点上分别设置有贯通开口225。需要贯通开口225来借助第二铆接连接部130使弹簧件85固定在固定区段120上。在径向内侧在旋转轴线25和贯通开口225之间的直线上设置有对中开口230,该对中开口相对于贯通开口225布置在径向内侧。对中开口230也可以呈其它形式布置。对中开口230与反压板145的对中元件235相对应地构造。同样,对中开口230以与对中元件235相同的均匀间距布置在毂件100的固定区段120中。在离合器10的安装的状态下,对中元件235嵌接到对中开口230中,使得反压板145定位在毂件100上。

离合器装置10构造为压式离合器。为了使输出侧20与输入侧15转矩锁合地连接,操作元件142在图2中向下移动并且提供压紧力F。如果操作元件142在端侧贴靠在反压板145上侧上,则压紧力F被传递到反压板145上。反压板145将反压面165压到摩擦片组50上。

弹簧件85夹紧地布置在毂件100和第二摩擦片支架70之间并且使第二摩擦片支架70固定在其位置中。为了压缩摩擦片组70,第二摩擦片支架70提供相对于压紧力F的反作用力FG。由此挤压摩擦配对件55,60,使得提供在摩擦配对件55,60之间的摩擦锁合。

反向力FG借助弹簧件85被加强。在此,转矩从第二摩擦片支架70通过第一铆接连接部95导入弹簧件85中。弹簧件85继续传递所述转矩并且借助第二铆接连接部130将其传递到毂件100中,所述毂件使被导入的转矩通过轴-毂连接部105导出到变速器输入轴110中。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毂件100的固定区段120相对于第二摩擦片支架70的固定区段91和因此相对于弹簧件85的螺栓形的定向的轴向错位,弹簧件85作为曲柄杠杆起作用,使得弹簧件85在毂件和第二摩擦片支架70之间夹紧。由于弹簧件85在第二摩擦片支架70和毂件100之间夹紧,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的加强力作为加强力通过第一铆接连接部95导入固定区段91中,使得摩擦配对件55,60加强地被相互压紧。

图8示出在图1至4中所示出的离合器装置10的摩擦元件的立体视图,和图9示出在图1至4中所示出的离合器装置的间隔设备240的示意图。

为了提供摩擦配对件55,60在离合器装置10打开的状态下、尤其在离合器装置10被操作之后的可靠分开,离合器装置10具有间隔设备240。间隔设备240布置在第二摩擦片支架70的凹槽191中。

在该实施方式中,间隔设备240在径向内侧布置在第二摩擦配对件60上以及布置在第二摩擦片支架70的第一法兰元件180上。当然,也可以考虑,间隔设备240布置在第一摩擦配对件55上和/或布置在摩擦配对件55,60径向外侧。也可以考虑,间隔设备240布置在第一和第二摩擦配对件55,60上。

间隔设备240在第二摩擦配对件60上示例性地具有第一弹簧元件245。第一弹簧元件245具有第一区段250和第二区段255。第一区段250布置在第一弹簧元件245的固定端部260上并且与第二摩擦配对件60连接。第一区段250基本上在径向方向上延伸。朝向第一弹簧元件245的自由端部265相邻地布置有第二区段255。因此,第二区段255位于第一区段250和自由端部265之间。第二区段255基本上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第二区段255无弯曲。当然,第一弹簧元件245也可以呈其它形式构造。

在圆周方向上,内齿部80的齿部开口266邻接第一弹簧元件245。通过齿部开口266实现第二摩擦配对件60在第二摩擦片支架70上的对中。

邻接内齿部80的齿部开口266,间隔设备240具有间距元件270。间距元件270以固定端部275在径向内侧布置在第二摩擦配对件60上。另外,间距元件270具有自由端部280,在该自由端部上设置有贴靠面285。贴靠面285基本上平行于第二摩擦配对件60的摩擦面290布置。在此,在该实施方式中,贴靠面285相对于摩擦面290轴向并且相对于呈环状构造的摩擦面290布置在径向内部。

如以上所述,摩擦片组50交替地具有第一和第二摩擦配对件55,60。在此,第二摩擦配对件60在圆周方向上相互错开地布置,使得在摩擦片组50的俯视图中,间距元件270布置在第一弹簧元件245的高度上。在该实施方式中,间隔设备240以第一弹簧元件245相对于间距元件270呈60°的错位角布置。由此确保摩擦配对件55,60在没有倾斜的情况下均匀地分开。当然,也可以考虑其它错位角。为了实现60°的错位角,间隔设备240分别在第二摩擦片上包括三个第一弹簧元件245和三个间距元件270。然后,在离合器装置10的安装中,第二摩擦配对件60在摩擦片组50的安装中在圆周方向上相互扭转地布置。由此确保,第一摩擦配对件55可以相同地构造。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安装的状态下,弹簧元件245的自由端部265平放在间距元件270的贴靠面285上。间距元件270和第一弹簧元件245这样相互协调,使得在离合器装置10的安装状态下,当其打开时,第一弹簧元件245被预紧并且压向贴靠面285。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摩擦配对件55构造为钢制摩擦片或者铝制摩擦片并且与构造为摩擦片的第二摩擦配对件60交替地布置。在此,第一弹簧元件245和间距元件270在径向内侧从第一摩擦配对件55旁经过,使得在离合器装置10松开的状态下两个相互邻接布置的第二摩擦配对件60在轴向方向上被相互压开。由此,减少在第二摩擦配对件60和第一摩擦配对件55之间的接触,使得总体上减小离合器装置10的拖拽力矩。当然,也可以考虑,第一弹簧元件245布置在第一摩擦配对件55上并且间距元件270布置在第二摩擦配对件60上。也可以考虑,贴靠面285在轴向上布置在摩擦面290的高度上。在该实施方式中,间隔设备240布置在两个在轴向方向上邻接地、相同地构造的摩擦配对件55,60上,尤其这里布置在第二摩擦配对件60上,其中,间隔设备240在径向内侧被引导经过第一摩擦配对件55。当然,也可以考虑,间隔设备240在轴向上引导经过多个摩擦配对件55,60并且这样跨接它们。

为了也能够实现在轴向方向上直接邻接第一法兰元件180的第二摩擦配对件60在离合器装置10的打开状态下的间隔,间隔设备240在第一法兰元件180上也具有在图8中说明的、用于第二摩擦配对件60的间距元件270。当然,也可以考虑,第一弹簧元件245以其自由端部265在端侧直接贴靠在第一法兰元件180上,使得第一法兰元件180成本有利地被构造。

图10示出穿过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装置400的立体半截面。离合器装置400构造为类似在图1至9中所示出的离合器装置10。与之不同地,离合器400构造为拉式离合器装置。

另外,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毂件100呈两件式构造并且包括毂件套筒405和固定区段,所述固定区段布置在毂件套筒405径向外侧并且与其耦合。

反压板145为操作装置141的一部分并且在径向内侧包围分离轴承143。因此可以省去如在图1至9中所示出的操作元件。

在第二摩擦片支架70的与反压板145相对置的侧上布置有调整弹簧166,该调整弹簧平放在调整环410上,该调整环在轴向上布置在第二摩擦片支架70和调整弹簧166之间。

反压板145借助螺钉415与毂件100的第一开口225连接。螺钉415穿过用于限定地确定在固定区段120和反压板145之间的轴向间距的间距套筒420。螺钉415借助螺母425固定在背离反压板145的侧上。

图11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间隔设备300的示意图。间隔设备300相对于在图1至8中所示出的间隔设备240如下地变动,代替间距元件270,设置第二弹簧元件305,该第二弹簧元件构造为类似第一弹簧元件245。第二弹簧元件305以固定端部与第二摩擦配对件60连接并且在此在轴向方向上向第一弹簧元件245的方向延伸,其中,第二弹簧元件305的自由端部265贴靠在第一弹簧元件245的自由端部265上,其中,在打开的离合器中,两个弹簧元件245,305使两个摩擦配对件55,60在径向方向上相互压开,以便这样减小拖拽力矩。当然,也可以考虑,第二弹簧元件305与第一摩擦配对件55和/或第一法兰元件180连接。

上述的离合器装置10,400具有这样的优点:它在其结构上非常简单并且同时提供分离力、操作能量的减小和推动力矩的限制(防跳功能)。由于使用冲压板件,大大减小了重量和所需的安装空间。由于其简单性,离合器装置10,400是低成本的、灵活的和可靠的。另外,离合器装置10,400在使用时不设定限制,它可以在小排量级别也可在大排量级别或者说在将要传递的大转矩的情况下使用。也可以考虑,离合器装置10,400被改成轿车离合器装置、双离合器和/或混合式离合器。

通过使用中心布置的毂件螺母115作为离合器保护装置使摩擦片组50的更换和离合器装置在车辆中的安装变得容易。相对于已知的离合器装置,部件数量也被减少。在此,摩擦片更换如下述实现:首先移除操作装置141。所述操作装置可以用手从第二摩擦片支架70的中心抬起。接着,用标准工具打开毂件螺母115。现在,可以手动地拉出反压板145。然后拆卸固定环56,使得可以将摩擦片组50从第一和第二摩擦片支架40,70中轴向向上拔出。

要指出的是,当然,离合器装置10,400的在图1至11中所示出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也可以考虑,以上所示出的离合器装置无弹簧件85地构造。

参考标记列表

10 离合器装置

15 输入侧

20 输出侧

25 旋转轴线

30 初级轮

35 初级轮的齿部

40 第一摩擦片支架

45 内齿部

50 摩擦片组

55 第一摩擦配对件

56 固定环

60 第二摩擦配对件

65 第一摩擦配对件的外齿部

70 第二摩擦片支架

75 第二摩擦片支架的外齿部

80 第二摩擦配对件的内齿部

85 弹簧件

90 弹簧件的第一纵向端部

91 第二摩擦片支架的固定区段

95 第一铆接连接部

100 毂件

105 轴-毂-连接部

110 变速器输入轴

115 毂件螺母

120 毂件的固定区段

125 弹簧件的第二纵向端部

130 第二铆接连接部

135 壳体

140 轴承

141 操作装置

142 拉伸件

143 分离轴承

144 操作杆

145 反压板

150 支撑区段

155 连接区段

160 凸缘

165 反压面

166 调整弹簧

170 第一开口

175 第二开口

180 第一法兰元件

185 齿部元件

186 侧壁

190 第二法兰元件

191 凹槽

195 第一法兰元件的内部圆周面

200 第一形状锁合的连接部

205 第一纵向端部

210 第二纵向端部

215 第二形状锁合的连接部

220 分离臂

225 贯通开口

230 对中开口

235 对中元件

240 间隔设备

245 第一弹簧元件

250 第一区段

255 第二区段

260 第一弹簧元件的固定端部

265 第一弹簧元件的自由端部

266 齿部开口

270 间距元件

275 固定端部

280 自由端部

285 贴靠面

290 摩擦面

300 间隔设备

305 第二弹簧元件

400 离合器装置

405 毂件套筒

410 调整

415 螺钉

420 间距套筒

425 螺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