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行车的减速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3789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拉行车,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拉行车的减速传动机构,属于起重行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手拉行车广泛应用于工厂、仓库、货栈、码头、电站和建筑工地等场合,重物悬挂在手拉行车下方,负重的手拉行车可沿轨道梁行走,实现运输作业。

手拉行车通过曳动手链条使手链轮转动,手链轮的转动驱动传动齿轮轴转动,传动齿轮轴的端部齿啮合传动固定于轨道梁底面的齿条以使得手拉行车的车轮沿轨道梁平移,该公知的手拉行车存在费时费力、工效低下的不足,实有改进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省力的手拉行车的减速传动机构,它具有手拉力轻、工效高的特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如下:

手拉行车的减速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减速箱底板、减速箱盖、连接板上的传动轴和分设于传动轴上的传动齿轮、行车行走驱动链轮,传动齿轮位于减速箱底板与减速箱盖之间,行车行走驱动链轮位于减速箱盖与连接板之间,其改进点在于:还包括转动设置于减速箱底板和减速箱盖上的从动轴,从动轴与传动轴互相平行布置,从动轴上安装的减速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传动连接,从动轴在其伸出减速箱底板的端部设置有从动齿轮以用于啮合驱动行车行走。

作为优选,上述传动齿轮与减速齿轮的减速比为3∶1。

为提高减速传动啮合精度,上述传动轴与传动齿轮为一整体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采用传动轴与从动轴二级传动结构,在行车行走驱动链轮上施加较小的力即可使得从动齿轮用于啮合驱动行车轻便地行走,装有本实用新型的手拉行车可以使得同一个操作人员拉动更大负重的行车进行平移作业,由此体现了手拉力轻、工效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就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减速箱底板,2-减速箱盖,3-连接板;

4-传动轴,41-传动齿轮;

5-行车行走驱动链轮;

6-从动轴;

7-减速齿轮;

8-从动齿轮;

9-撑杆;

H-定位销,S-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手拉行车的减速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减速箱底板1、减速箱盖2、连接板3上的传动轴4和分设于传动轴4上的传动齿轮41、行车行走驱动链轮5,传动齿轮41位于减速箱底板1与减速箱盖2之间,行车行走驱动链轮5位于减速箱盖2与连接板3之间。

减速箱底板1与减速箱盖2采用定位销H定位后再通过螺栓S加以固定;连接板3通过撑杆9固定连接于减速箱盖2之外。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转动设置于减速箱底板1和减速箱盖2上的从动轴6,从动轴6与传动轴4互相平行布置,从动轴6上安装的减速齿轮7与传动齿轮41啮合传动连接,从动轴6在其伸出减速箱底板1的端部设置有从动齿轮8以用于啮合驱动行车平移地行走。

从动齿轮8与固定于轨道梁(未图示)底面的齿条(未图示)啮合,从动齿轮8沿齿条啮合移动的过程,即带动行车的车轮沿轨道梁平移滑动。

减速齿轮7位于减速箱底板1与减速箱盖2之间。

作为优选,上述传动齿轮41与减速齿轮7的减速比为3∶1。

本实用新型的传动齿轮41其齿数为14牙,而减速齿轮7的齿数为42牙。

公知的行车行走驱动链轮5上装有手链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