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叉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580038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拨叉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拨叉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在拨叉的前端部的至少一个侧面形成平面的同时,连接凸起部和前述前端部的臂部形成断面二次力矩大的补强用的棱,通过将该平面作为加工基准面切削加工其他的侧面,防止切削加工时夹紧力所致的加工变形和其后热处理时变形的发生,不降低拨叉的刚性,大幅度提高加工性,易于制造的拨叉及其制造方法。
拨叉是与变速器(图中未示出)的套筒的槽(图中未示出)锁合、使该套筒沿轴向滑动以进行变速操作的二股状部件,以往的拨叉1在图6-8中,是从基部1a二股状地形成两根臂1b,1c,基部1a上形成用于将拨叉嵌合、固定在变速杆(图中未示出)上的嵌合孔1d。
两根臂1b,1c的断面出于提高刚性的目的,制作成两面形成有棱1e的T字形,与套筒的槽锁合的锁合部1f为了能够与该槽无间隙地嵌合,被高精度地机加工制作成与槽的宽度为同一尺寸。
锁合部1f的机械加工是将拨叉1的锁合部1f与加工钻模2的基准面2a相接并放置在基准面2a上后,将固定夹具3与棱1e相接,并沿箭头A方向推压固定到加工钻模2上,用铣刀等切削加工锁合部1f的两面1g,1h,将该锁合部1f的厚度加工成与套筒的槽相同的尺寸。
拨叉1向加工钻模2的固定由于是将锁合部1f的一面作为基准而加工另一侧的面1h的,不能用固定夹具3按压所述另一面1h,只能按压与其相邻的棱1e,因而加工钻模2的基准面2a和被按压的棱1e偏置,在图8中,由于此时棱1e和面1h不是形成平面,而是形成台阶,在沿箭头A方向按压固定夹具3时,在两根臂1b,1c上分别作用着箭头B和C方向的弯曲力矩,该两根臂1b,1c被扭转,成为面1g的一部分成为自基准面2a离开的状态。
正如上述,由于是在两根臂1b,1c分别在箭头B和C方向扭转的状态下机加工面1h的,所以存在难于高精度加工锁合部1f的缺点。
另外,机加工后,还要进行淬火、回火处理及磨削加工,但由于机加工时残留的变形在淬火、回火处理时,两根臂1b,1c进一步变形,为了修正该变形需要长时间地进行磨削加工,因而存在加工性能差,制作工时多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将拨叉前端部的至少一个侧面形成无台阶的平面,以该平面作为加工基准固定到加工钻模上,使拨叉无变形地夹紧,通过防止夹紧力所致的加工变形,防止其后热处理时的变形,另外,由此,能够大幅度地缩减磨削加工时间,大幅度地提高加工性能。
又一目的是,可利用上述结构,高精度地制作拨叉,并由此能够与变速器的套筒槽无间隙地紧密锁合,且仅用很小的力就能轻快地进行变速操作。
另外的目的是,将拨叉前端部的至少一侧面形成平面,同时,将连接凸起部和前端部的臂部形成补强用的棱,从而能够不降低拨叉的刚性,而提高加工性能和加工精度。
本发明是一种与变速器的套筒槽锁合、使该套筒沿轴向滑动而进行变速操作的二股状的拨叉,这种二股状的拨叉具有下述结构,将与所述套筒的所述槽锁合的所述拨叉前端部的至少一侧面形成无台阶的平面,同时,在连接凸起部和所述前端部的臂部形成断面二次力矩大的补强用的棱,将所述前端部的所述平面作为加工基准,切削加工所述前端部的另外的侧面。
本发明的方法是一种与变速器的套筒槽锁合、使该套筒沿轴向滑动而进行变速操作的二股状拨叉的制造方法,这种二股状的拨叉的制造方法为,将与所述套筒的所述槽锁合的所述拨叉前端部的至少一个侧面形成无台阶的平面,切削加工该平面后,以该切削加工后的所述平面作为加工基准面固定到加工钻模上,切削加工所述前端部的另外的侧面,防止了切削加工时夹紧力所致的加工变形。


图1-图5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是拨叉的透视图,图2是拨叉的俯视图,图3是沿图2中III-III的纵剖视图,图4示出用固定夹具将拨叉固定到加工钻模状态的透视图,图5示出用固定夹具将拨叉固定到加工钻模状态的主视图,图6-图8是以往例,图6示出用固定夹具将拨叉固定到加工钻模状态的透视图,图7示出用固定夹具将拨叉固定到加工钻模状态的主视图,图8示出用夹紧力将拨叉螺栓压固到加工钻模状态的主视图。
以下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在图1至图3中,本发明的拨叉10在前端部的至少一侧面上形成无台阶的平面10a,同时,还形成有加强用的棱10b。
拨叉10使用高碳钢,以经淬火而提高其刚性及耐磨性,并通过锻造制作成形为二股状,其结构为前端部10c与变速器(图中未示出)的套筒槽(图中未示出)锁合安装,并通过操作变速杆使该套筒在轴向滑动,进行变速操作。
拨叉10的直径为28mm左右的凸起部10d上形成有直径为20mm的嵌合孔10e,该嵌合孔10e内插通固定着变速杆(图中未示出),通过使该变速杆在轴向移动,通过拨叉10,使套筒轴向滑动以进行变速操作。
从凸起部10d成二股状的两根臂部10f形成外伸的圆弧状,并与前端部10c相连接,在该臂部10f形成图6的加强用棱10b,该加强用棱10b上下方向的高度(h)(臂部10f的厚度)比以往的要大得多,为使与此高度(h)的3次方成比例的臂部10f的断面的二次力距I(I=bh3/12,在此b为臂部10f的宽度)增大而加厚,形成加强用棱10b,使臂部10f的弯曲强度不低于以往。
前端部10c的形状形成一侧面为无台阶的平面10a的L字形断面。2个前端部10c的距离例如为189.5mm,厚度为12mm,该前端部10c具有与套筒的槽相锁合而安装的结构,前端部10c的厚度,为使前端部10c与套筒槽进行无间隙地适配而高精度地实施机械加工,并进行后处理而成。
本发明的拨叉的制造方法是与变速器的套筒槽锁合、使该套筒沿轴向滑动以进行变速操作的二股状拨叉10的制造方法,其中,将与套筒槽锁合的拨叉10的前端部10c的至少一侧面形成为平面10a,切削加工该平面10a后,以该切削加工后的平面10a为加工基准面,并将其固定到加工钻模上,切削加工前端部10c的另一侧面10g,从而防止了切削加工时由夹紧力所致的加工变形。
下面,对如上结构的本发明的作用加以说明。前端部10c的厚度为12mm左右,为了与套筒槽进行无间隙地适配,必须进行高精度地精加工,实施机加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4及图5,首先,将嵌合孔11e加工成规定的孔径,再通过铣刀等进行的切削加工将平面10a加工成平面状,然后将直立设置在加工钻模11中的基准轴11a穿通嵌合孔10e,将平面10a与基准面11b相接而定位,用固定夹具12,沿着箭头D方向按压棱10b,并将其固定到加工钻模11上。
以平面10a作为加工基准面,由铣刀等将该平面10a的另一侧面10g切削加工成平面状,由于平面10a无台阶,所以紧紧地无间隙地贴靠在基准面11b上,并由固定夹具12按压固定,因而夹紧力不会使臂部10f变形,从而防止了加工变形。
拨叉10在前端部10c的两面10a,10g切削加工后,实施淬火、回火处理,至少前端部10c的硬度为维氏硬度700,接着,以规定的尺寸磨削加工嵌合孔10e及前端部10c的两面10a,10g,由于如上所述防止了切削加工时夹紧力所致的加工变形,所以仅需较少的磨削量,能够使制造容易。
本发明由于如上述,将拨叉前端部的至少一侧面无台阶地形成为平面,并以该平面作为加工基准固定到加工钻模上,不使拨叉变形地夹紧,防止了夹紧时夹紧力所致的加工变形,所以能够防止其后热处理时的变形,另外,由于能够大幅度缩短磨削加工时间,因而具有可以大幅度提高加工性能的效果。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高精度地制作拨叉,由于能够与变速器的套筒槽无间隙地适配,具有用很小的力就能轻快地进行变速操作的效果。
另外,由于将拨叉的前端部至少一侧面形成无台阶的平面,同时,与以往相比,连接凸起部和前端部的臂部形成与其成一体的补强用的棱,所以具有能够不降低拨叉的刚性,而提高加工性和加工精度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拨叉,这种拨叉为与变速器的套筒槽锁合、使该套筒沿轴向滑动而进行变速操作的二股状的拨叉,其特征在于,具有与所述套筒的所述槽锁合的所述拨叉前端部的至少一侧面形成无台阶的平面,同时,在连接凸起部和所述前端部的臂部形成断面二次力矩大的补强用的棱,将所述前端部的所述平面作为加工基准,切削加工所述前端部的另外的侧面的结构。
2.一种拨叉的制造方法,这种拨叉的制造方法为与变速器的套筒槽锁合、使该套筒沿轴向滑动而进行变速操作的二股状拨叉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与所述套筒的所述槽锁合的所述拨叉前端部的至少一侧面形成无台阶的平面,切削加工该平面后,以该切削加工后的平面作为加工基准面固定到加工钻模上,切削加工所述前端部的另外的侧面,防止了切削加工时夹紧力所致的加工变形。
全文摘要
一种防止拨叉切削加工时夹紧力所致的加工变形和其后热处理时变形的发生、从而不降低拨叉的刚性、大幅度提高加工性能和加工精度的拨叉及其制造方法,其结构为将拨叉10的前端部10c的至少一侧面形成为无台阶的平面10a,同时加厚连接凸起部10d和前端部10c的臂部10f、形成比以往的断面二次力矩大的补强用棱10b,以所述平面10a作为加工基准固定到加工钻模上,使拨叉不变形地夹紧,防止夹紧力所致的加工变形。
文档编号F16D41/00GK1244636SQ9811629
公开日2000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10日
发明者增子浩之 申请人:日野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