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96472发布日期:2020-12-08 13:12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阀。



背景技术:

电动阀应用领域较广,在流体控制系统中主要用作控制流体的通断。图1为背景技术给出的一种电动阀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动阀包括阀体部件01、控制部件02和螺栓03。阀体部件01和控制部件02通过螺栓03固定连接。阀体部件01包括安装部011,安装部011设有第一安装孔012,控制部件02设有第二安装孔021。阀体部件01与控制部件02装配时,需要将螺栓03自安装部011的下方拧入第一安装孔012和第二安装孔021。为了便于装配,需要在安装部011的下方预留足够的安装空间。

有鉴于此,如何减少电动阀的轴向尺寸以实现小型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改善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阀,包括阀体部件和控制部件,所述阀体部件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包括本体部、安装部、连接所述本体部和所述安装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从所述本体部的外缘凸出,所述安装部从所述连接部的外缘凸出,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孔或安装槽,所述控制部件包括壳体和螺栓,所述螺栓部分内嵌于所述壳体,所述螺栓贯穿所述安装孔或所述安装槽,所述阀体与所述控制部件通过所述螺栓与螺帽螺纹螺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动阀,阀体部件的安装部包括安装孔或安装槽,控制部件包括壳体和螺栓,螺栓部分内嵌于壳体,螺栓贯穿安装孔或安装槽,阀体与控制部件通过螺栓与螺帽螺纹螺合固定。相对于背景技术,能够减小电动阀的轴向尺寸,利于实现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背景技术给出的一种电动阀的剖面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阀的整体示意图;

图3:图2中电动阀的剖面示意图;

图4a:图2中阀体部件的整体示意图;

图4b:另一种阀体部件的整体示意图;

图5:图2中第二壳体的整体示意图;

图6:图5中第二壳体与螺栓的配合示意图。

图2至图6中:

1-阀体部件;

11-阀体、101-流路进口、102-流路出口;

111-本体部、112-连接部、113-贯通孔;

114-安装部、115-安装孔、115’-安装槽、116-限位凸台;

12-传动杆、121-杆体、122-止动部、13-阀芯;

2-控制部件、200-控制部件的内腔;

20-壳体、21-第一壳体、22-第二壳体;

221-容纳孔部、23-电机、24-输出轴;

25-螺栓、251-头部、252-螺纹部;

3-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电动阀,阀体部件的安装部包括安装孔或安装槽,控制部件包括壳体和螺栓,螺栓部分内嵌于壳体,螺栓贯穿安装孔或安装槽,阀体与控制部件通过螺栓与螺帽螺纹螺合固定。相对于背景技术,能够减小电动阀的轴向尺寸,利于实现小型化。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涉及的上和下等方位词是以图2至图6中零部件位于图中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本文所采用的方位词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阀的整体示意图;图3为图2中电动阀的剖面示意图;图4a为图2中阀体部件的整体示意图;图4b为另一种阀体部件的整体示意图;图5为图2中第二壳体的整体示意图;图6为图5中第二壳体与螺栓的配合示意图。

电动阀包括阀体部件1、控制部件2和螺帽3。

阀体部件1包括阀体11、传动杆12和阀芯13。具体的,阀体11的毛坯由金属材料一体铸造成型,阀体11包括本体部111、安装部114、连接本体部111和安装部114的连接部112。连接部112从本体部111的外缘凸出,安装部114从所述连接部112的外缘凸出。本体部111包括流路进口101和流路出口102,安装部114包括安装孔115。当然,如图4b所示,安装部114也可以设置安装槽115’。阀芯13大致呈球状,设于本体部111的内腔,传动杆12的上端与下述输出轴23键槽连接,传动杆12的下端与阀芯13键槽连接,传动杆12能够带动阀芯13转动以导通或断开流体进口101和流体出口102。

控制部件2包括壳体20、电机23、输出轴24和螺栓25。壳体20包括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第一壳体21、第二壳体22分别通过塑料材料注塑成型。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形成控制部件的内腔200。当然,第一壳体21与第二壳体22也可以通过超声波焊接或卡接方式固定。电机23固定设置于控制部件的内腔200,电机22通电旋转能够带动输出轴24转动,输出轴24能够带动传动杆12转动。螺栓25包括头部251和螺纹部252,本实施例中,注塑第二壳体22时,将螺纹部252置于模具的孔(未示出)中再进行注塑。冷却凝固后,头部251与第二壳体22固定,即头部251内嵌于第二壳体22,螺纹部252位于第二壳体22外。装配电动阀时,将螺栓25贯穿安装孔115或安装槽115’,至少部分螺纹部252位于安装孔115或安装槽115’的下方,螺帽3自安装孔115或安装槽115’的下方拧入螺纹部252,即螺纹部252与螺帽3螺纹连接,以固定连接阀体11和控制部件2。

本实施方案中,注塑第二壳体22时,螺栓25的头部251与第二壳体22固定,相比背景技术,无需给螺栓25预留足够的安装空间,能够减小电动阀的轴向长度,有利于实现小型化。

进一步的,如图2、图3、图4a、图4b所示,连接部112包括贯通孔113,安装孔或安装槽115至少为2个,且相对于贯通孔113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本实施例中,如图4a、图4b所示,安装孔115或安装槽115’具体为4个。如此设置,使得阀体11与控制部件2安装可靠。

进一步的,如图4a所示,阀体11还包括限位凸台116,限位凸台116位于安装部114的上方,限位凸台116围绕贯通孔113设置。传动杆12包括杆体121和止动部122。止动部122横向贯穿杆体121并与杆体121过盈配合,且止动部122位于安装部114的上方,止动部122能够与限位凸台116配合限制杆体121的转动行程;杆体121的上端与输出轴24键槽连接,杆体121的下端与阀芯13键槽连接。其有益之处在于,通过设置止动部122和限位凸台116实现电动阀的全开、全关功能。

进一步的,如图3、图5所示,第二壳体22包括朝本体部111方向凸出的容纳孔部221,输出轴24的下端位于容纳孔部221,杆体121的上端位于容纳孔部221,也即,输出轴24与杆体121在容纳孔部221实现键槽连接。如此设置,有利于减小电动阀的轴向尺寸,实现小型化。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