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轴穿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44127阅读:1027来源:国知局
转轴穿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转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轴穿线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转轴穿线结构是指两个枢接的杆件,而且在杆件内部设置有电线,转轴穿线结构应用在需要角度调整与电能传送的场合。现有的转轴穿线结构通常是在两个杆件之间设置螺栓与螺母锁紧配合,并在两个杆件配合处设置耐磨片产生阻尼感以调整两个杆件的角度位置,在长时间使用过后,两杆件之间的贴合面容易被磨掉,使得过盈量变小,阻尼感变小,使得两杆件之间无法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轴穿线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转轴穿线结构在长时间使用过后两杆件之间的贴合面容易被磨掉引起失效的技术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转轴穿线结构,包括电线、第一杆件及枢接在所述第一杆件上的第二杆件;所述第一杆件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上开设有第一贯通槽,所述第一杆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上的靠近所述第一贯通槽的其中一端的第一枢接轴及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枢接轴上的第二枢接轴,所述第一枢接轴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贯通槽相连通的缺口 ;所述第二杆件包括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上开设有第二贯通槽,所述第二杆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上的靠近所述第二贯通槽的其中一端的管体;所述第二枢接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管体的内侧,所述第二枢接轴的外侧套设有与所述管体的内侧摩擦配合的摩擦件;所述电线由所述第一本体的远离所述第一枢接轴的一端引入所述第一贯通槽后由所述缺口引出并由所述第二本体的靠近所述管体的一端引入所述第二贯通槽。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枢接轴的外侧沿该第一枢接轴的轴向延伸形成有限位块,所述管体的内侧沿该管体的轴向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滑动安装在所述限位槽内。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枢接轴上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摩擦件卡设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枢接轴上开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转轴穿线结构还包括穿设在所述管体上且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卡接配合以使所述第二枢接轴沿轴向限位在所述管体上的紧固件。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本体包括第一盖体及盖合在所述第一盖体上的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相盖合形成所述第二贯通槽。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枢接轴与所述第二枢接轴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0]进一步地,所述摩擦件为呈环形的橡胶圈。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枢接轴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枢接轴的外径,所述管体的朝向所述第一枢接轴的一端于所述第二枢接轴插设在该管体的内侧后与所述第一枢接轴的朝向所述管体的一端相抵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管体的外径与所述第一枢接轴的外径相当。
[0013]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穿线结构还包括套设在所述管体的外侧上的壳体。
[0014]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第一杆件中的第二枢接轴转动安装在第二杆件中的管体内,套设在第二枢接轴外侧的摩擦件与管体内侧摩擦配合产生周向摩擦,让第一杆件稳定在第二杆件上,从而调整两个杆件的角度位置,该转轴穿线结构在长时间使用过后,不会发生现有转轴穿线结构中两杆件之间的贴合面被磨掉引起失效的情况,更耐用。电线引入第一本体的第一贯通槽并由缺口引出后再引入第二本体的第二贯通槽,在调整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的角度位置时不会损害到电线,保证电线可靠性,保证电能传送。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轴穿线结构的立体装配图。
[0016]图2是图1的转轴穿线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0017]图3是图1的转轴穿线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立体装配图。
[0018]图4是图3的转轴穿线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0019]图5是图3的转轴穿线结构的沿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1]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穿线结构,包括电线(图未示)、第一杆件10及枢接在所述第一杆件10上的第二杆件20 ;所述第一杆件10包括第一本体11,所述第一本体11上开设有第一贯通槽111,所述第一杆件1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11上的靠近所述第一贯通槽111的其中一端的第一枢接轴12及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枢接轴12上的第二枢接轴13,所述第一枢接轴12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贯通槽111相连通的缺口 121 ;所述第二杆件20包括第二本体21,请同时参阅图4、图5,所述第二本体21上开设有第二贯通槽211,所述第二杆件2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21上的靠近所述第二贯通槽211的其中一端的管体22 ;所述第二枢接轴13转动安装在所述管体22的内侧,所述第二枢接轴13的外侧套设有与所述管体22的内侧摩擦配合的摩擦件30 ;所述电线由所述第一本体11的远离所述第一枢接轴12的一端引入所述第一贯通槽111后由所述缺口121引出并由所述第二本体21的靠近所述管体22的一端引入所述第二贯通槽211。
[0022]第一杆件10中的第二枢接轴13转动安装在第二杆件20中的管体22内,套设在第二枢接轴13外侧的摩擦件30与管体22内侧摩擦配合产生周向摩擦,让第一杆件10稳定在第二杆件20上,从而调整两个杆件的角度位置,该转轴穿线结构在长时间使用过后,不会发生现有转轴穿线结构中两杆件之间的贴合面被磨掉引起失效的情况,更耐用。电线引入第一本体11的第一贯通槽111并由缺口 121引出后再引入第二本体21的第二贯通槽211,在调整第一杆件10与第二杆件20的角度位置时不会损害到电线,保证电线可靠性,保证电能传送。
[0023]具体地,第一本体11呈管状,第一枢接轴12呈圆柱状,第一本体11与第一枢接轴12呈垂直分布。第二本体21大致呈块状,第二贯通槽211开设在第二本体21上。第一枢接轴12于其横截面上开设有缺口 121,该缺口 121与第二本体21的第二贯通槽211的其中一端相面对,便于穿设电线。
[0024]进一步地,请同时参阅图2、图4,所述第一枢接轴12的外侧沿该第一枢接轴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