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润滑油系统的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4314发布日期:2018-07-20 20:54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机润滑油冷却及净化系统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轴承润滑油系统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机在大型企业中广泛使用,其设备运行成本较高,如何提高设备维护,避免人为或突发事故对设备损坏一直是企业思考的问题,通常在电动机使用期间采用润滑油润滑,但由于润滑油成本较高,因此现场所使用的润滑油多采用循环使用方式,所以要求整个润滑油系统保持润滑油清洁。

由于夏季天气温度升高,用于冷却润滑油油温的冷却水温度也持续升高,当润滑油温度高达到60℃时,润滑油在高温状态下易被稀释,这样不但降低润滑润的滑油性,而且被稀释的润滑油导致流失,同时污染现场环境。而其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冷却面积不足所致,

同时在整个循环润滑油油路系统中缺少报警系统,一旦发生漏油问题,若未能及时发现,则电动机的轴承温度会逐渐升高,随着润滑油的减少和轴承温度的升高,会导致轴承“抱死”,严重时会使轴扭断,致使电机烧损,设备停机,耽误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机轴承润滑油系统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动机轴承润滑油系统,主要用于润滑油冷却、净化及预警,通过在整个润滑油系统内安装过滤装置、冷却装置、油压报警装置,可以保证整个润滑油系统的安全运行。整套装置具有结构完整、易于操作,通过优化原有单一的润滑油的循环系统,不但可以高效循环使用润滑油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杜绝因漏油问题而导致设备破损,可延长电动机使用寿命。

一种轴承润滑油系统的保护装置,包括润滑油站、带有油泵的油罐、压力变送器和电机轴承座;所述润滑油站通过管道与所述电机轴承座连接,所述电机轴承座与所述油罐连接,所述压力变送器位于所述润滑油站与所述电机轴承座之间的管道内;润滑油的流动方向为油罐--润滑油站—电机轴承座—油罐;

其中,所述的润滑油站由冷却水箱和密封油罐组成,所述冷却水箱和密封油罐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的冷却水箱为箱体,箱体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进油口、出油口,所述箱体内设有数个通过管道首尾连接的冷却交换器,所述进油口与所述首尾连接的冷却交换器中的第一个冷却交换器连接,所述出油口与所述首尾连接的冷却交换器中的最后一个冷却交换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交换器由1#腔体,2#腔体,设置于1#腔体上的进油管,设置于2#腔体上的出油管,以及设置于两个腔体之间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腔体的数根平行设置的供润滑油流通的单元管组成;所述进油管与所述冷却水箱的进油口或位于该冷却交换器之前一个冷却交换器的出油管连接,所述出油管与所述冷却水箱的出油口或位于该冷却交换器之后一个冷却交换器的进油管连接;较好的,所述单元管的长度为20~40cm;

所述密封油罐由罐体,位于罐体上的进油口、出油口,位于罐体内的过滤罐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罐由无底的柱型过滤体和与柱型过滤体底部连接的油脂杯组成;所述过滤体顶部设有过滤罐入油管,侧壁设有滤孔;所述过滤罐通过过滤罐入油管与所述密封油罐的进油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油罐为数个,数个密封油罐通过管道首尾连接,首尾连接的密封油罐的第一个密封油罐的进油口与所述冷却水箱的出油口通过管道连接,最后一个密封油罐的出油口与所述电机轴承座通过管道连接;

进一步的,首尾连接的密封油罐上的滤孔由首至尾依次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变送器的信号传递至电机的 PLC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本装置设有带有过滤罐的密封油罐,有效清除油脂内携带的大小尺寸不同的渣物,并通过调整更换不同的滤孔,适应不同环境下的油脂过滤;

2、本装置冷却水箱内放置数个冷却交换器,每个冷却交换器采用多根单元管输送,可以增加润滑油冷却面积,并且冷却交换器间可以采用螺纹连接,避免因单元管破损而需要整体更换冷却水箱的问题;

3、本装置通过压力变送器对整个润滑油系统实施监控,一旦发生漏油导致油压降低,能够终止电机运转,避免电机烧损。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中轴承润滑油系统的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实施例1中冷却交换器示意图;

图3、图2的 A-A剖面示意图;

图4、实施例1中密封油罐示意图;

其中,1-润滑油站,2-密封油罐,3-冷却水箱,4-过滤罐,5-冷却交换器,6-压力变送器,7-电机轴承座,8-油罐,9-PLC系统,31-进水口,32-出水口,33-进油口,34-出油口,41-油罐进油口,42-油罐出油口,43-过滤罐入油管,44-过滤体,45-滤孔,46-油脂杯,51-1#腔体,52-2#腔体,53-出油管,54-单元管,55-进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轴承润滑油系统的保护装置,如图1至4所示,包括润滑油站1、带有油泵的油罐8、压力变送器6和电机轴承座7;所述润滑油站1通过管道与所述电机轴承座7连接,所述电机轴承座7与所述油罐8连接、所述压力变送器6位于所述润滑油站1与所述电机轴承座7之间的管道内;润滑油的流动方向为油罐8--润滑油站1—电机轴承座7—油罐8。

其中,所述的润滑油站由冷却水箱3和密封油罐2组成,所述冷却水箱3和密封油罐2通过管道连接。

所述的冷却水箱3为箱体,箱体上设有进水口31、出水口32、进油口33、出油口34,所述箱体内设有3个通过管道首尾连接的冷却交换器5,所述进油口33与所述首尾连接的冷却交换器中的第一个冷却交换器连接,所述出油口34与所述首尾连接的冷却交换器中的最后一个冷却交换器连接;所述冷却交换器5由1#腔体51,2#腔体52,设置于1#腔体51上的进油管55,设置于2#腔体上的出油管53,设置于两个腔体之间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腔体的8根平行设置的供润滑油流通的单元管54组成;所述进油管与所述冷却水箱的进油口或位于该冷却交换器之前一个的冷却交换器的出油管连接,所述出油管与所述冷却水箱的出油口或位于该冷却交换器之后一个的冷却交换器的进油油管连接;其构造及原理为:润滑油从冷却水箱3一端的进油口进入,经过3个由8根单元管54组成的冷却交换器5后再从另一端的出油口流出,同时冷却水从冷却水箱3的进水口进入,再从出水口流出;由于考虑用于输送润滑油的单元管存在腐破损的因素,将单元管设计成长度为30cm,并且每个冷却交换器之间以及单元管与腔体之间均通过螺纹套连接,一旦某处单元管发生破损,只需更换该处的冷却交换器或单元管。

所述密封油罐2由罐体,位于罐体上的油罐进油口41、油罐出油口42,位于罐体内的过滤罐4组成;所述过滤罐4由无底的圆柱型过滤体44和与圆柱型过滤体底部的油脂杯46组成,二者采用螺纹连接;所述过滤体顶部设有过滤罐入油管43,侧壁设有滤孔45;所述过滤罐4通过过滤罐入油管43与所述密封油罐的进油口41连接;所述密封油罐2为3个,3个密封油罐2通过管道首尾连接,首尾连接的密封油罐上的滤孔由首至尾依次减小;首尾连接的密封油罐的第一个密封油罐的进油口41与所述冷却水箱的出油口34通过管道连接,最后一个密封油罐的出油口42与所述电机轴承座7通过管道连接。其构造及原理为:润滑油从进油口41进入,经过过滤罐入油管43进入过滤罐内,油脂经滤孔45过滤,渣物留在罐体内并沉降至油脂杯46,净化后的油脂透过滤孔最终由密封油罐的出油口排出,完成一次油脂净化过程,考虑到油脂内的污染物颗粒大小尺寸不同,将过滤系统设计成3层过滤,每一个过滤罐的滤孔尺寸由大到小逐渐变化,可以有效过滤掉润滑油内不同大小的渣物;所述3台过滤罐的滤孔尺寸大小分别2mm、1mm、0.5mm。

所述压力变送器6的信号传递至电机的 PLC系统9,其工作原理:通常润滑油在系统内运行时,将保持一个稳定的油压,一旦在油路系统内发生漏油、油路堵塞等问题时,油压将会降低,这时压力变送器将会根据压力降低的信号传递至电机的 PLC回路系统中,指示出终止电机运转的信号,并实行报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