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杆轴承传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46324发布日期:2019-09-21 02:24阅读:723来源:国知局
摆杆轴承传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动工具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摆杆轴承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轻型电锤摆杆轴承受强度局限基本是16.5度的,摆杆轴承轨道与外圈是同心的,增加摆角摆杆就很容易发生断裂;适合更大角度的摆杆轴承很少,为增大冲击功,增大摆角加大活塞行程,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措施。所以有必要开发一种大摆角又有足够强度的轻锤适用摆杆轴承。在目前使用过程中,摆杆与外圈过渡处有碎裂现象,而通过改换材料或改进热处理来改善性能,但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结构强度足够的摆杆轴承传动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摆杆轴承传动结构,包括摆杆轴承、离合器、中间轴、电机和气缸;摆杆轴承一侧与离合器连接;中间轴贯穿摆杆轴承,中间轴一端通过一级从动轮与电机连接,另一端与离合器连接;气缸与摆杆轴承连接。

进一步的,摆杆轴承包括外圈、钢球和内圈,钢球设置在外圈和内圈之间,且钢球和外圈、内圈接触,外圈与水平方向夹角大于16.5°;外圈靠近内圈的一侧、内圈靠近外圈的一侧都设置凹槽,且凹槽的形状与钢球相适应。

进一步的,外圈与水平方向夹角在18°至20°。

进一步的,外圈包括摆杆和外圈本体,外圈本体越靠近摆杆其厚度越大;摆杆和外圈本体的连接处设置过渡处,过渡处采用圆弧形且厚度大于外圈本体其它处的厚度。

进一步的,内圈包括内圈本体、驱动键和衔接部,驱动键和衔接部对立设置在内圈本体的两侧;内圈本体呈球形且设置贯穿孔,贯穿孔穿过内圈本体、驱动键和衔接部的中心;驱动键包括环形圆片和驱动柱,驱动柱包括两个且对立设置在环形圆片上;衔接部采用圆环柱状。

进一步的,衔接部与离合器的离合槽接触,离合槽的形状与衔接部形状相配合。

进一步的,中间轴一端与一级从动轮通过套接连接,中间轴另一端上设置花键与离合器连接;离合器远离摆杆轴承的一端内侧设置条形槽,条形槽与中间轴上的花键相匹配。

进一步的,中间轴与一级从动轮的接触处,中间轴的接触处上设置安置槽,安置槽内设置滚珠,滚珠高出安置槽。

进一步的,气缸包括气缸本体、活塞和橡胶圈,气缸本体内侧设置活塞和橡胶圈,活塞上设置环形槽用于放置橡胶圈,橡胶圈与气缸本体内侧接触。

进一步的,气缸远离活塞的一端设置连接孔,连接孔上通过设置连接杆连接摆杆轴承。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优点在于:

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本发明通过设计大摆角摆杆轴承,以加大活塞行程,使冲击功加大,即摆杆轴承带动气缸运作,因为摆杆轴承的行程加大,使气缸中活塞运作行程大幅增加,将提升此类电锤的冲击功。本发明靠摆杆轨道槽偏心结构,提高大摆角后摆杆轴承的强度,且该结构简单、可靠、经济、可行。过渡处的有效厚度增加,提高摆杆轴承摆杆的强度,可有效防止在该处碎裂。保持架的设置来减少钢球对外圈的损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离合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摆杆轴承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摆杆轴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摆杆轴承的内圈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使用剖面图。

图中标注:外圈1、摆杆11、外圈本体12、保持架2、内圈3、内圈本体31、驱动键32、衔接部33、钢球4、离合器5、离合槽51、中间轴6、电机7、气缸8、活塞81、橡胶圈82、一级从动轮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摆杆轴承传动结构,包括摆杆轴承、离合器5、中间轴6、电机7和气缸8。摆杆轴承一侧与离合器5连接。中间轴6贯穿摆杆轴承,中间轴6一端通过一级从动轮9与电机7连接,另一端与离合器5连接。气缸8与摆杆轴承连接。即整体上通过电机7的运作由联动机构一级从动轮9带动中间轴6转动,中间轴6带动离合器5,离合器5带动摆杆轴承,摆杆轴承联动气缸8进行运作。相互的联动配合,再加上摆杆轴承的设计,提供了具有较大冲击功的一种结构。

具体的中间轴6一端与一级从动轮9通过套接连接,中间轴6另一端上设置花键与离合器5连接,即离合器5远离摆杆轴承的一端内侧设置条形槽,条形槽与中间轴6上的花键相匹配,实现很好的联动效果,不易发生脱离状况。

气缸8包括气缸本体、活塞81和橡胶圈82,活塞81上设置环形槽用于放置橡胶圈82,橡胶圈82与气缸本体内侧接触,从而达到很好的密封性,且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后续维护,一般气缸8有问题时更换橡胶圈82即可。气缸8远离活塞81的一端设置连接孔,连接孔上通过设置连接杆连接摆杆轴承。

离合器5与摆杆轴承接触的一端设置对称的离合槽51,离合槽51包括弧形部和平行部,平行部包括左右两部分,弧形部设置在平行部的两端,平行部与弧形部平滑过渡。摆杆轴承的驱动键32设置在离合槽51内侧,提供摆杆轴承的运转空间。

整体上,通过中间轴6与一级从动轮9的紧配合,一级从动轮9与电机7齿轮的接触连接进行联动工作。即通过电机7转动,带动一级从动轮9,由一级从动轮9带动中间轴6转动,从而带动离合器5,离合器5与摆杆轴承通过摆杆轴承上的驱动键和离合器5上的离合槽51的配合进行结合和脱离。当驱动键与离合槽51结合时,中间轴6带动摆杆轴承工作,摆杆轴承带动气缸8运作,其中摆杆轴承夹角越大,气缸8的运作行程越长,使得整个电锤冲击功越大。

具体的摆杆轴承包括外圈1、钢球4和内圈3,钢球4设置在外圈1和内圈3之间,且钢球4和外圈1、内圈3接触,外圈1与水平方向夹角大于16.5°。外圈1与水平方向夹角α在18°至20°,一般选取19°,以比传统的最大角度16.5°更大的摆杆轴承的设计,以达到增大摆杆轴承摆角,加长活塞81行程,提高冲击功。外圈1采用20CrMnTi,渗碳层深度为0.4±0.1mm,硬度大于600HV。钢球4、内圈3采用GCr15,硬度为58HRC至62HRC。

外圈1靠近内圈3的一侧、内圈3靠近外圈1的一侧都设置凹槽,且凹槽的形状与钢球4相适应。外圈1、内圈3都与钢球4接触。即外圈1上设置与钢球4形状贴合的凹槽,作为钢球4的滑动轨道,内圈3的外侧设置相应的与钢球4形状贴合的凹槽,作为内圈3上的滑动轨道。内圈3上的滑动轨道其是倾斜设置的,与摆杆轴承的夹角相同。整体上通过钢球4使外圈1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具体的外圈1包括摆杆11和外圈本体12,外圈1越靠近摆杆11其厚度越大。摆杆11和外圈本体12的连接处设置过渡处,过渡处采用圆弧形且厚度大于外圈1其它处的厚度。通过有效加厚,提高摆杆11的强度,有效防止在过渡处的碎裂。外圈本体12的过渡处的厚度可以达到外圈1远离摆杆11处厚度的两倍以上。

内圈3包括内圈本体31、驱动键32和衔接部33,驱动键32和衔接部33对立设置在内圈本体31的两侧。内圈本体31呈球形且设置贯穿孔,贯穿孔穿过内圈本体31、驱动键32和衔接部33的中心。贯穿孔用于放置轻型电锤的中间轴6,以中间轴6带动摆杆轴承工作。贯穿孔的两端设置过度扩大部,其截面呈等腰梯形,通过此设置便于进行相应安装和减少部件的损耗。

驱动键32包括环形圆片和驱动柱,驱动柱包括两个且对立设置在环形圆片上。驱动柱的外侧和内侧都呈圆弧形且圆形弧度的圆心点与环形圆片相同,其将与离合器5接触进行联动工作。

衔接部33采用圆环柱状。其将于一级从动轮9接触,并且一级从动轮9的外侧与电机7上的齿轮连接,进行联动作业。

作为优选,摆杆轴承传动结构还包括保持架2,保持架2采用圆环片状,且设置在钢球4下方。保持架2与外圈1连接固定,以降低钢球4可能产生的损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