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特气配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7196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特气配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化特气配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造业生产车间的特殊气体输送系统种都会用到气体混合和分配单元,也叫配气装置。当前行业内使用的配气装置为手动控制方式,所用控制阀门为手动阀,在配气过程种需要人工操作阀门。因配气装置一般包含多个阀门,采用手动控制容易导致误操作,并且大多数特殊气体为具有毒性和腐蚀性,如果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泄漏,会造成造作人员受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特气配气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化特气配气装置,包括安装面板、气动控制阀、压力传感器、气动管路系统,所述安装面板的上方设置气动控制阀、压力传感器和气动管路系统,所述气动管路系统设置有进气口一、进气口二、进气口三、进气口四、进气口五、出气口一、出气口二和气动管路,所述气动控制阀设置七个,且七个气动控制阀均通过支架座安装在安装面板上,所述进气口一、进气口二、进气口三、进气口四和进气口五均通过气动管路与对应的五个气动控制阀的进气端连接,五个所述的气动控制阀的出气端通过气动管路并联在气动管总管上,两个单独所述的气动控制阀的进气端和压力传感器的进气端连接在气动管路的总管上,且两个单独的气动控制阀的出气端与出气口一和出气口二通过气动管路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动管路的转交和三通均选用密封转接头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动控制阀选用气动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气动管路通过管夹和固定安装块固定在安装面板上,且固定安装块安装在安装面板的表面,所述固定安装块和管夹连接面设置有圆槽,且管夹通过内凹式六角螺钉固定在固定安装块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采用了自动化的配气装置,配气过程不需要人员操作,可以解决误操作和造成操作人员受伤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特气配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特气配气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特气配气装置的控制系统图。

图中:1、安装面板;2、气动控制阀;3、压力传感器;4、气动管路系统;41、进气口一;42、进气口二;43、进气口三; 44、进气口四;45、进气口五;46、出气口一;47、出气口二; 5、管夹;6、固定安装块;7、密封转接头;8、支架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自动化特气配气装置,包括安装面板1、气动控制阀2、压力传感器3、气动管路系统4,所述安装面板1的上方设置气动控制阀2、压力传感器3和气动管路系统4,所述气动管路系统4设置有进气口一 41、进气口二42、进气口三43、进气口四44、进气口五45、出气口一46、出气口二47和气动管路,所述气动控制阀2设置七个,七个气动控制阀2分别与七个对应的电磁阀控制开关连接,七个电磁控制阀均通过PLC控制器控制开闭,且七个气动控制阀2均通过支架座8安装在安装面板1上,所述进气口一 41、进气口二42、进气口三43、进气口四44和进气口五45均通过气动管路与对应的五个气动控制阀2的进气端连接,五个所述的气动控制阀2的出气端通过气动管路并联在气动管路总管上,两个单独的气动控制阀2的进气端和压力传感器3的进气端连接在气动管路的总管上,且两个单独的气动控制阀2的出气端与出气口一46和出气口二47通过气动管路连接。

所述气动管路的转交和三通均选用密封转接头7连接,所述气动控制阀2选用气动电磁阀,所述气动管路通过管夹5和固定安装块6固定在安装面板1上,且固定安装块6安装在安装面板1的表面,所述固定安装块6和管夹5连接面设置有圆槽,且管夹5通过内凹式六角螺钉固定在固定安装块6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该自动化特气配气装置时通过中央控制系统的PLC控制器向气动控制阀2发出指令,控制电磁阀的动作,电磁阀控制阀门的驱动气缸,控制阀门在气缸驱动下完成开启和关闭的动作,压力传感器3可以检测气动管路总管的压力,并将压力信号传回PLC控制系统,通过此装置的气动控制阀2的动作配合就完成了配气过程。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