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级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1607发布日期:2019-05-31 21:12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级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变速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级变速器。



背景技术:

往复式内燃机是现代汽车广泛采用的动力装置,但由于其转速变化范围和转矩适应系数有限,不能适应驱动车辆对转速和转矩的要求,因此必须装设变速器。汽车变速器在型式上可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过去汽车上大多装备手动变速器,它主要由齿轮、轴、轴承同步器等动力传动部件组成。变速器的档位越多,汽车的动力特性越接近理想动力特性。档位数较多的自动变速器正好适合了这一要求。而且,汽车上装用自动变速器后,汽车将具有良好的驾驶和行驶性能,提高了行车安全性,并且由于能保证发动机始终在经济区域运转,不仅减小了排放,而且提高了使用经济性。因此,现代汽车装用自动变速器越来越多。

而普通的液力自动变速器(AT)却在油耗方面广为诟病,因此无级变速器(CVT)便渐渐的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而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无论是在使用寿命、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操纵方便性以及乘坐舒适性方面都有明显的技术优势。然而,在对称直母线锥盘情况下,金属带在变速过程中必然产生偏斜。此偏斜量限制了锥盘的半径,也限制了变速比。因而对称直母线锥盘所产生金属带的偏斜,一方面限制了车辆节油的经济车速范围;另一方面限制了锥盘工作半径的增加,也限制了可传递的转矩,即传动能力。偏移量达到一定值后,钢环带侧面会和锥盘斜面产生摩擦,由于钢环带非常薄,侧面的任何接触磕碰都极易导致钢环带断裂失效,影响工作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可以限制金属带的偏斜,防止金属带与锥盘斜面接触产生摩擦,提高摩擦片与锥盘斜面的摩擦力,工作可靠,提高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级变速器,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包括主滑动轮和主固定轮,主滑动轮和主固定轮为一对锥盘,从动轮包括从滑动轮和从固定轮,从滑动轮和从固定轮为一对锥盘,主滑动轮和从滑动轮可轴向移动,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传动带包括两束金属带和摩擦片,两束金属带穿过摩擦片,金属带位于摩擦片的鞍面上,主动轮和从动轮的两对锥盘夹持所述摩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的鞍面两侧具有凸耳,所述金属带位于所述凸耳内侧;所述摩擦片的摩擦侧面具有竖向凹槽,所述摩擦侧面为与主动轮和从动轮接触的面;所述摩擦片上部具有定位槽和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为锥形圆台状,定位槽的形状与定位凸起的形状相同。

具体的,所述凸耳高度高于金属带的高度。

具体的,所述竖向凹槽的为月牙形,中部最深,两端变浅。

具体的,所述摩擦片厚度为2mm,所述凹槽宽度为0.1-0.5mm,最深深度为1mm。

具体的,所述定位凸起的端面与锥形面为圆角过渡。

具体的,每束所述金属带为由9-12层钢环带组成,每层钢环带的厚度为0.2mm。

具体的,所述传动带具有300-500片摩擦片。

具体的,所述主滑动轮和从滑动轮通过液压驱动。

具体的,主动轮和从动轮的锥面角度为1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摩擦片的鞍面两侧具有凸耳,可防止金属带与主动轮和从动轮的锥盘接触,提高可靠性。

(2)摩擦片的摩擦侧面具有竖向凹槽,增大摩擦力,防止滑移,减小磨损,提高效率。

(3)定位凸起为锥形圆台状,定位准确,可自动对中,防止错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级变速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级变速器传动带示意图;

图3为图2的C-C截面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级变速器摩擦侧面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B截面局部剖视图;

图6为现有技术的无级变速器传动带示意图;

图7为图6的摩擦片的A-A截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图6-7为现有技术中的传动带示意图。现有技术中,摩擦片301上部的定位凸起3011和定位槽3012为圆柱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如图1所示,包括主动轮100和从动轮200。主动轮100包括主滑动轮101和主固定轮102,主滑动轮和主固定轮为一对锥盘。从动轮200包括从滑动轮201和从固定轮202,从滑动轮和从固定轮为一对锥盘。主滑动轮和从滑动轮可轴向移动。主滑动轮和从滑动轮通过液压驱动。主动轮100和从动轮200之间通过传动带300连接。

如图2所示,传动带300包括摩擦片301和两束金属带302,两束金属带302穿过摩擦片301,金属带302位于摩擦片301的鞍面3013上,主动轮和从动轮的两对锥盘夹持摩擦片。主动轮和从动轮的锥面角度为10°~12°。具体的,传动带具有300-500片摩擦片。每束金属带为由9-12层钢环带组成,每层钢环带的厚度为0.2mm。摩擦片301的鞍面两侧具有凸耳3015。金属带302位于凸耳3015内侧。凸耳3015高度高于金属带302的高度。通过设置凸耳,可防止金属带与主动轮和从动轮的锥盘接触,提高可靠性。

如图2-3所示,摩擦片301上部具有定位凸起3011和定位槽3012,定位凸起3011为锥形圆台状,定位凸起3011包括端面3011a、锥形面3011b和圆柱面3011c。定位凸起3011的端面3011a与锥形面3011b为圆角过渡。圆柱面3011c设置在定位凸起3011的底部。定位槽3012的形状与定位凸起3011的形状相同。定位凸起设置为锥形圆台状,定位准确,可自动对中,防止错位。

如图4-5所示,摩擦片301的摩擦侧面3017具有竖向凹槽3016。摩擦侧面3016为与主动轮和从动轮接触的面。竖向凹槽3016为月牙形,中部最深,两端变浅。设置为月牙形,不仅可增大摩擦,还可减小应力突变带来的疲劳损伤。凹槽宽度和深度根据摩擦片厚度设置。具体的,摩擦片厚度为2mm,凹槽宽度为0.1-0.5mm,最深深度为1m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级变速器,摩擦片的摩擦侧面具有竖向凹槽,定位凸起为锥形圆台状,摩擦片的鞍面两侧具有凸耳。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限制金属带的偏斜,防止金属带与锥盘斜面接触产生摩擦,提高摩擦片与锥盘斜面的摩擦力,工作可靠,提高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