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冲击响应谱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128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平冲击响应谱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力学环境实验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平冲击响应谱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冲击运动会给设备带来一定的损伤和破坏,依次人们需要研究设备所处的冲击环境的性质及严酷条件,并通过环境模拟实验来检查设备耐冲击能力以提高设备抗冲击能力。冲击响应谱通常它是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概念。国际电工委员会(I EC)、国际标准化组织(I SO)所属的技术委员会以及中国的国家标准,都已经把冲击谱作为规定冲击环境的方法之一。因此,冲击谱是对设备实施抗冲击设计的分析基础,也是控制产品冲击环境模拟实验的基本参数。冲击响应谱反映的是环境特性,根据分析冲击响应谱,可以为设备的抗冲击能力提供依据。

目前针对设备测量其冲击响应谱的装置主要有摆锤式冲击试验装置和自由跌落式冲击试验装置等,其中自由跌落式冲击试验装置是将待测试器件放在试验台上,再将试验台和待测试器件提升至预定高度后自由跌落式冲击,从而检测冲击响应谱,这种自由跌落式冲击试验装置检测的器件体积有局限,有的器件是不允许随意改变放置位置,适应范围小,另外,试验台和待测试器件跌落过程中因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会和冲击响应谱检测装置未接触,从而不能实现冲击响应谱的检测;摆锤式冲击试验装置虽然能较好的模拟冲击环境,使冲击满足非稳态的瞬态过程,但是这种摆锤式冲击试验装置结构较复杂,成本高,占用空间大,而且冲击激励不容易控制;另外摆锤式冲击试验装置和自由跌落式冲击试验装置实现的是倾斜冲击和竖直冲击,不能实现水平冲击实验;再者,目前的摆锤式冲击试验装置和自由跌落式冲击试验装置仅能实现响应谱的检测,不能实现冲击谱的检测。因此,现如今缺少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的水平冲击响应谱测量装置,方便待测试器件的安装,安全性高,能够同时检测冲击谱和响应谱,并且达到需要模拟的冲击环境,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水平冲击响应谱测量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成本低、安装便捷,方便待测试器件的安装,安全性高,能够同时检测冲击谱和响应谱,并且达到需要模拟的冲击环境,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平冲击响应谱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安装在机座上且呈水平布设的冲击响应平台和安装在机座上且为所述冲击响应平台提供冲击力的动力驱动机构,以及安装在机座上且用于对所述冲击响应平台进行复位的复位机构、对所述冲击响应平台进行缓冲及调整冲击响应谱波形的缓冲机构和用于检测冲击响应谱的冲击响应谱检测装置;

所述机座包括供所述动力驱动机构安装的第一底座和与第一底座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底座,所述动力驱动机构包括活塞缸组件和用于驱动所述活塞缸组件水平移动给所述冲击响应平台冲击力的供气组件,所述供气组件上设置有气路控制单元;

所述冲击响应平台包括沿机座水平方向布设且可左右移动的冲击平台组件和与冲击平台组件相互碰撞的响应平台组件,所述复位机构包括用于驱动冲击平台组件复位的第一复位机构和用于驱动响应平台组件复位的第二复位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安装在响应平台组件上的第一缓冲件、安装在第二底座上方的第二缓冲件和安装在第二底座上侧面且对第二缓冲件进行限位的固定座,所述第二缓冲件与固定座间设置有隔离块;

所述第二底座上设置有供冲击平台组件左右滑动的第一前后滑移机构和供响应平台组件左右滑动的第二前后滑移机构;

所述冲击响应谱检测装置包括主控器、设置在冲击平台组件上的冲击谱检测模块、设置在响应平台组件上的响应谱检测模块和以及与主控器连接的参数设置单元和显示单元,所述冲击谱检测模块和所述响应谱检测模块均与主控器连接;所述气路控制单元由主控器进行控制且其与主控器连接。

上述的一种水平冲击响应谱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缸组件包括缸筒、安装在缸筒一端且使缸筒密封的后盖部件、安装在缸筒内的活塞和一端与活塞连接且另一端从缸筒中伸出的活塞杆,所述后盖部件套设在活塞杆上,所述缸筒的另一端设置有缸筒进气口,所述活塞将缸筒分成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

所述供气组件包括储气罐和与所述储气罐连接且用于控制所述缸筒进气口打开与关闭的控制阀。

上述的一种水平冲击响应谱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包括安装在缸筒另一端且设置有阀出气口的阀壳、与阀壳固定连接的阀体、与阀体固定连接的阀盖以及用于打开与关闭所述阀出气口的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包括可水平移动的阀杆、与阀杆一端连接的快放阀活塞和与阀杆另一端连接的阀塞;

所述阀体与快放阀活塞间形成第三容腔,所述快放阀活塞与阀壳间形成第四容腔。

上述的一种水平冲击响应谱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壳的底部设置有阀进气口,所述储气罐与所述阀进气口连通,所述气路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储气罐和所述阀体的供气管线上;

所述阀杆上套装有弹簧,所述弹簧布设于阀盖和快放阀活塞之间,所述阀塞远离阀杆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快放阀活塞远离阀杆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

所述阀壳与阀体以及阀体与阀盖间均为可拆卸连接。

上述的一种水平冲击响应谱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部件包括套设在活塞杆上且使缸筒密封的后盖、设置在活塞杆和后盖间的铜套和安装在后盖外侧且套设在活塞杆上的压盖;

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活塞杆端座和安装在活塞杆端座上的橡胶垫。

上述的一种水平冲击响应谱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平台组件包括可沿所述第一前后滑移机构左右滑动且用于安装待测试物体的冲击平台、安装在冲击平台靠近响应平台组件一侧的冲头和安装在冲击平台的底部的复位块;

所述响应平台组件包括与冲击平台相互碰撞且用于安装待测试物体的响应平台、安装在响应平台靠近冲击平台一侧的第一冲击垫板和安装在响应平台另一侧的第二冲击垫板,所述响应平台可沿所述第二前后滑移机构左右滑动,所述第一冲击垫板远离响应平台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缓冲件的第一安装槽。

上述的一种水平冲击响应谱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后滑移机构安装在第二底座上侧面且安装于冲击平台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前后滑移机构为供所述冲击平台进行左右滑动的第一导轨;

所述第二前后滑移机构安装在第二底座上侧面且安装于响应平台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二前后滑移机构为供所述响应平台进行左右滑动的第二导轨;

所述冲击平台与第一导轨间和第二导轨与响应平台间均为凹凸连接。

上述的一种水平冲击响应谱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位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复位机构的结构均相同且二者均安装在第二底座上方,两个所述第二复位机构呈平行布设且二者均沿第二底座的长度方向布设,两个所述第二复位机构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二者分别为安装在第二底座上方前侧的前侧复位机构和安装在第二底座上方后侧的后侧复位机构。

上述的一种水平冲击响应谱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机构为第一复位气缸,所述第一复位气缸沿第二底座长度方向布设,所述第一复位气缸安装在第二底座内;

所述第二复位机构包括安装在固定座内的第二复位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复位气缸上的气缸轴转接座、安装在响应平台上的双耳座和连接于气缸轴转接座与双耳座间的销轴。

上述的一种水平冲击响应谱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为台阶形底座,所述台阶形底座包括用于安装冲击平台组件及所述第一前后滑移机构的第一台阶部、用于安装响应平台组件及所述第二前后滑移机构的第二台阶部和用于安装所述缓冲机构及隔离块的第三台阶部;所述第一底座上侧面设置有延伸至第一底座内部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台阶部上侧面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第一台阶部内部的第三安装槽;

所述第一前后滑移机构与所述第一台阶部和所述第二前后滑移机构与所述第二台阶部连接处均设置有第一钢板,所述固定座与第三台阶部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钢板;

所述缸筒分别通过上卡环和下卡环固定安装在第一底座上,所述储气罐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复位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槽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所采用的冲击响应平台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投入成本较低、加工制作及安装布设方便。

2、所采用的冲击响应平台包括冲击平台组件和响应平台组件,且冲击平台组件和响应平台组件上均可以安装待测试器件,实现待测试器件的冲击谱和响应谱的检测,并且冲击谱和响应谱的检测不受环境限制,可达到需要模拟的冲击环境,因而,结构非常简单,设备价格较低。

3、冲击响应平台在冲击试验过程中,不需要设置摆锤上下摆动给冲击力,仅需要动力驱动机构给冲击平台组件冲击力,高度低,安装方便。

4、所采用的冲击响应谱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冲击谱的冲击谱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响应谱的响应谱检测模块、参数设置单元和显示单元,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参数设置单元控制冲击谱检测模块和响应谱检测模块进行检测,且冲击谱检测模块和响应谱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冲击谱和响应谱信号发送至主控器处理,最后通过显示单元进行显示,实现了冲击谱和响应谱的检测,使得冲击谱和响应谱的检测过程易于控制,且实现方便。

5、水平冲击响应平台采用第一复位机构和第二复位机构分别使冲击平台组件和响应平台组件复位,方便多次冲击试验的进行,且避免人工手动进行复位,操作困难。

6、水平冲击响应平台采用的缓冲机构,包括第一缓冲件、第二缓冲件和固定座,固定座和机座固定连接,在冲击平台组件和响应平台组件的碰撞过程中,用于对响应平台组件进行缓冲,限制了冲击平台组件和响应平台组件的移动位置,根据实际碰撞需求,同时通过设置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可调整冲击响应谱波形,且保证冲击平台组件和响应平台组件在碰撞的过程中达到需要模拟的冲击环境。

7、水平冲击响应平台采用气路控制单元控制动力驱动机构给冲击平台组件冲击力,不需要人工接近实验现场,仅需要通过参数设置单元进行设置,安全性高。

8、本发明所采用的机座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既方便加工和安装,而且运输过程中可拆卸,便于运输。

9、所采用的水平冲击响应平台使用操作简便、方便待测试器件安装且使用效果好,检测过程简单,能够方便地用于检测待测试器件的冲击谱和响应谱,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动力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冲击平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为本发明响应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左视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复位机构和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左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冲击响应谱检测装置的电路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卡环; 1-1—主控器; 1-2—冲击谱检测模块;

1-3—响应谱检测模块; 1-4—参数设置单元; 1-5—显示单元;

1-6—气路控制单元; 1-7—数据存储器; 1-8—计算机接口电路;

2—下卡环; 3—阀体; 4—阀壳;

5—缓冲垫; 6—快放阀活塞; 7—阀盖;

8—阀塞; 9—密封垫; 10—锁紧螺母;

11—活塞; 12—活塞杆; 13—缸筒;

14—后盖; 15—铜套; 16—压盖;

17—活塞杆端座; 18—橡胶垫; 19—储气罐;

20—阀杆; 21—弹簧; 22—冲头;

23—第一导轨; 24—铜块; 25—冲击平台;

26—复位块; 27—第三容腔; 28—第四容腔;

29—第一容腔; 30—第二容腔; 31—第一冲击垫板;

32—响应平台; 33—第二冲击垫板; 34—第二导轨;

35—机座; 35-1—第一底座; 35-2—第二底座;

36—冲击平台组件; 37—响应平台组件; 38—活塞缸组件;

39—供气组件; 41—双耳座; 42—第二缓冲件;

43—销轴; 44—气缸轴转接座; 45—气缸安装板;

46—第二复位气缸; 47—固定座。 48—隔离块;

49—吊环; 50—第一缓冲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10所示,一种水平冲击响应谱测量装置包括机座35、安装在机座35上且呈水平布设的冲击响应平台和安装在机座35上且为所述冲击响应平台提供冲击力的动力驱动机构,以及安装在机座35上且用于对所述冲击响应平台进行复位的复位机构、对所述冲击响应平台进行缓冲及调整冲击响应谱波形的缓冲机构和用于检测冲击响应谱的冲击响应谱检测装置;

所述机座35包括供所述动力驱动机构安装的第一底座35-1和与第一底座35-1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底座35-2,所述动力驱动机构包括活塞缸组件38和用于驱动所述活塞缸组件38水平移动给所述冲击响应平台冲击力的供气组件39,所述供气组件39上设置有气路控制单元1-6;

本实施例中,第一底座35-1和第二底座35-2均采用钢板焊接结构,第一底座35-1和第二底座35-2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将机座35分为第一底座35-1和第二底座35-2,既方便加工和安装,而且运输过程中可拆卸,便于运输,

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一底座35-1和第二底座35-2上均设置有安装孔,既方便将第一底座35-1和第二底座35-2安装在地基上,同时便于安装所述冲击响应平台、所述动力驱动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和所述缓冲机构,

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一底座35-1和第二底座35-2上分别设置有通孔,既能减少机座35的重量,便于移动,又能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所述通孔进行焊接和安装。

本实施例中,采用气路控制单元1-6控制所述动力驱动机构给所述冲击平台组件冲击力,不需要人工接近实验现场,仅需要通过参数设置单元1-4进行设置,安全性高。

所述冲击响应平台包括沿机座35水平方向布设且可左右移动的冲击平台组件36和与冲击平台组件36相互碰撞的响应平台组件37,所述复位机构包括用于驱动冲击平台组件36复位的第一复位机构和用于驱动响应平台组件37复位的第二复位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安装在响应平台组件37上的第一缓冲件50、安装在第二底座35-2上方的第二缓冲件42和安装在第二底座35-2上侧面且对第二缓冲件42进行限位的固定座47,所述第二缓冲件42与固定座47间设置有隔离块48;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复位机构和所述第二复位机构的设置,是为了将所述冲击响应平台进行复位,便于多次冲击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件50的设置,是为了在活塞杆12碰撞冲击平台组件36的过程中,既能在活塞杆12撞击冲击平台组件36的过程中起缓冲作用,又能通过改变第一缓冲件50的厚度和材料,从而调整冲击波形;第二缓冲件42的设置,是为了在冲击平台组件36撞击冲击平台组件36的过程中,对冲击平台组件36起缓冲作用,又能通过改变第二缓冲件42的厚度和材料,从而调整响应波形,以达到需要模拟的冲击环境。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47上部设置有吊环49,用于固定座47的搬移。

所述第二底座35-2上设置有供冲击平台组件36左右滑动的第一前后滑移机构和供响应平台组件37左右滑动的第二前后滑移机构;

所述冲击响应谱检测装置包括主控器1-1、设置在冲击平台组件36上的冲击谱检测模块1-2、设置在响应平台组件37上的响应谱检测模块1-3和以及与主控器1-1连接的参数设置单元1-4和显示单元1-5,所述冲击谱检测模块1-2和所述响应谱检测模块1-3均与主控器11连接;所述气路控制单元1-6由主控器1-1进行控制且其与主控器1-1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冲击谱检测模块1-2对冲击平台组件36上的待测测试器件的冲击谱进行检测,设置响应谱检测模块1-3对响应平台组件37上的待测测试器件的响应谱进行检测,可实现对冲击谱和响应谱的检测,且通过设置参数设置单元1-4进行手动设置,当需要检测冲击谱时,手动操作冲击谱检测,实现冲击谱的检测;当需要检测响应谱时,手动操作响应谱检测,实现响应谱的检测,使得冲击谱和响应谱的检测过程易于控制,且实现方便。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塞缸组件38包括缸筒13、安装在缸筒13一端且使缸筒13密封的后盖部件、安装在缸筒13内的活塞11和一端与活塞11连接且另一端从缸筒13中伸出的活塞杆12,所述后盖部件套设在活塞杆12上,所述缸筒13的另一端设置有缸筒进气口,所述活塞11将缸筒13分成第一容腔29和第二容腔30;

所述供气组件39包括储气罐19和与所述储气罐19连接且用于控制所述缸筒进气口打开与关闭的控制阀。

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塞杆12的一端套设有锁紧螺母10,用于将活塞11套装固定在活塞杆12上。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包括安装在缸筒13另一端且设置有阀出气口的阀壳4、与阀壳4固定连接的阀体3、与阀体3固定连接的阀盖7以及用于打开与关闭所述阀出气口的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包括可水平移动的阀杆20、与阀杆20一端连接的快放阀活塞6和与阀杆20另一端连接的阀塞8;

所述阀体3与快放阀活塞6间形成第三容腔27,所述快放阀活塞6与阀壳4间形成第四容腔28。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阀壳4的底部设置有阀进气口,所述储气罐19与所述阀进气口连通,所述气路控制单元1-6设置在所述储气罐19和所述阀体3的供气管线上;

所述阀杆20上套装有弹簧21,所述弹簧21布设于阀盖7和快放阀活塞6之间,所述阀塞8远离阀杆20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垫9,所述快放阀活塞6远离阀杆20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5;

所述阀壳4与阀体3以及阀体3与阀盖7间均为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后盖部件包括套设在活塞杆12上且使缸筒13密封的后盖14、设置在活塞杆12和后盖14间的铜套15和安装在后盖14外侧且套设在活塞杆12上的压盖16;

本实施例中,后盖14、铜套15和压盖16的设置,是为了将缸筒13密封,且用于对活塞杆12导向。

本实施例中,实际安装时,所述阀出气口和所述缸筒进气口连通,便于为第一容腔29供气。

所述活塞杆12的另一端设置有活塞杆端座17和安装在活塞杆端座17上的橡胶垫18。

本实施例中,活塞杆端座17和橡胶垫18的设置,是为了对活塞杆12起缓冲作用,避免活塞杆12撞击冲击平台25发生损害。

如图4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冲击平台组件36包括可沿所述第一前后滑移机构左右滑动且用于安装待测试物体的冲击平台25、安装在冲击平台25靠近响应平台组件37一侧的冲头22和安装在冲击平台25的底部的复位块26;

所述响应平台组件37包括与冲击平台25相互碰撞且用于安装待测试物体的响应平台32、安装在响应平台32靠近冲击平台25一侧的第一冲击垫板31和安装在响应平台32另一侧的第二冲击垫板33,所述响应平台32可沿所述第二前后滑移机构左右滑动,所述第一冲击垫板31远离响应平台3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缓冲件50的第一安装槽。

本实施例中,冲击平台25的设置,为了与活塞杆12作用,且将活塞杆12的作用力通过冲击平台25传递给冲头22,并且便于安装待测试器件,实现待测试器件冲击谱的检测;冲头22的设置用于对响应平台32的撞击;复位块26的设置,是为了将发生冲击后的冲击平台25进行复位,便于下次冲击实验。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响应平台32,是为了安装待测试器件,且与冲头22发生碰撞,给响应平台32冲击力,实现待测试器件响应谱的检测。

本实施例中,第一冲击垫板31的设置,是为了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槽,并且能供所述第一缓冲件50安装。

本实施例中,第二冲击垫板33的设置,是为了能与第二缓冲件42配合作用,又能避免响应平台32直接撞击第二缓冲件42发生损害。

如图5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前后滑移机构安装在第二底座35-2上侧面且安装于冲击平台25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前后滑移机构为供所述冲击平台25进行左右滑动的第一导轨23;

所述第二前后滑移机构安装在第二底座35-2上侧面且安装于响应平台32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二前后滑移机构为供所述响应平台32进行左右滑动的第二导轨34;

所述冲击平台25与第一导轨23间和第二导轨34与响应平台32间均为凹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轨23上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冲击平台25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起配合安装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凸起的连接处设置有铜块24,且所述铜块24和第一导轨23为呈五度斜面配合安装。

本实施例中,铜块24的设置,是为了降低铜块24与第一导轨23的磨损,并且便于冲击平台25在第一导轨23上左右滑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铜块24和第一导轨23为呈五度斜面配合安装,一方面便于冲击平台25安装在冲击平台25上,另一方面,在冲击平台25的安装过程中便于调节冲击平台25至水平。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轨34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响应平台32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安装的第二凸起。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复位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复位机构的结构均相同且二者均安装在第二底座35-2上方,两个所述第二复位机构呈平行布设且二者均沿第二底座35-2的长度方向布设,两个所述第二复位机构布设在同一水平面上二者分别为安装在第二底座35-2上方前侧的前侧复位机构和安装在第二底座35-2上方后侧的后侧复位机构。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复位机构为第一复位气缸,所述第一复位气缸沿第二底座35-2长度方向布设,所述第一复位气缸安装在第二底座35-2内;

所述第二复位机构包括安装在固定座47内的第二复位气缸46、设置在所述第二复位气缸46上的气缸轴转接座44、安装在响应平台32上的双耳座41和连接于气缸轴转接座44与双耳座41间的销轴43。

本实施例中,第一复位气缸的设置,是为了将第一复位气缸的第一活塞轴作用于复位块26上,并且所述第一活塞轴的伸长推动复位块26移动从而带动冲击平台25复位。

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二复位气缸46上设置有第二活塞轴,所述气缸轴转接座44套设在所述第二活塞轴靠近第二缓冲件42的一端。

本实施例中,第二复位气缸46的设置,是为了将第二复位气缸46的第二活塞轴与双耳座41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活塞轴的伸长通过双耳座41带动响应平台32复位。

本实施例中,气缸轴转接座44的设置,既便于与第二复位气缸46的第二活塞轴连接,又便于与双耳座41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复位气缸46与固定座47间设置有气缸安装板45,用于将第二复位气缸46与固定座47固定连接,避免第二复位气缸46发生偏移不能将响应平台32进行复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底座35-2为台阶形底座,所述台阶形底座包括用于安装冲击平台组件36及所述第一前后滑移机构的第一台阶部、用于安装响应平台组件37及所述第二前后滑移机构的第二台阶部和用于安装所述缓冲机构及隔离块48的第三台阶部;所述第一底座35-1上侧面设置有延伸至第一底座35-1内部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台阶部上侧面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第一台阶部内部的第三安装槽;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槽的设置,便于安装供气组件39,且使件39布设在第一底座35-1内部,降低所述活塞缸组件38的安装高度,便于安装和运输;所述第三安装槽的设置,便于安装第一复位气缸,且使第一复位气缸布设在所述第一台阶部内部,降低了冲击平台25的安装高度,便于安装和运输。

本实施例中,第二底座35-2为台阶形底座,既可以有效降低第二底座35-2的高度,又便于所述冲击响应平台、所述第一前后滑移机构、所述第二前后滑移机构和所述缓冲机构的安装,降低了整体安装高度。

所述第一前后滑移机构与所述第一台阶部和所述第二前后滑移机构与所述第二台阶部连接处均设置有第一钢板,所述固定座47与第三台阶部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钢板;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钢板的设置,是为了便于安装所述第一前后滑移机构和所述第二前后滑移机构,同时,减少机加工面,且保证所述第一前后滑移机构和所述第二前后滑移机构能稳定地与所述第一台阶部和所述第二台阶部连接,降低了制造成本。

所述第二钢板的设置,是为了便于固定座47与所述第三台阶部的安装,并且安装时固定座47靠上高出的凸台在用螺钉固定固定座47,这样既保证第二底座35-2和固定座47一起承受冲击又方便固定座47安装。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缸筒13分别通过上卡环1和下卡环2固定安装在第一底座35-1上,所述储气罐19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复位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槽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冲击谱检测模块1-2和所述响应谱检测模块1-3均为加速度传感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冲击响应谱检测装置还包括与主控器1-1连接的数据存储器1-7和计算机接口电路1-8。

本发明具体实施时,工作人员根据实验需要,当需要检测待测试器件的冲击谱时,工作人员将待测试器件安装在冲击平台25上,当需要检测待测试器件的响应谱时,工作人员将待测试器件安装在响应平台32上;当检测待测试器件的冲击谱时,工作人员通过参数设置单元1-4操作气路控制单元打开按键和冲击谱检测按键,控制器1-1控制气路控制单元1-6工作,为储气罐19和阀体3开始供气,所述第四容腔28的压力小于第三容腔27的压力,当第三容腔27和第四容腔28的压力达到规定值时,控制器1-1通过气路控制单元1-6控制第三容腔27快速放气,使第四容腔28的压力大于第三容腔27的压力,快放阀活塞6通过阀杆20带动阀塞8和密封垫9向左移动,打开所述阀出气口,使第四容腔28与第一容腔29连通,则储气罐19开始为第一容腔29供气,第一容腔29的压力大于第二容腔30的压力,则推动活塞11带动活塞杆12向右运动,使活塞杆12撞击冲击平台25,设置在冲击平台25上的冲击谱检测模块1-2实时检测待检测物体的冲击谱信号,并将采集到的冲击谱信号发送至主控器1-1处理,最后通过显示单元1-5进行显示;当检测待测试器件的响应谱时,工作人员通过参数设置单元1-4操作气路控制单元打开按键和响应检测按键,控制器1-1控制气路控制单元1-6工作,为储气罐19和阀体3开始供气,所述第四容腔28的压力小于第三容腔27的压力,第三容腔27和第四容腔28的压力达到规定值时,控制器1-1通过气路控制单元1-6控制第三容腔27快速放气,使第四容腔28的压力大于第三容腔27的压力,快放阀活塞6通过阀杆20带动阀塞8和密封垫9向左移动,打开所述阀出气口,使第四容腔28与第一容腔29连通,则储气罐19开始为第一容腔29供气,第一容腔29的压力大于第二容腔30的压力,则推动活塞11带动活塞杆12向右运动,使活塞杆12撞击冲击平台25,冲击平台25向右移动碰撞响应平台32,设置在响应平台32上的响应谱检测模块1-3实时检测待检测物体的响应谱信号,并将采集到的响应谱信号发送至主控器1-1处理,最后通过显示单元1-5进行显示;同时,将冲击谱检测模块1-2检测到冲击谱和响应谱检测模块1-3检测到的响应谱同步存储至数据存储器1-7中,便于后续处理和查看,使用操作简便、方便待测试器件安装且使用效果好,检测过程简单,能够方便地用于检测待测试器件的冲击谱和响应谱,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