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脂加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1927发布日期:2019-05-07 21:08阅读:7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润滑脂加注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维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润滑脂加注机。



背景技术:

飞机上起落架等部件的正常运转,润滑脂必不可缺,润滑脂加注是飞机维护工作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润滑脂加注一般通过注脂口进行,飞机上各部件的注脂口有上百个,有的分布在机身外,有的分布在蒙皮内。有的注脂口脂枪垂直注油即可,有的需要脂枪倾斜,或者注油位置不易达到造成注油困难。注油压力一般是通过加注润滑脂时将旧的润滑脂挤出为准,然后将废润滑脂擦除。

现阶段,润滑脂一般采用手持脂枪逐个进行加注,存在加注效率低、异常位置加注困难等问题。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并研制高效率的适用于飞机地勤维护工作的注脂机,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以及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方式取油,不接触润滑脂,注油效率高的润滑脂加注机。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润滑脂加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气缸组件、吸油盘、气动泵、油路管、气路管、油脂桶和加注枪,所述箱体上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气缸组件包括气压表、气缸和活塞杆,所述气缸和活塞杆构成柱塞泵,所述气缸设有使气源进入的气缸进气口,所述气动泵与活塞杆联动连接且下端与吸油盘贯通连接,所述油脂桶放置在箱体上位于吸油盘下方的位置,所述气动泵包括空腔和油腔,所述空腔与气路管连接,所述油腔与吸油盘之间设有吸油管且通过吸油管连接,所述吸油管上设有排气孔,所述油腔上设有通过油路管与加注枪连通的出脂口,所述气动泵在活塞杆运动下驱动吸油盘从油脂桶内吸油并使润滑脂通过吸油管进入油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油盘通过吸油盘法兰盘与气动泵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上部设有承力顶盖,所述承力顶盖上部设置控制面板,下部连接气缸组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缸组件关于气动泵对称设有两组,且两组下端通过安装在气动泵上的连接板联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底部设有行走轮装配体和安装在行走轮装配体上的行走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缸组件还包括调节柱塞泵的减压阀和升降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动泵上设有减压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油腔与加注枪之间的油路管上设有流量调节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减压阀和升降控制阀的控制开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注枪采用多油嘴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传统润滑脂一般采用密封桶装,加注方式需要从桶中取油倒入油枪,采用手动加压,费时费力,且不可避免的要接触润滑脂,本技术方案的润滑脂加注机采用整桶开盖后,液压方式取油,进入加注枪,从而实现不接触润滑脂设计。

2、本技术方案中润滑脂加注机采用气动方式,外场工作时,由冷气车或者冷气瓶提供气源即可;为了提高注油效率,可采用多油嘴设计,且每个注油嘴设计单向活门,可单独控制;同时可针对复杂部位注油,设计特殊油嘴。

3、本技术方案中润滑脂加注机适用于各型飞机的润滑脂加注,省时高效,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可广泛应用与军用和民用机场的地勤维护,能产生较好的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润滑脂加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润滑脂加注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润滑脂加注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润滑脂加注机工作原理的流程框图。

图中示意:1-箱体;11-控制面板;111-控制开关;12-承力顶盖;13-行走轮装配体;14- 行走轮;2-气缸组件;21-气压表;22-气缸;221-气缸进气口;23-活塞杆;3-吸油盘;31- 吸油盘法兰盘;4-气动泵;41-连接板;5-油脂桶;6-吸油管;7-出脂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润滑脂加注机,包括箱体1、气缸组件2、吸油盘3、气动泵4、油路管、气路管、油脂桶5和加注枪,所述箱体1上设有控制面板11,所述气缸组件2包括气压表21、气缸22和活塞杆23,所述气缸22和活塞杆23构成柱塞泵,所述气缸22设有使气源进入的气缸进气口221,所述气动泵4与活塞杆23联动连接且下端与吸油盘3贯通连接,所述油脂桶5放置在箱体1上位于吸油盘3下方的位置,所述气动泵4包括空腔和油腔,所述空腔与气路管连接,所述油腔与吸油盘3之间设有吸油管6且通过吸油管6连接,所述吸油管6上设有排气孔,所述油腔上设有通过油路管与加注枪连通的出脂口7,所述气动泵4 在活塞杆23运动下驱动吸油盘3从油脂桶5内吸油并使润滑脂通过吸油管6进入油腔。

所述气缸组件2还包括调节柱塞泵的减压阀和升降控制阀。所述气动泵4上设有减压阀。所述油腔与加注枪之间的油路管上设有流量调节器。所述控制面板11上设有减压阀和升降控制阀的控制开关111。

上述技术方案中润滑脂加注机的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接通气源后,气体经分流装置流向两个方向:

一部分气体进入减压阀,通过气压表21检测,当流过气压大于设定的压力值时,减压阀会自动排除一部分气体减小压力,起到保护装置作用。当压力在额定范围时,气体会通过气管路流入升降控制阀,当升降控制阀置于“降”的位置时,活塞杆23向下运动使吸油盘3接触润滑脂面;

另一部分气体通过控制开关控制流入气动泵4,使空腔减小,油腔体积增大,同时将吸油管6内的空气经排气孔排出,当排气孔溢出润滑脂时表明空气已完全排出,关闭排气孔便可以进行吸脂工作。此时大气压作用使得吸油盘3开始工作,使润滑脂经吸油管6流入油腔,调节油路管上的流量调节器,改变输出油脂的流量大小,打开加注枪,开始加注工作。

当油脂桶5内的润滑脂消耗完后,将升降控制阀置于“升”的位置,活塞杆23向上运动将油脂桶5提离地面,此时调节控制开关使气体经气管路作用于吸油盘3,使得吸油盘3和油脂桶5之间充满空气,然后便可取下油脂桶5,更换新的润滑脂。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吸油盘3通过吸油盘法兰盘31与气动泵4连接。所述箱体1上部设有承力顶盖12,所述承力顶盖12上部设置控制面板11,下部连接气缸组件2。所述气缸组件2关于气动泵4对称设有两组,且两组下端通过安装在气动泵4上的连接板41联动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箱体1底部设有行走轮装配体13和安装在行走轮装配体13上的行走轮14。所述加注枪采用多油嘴设计,且每个注油嘴设计单向活门,可单独控制;同时可针对复杂部位注油,设计特殊油嘴。

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整桶开盖后,液压方式取油,进入加注枪,从而实现不接触润滑脂设计,同时采用气动方式,外场工作时,由冷气车或者冷气瓶提供气源即可;适用于各型飞机的润滑脂加注,省时高效,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可广泛应用与军用和民用机场的地勤维护,能产生较好的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