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管束穿引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6402发布日期:2018-11-27 21:14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器制造领域,涉及换热器管束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换热器在诸多行业应用十分广泛,在化工厂设备检修中,换热器的检修工作量占60%~70% 。随着炼油行业的不断发展,换热器向着大型化方向发展。更大更重的换热器给制造厂管束穿引工作造成诸多困难:部分折流板局部变形且修复困难;管束装配产生偏心,管程管口无法与内套筒管口对正。目前应用的普通滑道装置对大型管束穿引作用越来越小,螺纹锁紧环式换热器管束应用的滚动式滑道装置虽然可以帮助管束顺利穿入壳体,但管束无法绕轴线旋转,不能便捷地解决管束偏心问题且应用范围狭窄。故在制造厂及化工厂检修换热器的工作中,管束的拆卸及安装消耗着很大的人力、物力,急需一种简单、高效、应用范围广的新型管束穿引工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管束穿引操作不便、效率低且易产生折流板变形、管束偏心的问题。

一种换热器管束穿引工装,其结构有钢板4、螺栓5、滚珠6;所述钢板4是弧形,其弧度与管束折流板吻合,其中开有螺栓槽,螺栓槽内安装螺栓5;所述的螺栓5上部有内四方,下部为凹弧形与滚珠6吻合,上下有中心小孔贯通;螺栓5依靠顶部内四方从螺栓槽旋入钢板4,限制滚珠6沿折流板径向移动;滚珠6使管束既可沿管束轴线轻松移动,还可绕管束轴线转动。

工装的螺栓—滚珠组件数量针对不同规格的管束可以是2-4组。

一种换热器管束穿引工装的使用方法:

1)将管束穿引工装组焊在换热器管束折流板3下部边缘;

2)利用外力将换热器管束2平缓穿入换热器壳体1;

3)通过螺栓5中心小孔注入润滑剂,减小滚珠6与换热器壳体1内壁摩擦力;

4)通过本工装中滚珠6,旋转换热器管束2,调整管束方位符合图纸要求后,固定管束;

5)组装管束固定螺栓及其余部件,完成换热器管束2穿引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工装可以实现管束平缓顺利地穿入壳体;可以实现管束绕管束轴线进行旋转;防止管束折流板变形、管束偏心;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结构形式换热器的管束拆卸及组装;大幅提高管束拆装效率,降低成本;操作简便,安全可靠,降低对管束组装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要求,极大的提高换热器检修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管束穿引工装在螺纹换热器中的工作原理图,

图2为管束穿引工装在管束折流板位置图,

图3为管束穿引工装示意图,

图4为钢板4上螺栓槽结构图,

图5为螺栓5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中:1换热器壳体、2换热器管束、3管束折流板、4钢板、5螺栓、6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述如下:

如图3所示,一种新型换热器管束穿引工装,其结构有钢板4、螺栓5、滚珠6;所述钢板4是弧形,其弧度与管束折流板吻合,为原管束折流板截取下的一部分或根据工况重新下料制作,如图4所示,钢板4上开有螺栓槽,螺栓槽内安装螺栓5;所述的螺栓5如图5、图6所示,上部有内四方,下部为凹弧形,与滚珠6吻合,上下有中心小孔贯通;螺栓5依靠顶部内四方从螺栓槽旋入钢板4,同时限制滚珠6沿折流板径向移动;滚珠6使管束既可沿管束轴线轻松移动,还可绕管束轴线转动。

工装的螺栓-滚珠组件数量针对不同规格的管束可以是2-4个。

换热器管束穿引工装的使用方法:

1)将管束穿引工装组焊在换热器管束折流板3下部边缘,如图2所示;

2)利用外力将换热器管束2平缓穿入换热器壳体1,如图1所示;

3)如图5所示,通过螺栓5中心小孔注入润滑剂,减小滚珠6与换热器壳体1内壁摩擦力;

4)通过本工装中滚珠6,旋转换热器管束2,调整管束方位符合图纸要求后,固定管束;

5)组装管束固定螺栓及其余部件,完成换热器管束2穿引工作。

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结构形式换热器的管束拆卸及组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