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垫式避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8924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垫式避震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震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防震效果好的气垫式避震器。



图1所示,是本案申请人所申请的台湾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第84200278号的气垫式避震器的结构,在一个容气壳体1内部形成一个开口朝上的容室17,该容气壳体1侧边设有一个气门嘴18,在该容室17开口处形成一个向内延伸的凸缘19,以将一个由橡胶材料制成的弹性承座2嵌套在该容室17的开口处,且受该凸缘19的挡止而获得定位,该弹性承座2表面形成有多个呈同心圆排列状的凸环27及多个凹槽28,在该弹性承座2中央,以预先埋设方式固设有一个固定座3,该固定座3内设有一个开口朝上的套合孔37,且将一个顶持台体4底面所凸设的一个套接柱47套设在该套合孔37中,该顶持台体4顶面可承置机台5的脚座57。
使用时,将该气门嘴18外侧端接高压气体,且使高压气体渐渐充填在该容室17内部。因受到气体压力的作用,该弹性承座2外周边可更紧迫地抵压在该凸缘19的底面,使该弹性承座2外侧周边定位在该容室17的内部,因受到高压气体作用,也无法从该容室17中脱离,当该弹性承座2受到高压气体撑张后,呈向上鼓起状,使得该顶持台体4在承受该机台5的脚座57,且承受该机台5运转所产生的震动时,利用该弹性承座2表面呈波浪状的凸环27及凹槽28,可增加震动衰减的距离。但是,该弹性承座2突露在该容室17外,会受到油污污染或受外力碰撞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垫式避震器,可保护避震器的构件不受外物或外力所损害,且利用顶持台体与气门嘴配合而达到压力指示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气垫式避震器包含一种气垫式避震器,包含一个容气壳体、一个弹性承座及一个顶持台体,该容气壳体内部形成一个开口朝上的容室,且周边处设有一个可充灌压力气体进入该容室内部的气门嘴,该容室开口处密封盖设一个以橡胶材料制成的弹性承座,该弹性承座表面呈波浪状,在该弹性承座顶面装设顶持的机台的该顶持台体,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承座顶面中央形成一个未贯穿至该容室内部的凹孔,该凹孔下方的弹性承体内部埋设一个以钢性材料制成的支撑板;该顶持台体呈中空筒体状,内部形成一个开口朝下的空间,在该空间顶部形成一个顶板,该顶板底面设有一个套设定在该弹性承座的凹孔中的凸柱,该顶持台体的底缘位于该气门嘴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气垫式避震器,在一个容气壳体内部形成有一个开口朝上的容室,该容气壳体在其周边适当的位置处设有一个可充灌预定压力的气体进入该容室内部的气门嘴,该容室开口处的密封盖设有一个以橡胶材料制成的弹性承座,该弹性承座表面呈波浪状,且顶面中央形成一个具有预定深度且未贯穿至该容室内部的凹孔,该凹孔下方的弹性承体内部埋设有一个以钢性材料制成的支撑板,该弹性承座顶面又罩设有一个顶持台体,该顶持台体呈具有预定高度的中空圆筒体状,而内部形成一个开口朝下的空间,该空间顶部形成一个顶板,该顶板底面设有一个凸柱,该凸柱可套设定位在该弹性承座的凹孔中,而该顶持台体底缘位于该气门嘴上方预定位置处,藉此,利用该顶持台体可将避震器构件遮闭在内部,以防止油污污染或受外力碰撞而损坏,且利用顶持台体底缘与气门嘴的配合,可达到指示该容室内气体压力的目的。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气垫式避震器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台湾实用新型申请第84200278号的气垫式避震器的组合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气垫式避震器,包括一个容气壳体10、一个设在该容气壳体10顶部的弹性承座20及一个设在该弹性承座20顶部的顶持台体30。
该容气壳体10以金属材料制成中空圆筒状,内部设有一个开口朝上的容室11,该容室11在其预定深度处设有一个可贯通至外部的气门嘴12,该气门嘴12可将具有适当压力的气体充填在该容室11内部。
该弹性承座20,其形状、构造与以往避震器大致相同,以具有适当弹性的橡胶材料制成,且形状是配合该容室11,利用粘接剂使该弹性承座20周面固结在该容室11开口处,在该弹性承座20顶面靠近周缘处设有一个呈凹陷状的凹陷环部21,该凹陷环部21内侧位置处设有多数个呈同圆心排列的凸环22,每两个凸环22之间形成一个凹槽23,且该弹性承座20底面对称于该凸环22及凹槽23处相对地形成有一凹槽231及一凸环221,使该弹性承座20的截面呈波浪状,且该弹性承座20周边及中央适当范围的厚度较大,并朝设有凸环22、221及凹槽23、231的部位渐渐缩小厚度,使设有凸环22、221及凹槽23、231的部位厚度最小,另外,该弹性承座20顶面中央形成一个具有预定深度且未贯穿至该容室11内部的凹孔24,该凹孔24下方的弹性承座20内部预先埋设一个以金属板状制成的支撑板25。
该顶持台体30以金属材料制成中空圆筒状,内部设有一个开口朝下的空间31,该空间31顶部形成一个顶板32,该顶板32底面设有一个凸柱33,该凸柱33可套设定位在该弹性承座20的凹孔24中,且该凸柱33内部设有一个螺孔34,该螺孔34呈单向开放状,其开口形成于该顶板32顶面,且该顶持台体30的底缘35是位于该气门嘴12上方的预定位置处。
如图2所示,未使用时,该容室11内未充填高压气体且该顶持台体30顶面未支撑机台40,该顶持台体30底缘35抵止在该气门嘴12顶部;如图3所示,使用时,可将该气门嘴12外侧端接高压气体,且使高压气体渐渐充填在该容室11内部,利用粘接剂的固结作用,使得该弹性承座20周边稳固地设置在该容室11的开口端,所以即使受到高压气体的作用,也不会从该容室11中脱离。
当该弹性承座20受到高压气体撑张后,会呈向上鼓起,使得该顶持台体30在该承受机台40的脚座41,且承受该机台40运转所产生的震动时,可达到气垫避震效果,同时,该顶持台体30受到弹性承座20鼓起的作用会被向上顶起,使得该底缘35也向上移升且与该气门嘴12形成预定的高度距离,当该机台40的震动力传递至该顶持台体30及弹性承座20时,利用该弹性承座20上设置呈波浪状的凸缘22、221及凹槽23、231,以增加震动的衰减,而达到较佳的防震功效。
如图2、3所示,该顶持台体30的周边将该容气壳体10、弹性承座20完全罩设在内部,且底面的该凸柱33直接套入至该弹性承座20的凹孔24中,当机台40的油污不慎向下滴落时,也不会对以橡胶材料制成的该弹性承座20产生影响,且不会渗入该容气壳体10内部,另外,利用该顶持台体30底缘35与该气门嘴12顶部之间所形成的距离,可容易地观察出该容气壳体10的容室11的气压是否充足,如果发现该顶持台体30底缘35与气门嘴12顶部之间所形成的距离变小时,可以再补充压力,所以,利用该顶持台体30底缘35与气门嘴12顶部间所形成的距离变化,就可以达到压力指示与观察容易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气垫式避震器构件简单,在制造及组配时较为容易,利用弹性承座20表面的波浪状延长震动衰减的距离,以达到较佳的防震功效,且再利用该顶持台体30的设置,不但可以达到保护避震器内部构件的目的,且更可容易观察气体压力变化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气垫式避震器,包含一个容气壳体、一个弹性承座及一个顶持台体,该容气壳体内部形成一个开口朝上的容室,且周边处设有一个可充灌压力气体进入该容室内部的气门嘴,该容室开口处密封盖设一个以橡胶材料制成的弹性承座,该弹性承座表面呈波浪状,在该弹性承座顶面装设顶持的机台的该顶持台体,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承座顶面中央形成一个未贯穿至该容室内部的凹孔,该凹孔下方的弹性承体内部埋设一个以钢性材料制成的支撑板;该顶持台体呈中空筒体状,内部形成一个开口朝下的空间,在该空间顶部形成一个顶板,该顶板底面设有一个套设定在该弹性承座的凹孔中的凸柱,该顶持台体的底缘位于该气门嘴的上方。
专利摘要一种气垫式避震器,在一容气壳体内部形成一容室,容室开口密封固设一弹性承座,弹性承座顶面设有一以钢性材料制成的顶持台体,顶持台体是一具有高度的中空筒体,其内部形成一开口朝下的空间,空间顶部形成一顶板,顶板底面设有一凸柱,该凸柱套设定在弹性承座顶面的一凹孔中,而顶持台体的底缘位于气门嘴的上方,顶持台体可将避震器的大部分构件遮蔽在内部,以确保构件不会受损,且顶持台体的高度位置使其可达到压力指示的目的。
文档编号F16F9/06GK2315351SQ9723142
公开日1999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19日
发明者陈东茂 申请人:陈东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