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机组阻尼复合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3084阅读:854来源:国知局
新风机组阻尼复合减震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风机组阻尼复合减震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风机、风柜、空调箱、空气压缩机、空调机组、发电机、冷却水塔等设备在工作时产生一定的振动,造成零件断裂,螺栓松动,密封泄露,精度变差等,对设备的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公开号为CN20302338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复合式隔振装置的结构传声控制系统,包括顶层构造橡胶、支座面板、橡胶隔振器、中间质量块、弹簧隔振器、阻尼器、底座面板、底层构造橡胶;橡胶隔振器安装在底座面板上,中间质量块安装在橡胶隔振器上;中间质量块安装在橡胶隔振器上;弹簧隔振器和阻尼器安装在中间质量块上。通过弹簧隔振器减振后,减少了低频振动成分,振动的大部分能量被中间质量块有效吸收。但是由于弹簧隔振器的减振频率不能调节,进而在一些振动频率较小或者较大的设备上使用时,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机组阻尼复合减震器,其优点在于可以调节自身的震动频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风机组阻尼复合减震器,包括底座、与底座固定连接的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底座端连接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中心处设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上螺纹连接有承压盖,所述弹簧外侧包裹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包括固定套、与固定套插接配合的滑动套,所述固定套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套与承压盖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套上设有远离承压盖端的外侧设有限位块一,所述固定套远离底座端的外侧设有限位块二,所述限位块一与限位块二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震动,在震动产生的同时会附带着噪音,在风机组下面增加多个阻尼复合减震器可以有效的缓解风机组的震动,从而可以有效的减小噪音的产生,弹簧可以有效的缓解风机组给阻尼复合减震器带来的压力,在弹簧的作用力下滑动套上的凸块一与固定套上的凸块二抵触,在调节螺栓的作用下,弹簧的压缩量可以实现改变,从而达到对阻尼复合减震器自身震动频率的调节作用,同时保护套设置在弹簧的外侧,也可以有效的减小弹簧发生损坏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调节螺栓上设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设置在承压盖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锁紧螺母与承压盖抵触,通过改变调节螺栓相对于承压盖上的位置,可以改变弹簧的压缩量,从而改变了弹簧的承压能力,从而达到可以调节自身的震动频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锁紧螺母与承压盖之间设有垫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受到压缩的时候会存在一定的弹性势能,弹性势能增加了锁紧螺母对承压盖的压力,由于锁紧螺母与承压盖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在受到较大压力的时候锁紧螺母会造成承压盖受损的情况,垫片增加了锁紧螺母与承压盖的接触面积,减小承压盖出现损坏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固定套的内壁上设有弹性摩擦垫,所述弹性摩擦垫与滑动套的外侧壁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摩擦垫增加了滑动套与固定套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增强减震器的减震效果,同时弹性摩擦垫也有效的减小了滑动套与固定套之间的间隙,减小了减震器在使用的过程中,滑动套与固定套出现晃动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底座的底面与所述承压盖的上表面均设有减震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垫具有良好的缓冲减震的能力,提高了减震器的减震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滑动套与固定套上均设有透气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器在使用的过程中,滑动套在固定套内上下滑动的过程中,保护套内会存在一定的气压,减震器在反复使用的过程中,气压对保护套会有一定的压力,会造成保护套出现损坏的情况,透气槽使得保护套内的气压可以向外排出,减小了保护套发生损坏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改变弹簧的压缩量,可以调节自身的震动频率;

2、提高了减震器的减振功能,有利于减震器可以稳定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展现新风机组阻尼复合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展现调节螺栓与锁紧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展现新风机组阻尼复合减震器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底座;2、弹簧;21、限位套;211、调节螺栓;2111、锁紧螺母;3、承压盖;4、保护套;41、滑动套;411、限位块一;42、固定套;421、限位块二;5、垫片;6、弹性摩擦垫;7、减震垫;8、透气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新风机组阻尼复合减震器,如图1和2所示,包括底座1、与底座1固定连接的弹簧2,风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震动,在震动产生的同时会附带着噪音,在风机组下面增加多个阻尼复合减震器可以有效的缓解风机组的震动,将减震器放置在风机组的下面,底座1为减震器提供了有效的支撑,风机上传导过来的震动在弹簧2的作用下可以实现有效的缓冲作用,从而可以有效的减小噪音的产生,弹簧2可以有效的缓解风机组给阻尼复合减震器带来的压力。减震器在工作的过程中,弹簧2在受到力的作用后,除了发生压缩变化外可能还会出现歪斜或者损坏的情况,此时歪斜或者损坏的弹簧2会影响整个减震器的工作效果,为了保证减震器可以平稳的工作,所以在弹簧2外侧设有保护套4,保护套4可以有效的减小减震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歪斜或者损坏的情况。

减震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为了可以有效的实现自身震动频率的调节,在弹簧2远离底座1端连接有限位套21,在限位套21的中心处设有调节螺栓211,同时在调节螺栓211上螺纹连接有承压盖3,通过改变调节螺栓211相对于承压盖3的位置来改变减震器的自身震动频率,在改变调节螺栓211相对于承压盖3的位置时,减小调节螺栓211在转动的过程中对弹簧2产生影响,所以在调节螺栓211上设有锁紧螺母2111,将锁紧螺母2111设置在承压盖3的两侧,旋转锁紧螺母2111在调节螺栓211上的位置,使得锁紧螺母2111与承压盖3抵触,调节螺栓211相对承压盖3发生位置移动,从而对限位套21施加压力,使得弹簧2受力压缩或者减小弹簧2受力的情况。

如图3和4所示,在控制调节弹簧2的过程中,由于弹簧2受压会存在弹性势能,导致弹簧2会出现恢复原状的情况,在调节完成后需要使得弹簧2可以保持调节的状态,为了有效的提高减震器的自我调节以及弹簧2的状态保持,将保护套4设置成两段,包括与底座1固定连接的固定套42、与固定套42插接配合的滑动套41,滑动套41远离固定套42端与承压盖3固定连接,同时在滑动套41上设有远离承压盖3端的外侧设有限位块一411,固定套42远离底座1端的外侧设有限位块二421,限位块一411与限位块二421抵触,在弹簧2的作用力下滑动套41上的凸块一与固定套42上的凸块二抵触,在调节螺栓211的作用下,弹簧2的压缩量可以实现改变,从而达到对阻尼复合减震器自身震动频率的调节作用。

如图1和2所示,弹簧2受到压缩的时候会存在一定的弹性势能,弹性势能增加了锁紧螺母2111对承压盖3的压力,由于锁紧螺母2111与承压盖3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在受到较大压力的时候锁紧螺母2111会造成承压盖3受损的情况,为了有效的减小承压盖3发生损坏的情况,在锁紧螺母2111与承压盖3之间设有垫片5,垫片5增加了锁紧螺母2111与承压盖3的接触面积,同样的力作用在更大的面积上,有利于减小承压盖3出现损坏的情况。

减震器在使用的过程中,滑动套41在固定套42上移动,滑动套41与固定套42之间会存在间隙,间隙会导致滑动套41与固定套42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碰撞的情况,当滑动套41与固定套42多次碰撞之后会发生损坏的情况,为了减小滑动套41与固定套42之间的产生的碰撞,在固定套42的内壁上设有弹性摩擦垫6,弹性摩擦垫6与滑动套41的外侧壁抵触,弹性摩擦垫6可以有效的填补滑动套41与固定套42之间的间隙,减小滑动套41与固定套42发生损坏的情况,同时弹性摩擦垫6增加了滑动套41与固定套42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增强减震器的减震效果。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减震器的减振能力,在底座1的底面与承压盖3的上表面均设有减震垫7,弹簧2将风机组上的震动有效的缓解了之后减震器整体依然会受到一定的压力,此时减震垫7可以有效的缓解风机组对减震器带来的压力,有利于减震器的结构完整,减少减震器发生损坏的情况,同时减震垫7具有良好的缓冲减震的能力,也提高了减震器的减震性能。

减震器在使用的过程中,滑动套41在固定套42内上下滑动的过程中,保护套4内会存在一定的气压,减震器在反复使用的过程中,气压对保护套4会有一定的压力,会造成保护套4出现损坏的情况,为了减小气压对保护套4造成损坏的情况,在滑动套41与固定套42上均设有透气通槽8,减震器在工作的过程中,滑动套41在固定套42上滑动的时候,保护套4内气体产生的压力从透气通槽8内向外排出,减小了气体产生的压力直接作用于保护套4上,有利于减小了保护套4发生损坏的情况。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