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公交车的汽车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59486发布日期:2019-10-28 22:27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公交车的汽车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变速器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公交车的汽车变速器。



背景技术:

汽车变速器通过齿轮传动和变速机构的档位变换,把动力源发出的动力以合适的扭矩和转速传递给传动轴,以适应汽车在不同路况下对牵引和行驶速度的要求。现有的商用车采用的变速器主要是多档三轴式主体结构,复杂的换档机构,单锥同步器,铸铁壳盖件。使汽车的换档舒适性、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都难以提高,使其难以满足商用车动力匹配对传动系变速器的要求。

现有的公交车的汽车变速器普遍在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定位安装,对于公交车结构,原有的通过卡槽形式嵌装的轴承的稳定性不适用,故使得公交车的变速器经常出现问题,使得传动不能长久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公交车的汽车变速器,其简化了换挡机构,且轴的轴承定位可靠,确保了传动的长久稳定可靠。

一种适用于公交车的汽车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变速箱体,所述变速箱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组装后形成有安装腔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壁上外凸的输入轴,所述输入轴的外凸端外接有驱动电机,所述输入轴的位于所述安装腔体的后端贯穿输入轴定位轴承后套装有第一主齿轮,所述输入轴的后端中心设置有内凹轴心孔,输出轴的前端套装有滚针轴承后同轴布置于所述内凹轴心孔内,所述输出轴的后端通过输出轴定位轴承后、贯穿所述第二壳体的后端壁布置,所述输出轴定位轴承外圈前端固设有后轴承压板,所述输入轴定位轴承外圈后端固设有前轴承压板,所述输出轴的位于所述安装腔体的部分通过滚针轴承套装有第二主齿轮,所述输出轴的对应于所述第二主齿轮的前端部分套装有齿毂卡环,所述齿毂卡环上套装有可轴向移动的滑动齿套,所述滑动齿套沿着第一主齿轮、第二主齿轮之间轴向运动,所述滑动齿套的两端面分别朝向所述第一主齿轮、第二主齿轮的各自的啮合齿圈布置,所述安装腔体还布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自前向后分别安装有常啮合齿轮、第二中间齿轮,所述常啮合齿轮啮合连接对应位置的第一主齿轮,所述第二中间齿轮啮合连接对应位置的第二主齿轮,所述滑动齿套的外环面设置有内凹环槽,所述安装腔体内还布置有拨叉轴,所述拨叉轴的两端分别通过拨叉轴衬套安装于对应的拨叉轴导向孔内,所述拨叉轴上固套有拨叉,所述拨叉的驱动端内伸于所述内凹环槽内,所述拨叉的驱动端驱动滑动齿套沿着输出轴的轴向驱动换挡,所述拨叉轴的长度方向的设置有上凸动力轴向输入,外部的换挡机构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上凸动力轴向输入;所述输出轴的后端贯穿第二壳体对应的输出轴定位轴承后套装有里程表感应齿圈;所述输出轴的外凸于所述第二壳体的部分固装有输出法兰,所述输出法兰的轴向通过锁紧螺母紧固连接于所述输出轴的后端面,所述输出法兰的套筒部分内伸于所述里程表感应齿圈的避让环槽内、并压装于所述里程表感应齿圈的后端面布置。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齿轮、第二中间齿轮简化为对应的齿圈结构,确保结构成本低;

所述套筒部分的外壁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定位孔的对应内壁间设置有后油封,所述输入轴对应于所述输入轴定位轴承的前端位置套装有前油封,所述前油封的外圈紧贴所述第一壳体的对应内壁布置;

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安装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的对应定位环槽内;

所述安装腔体的底部固装有放油螺栓组件;

所述拨叉的驱动端通过两侧的铜滑块内伸于所述内凹环槽内,所述拨叉的上部通过固定螺栓固接于所述拨叉轴。

采用本实用新型后,输入轴、输出轴同轴布置,通过驱动拨叉轴进而带动同步器沿着输出轴的轴向活动进行换挡,其包括有两个前进挡,当电机正转时,驱动换挡即可,当需要倒挡时,电机反转、挂对应档位即可,由于输入轴、输出轴的对应轴承均通过轴承压板轴向固定,使得传动稳定可靠,适用于8—12米的公交车,其简化了换挡机构,且轴的轴承定位可靠,确保了传动的长久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主视图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拨叉的连接安装结构示意简图;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第一壳体1、前端壁101、第二壳体2、后端壁201、安装腔体3、输入轴4、内凹轴心孔41、输入轴定位轴承5、第一主齿轮6、输出轴7、第一滚针轴承8、输出轴定位轴承9、后轴承压板10、前轴承压板11、第二滚针轴承12、第二主齿轮13、齿毂卡环14、滑动齿套15、啮合齿圈16、传动轴17、常啮合齿轮18、第二中间齿轮19、内凹环槽20、拨叉轴21、拨叉轴衬套22、拨叉轴导向孔23、拨叉24、驱动端241、上凸动力轴向输入25、换挡机构26、连接件27、里程表感应齿圈28、输出法兰29、套筒部分291、后油封30、前油封31、第一轴承32、第二轴承33、放油螺栓组件34、铜滑块35、固定螺栓36、锁紧螺母37。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适用于公交车的汽车变速器,见图1、图2:其包括变速箱体,变速箱体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组装后形成有安装腔体3,第一壳体1的前端壁101上外凸的输入轴4,输入轴4的外凸端外接有驱动电机,输入轴4的位于安装腔体3的后端贯穿输入轴定位轴承5后套装有第一主齿轮6,输入轴4的后端中心设置有内凹轴心孔41,输出轴7的前端套装有第一滚针轴承8后同轴布置于内凹轴心孔41内,输出轴7的后端通过输出轴定位轴承9后、贯穿第二壳体2的后端壁201布置,输出轴定位轴承9外圈前端固设有后轴承压板10,输入轴定位轴承5外圈后端固设有前轴承压板11,输出轴7的位于安装腔体3的部分通过第二滚针轴承12套装有第二主齿轮13,输出轴7的对应于第二主齿轮13的前端部分套装有齿毂卡环14,齿毂卡环14上套装有可轴向移动的滑动齿套15,滑动齿套15沿着第一主齿轮6、第二主齿轮13之间轴向运动,滑动齿套15的两端面分别朝向第一主齿轮6、第二主齿轮13的各自的啮合齿圈16布置,安装腔体3还布置有传动轴17,传动轴17自前向后分别安装有常啮合齿轮18、第二中间齿轮19,常啮合齿轮18啮合连接对应位置的第一主齿轮6,第二中间齿轮19啮合连接对应位置的第二主齿轮13,滑动齿套15的外环面设置有内凹环槽20,安装腔体3内还布置有拨叉轴21,拨叉轴21的两端分别通过拨叉轴衬套22安装于对应的拨叉轴导向孔23内,拨叉轴22上固套有拨叉24,拨叉24的驱动端241内伸于内凹环槽20内,拨叉24的驱动端241驱动滑动齿套15沿着输出轴7的轴向驱动换挡,拨叉轴7的长度方向的设置有上凸动力轴向输入25,外部的换挡机构26通过连接件27连接上凸动力轴向输入25;输出轴7的后端贯穿第二壳体2对应的输出轴定位轴承9后套装有里程表感应齿圈28;输出轴7的外凸于第二壳体2的部分固装有输出法兰29,输出法兰29的轴向通过锁紧螺母37紧固连接于输出轴7的后端面,输出法兰29的套筒部分291内伸于里程表感应齿圈28的避让环槽内、并压装于里程表感应齿圈28的后端面布置。

第一主齿轮6、第二中间齿轮19简化为对应的齿圈结构,确保结构成本低;

套筒部分291的外壁和第二壳体2的定位孔的对应内壁间设置有后油封30,输入轴4对应于输入轴定位轴承5的前端位置套装有前油封31,前油封31的外圈紧贴第一壳体1的对应内壁布置;

传动轴17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32、第二轴承33安装于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的对应定位环槽内;

安装腔体3的底部固装有放油螺栓组件34;

拨叉24的驱动端241通过两侧的铜滑块35内伸于所述内凹环槽20内,拨叉24的上部通过固定螺栓36固接于所述拨叉轴21。

其工作原理如下:输入轴、输出轴同轴布置,通过驱动拨叉轴进而带动同步器沿着输出轴的轴向活动进行换挡,其包括有两个前进挡,当电机正转时,驱动换挡即可,当需要倒挡时,电机反转、挂对应档位即可,由于输入轴、输出轴的对应轴承均通过轴承压板轴向固定,使得传动稳定可靠,适用于8—12米的公交车,其简化了换挡机构,且轴的轴承定位可靠,确保了传动的长久稳定可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