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舵桨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92600发布日期:2020-05-01 17:33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舵桨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舵桨脱排放气主阀,尤其涉及一种舵桨离合器。



背景技术:

东方29号左舵桨长航拖带连续运行1天以上时多次出现“脱排放气主阀”不能正常复位,造成不能正常脱排,处于滑移状态,有摩擦片异常大量磨损的潜在危险,因此需要一种离合器结构,改善不能正常复位的情况,避免脱排放气未完全的情况,降低舵桨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能够有效解决舵桨脱排放气未完全释放问题的舵桨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舵桨离合器,包括大气过滤器、合排转折压力调节阀、合排控制电磁阀、脱排控制电磁阀、合排时间调节针阀和主阀,所述大气过滤器上方连接主气路,主气路开有小孔气路分别连接合排控制电磁阀、脱排控制电磁阀,所述合排控制电磁阀和脱排控制电磁阀后方通过管道连接容器,所述容器下方连接主阀;所述主阀包括阀芯、弹性组件、固定座和底座,所述阀芯安装在固定座上,在阀芯外圈套有弹性组件,所述阀芯下方穿过底座固定在容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容器上设有合排时间调节针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合排时间调节针阀一侧设有合排转折压力调节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合排控制电磁阀和脱排控制电磁阀对称设置在大气过滤器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簧和金属垫片,所述弹簧套在阀芯上且置于固定座与底座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垫片设置在底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座上设有通孔,通孔与阀芯、底座在同一轴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方便使用;由于主气路通过一分为三,用不同气呀控制启动;由于在主阀上设有弹簧和垫片,能够提供一定的弹力,使得主阀回位,同时垫片减少磨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主阀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大气过滤器,2-合排转折压力调节阀,3-合排控制电磁阀,4-脱排控制电磁阀,5-合排时间调节针阀,6-主阀,7-阀芯,8-弹性组件,9-固定座,10-底座,11-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作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舵桨离合器,包括大气过滤器1、合排转折压力调节阀2、合排控制电磁阀3、脱排控制电磁阀4、合排时间调节针阀5和主阀6,所述大气过滤器1上方连接主气路,主气路开有小孔气路分别连接合排控制电磁阀3、脱排控制电磁阀4,所述合排控制电磁阀3和脱排控制电磁阀4后方通过管道连接容器,所述容器下方连接主阀6;所述主阀6包括阀芯7、弹性组件8、固定座9和底座10,所述阀芯7安装在固定座9上,在阀芯7外圈套有弹性组件8,所述阀芯7下方穿过底座10固定在容器上。

优选地,所述容器上设有合排时间调节针阀5。

优选地,所述合排时间调节针阀5一侧设有合排转折压力调节阀2。

优选地,所述合排控制电磁阀3和脱排控制电磁阀4对称设置在大气过滤器1两侧。

优选地,所述弹性组件8包括弹簧和金属垫片11,所述弹簧套在阀芯7上且置于固定座9与底座10之间。

优选地,所述垫片设置在底座10上。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9上设有通孔,通孔与阀芯7、底座10在同一轴线上。

实施例:

在主气路进大气过滤器1后开有小孔气路通往合排控制电磁阀3和脱排控制电磁阀4,电磁阀后有气路通往主阀6上端,由气压控制主阀6动作。

当脱排时,脱排控制电磁阀4动作,主阀阀芯7上方的气压由小孔气路释放大气。阀芯7在弹簧力作用下回位,切断主气路,实现脱排。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舵桨离合器,包括大气过滤器(1)、合排转折压力调节阀(2)、合排控制电磁阀(3)、脱排控制电磁阀(4)、合排时间调节针阀(5)和主阀(6),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气过滤器(1)上方连接主气路,主气路开有小孔气路分别连接合排控制电磁阀(3)、脱排控制电磁阀(4),所述合排控制电磁阀(3)和脱排控制电磁阀(4)后方通过管道连接容器,所述容器下方连接主阀(6);所述主阀(6)包括阀芯(7)、弹性组件(8)、固定座(9)和底座(10),所述阀芯(7)安装在固定座(9)上,在阀芯(7)外圈套有弹性组件(8),所述阀芯(7)下方穿过底座(10)固定在容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舵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上设有合排时间调节针阀(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舵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排时间调节针阀(5)一侧设有合排转折压力调节阀(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舵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排控制电磁阀(3)和脱排控制电磁阀(4)对称设置在大气过滤器(1)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舵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8)包括弹簧和金属垫片(11),所述弹簧套在阀芯(7)上且置于固定座(9)与底座(1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舵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设置在底座(10)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舵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9)上设有通孔,通孔与阀芯(7)、底座(10)在同一轴线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舵桨离合器,包括大气过滤器、合排转折压力调节阀、合排控制电磁阀、脱排控制电磁阀、合排时间调节针阀和主阀,所述大气过滤器上方连接主气路,主气路开有小孔气路分别连接合排控制电磁阀、脱排控制电磁阀,所述合排控制电磁阀和脱排控制电磁阀后方通过管道连接容器,所述容器下方连接主阀;所述主阀包括阀芯、弹性组件、固定座和底座,所述阀芯安装在固定座上,在阀芯外圈套有弹性组件,所述阀芯下方穿过底座固定在容器上;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便于操作,有效调节脱排未完全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卢翔;胡昌要;唐胜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连云港鸿云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4
技术公布日:2020.05.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