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组件极限载荷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0229发布日期:2018-07-11 03:25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领域,涉及一种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组件极限载荷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系统在轨道车辆中广泛运用,是安装在轨道车辆转向架上的一种金属弹性构件,该金属弹性构件涉及到弹性减振性能,因此一般都需要进行性能检测或测试。扭杆组件是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一套扭杆组件包括一个扭杆和两个扭转臂,车辆运行时,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组件通过扭杆轴和扭转臂的过盈配合来传递扭矩和力来保证其防侧倾、侧翻的功能。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组件极限载荷的测试是指扭杆轴和扭转臂过盈配合后是否发生相对轴向运动的测试,是判断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系统装车后使用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长短的主要因素。现有的技术中,极限载荷测试过程中,扭杆轴和扭杆臂产生的轴向摩擦力与扭杆组件在车辆运行时的实际受力情况不相符,测试的可靠性低和检测效率难以同步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组件极限载荷测试装置。

一种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组件极限载荷测试装置,包括整体机架、V型支撑块、扭转臂挡块、气缸、油缸、活塞、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推头、伺服模组、基座。其中,V型支撑块安装在伺服模组上,自动调整好在伺服模组上的相对的位置;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油缸上方,用于检测推头位置;推头、压力传感器和活塞连接一起并安装在油缸一侧,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载荷压力;扭转臂挡块是由两块半圆挡块组成,安装在基座上。

本实用新型利用传感器、伺服控制等技术,既保证测试可靠性,又简化测试过程,提高测试效率,测试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整体机架;2-V型支撑块;3-扭转臂挡块;4-气缸;5-油缸;6-活塞;7-压力传感器;8-位移传感器;9-推头;10-伺服模组;11-基座;12-扭杆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组件极限载荷测试装置,包括整体机架(1)、V型支撑块(2)、扭转臂挡块(3)、气缸(4)、油缸(5)、活塞(6)、压力传感器(7)、位移传感器(8)、推头(9)、伺服模组(10)、基座(11)。其中,V型支撑块(2)安装在伺服模组(10)上,自动调整好在伺服模组上(10)的相对的位置;位移传感器(8)安装在油缸(5)上方,用于检测推头(9)位置;推头(9)、压力传感器(7)和活塞(6)连接一起并安装在油缸(5)一侧,压力传感器(7)用于测量载荷压力;扭转臂挡块(3)是由两块半圆挡块组成,安装在基座(11)上。

使用时,气缸(4)作用下,扭转臂挡块(3)上半块打开,扭杆组件(12)的一头的扭转臂内侧的放在扭转臂挡块(3)下半块上,然后扭转臂挡块上下板块闭合,扭杆组件(12)另一头的扭转臂内侧放在V型支撑块(2)上,V型支撑块自动调整好在伺服模组上(10)的相对的位置,油缸(5)伸出推头(9),直到接触到杆端,压力传感器(7)检测到设定预压力时,说明扭转臂内侧和扭转臂挡块(3)已经贴紧,此时位移传感器(8)测试推头(9)的位置归零,油缸(5)继续加压到设定试验压力后保压设定的时间,位移传感器(8)同时检测推头(9)的移植。根据压力传感器(7)和位移传感器(8)测到的压力和位移判断扭杆组件(12)是否合格。

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