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盘综合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7653阅读:658来源:国知局
刹车盘综合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涉及金属零件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刹车盘综合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刹车盘作为刹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交通运输工具中。刹车盘质量的好坏直接地影响着刹车系统的使用寿命和对车辆的制动效果,全国平均每天发生交通事故高达5万起,其中有很多是由于刹车系统故障引起,因而,提高刹车系统的质量是解决交通事故问题的重要手段。

刹车盘一般是先铸造出毛配件,然后经切削加工等工艺而制成。由于是铸件,其表面裂纹和沙眼是最为重要的质量考核要素。传统方法中,刹车盘加工完成后很多是由人工进行肉眼检测,没有裂纹和较为明显的沙眼就视为合格,由于受人的视觉疲劳和心情关系的影响,肉眼检测可靠性较差,无法满足严格的检测标准要求。

为了提高检测的可靠性,用裂纹检测装置对刹车盘表面进行检测成为很好的检测方法,要求检测人员手持裂纹检测仪对刹车盘的表面进行扫查检测,人工扫查检测费时费力,无法满足高效检测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刹车盘综合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刹车盘综合检测系统,包括机架、传输装置、工业机器人、涡流探伤头、定位阻挡机构一、夹紧及旋转装置、翻转机构、夹紧装置二、打标装置、定位阻挡机构二、位置感应器和控制系统;

所述传输装置、工业机器人、夹紧及旋转装置、翻转机构、夹紧装置二和打标装置均设于机架上;夹紧及旋转装置位于传输装置下方;工业机器人位于夹紧及旋转装置一侧;涡流探伤头设于工业机器人的机械手臂上;定位阻挡机构一设于传输装置上,位于夹紧及旋转装置后方;翻转机构位于夹紧及旋转装置上方;夹紧装置二设于传输装置下方,位于夹紧及旋转装置后;打标装置位于夹紧装置二一侧;定位阻挡机构二设于传输装置上,位于夹紧装置二后方;位置感应器设于传输装置上,由位置感应器感应工件所在位置并反馈给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控制各部分的协同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装置为滚筒输送装置,滚筒输送装置的输送路线设计为U形;U形滚筒输送装置的设计,操作人员站在U形滚筒输送装置的前后两端之间就可以完成工件的检测放置和检测后的收回工作,避免在传输装置两端来回走动,节省体力,提高检测效率;滚筒输送装置位于夹紧及旋转装置和夹紧装置二处均开设有可供相应夹紧机构穿过的空缺。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装置的末端一侧设有次品储放位,次品储放位上设有触发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及旋转装置包括气动卡盘、旋转驱动装置和升降驱动机构,由旋转驱动装置带动气动卡盘的旋转,由升降驱动机构带动气动卡盘的上升和下降。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阻挡机构一和定位阻挡机构二均为由气缸带动的可升降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卡爪、夹紧气缸和伺服电机,卡爪设于夹紧气缸上,由夹紧气缸带动卡爪的夹紧工作,由伺服电机带动夹紧气缸及卡爪的翻转换位。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装置二包括气动卡盘二和升降驱动机构二,由升降驱动机构二带动气动卡盘二的上升和下降。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装置前端还设有工件清洁机构,所述工件清洁机构为吹气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能够自动完成刹车盘的质量检测工作,检测质量好,效果稳定可靠;

2、机械化和智能化的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能够满足生产需要,省时省力,降低检测成本;

3、次品储放位上触发传感器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操作人员误将不良品放进合格品中,从而达到100%检测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斜视局部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下斜视局部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刹车盘综合检测系统,如图1~4所示,包括机架、传输装置1、工业机器人2、涡流探伤头3、定位阻挡机构一4、夹紧及旋转装置5、翻转机构6、夹紧装置二7、打标装置8、定位阻挡机构二9、位置感应器和控制系统。

传输装置1、工业机器人2、夹紧及旋转装置5、翻转机构6、夹紧装置二7和打标装置8均设于机架上。夹紧及旋转装置5位于传输装置1下方。工业机器人2位于夹紧及旋转装置5一侧。涡流探伤头3设于工业机器人2的机械手臂上;定位阻挡机构一4设于传输装置1上,位于夹紧及旋转装置5后方。翻转机构6位于夹紧及旋转装置5上方。夹紧装置二7设于传输装置1下方,位于夹紧及旋转装置5后。打标装置8位于夹紧装置二7一侧。定位阻挡机构二9设于传输装置1上,位于夹紧装置二7后方。位置感应器设于传输装置1上,由位置感应器感应工件所在位置并反馈给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控制各部分的协同运行。

传输装置1为滚筒输送装置,滚筒输送装置的输送路线设计为U形。U形滚筒输送装置的设计,操作人员站在U形滚筒输送装置的前后两端之间就可以完成工件的检测放置和检测后的收回工作,避免在传输装置两端来回走动,节省体力,提高检测效率。滚筒输送装置位于夹紧及旋转装置和夹紧装置二处均开设有可供相应夹紧机构穿过的空缺。

传输装置1的末端一侧设有次品储放位11,次品储放位11上设有触发传感器。夹紧及旋转装置5包括气动卡盘51、旋转驱动装置52和升降驱动机构53,由旋转驱动装置52带动气动卡盘51的旋转,由升降驱动机构53带动气动卡盘51的上升和下降。

定位阻挡机构一4和定位阻挡机构二9均为由气缸带动的可升降机构。翻转机构6包括卡爪61、夹紧气缸62和伺服电机63,卡爪61设于夹紧气缸62上,由夹紧气缸62带动卡爪61的夹紧工作,由伺服电机63带动夹紧气缸62及卡爪61的翻转换位。夹紧装置二7包括气动卡盘二71和升降驱动机构二72,由升降驱动机构二72带动气动卡盘二71的上升和下降。传输装置1前端还设有工件清洁机构10,工件清洁机构10为吹气嘴。检测之前对刹车盘20进行吹气清洁,从而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工作过程:

刹车盘20随传输装置1传送至夹紧及旋转装置5上方时,被定位阻挡机构一4阻挡,在位置感应器和控制系统的反馈和控制下,传输装置1上的滚筒停止转动,升降驱动机构53驱动气动卡盘51向上升起并将刹车盘20加紧(本申请方案中气动卡盘51采用通过内到外的撑开的方式完成夹紧的气动卡盘)。气动卡盘51上升到预定的检测高度时,停止上升,旋转驱动装置52带动气动卡盘51及刹车盘20作旋转运动。

工业机器人2(为现有产品)带动涡流探伤头3按照预先设定的路径进行移动扫查,随着刹车盘20的转动完成刹车盘20一个面的全部探伤扫查。然后,工业机器人2缩回机械手臂,气动卡盘51停止旋转,夹紧气缸62带动卡爪61夹紧刹车盘20,气动卡盘51下降一定高度,伺服电机63带动卡爪61和刹车盘20翻转180°至另一面。气动卡盘51再上升夹紧刹车盘20,然后开始旋转。工业机器人2再次伸出机械手臂,沿预定路线完成对刹车盘20的另一个面的全部扫查探伤。

完成另一面的探伤后,气动卡盘51停止旋转,重复以上翻转步骤,翻转机构6再次将刹车盘20翻转至原来的面(正面)。气动卡盘51带动刹车盘20下降,解除夹紧,各机构复位,刹车盘20放回到传输装置1的滚筒上。定位阻挡机构一4缩回至传输装置1的滚筒下方,传输装置1运行,带动刹车盘20继续向后移动。

刹车盘20检测合格时,涡流探伤头3会将合格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合格的刹车盘20移动到夹紧装置二7的位置时,传输装置1停止传送,定位阻挡机构二9可防止刹车盘20在自身惯性的作用下继续向后滑行。升降驱动机构二72带动气动卡盘二71上升并夹住刹车盘20,刹车盘20上升一定高度后,打标装置8在检测合格的刹车盘20上打上标签。然后,升降驱动机构二72带动气动卡盘二71下降并松开刹车盘20,定位阻挡机构二9缩回传输装置1下方,传输装置1启动,刹车盘20继续向后输送。

刹车盘20检测不合格时,夹紧装置二7及定位阻挡机构二9不会伸出;刹车盘到达夹紧装置二7的位置时,传输装置1也不会停止,不合的刹车盘不经打标直接流到后方,由操作人员从传输装置1的末段取下并放置到次品储放位11,次品储放位11上设有触发传感器,可以有效防止操作人员误将不良品放进合格品中,从而达到100%检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阐述部分属于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