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自动注脂匀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6555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轴承自动注脂匀脂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的加工设备,特别是一种能自动对轴承注脂匀脂使用的轴承自动注脂匀脂机构。



背景技术:

若对轴承加脂过多,不仅造成浪费并溢出的润滑脂还会粘附在轴承上,造成对轴承和生产环境的污染,还会给轴承的后续生产增加不良的隐患,若加脂过少易因轴承滚动面缺油引发热轴故障。

专利号201320619293.2“注脂匀脂机”,提供了一种同时对两种相同或不同型号的轴承进行注脂和匀脂,并根据需求控制注脂量,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其主要用于铁路货车轮滚动轴承的检修作业线,其体积大、零件多。

专利号200720149156.1“轴承注脂匀脂机”,提供一种专用设备,在一个工位上实现对大型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三点分序注脂和匀脂,其结构复杂、零件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轴承自动注脂匀脂机构, 能连续完成对轴承的注脂匀脂工序,操作简单方便、生产率高,能控制并且减少了油脂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杜绝了轴承后续生产的隐患。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轴承自动注脂匀脂机构,包括在机座上安装与注脂泵连接的注脂装置,与待加工轴承外圈配合的匀脂装置,所述的注脂装置由安装在机座上的上气缸和上连接板连接成整体的上模块、上压块,由安装在机座上的下气缸和下连接板连接成整体的下模块、注脂头构成,并且上、下连接板滑动连接在机座上,所述的匀脂装置由带匀脂连接头的匀脂气缸、匀脂摇臂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匀脂安装板上,并且所述的匀脂摇臂与匀脂头配合,所述的匀脂头经传送带与匀脂电机连接构成,所述匀脂头、匀脂电机安装在匀脂摇臂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轴承自动注脂匀脂机构,结构简单、零件少,能连续完成注脂匀脂工序提高生产率,而且上、下连接板的结构和安装方式相同,上、下气缸、注脂泵、推料气缸固定在机座的不同位置上,结构紧凑、占据有效空间小,因此体积小,并为自动控制、操作。推料气缸上固定的接油盒,可防止上压块上粘附的润滑脂落到工作台上,影响加工环境和下一产品的安全加工。有完整的注脂回路,并且注脂头准确插入待注脂轴承内径定位,并从注脂头上的横向、纵向出油孔从两边进入到轴承内、外圈中,能有效控制注脂量,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杜绝了轴承后续生产存在的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A—A视图。

图3、图1的B—B视图。

图4、第一注脂头放大结构示意图(在轮毂轴承上用)。

图5、第二注脂头放大结构示意图(在常规轴承上用)。

图6、匀脂头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匀脂摇臂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机座19由带有安装孔的一正立板192、一顶板191、一底板194和两侧立板193焊接构成的框形。

机座19的顶板191上用螺钉固定带有通孔的注脂泵支撑架23和上气缸8,注脂泵支撑架23的一侧固定安装注脂泵7,注脂泵支撑架上的通孔和顶板191上的通孔相通,便于上气缸8中活塞杆的上下移动。

注脂泵7经油管21一端与定量泵20连接,并油管21的另一端与下模块2中间的螺孔连接构成注脂回路,如图2所示。

上、下连接板6、1安装在正立板192外表面上的上、下滑道中,能沿着滑道上、下平稳移动。

在上连接板6的水平面两端上分别连接上模块5、上压块4并且和上气缸8的活塞端配合。

下连接板1的水平面两端上分别连接下模块2、第一注脂头3并且和下气缸11的活塞端配合,下气缸11固定在正立板192的内表面下端。

第一注脂头3中间有螺孔和直油孔及横向出油孔31,为轮毂轴承注脂头,第二注脂头3′中间有直油孔,上端有纵向的出油孔31′为常规轴承注脂头,纵向出油孔的个数是根据滚珠个数来定的。第一或第二注脂头3、3′下端面凸起紧嵌入下模块2中间凹槽内与下模块紧配合成一体,如图4、图5所示。

带有直油孔的上压块4通过上端面上的凸起嵌入上模块5中间的凹槽中连接成一体,上、下模块5、2分别用螺钉固定在上、下连接板上,构成注脂装置。

在两侧立板193的中间位置的两侧立板上焊接固定工作台12,工作台12的外侧工位上安装注脂头3,注脂头内侧处的工作台上安装推料气缸10,推料气缸的上表面用螺钉固定接油盒9。

匀脂安装板22用螺钉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2上,匀脂头18、匀脂电机13安装在匀脂摇臂16下表面,匀脂摇臂16为曲柄轴结构,其弯折端穿过匀脂安装板22上的通孔和匀脂气缸15连接的匀脂连接头14连接,如图7所示。

匀脂头18为阶梯圆柱形,中间部位连接有和其一起转动的轴承181,上端经垫片25用螺钉固定皮带轮24,匀脂头18的下端悬空,匀脂头18上端的皮带轮通过传送带17与匀脂电机13的输出轴连接成一体的传动装置,构成匀脂装置,如图1、图3、图6所示。

工作时,1、送料装置将已装配好的“待注脂轴承”送到工作台12上的注脂工位(图未画)。

2、这时下气缸11工作,通过与其连接的下连接板1,带动安装在下连接板1上的下模块2、第一注脂头3或第二注脂头3′向上移动,使第一注脂头3或第二注脂头3′准确插入待注脂轴承内径,同时上气缸8通过上连接板6带动安装在上连接板上的上模块5、上压块4向下移动并使上压块4直接压住待注脂轴承内圈。

3、这时注脂泵7通过第一注脂头3上的横向出油孔31,润滑脂是从待注脂轴承两个内圈之间的间隙进入到轴承的内、外圈中,或通过第二注脂头3′上的纵向出油孔31′,润滑脂是从待注脂轴承内径外两侧的下端面处进入到轴承的内、外圈中,完成注脂工序,如图4、图5所示。

4、注脂后,匀脂电机13立即通过匀脂传送带17带动匀脂头18旋转,同时匀脂气缸15拉动匀脂连接头14,并拔动与匀脂连接头连接成一体的匀脂摇臂16转动一角度,匀脂摇臂将其上连接的匀脂头18推向已注脂轴承,匀脂头紧贴并带动已注脂轴承的外圈一起旋转,而内圈不旋转完成匀脂工序。

5、匀脂后,匀脂气缸15向前推动连接有匀脂摇臂16的匀脂连接头14,这时匀脂摇臂16转动一角度,使匀脂头复位脱离已注脂轴承,如图3所示。

6、下气缸11通过下连接板1带动下模块2、第一注脂头3或第二注脂头3′向下移动,第一注脂头3或第二注脂头3′退出已注脂轴承的内径,同时上气缸8通过上连接板6带动上模块5和上压块4向上动作,使上压块4放开已注脂轴承的内圈。

7、所有工装复位后,推料气缸10将已注脂轴承从工作台12向前推出,推料气缸10上的接油盒9可以防止上压块4上粘附的润滑脂落到工作台上,影响下一个产品的安全加工,推料完成后,推料气缸10缩回,完成对一个轴承的注脂匀脂加工,如此不断重复循环工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