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4826发布日期:2019-02-01 19:4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检测,具体涉及一种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盖为多为双面胶粘合或塑胶卡扣位扣合形式,在扣合后需使用滚压设备对电池盖扣合或粘胶面进行滚压复压,保证电池盖扣合的可靠性,目前无法有效点检设备的位置度,设备位置度在出现异常时候无法及时发现,容易导致滚压电池盖出现批量性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治具,所述治具用于检测滚压设备,所述滚压设备包括用于对壳体组件进行滚压的滚轮,所述治具包括仿形主体,所述仿形主体具有顶面和相对所述顶面设置的底面,所述仿形主体在所述顶面设有检测部,所述检测部具有与所述底面相平行的对接面,所述对接面与所述底面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滚压高度,所述检测部用于对接所述滚轮,以使所述对接面与所述滚轮相切,以检测所述滚压设备的滚轮的位置度。

本申请提供的治具,通过所述检测部具有与所述底面相平行的对接面,所述对接面与所述底面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滚压高度,从而在对壳体组件进行滚压之前,可以将所述治具放置于滚压设备的设备槽中,通过所述检测部对接所述滚轮,以及所述对接面与所述滚轮相切,从而确认所述滚压设备的滚轮的位置度满足要求,从而实现快速有效检测滚压设备的位置度,避免出现批量性不良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治具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治具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治具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6是图5中p-p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治具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防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顶部”、“底部”、“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说明书中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将“~”前后记载的数值分别作为最小值及最大值包括在内的范围。在附图中,结构相似或相同的用相同的标号表示。

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提供一种治具100。所述治具100用于检测滚压设备10,所述滚压设备10包括用于对壳体组件20进行滚压的滚轮11,所述治具100包括仿形主体30,所述仿形主体30具有顶面31和相对所述顶面31设置的底面32,所述仿形主体30在所述顶面31设有检测部40,所述检测部40具有与所述底面32相平行的对接面41,所述对接面41与所述底面32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滚压高度,所述检测部40用于对接所述滚轮11,以使所述对接面41与所述滚轮11相切,以检测所述滚压设备10的滚轮11的位置度。

通过所述检测部40具有与所述底面32相平行的对接面41,所述对接面41与所述底面32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滚压高度,从而在对壳体组件20进行滚压之前,可以将所述治具100放置于滚压设备10的设备槽中,通过所述检测部40对接所述滚轮11,以及所述对接面41与所述滚轮11相切,从而确认所述滚压设备10的滚轮11的位置度满足要求,从而实现快速有效检测滚压设备10的位置度,避免出现批量性不良品。

为了便于描述,以所述治具100处于第一视角为参照进行定义,所述治具100的宽度方向定义为x1方向。所述治具100的长度方向定义为y1方向,所述治具100的厚度方向定义为z1方向。以所述壳体组件20处于第一视角为参照进行定义,所述壳体组件20的宽度方向定义为x2方向。所述壳体组件20的长度方向定义为y2方向,所述壳体组件20的厚度方向定义为z2方向。

请参阅图3,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组件20应用于电子设备200。所述电子设备20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可穿戴智能设备。所述壳体组件20包括中框21和与所述中框21相盖合的后盖22。所述壳体组件20具有待滚压面23和相对待滚压面23的内表面24。所述待滚压面23设置于所述后盖22背离所述中框21一侧。所述内表面24设置于所述后盖22朝向所述中框21一侧。所述壳体组件20设有连接部25。所述连接部25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20相对所述待滚压面23一侧,所述连接部25用于连接所述中框21和所述后盖22,以保持所述后盖22和所述中框21相对固定。所述连接部25可以是设置于所述后盖22的内表面24的粘胶层。所述连接部25粘结于所述后盖22和所述中框21之间,通过所述滚压设备10的滚轮11对所述待滚压面23进行滚压,使得所述后盖22和所述中框21在所述滚轮11的滚压作用下与所述连接部25紧密粘合,从而保证所述后盖22和所述中框21结合的可靠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25也可以是设置于所述后盖22的内表面24的卡扣,所述后盖22可以通过所述连接部25与所述中框21卡合连接。

请参阅图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仿形主体30为所述治具100的主体部分。所述仿形主体30的形状与所述壳体组件20的形状匹配。所述待滚压面23为不规则曲面,利用所述滚轮11滚压所述待滚压面23时,难以有效检测所述滚轮11在x2方向上和z2方向上的位置度。通过所述顶面31与所述底面32相平行,以及所述对接面41与所述底面32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滚压距离,再通过所述检测部40对接所述滚轮11,以及所述对接面41与所述滚轮11相切,从而便于确认所述滚轮11满足z1方向上的位置度要求,使得所述滚轮11可以在z2方向上滚压所述待滚压面23,保证所述后盖22和所述中框21均与所述连接部25紧密结合。

请参阅图4和图5,所述底面32与所述待滚压面23的形状匹配。所述检测部40在所述底面32上的正投影位置与所述连接部25在所述待滚压面23上的正投影位置相同。其中,两个所述连接部25设置于所述内表面24,两个所述连接部25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连接部25的相对方向平行于x2方向;两个所述检测部40设置于所述顶面31。两个所述检测部40相对设置,且两个所述检测部40的相对方向与x1方向平行,每一所述检测部40的长度方向与y1方向平行,两个所述检测部40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所述连接部25之间的距离。所述滚轮11对应两个所述检测部40处形成有两个滚压部12。通常利用所述滚轮11的两个滚压部12对待滚压面23进行滚压,但连接部25隐藏于所述待滚压面23背后,且所述待滚压面23通常为曲面,难以保证滚压部12在x2方向上对准所述待滚压面23对应所述连接部25的位置。通过两个所述检测部40分别对接所述滚轮11的两个滚压部12,从而便于确认所述滚轮11在x1方向上的位置度是否满足要求,使得所述滚轮11可以在x2方向上对准所述待滚压面23对应所述连接部25的位置,保证滚压效果。

请参阅图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部40位为设置于所述顶面31的凹槽。其中,所述顶面31具有第一侧边311和相对所述第一侧边311的第二侧边312。所述第一侧边311和所述第二侧边312均与x1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一侧边311和所述第二侧边312的相对方向与y1方向相平行。两个所述检测部40均由所述第一侧边311朝向所述第二侧边312延伸。每一所述检测部40的延伸方向与y1方向相平行,即每一所述对接面41沿y1方向延伸。所述仿形主体30于两个所述检测部40之间的部分形成对接凸台33。所述对接凸台33具有凸台端面331,所述凸台端面331由所述第一侧边311延伸至所述第二侧边312,且所述凸台端面331位于两个所述检测部40之间。所述滚轮11于两个所述滚压部12之间的部位形成避空槽13,所述对接凸台33用于对准并收容于所述避空槽13,以使所述滚压部12对准所述检测部40。其中,所述滚压部12围绕所述滚轮11的轴线设置。从而所述避空槽13围绕所述滚轮11的轴线设置。通过所述凸台对准并收容于所述避空槽13,从而保证两个所述滚压部12分别对准两个所述检测部40,从而便于快速校准所述滚轮11在x1方向上的位置度。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部40为设置于所述顶面31的凸起,所述仿形主体30于两个所述检测部40之间的部分形成凹槽。

请参阅图2,所述避空槽13具有与所述滚轮11的轴向相平行的避空面14。所述凸台端面331与所述对接面41相平行。所述凸台端面331用于对接所述避空面14,以检测所述滚轮11的轴向与所述凸台端面331的平行度。两个所述检测部40分别对接两个所述滚压部12的状态,所述对接凸台33对准并收容于所述避空槽13。所述凸台端面331为具有较大面积的矩形平面,通过所述凸台端面331对接所述避空面14,便于观察所述凸台端面331与所述避空面14是否相切,以判断所述滚轮11的轴向与所述凸台端面331的平行度。

请参阅图6,所述顶面31还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三侧边313,两个所述第三侧边313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侧边311和所述第二侧边312之间。两个所述第三侧边313相互平行。两个所述第三侧边313均与y1方向相平行。两个所述检测部40分别邻近两个所述第三侧边313设置。所述检测部40具有连接所述对接面41和所述凸台端面331的侧面42,以及相对所述侧面42设置的开口43。

请参阅图7,所述治具100在所述侧面42附设有缓冲层44,所述缓冲层44用于将所述滚压部12与所述侧面42隔离开。当所述滚轮11的两个滚压部12分别滚压于两个所述检测部40时,所述缓冲层44可以将所述滚压部12与所述检测部40的侧面42隔离开,所述缓冲层44可以是橡胶层,所述缓冲层44可以缓冲外部对所述侧面42的冲击,避免所述滚压部12绕所述滚轮11轴向转动时受到所述检测部40的侧向抵触而晃动,保证准确检测所述滚轮11在z1方向上的位置度。由于所述检测部40具有相对所述侧面42的开口43,即所述检测部40相对所述侧面42一侧为开放式结构,当所述滚轮11的两个滚压部12分别滚压于两个所述检测部40时,检测人员可以经所述开口43查看所述滚压部12在z1方向与所述对接面41的接触情况,进而判断所述滚轮11的位置度。

请参阅图8和图9,进一步地,所述治具100还包括部分覆盖并固定连接所述对接面41的压敏涂料部50,所述压敏涂料部50用于承载所述滚轮11的滚压作用,并对应所述滚轮11的接触压力进行显色,以检测所述滚轮11的表面的平整度。

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压敏涂料部50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检测部40的对接面41上。每一检测部40具有第一开放端45和相对所述第一开放端45的第二开放端46。所述第一开放端45和所述第二开放端46的相对方向与y1方向相平行。所述压敏涂料部50设置于所述第一开放端45和所述第二开放端46之间。所述压敏涂料部50包括依次层叠的显色层51和微颗粒层52。所述显色层51涂覆有显色剂。所述微颗粒层52中包括含有染色剂的微型胶囊。所述滚轮11可以经所述第一开放端45或所述第二开放端46进入所述检测部40,并滚压于所述压敏涂料部50,所述微型胶囊在所述滚轮11的滚压作用下破裂,使得所述微型胶囊中的染色剂流出并与所述显色层51的显色剂发生化学反应显色。若所述压敏涂料部50显色均匀,即所述滚轮11对所述压敏涂料层的接触压力分布均匀,则所述滚轮11的表面平整度较好。若所述压敏涂料部50显色不均匀,即所述滚轮11对所述涂料层的接触压力分布不均,则所述滚轮11表面不平整。当所述滚轮11满足z1方向上和x1方向上的位置度要求之后,可以利用所述滚轮11沿y1方向移动,由所述第一开放端45向所述第二开放端46滚动,以完成对所述滚轮11的表面平整度的检测。从而所述治具100可以连续完成对所述滚轮11的位置度和平整度的检测,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

所述治具100还包括覆盖并固定连接所述压敏涂料部50的保护层60。所述保护层60位于所述压敏涂料部50背离所述对接面41一侧。所述保护层60固定于所述显色层51背离所述微颗粒层52一侧。所述保护层60具有承载面61。所述承载面61为矩形平面。所述承载面61用于承载所述滚轮11的滚压作用,所述保护层60可以保护所述显色层51免受所述滚轮11表面的刮伤。所述保护层60设有操作部62,所述操作部62设置于所述承载面61的边缘。所述操作部62用于提供剥离所述压敏涂料部50的操作部位。所述保护层60与所述压敏涂料部50紧密结合,且所述保护层60与所述压敏涂料部50之间的结合力大于所述压敏涂料部50之间的结合力,所述保护层60和所述压敏涂料部50形成强化的整体,操作人员可以经所述操作部62将所述保护层60和所述压敏涂料部50一起剥离所述对接面41,便于察看所述压敏涂料部50的显色情况,并避免所述压敏涂料部50部分残留在所述对接面41上。

本申请提供的治具,通过所述检测部具有与所述底面相平行的对接面,所述对接面与所述底面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滚压高度,从而在对壳体组件进行滚压之前,可以将所述治具放置于滚压设备的设备槽中,通过所述检测部对接所述滚轮,以及所述对接面与所述滚轮相切,从而确认所述滚压设备的滚轮的位置度满足要求,从而实现快速有效检测滚压设备的位置度,避免出现批量性不良品。

综上所述,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该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该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申请的防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