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进给高强度蜗轮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8714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蜗轮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进给高强度蜗轮架。



背景技术:

蜗轮架属于机械配件,常用来传递两交错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蜗轮与蜗杆在其中间平面内相当于齿轮与齿条,蜗杆又与螺杆形状相似。一般自动进给蜗轮架为受力不均匀的条状结构,只有左右两边支撑点,其在受力时,因为只有一边受力,而没有另一边支撑,所以会有功率受损,噪音,断裂,受力不均匀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进给高强度蜗轮架。目的在于优化蜗轮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自动进给高强度蜗轮架,包括蜗轮壳(1),蜗轮杠杆(2),齿轮(3),底座(4)支撑点(5),其特征在于:其主体为蜗轮壳(1),蜗轮壳(1)包括竖直部和倾斜部,蜗轮壳(1)倾斜部的顶部设有底座(4),底座(4)下部连接有蜗轮杠杆(2),蜗轮壳(1)竖直部和倾斜部的结合部呈钝角状,钝角状开口内侧纵向设有齿轮(3),齿轮(3)在蜗轮壳(1)三角方位的内部,齿轮(3)两侧均设有闭合的圆环,蜗轮壳(1)环形部分的顶部有支撑点(5),蜗轮壳(1)的竖直部和倾斜部均与圆环相切。

蜗轮壳(1)竖直部和倾斜部的结合部的钝角状为110°-160°。

蜗轮壳(1)竖直部和倾斜部的结合部的钝角状为120°-16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增加环状部分,环状部分上有支撑点,使蜗轮架原来的两点受力变成了三点受力,这样利用三角形稳定性使蜗轮架受力均匀,功率不会受损,噪音变小,不会轻易断裂。

附图说明

图1为自动进给高强度蜗轮架立体图。

图中所示:1蜗轮壳,2蜗轮杠杆,3齿轮,4底座,5支撑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自动进给高强度蜗轮架,包括蜗轮壳(1),蜗轮杠杆(2),齿轮(3),底座(4)支撑点(5),其特征在于:其主体为蜗轮壳(1),蜗轮壳(1)包括竖直部和倾斜部,蜗轮壳(1)倾斜部的顶部设有底座(4),底座(4)下部连接有蜗轮杠杆(2),蜗轮壳(1)竖直部和倾斜部的结合部呈钝角状,钝角状开口内侧纵向设有齿轮(3),齿轮(3)在蜗轮壳(1)三角方位的内部,齿轮(3)两侧均设有闭合的圆环,蜗轮壳(1)环形部分的顶部有支撑点(5),蜗轮壳(1)的竖直部和倾斜部均与圆环相切。涡轮架就是一个机械部件,它的问题就是条状结构受力不均匀, 改进就是增加环状结构可以受力均匀。改善了受力不均匀的条状结构,实现三点支撑,其在受力时,支撑的安全性有所增加,减少功率受损,可以降低噪音,减少断裂几率,实现受力均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