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平衡阀的冷却流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1195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平衡阀的冷却流道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阀门的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平衡阀的冷却流道结构。



背景技术:

平衡阀主要用于控制诸如气动角座阀、蝶阀以及球阀在内的阀门,用于准确迅速的控制该些阀门的动作时序及压力;当控制流体为惰性气体时可以适用于有防爆要求之区域,广泛使用于EPS/EPP/EPO/EPE塑机等各类可塑性塑料泡沫成型机械行业;

但是,现有普通的平衡阀运行时,调节后在上阀腔内产生的多余冷却气体,一般都是需要打开上阀盖从上部直接排出,不仅排气麻烦,而且无法将该气体再次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不仅排气方便,而且在阀腔上部产生的多余冷却气体排出前可以先流到阀腔下部对安装在阀体下部的压力反馈膜片进行冷却,有效的降低压力反馈膜片的温度,使之不易烧毁及硬化破损,延长膜片使用寿命的用于平衡阀的冷却流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平衡阀的冷却流道结构,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两侧的进气口和工作口以及设置在阀体内用于连通进气口和工作口的阀腔,所述阀体内部设有配合阀芯的内圈,所述内圈上设有至少一个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的位置与进气口和工作口的位置错开,所述冷却流道连通阀腔的上部和下部,所述阀体下部设有配合冷却流道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进气口或者工作口位于同一侧上。

本实用新型在阀体内设置了冷却流道可连通上阀腔和下阀腔,不仅排气方便,而且在阀腔上部产生的多余冷却气体排出前可以先流到阀腔下部对安装在阀体下部的压力反馈膜片进行冷却,有效降低了压力反馈膜片的温度,使之不易烧毁及硬化破损,使用寿命显著增长。

优选地,所述阀腔包括上阀腔、中间腔和下阀腔,所述冷却流道连通上阀腔和下阀腔。

该种结构进一步确保其气压调节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冷却流道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两个冷却流道相互对称设置,所述进气口和工作口之间的连线与两个冷却流道之间的连线相互垂直。

该种结构确保冷却流道的气体与工作所需的气体隔绝为两条单独运行的气路。

优选地,所述排气口包括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与进气口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排气口与工作口位于同一侧。

该种结构进一步提高排气稳定性和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阀体内设置了冷却流道可连通上阀腔和下阀腔,不仅排气方便,而且在阀腔上部产生的多余冷却气体排出前可以先流到阀腔下部对安装在阀体下部的压力反馈膜片进行冷却,有效降低了压力反馈膜片的温度,使之不易烧毁及硬化破损,使用寿命显著增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中1.阀体,2.进气口,3.工作口,4.上阀腔,5.中间腔,6.下阀腔,7.第一冷却流道,8.第二冷却流道,9.第一排气口,10.第二排气口,11.内圈,12.阀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平衡阀的冷却流道结构,包括阀体1、设置在阀体1两侧的进气口2和工作口3以及设置在阀体1内用于连通进气口2和工作口3的阀腔。阀体1内部设有配合阀芯12的内圈11,内圈11上设有两个冷却流道,分别为第一冷却流道7和第二冷却流道8,两个冷却流道相互对称设置,冷却流道的位置与进气口2和工作口3的位置错开,阀腔包括上阀腔4、中间腔5和下阀腔6,冷却流道连通上阀腔4和下阀腔6。阀体1下部设有配合冷却流道的排气口,排气口包括第一排气口9和第二排气口10,第一排气口9与进气口2位于同一侧,第二排气口10与工作口3位于同一侧。进气口2和工作口3之间的连线与两个冷却流道之间的连线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需要在阀腔内安装阀芯,然后在阀体顶部安装好设定口压力膜片,盖上上阀盖;在阀体底部安装好反馈口的压力反馈膜片,盖上下阀盖,反馈气体压力大于设定压力时,顶开阀芯上端与阀体的密封面,多余的冷却气体进入上阀腔,从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进入下阀腔,然后通过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排出释压,此过程中对压力反馈膜片进行了一次冷却过程。

本实用新型在阀体内设置了冷却流道可连通上阀腔和下阀腔,不仅排气方便,而且在阀腔上部产生的多余冷却气体排出前可以先流到阀腔下部对安装在阀体下部的压力反馈膜片进行冷却,有效降低了压力反馈膜片的温度,使之不易烧毁及硬化破损,使用寿命显著增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