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毂轴承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0318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毂轴承单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毂轴承单元。



背景技术:

轴承座引是一种可以接受综合载荷、构造特别的大型和特大型轴承座,其具有构造紧凑、回转灵敏、装置维护方便等特点;己知的汽车轮毂轴承单元基本上都是采用轴承内外套圈和内外法兰盘分体结构形式,然后进行组装,轴承滚珠装入保持架内,填入润滑脂,轴承内外套圈两侧用橡胶密封胶圈密封装配。

公开号为CN20204022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轴承座铆边滚齿的轮毂轴承单元,包括轴承座,轴承座内部设有内圈与外圈,内圈与外圈之间设有保持架,保持架上设有钢球,轴承座上设有一体式的连接法兰,轴承座外表面设有铆边有台阶,内圈和外圈的两端之间都设有密封圈。通过连接法兰与轮毂的轴承座集合成整体,构成一代轮毂轴承单元,虽然使得轮毂整体更加牢固。

该专利的缺点在于:这种轮毂轴承单元采用的密封圈过于简单,汽车在使用时,灰尘、泥水容易进入到轴承单元的内部,漏脂率较高,从而使得摩擦力矩增大,内圈与外圈磨损过度,造成产品的寿命较短,汽车能耗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的减小灰尘颗粒、泥水等杂质进入轮毂轴承内部,进而提高轮毂轴承密封性能的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轮毂轴承单元,包括有法兰盘,法兰盘外侧设有轮毂外圈以及相配合的轮毂内圈,所述轮毂外圈与轮毂内圈之间通过保持架装配有钢球,所述法兰盘端部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呈L型的金属内骨架和柔性多唇密封结构,所述柔性多唇密封结构根部嵌设于金属内骨架内且与金属内骨架固定连接,所述柔性多唇密封结构的唇部抵紧于法兰盘,所述金属内骨架背对柔性多唇密封结构一端抵紧于轮毂外圈,所述金属内骨架转角处固设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抵紧于轮毂外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多唇密封结构和橡胶圈可确保密封圈两端与轮毂外圈和法兰盘呈过盈配合,使轴承高速旋转时,轴承具有高效的抵御外部泥浆、灰尘的能力,也能有效的减小润滑脂泄漏,提高轮毂轴承单元的寿命需求,达到有效提高密封的效果作用。且金属内骨架有较好的散热性,在保证了密封效果的同时,也使滚珠在转动时产生的热量可通过金属内骨架传递到轴承外,从而使该轴承有较好的散热性,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内骨架的转角处呈圆弧设置,所述橡胶圈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且橡胶圈与金属内骨架的接触面呈圆弧形,所述橡胶圈的直角边抵紧于轮毂外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增大了金属内骨架和橡胶圈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金属内骨架和橡胶圈之间连接的更加紧密。且增大了橡胶圈和轮毂外圈的接触面积,是密封圈对轴承有更好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胶圈相对金属内骨架一侧设有固定凸起,所述金属内骨架相对橡胶圈一侧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凸起嵌设于固定槽内且与固定槽呈过盈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金属内骨架和橡胶圈接触面积,同时固定槽对固定凸起有一个限位力,使金属内骨架和橡胶圈更加稳定的结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轮毂外圈相对法兰盘一侧设有密封凸环,所述密封凸环两侧设有导向面,所述金属内骨架抵紧于密封凸环,所述橡胶圈抵紧于轮毂外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内骨架在安装入轮毂外圈和法兰盘之间时,导向面对金属内骨架有一个导向力,从而使金属内骨架可更方便的卡入轮毂外圈和法兰盘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多唇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密封唇、第二密封唇和第三密封唇,所述第一密封唇、第二密封唇和第三密封唇均抵紧于法兰盘外壁,所述第一密封唇和第二密封唇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二密封唇和第三密封唇之间形成第二空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能起到两次缓冲的效果,从而使灰尘或泥浆需进过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才能进入到轮毂内圈和轮毂外圈之间,从而使该密封圈有更好的抵御外部泥浆、灰尘的能力。也能有效的减少润滑脂泄露,提高轮毂轴承单元的寿命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密封唇上设有用于将柔性多唇密封结构锁紧于法兰盘的弹性锁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性锁紧件将柔性多唇密封锁紧于法兰盘上。当轴承高速旋转时,提高柔性多唇密封安装于法兰盘上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密封圈对轴承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法兰盘上设置有与轮毂内圈端面相抵触的挡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环对轮毂内圈有一个轴向的限位力,从而使轮毂内圈更加稳定的安装在法兰盘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法兰盘上设置有用于卡接挡环的环形槽口,所述挡环设置于所述环形槽口内与法兰盘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槽口对挡环有一个限位力,从而提高法兰盘与挡环卡接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球设有至少两列,在相邻两列所述钢球之间填注油润滑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滚珠和轮毂内圈以及滚珠和轮毂外圈之间形成一层薄薄的油膜,以防止金属与金属直接接触,从而减少轴承内部摩擦及磨损,防止烧粘,延长轴承寿命。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采用了带有橡胶圈的金属内骨架和多唇橡胶密封结构,使密封圈同时具有较好的密封性和散热性,轴承高速旋转时,具有高效的抵御外部泥浆、灰尘的能力,也能有效的防止润滑脂泄漏,满足轮毂轴承单元的寿命需求,达到密封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法兰盘;2、轮毂外圈;3、轮毂内圈;4、保持架;5、钢球;6、内滚道;7、外滚道;8、滚道通槽;9、挡环;10、环形槽口;11、密封凸环;12、导向面;13、密封圈;14、金属内骨架;15、柔性多唇密封结构;15.1、第一密封唇;15.2、第二密封唇;15.3、第三密封唇;15.4、连接唇;16、橡胶圈;17、固定凸起;18、固定槽;19、第一空腔;20、第二空腔;21、环形容纳槽;22、弹性锁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轮毂轴承单元,包括法兰盘1、设置于法兰盘1上的轮毂外圈2和轮毂内圈3、设置于轮毂外圈2和轮毂内圈3之间的保持架4以及设置于保持架4上的钢球5。

如图1所示,其中,钢球5至少设置有两列,在轮毂内圈3上设有内滚道6,在轮毂外圈2上设有外滚道7,内滚道6和外滚道7形成用于钢球5滚动的滚道通槽8,保持架4设置于滚道通槽8内。相邻两列钢球5之间填注油润滑脂。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法兰盘1的一端设置有与轮毂内圈3的端面相抵触的挡环9,同时在法兰盘1上设置有用于卡接挡环9的环形槽口10,挡环9嵌设于环形槽口10内与法兰盘1卡接。挡环9为卡箍。在安装时,先对挡环9直径进行扩张,再套接于法兰盘1上后,自动回位卡紧于法兰盘1上的作用。

如图3所示,轮毂外圈2相对法兰盘1一侧设有密封凸环11,密封凸环11两侧设有导向面12。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法兰盘1背对挡环9一端设有密封圈13,密封圈13包括呈L型的金属内骨架14和柔性多唇密封结构15。如图3所示,金属内骨架14的转角处呈圆弧设置。金属内骨架14的转角处固设有橡胶圈16,橡胶圈16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且橡胶圈16与金属内骨架14的接触面呈圆弧形。橡胶圈16相对金属内骨架14一侧设有固定凸起17,金属内骨架14相对橡胶圈16一侧设有固定槽18,固定凸起17嵌设于固定槽18内且与固定槽18呈过盈配合。橡胶圈16的直角边抵紧于轮毂外圈2,金属内骨架14抵紧于密封凸环11。

如图3所示,柔性多唇密封结构15根部嵌设于金属内骨架14内且与金属内骨架14固定连接。多唇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密封唇15.1、第二密封唇15.2、第三密封唇15.3和连接唇15.4。连接唇15.4嵌设于金属内骨架14内,连接唇15.4与金属内骨架14呈过盈配合,从而使柔性多唇密封结构15和金属内骨架14呈固定连接。第一密封唇15.1、第二密封唇15.2和第三密封唇15.3均抵紧于法兰盘1外壁,且与法兰盘1呈过盈配合。第一密封唇15.1和第二密封唇15.2之间形成第一空腔19,第二密封唇15.2和第三密封唇15.3之间形成第二空腔20。

如图3所示,第三密封唇15.3上开设有环形容纳槽21,环形容纳槽21内设有用于将柔性多唇密封结构15锁紧于法兰盘1的弹性锁紧件22。弹性锁紧件22为弹簧圈,且弹性锁紧件22套接于环形容纳槽21内,达到柔性多唇密封结构15过盈配合于法兰盘1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