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高压配气装置。
背景技术:
航天仪器、军工设备在工作时或待工作状态时常需要对其供气,供气一般需要将高压气减压后才能供应。例如,仪器内部设置有众多精密电子元器件和传感器,这些紧密元件在工作或储存时对温度、湿度等周围环境状况要求较高。因此,通常在运输时,或工作时,向其内部充填氮气等惰性气体防潮。
传统的减压装置各功能模块分散、操作烦琐,不方便整体移动,不能在野外、海上等环境下对设备进行供气等操作。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需要设计便携式高压配气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搬运,并且供气稳定的便携式高压配气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高压配气装置,包括进气接口、手动截止阀、第一压力表、过滤器、减压阀、节流阀、第二压力表、手动充气阀、手动充气口、手动放气阀、节流口和放气口;其特征在于:便携式高压配气装置还包括具有开口的箱体和固定在箱体内的安装框架,所述进气接口、手动截止阀、第一压力表、过滤器、减压阀、节流阀、第二压力表、手动充气阀、手动充气口通过第一管路依次连通且固定安装在安装框架上并位于箱体内;所述放气阀、节流口和放气口固定安装在安装框架上并位于箱体内;手动充气阀与手动充气口之间的管路上通过第二管路依次与手动放气阀、节流口和放气口连通。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各元器件有序的安装在安装框架上且均位于箱体内,并通过管路连通,不仅实现了对气源输出的气体减压的功能,还具有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方便搬运的特点,满足了野外作业的需求。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架上还固定安装有安全阀,安全阀与节流阀的出气端连通。这样,安全阀可以保证整个装置在工作时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架上还固定安装有充气电磁阀和自动充气口;所述节流阀与手动充气阀之间的管路上通过第三管路依次与充气电磁阀和自动充气口连通。这样,由于安装了充气电磁阀和自动充气口,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自动供气或手动供气,可以实现供气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架上还固定安装有放气电磁阀;放气电磁阀一端通过第四管路与充气电磁阀和自动充气口之间的管路连通,放气电磁阀的另一端通过第五管路与手动放气阀和节流口之间的管路连通。这样,当使用自动供气后可以自动对气管内的气体泄压。
优选的,所述箱体上还设有打开/封闭开口的箱盖;箱盖与箱体通过铰接板铰接;这样,箱盖可以封闭箱体,对箱体内的器件起到保护作用。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侧面上设有提手;这样,方便整套设备搬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高压配气装置的安装框架和箱体的分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高压配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高压配气装置的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高压配气装置的箱体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高压配气装置的原理图。
其中:
1、箱体;1.1、提手;2、安装框架;3、进气接口;4、手动截止阀;5、第一压力表;6、过滤器;7、减压阀;8、节流阀;9、第二压力表;10、手动充气阀;11、手动充气口;12、手动放气阀;13、节流口;14、放气口;15、安全阀;16、充气电磁阀;17、自动充气口;18、放气电磁阀;19、箱盖;20、铰接板;101、第一管路;102、第二管路;103、第三管路;104、第四管路;105、第五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参见附图1至附图5所示,一种便携式高压配气装置,包括进气接口3、手动截止阀4、第一压力表5、过滤器6、减压阀7、节流阀8、第二压力表9、手动充气阀10、手动充气口11、手动放气阀12、节流口13和放气口14;便携式高压配气装置还包括具有开口的箱体1和固定在箱体1内的安装框架2,所述进气接口3、手动截止阀4、第一压力表5、过滤器6、减压阀7、节流阀8、第二压力表9、手动充气阀10、手动充气口11通过第一管路101依次连通且固定安装在安装框架2上并位于箱体1内;所述放气阀12、节流口13和放气口14固定安装在安装框架2上并位于箱体1内;手动充气阀10与手动充气口11之间的管路上通过第二管路102依次与手动放气阀12、节流口13和放气口14连通。
所述安装框架2上还固定安装有安全阀15,安全阀15与节流阀8的出气端连通。
所述安装框架2上还固定安装有充气电磁阀16和自动充气口17;所述节流阀8与手动充气阀10之间的管路上通过第三管路103依次与充气电磁阀16和自动充气口17连通。
所述安装框架2上还固定安装有放气电磁阀18;放气电磁阀18一端通过第四管路104与充气电磁阀16和自动充气口17之间的管路连通,放气电磁阀18的另一端通过第五管路105与手动放气阀10和节流口13之间的管路连通。
所述箱体1上还设有打开/封闭箱体1的开口的箱盖19;箱盖19与箱体1通过铰接板20铰接。
所述箱体1的侧面上设有提手1.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手动截止阀4用于控制气瓶气体进入系统的通断;第一压力表5用于显示气源压力高低;过滤器6用于对气源气体过滤,保证进入后级用气设备的气体洁净度;减压阀7用于将气源气体减至所需低压,然后通过节流阀8调节出气口流量;安全阀15确保在减压器出现问题导致出口压力过高时保护系统的安全性;手动充气阀10和充气电磁阀16并联实现手动或自动为后级用气设备供气;手动放气阀12和放气电磁阀18用于为后级设备充气后管路气体泄压;出气口连接有节流口13,内部安装有节流孔板,确保放气时不会产生啸叫。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示例,不能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对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做出的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都应属于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