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贴片机的料件外设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7671发布日期:2019-04-16 23:32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贴片机的料件外设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料件检测系统,特别有关于一种应用于贴片机的料件外设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的快速发展,电子装置的生产也导入贴片机(Surface-mount technology,简称SMT)的辅助。在过去操作贴片机需要由工程人员先将输入料件安装至料枪(feeder)中。一般而言,输入料件的安装可以分为逐次安装与批次安装。逐次安装的方式系为工程人员将输入料件装至料枪中,并将料枪安装至至贴片机的入料轨道中。由于习知的贴片机并无检测料枪与输入料件的机制。因此可能会发生工程人员将原本安装于入料轨道A的料枪安装至入料轨道B的情况。由于错误的输入料件与入料轨道,使得所生产的电路板随之报废。

虽然有其他自动化厂商提出新的贴片机,并在料枪中加入可被识别的相关机制。当工程人员将料枪安装至入料轨道时,贴片机会判断所安装的料枪是否处于相应的入料轨道。但此习知技术仍存在两问题,分别是:一、料枪与输入料件是否对应;二、新种类的贴片机成本过高。

诚如前文所述,在可识别料枪的贴片机虽然可以识别料枪位置,但料枪中所存储的输入料件是否正确就不得而知。所以还是有可能发生错误的输入料件被装设到料枪中的问题。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要导入新型贴片机除了添购成本外,还需要考量机台的架设、后台的连接与资料的搜集等问题。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新型贴片机的相关成本远大于传统贴片机。因此中小企业还是多采用传统的贴片机,并倚靠人工检验料件。

此外,批次安装的方式系为工程人员一次性的将输入料件安装至各料枪中,再将所有的料枪装设置贴片机中。新型贴片机虽然可以提示使用者有无料枪安装错误。但是在贴片机运作时,工程人员无法进行备料的处理。因为贴片机的入料轨道已经安装料枪,工程人员若将所有输入料件安装至对应的料枪中,可能会发生料枪错乱的问题。所述料枪错误系为工作人员将料枪顺序排列错误,使得安装料枪至贴片机时会造成输入料件错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贴片机入料时工作人员在整理料件时可能发生的各种错误情况,特别是单次备料与批次备料时可能发生的错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应用于贴片机的料件外设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套件、服务端与入料装置。检测套件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至少一输料沟槽、侦测装置与第一讯号传输装置,第一开口对应设置于贴片机的输料接口,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设置输料沟槽,每一输料沟槽中设置侦测装置,侦测装置电性连结于第一讯号传输装置,并于侦测装置致能时令第一讯号传输装置传输第一提示讯号;服务端具有处理装置、第二讯号传输装置、输入装置与提示装置,处理装置电性连接于第二讯号传输装置、输入装置与提示装置,第二讯号传输装置电性连接于检测套件,输入装置接收该输入料件的料件资讯,由处理装置发出第二提示讯号,并令提示装置播放第二提示讯号;入料装置具有容置空间与触发部件,容置空间用于储存输入料件,入料装置安装于输料沟槽时,触发部件用于致能侦测装置,入料装置用于装设输入料件;其中,根据第二提示讯号将入料装置置入输料沟槽,入料装置安装于输料沟槽且触发部件触发侦测装置,服务端根据第一提示讯号生成第三提示讯号,并驱动提示装置播放第三提示讯号。

本申请更提出应用于贴片机的料件外设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检测贴片机的输入料件的种类与对应进料的输入位置并逐次进料。

本发明的应用于贴片机的料件外设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套件、服务端与入料装置。检测套件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至少一输料沟槽、侦测装置与第一讯号传输装置,第一开口对应设置于贴片机的输料接口,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设置输料沟槽,每一输料沟槽中设置侦测装置,侦测装置电性连结于第一讯号传输装置,并于侦测装置致能时令第一讯号传输装置传输第一提示讯号;入料装置用于装设输入料件,入料装置具有识别编码、容置空间与触发部件,容置空间用于储存输入料件,入料装置安装于输料沟槽时,触发部件用于致能侦测装置;服务端具有处理装置、第二讯号传输装置、输入装置与提示装置,处理装置电性连接于第二讯号传输装置、输入装置与提示装置,第二讯号传输装置电性连接于检测套件,输入装置用于接收输入料件的料件资讯与识别编码,处理装置配对所接收的料件资讯与识别编码并指派输料沟槽,处理装置根据配对结果生成第二提示讯号,并令提示装置播放第二提示讯号;其中,将入料装置安装输入料件并设置于输料沟槽,输料沟槽的侦测装置传输第一提示讯号至服务端,处理单元根据第一提示讯号生成第三提示讯号,并驱动提示装置播放第三提示讯号。

本申请另提出应用于贴片机的料件外设检测系统,其系包括检测套件、服务端与入料装置。检测套件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至少一输料沟槽、侦测装置与第一讯号传输装置,第一开口对应设置于贴片机的输料接口,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设置输料沟槽,每一输料沟槽中设置侦测装置,侦测装置电性连结于第一讯号传输装置,并于侦测装置致能时令第一讯号传输装置传输第一提示讯号;入料装置用于装设输入料件,入料装置具有识别编码、容置空间与触发部件,容置空间用于储存输入料件,入料装置安装于输料沟槽时,触发部件用于致能侦测装置;服务端具有处理装置、第二讯号传输装置、输入装置与提示装置,处理装置电性连接于第二讯号传输装置、输入装置与提示装置,第二讯号传输装置电性连接于检测套件,输入装置接收输入料件的料件资讯与识别编码,使处理装置根据输入料件与入料装置生成配对记录;其中,处理装置再次扫描料件资讯或识别编码取得配对记录,处理装置根据配对记录选择输料沟槽并产生第二提示讯号,且提示装置播放第二提示讯号,入料装置安装于对应的输料沟槽使侦测装置传输第一提示讯号至服务端,处理单元根据第一提示讯号生成第三提示讯号,并驱动提示装置播放第三提示讯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本申请的应用于贴片机的料件外设检测系统与方法可以提示使用者在安装料件过程中有无将入料装置错置于输料沟槽中。

2)本申请的批次检测更可以提高工作人员在贴片机运作时进行下一回合的备料准备。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第1A图系为本申请的外设检测系统架构示意图。

第1B图系为本申请的输入料件示意图。

第1C图系为本申请的入料装置与输入料件的示意图。

第1D图系为本申请的检测套件的俯视示意图。

第1E图系为本申请的检测套件与警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第1F图系为本申请的另一种检测套件与警示装置的示意图。

第2A图系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态样流程示意图。

第2B图系为本申请的显示可安装的输料沟槽示意图。

第2C图系为本申请的多输料沟槽的警示示意图。

第2D图系为本申请的侦测装置与触发部件的做动示意图。

第2E图系为本申请的错误安装至输料沟槽的示意图。

第3A图系为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态样架构示意图。

第3B图系为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态样入料装置示意图。

第4图系为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态样运作流程示意图。

第5图系为本申请的又一种实施态样运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请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本申请所揭示一种应用于贴片机200在输入料件120时的外设检测系统100,请配合第1A图所示。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态样的外设检测系统100包括:入料装置110、检测套件130与服务端140。

入料装置110(feeder)可装设于输料沟槽133,并将输入料件120填充至贴片机200。本申请所述的输入料件120系为积体电路晶片与料盘的统称,如第1B图所示。入料装置110具有容置空间111与触发部件112,如第1C图所示。容置空间111用于储存输入料件120并提供输入料件120至贴片机200,在第1C图中系以虚线表示容置空间111于入料装置110内部的位置。实际上,对于不同厂牌的入料装置110,容置空间111也可以被设置于外部,并非仅局限于本说明书中所界定。入料装置110安装于输料沟槽133时,触发部件112用于致能侦测装置134。触发部件112可以透过遮断、压抵或感应等方式致能侦测装置134。

检测套件130包括检测套件130具有第一开口131、第二开口132、至少一输料沟槽133、侦测装置134与第一讯号传输装置135,如第1D图与第1E图所示。检测套件130系由所述的输料沟槽133并列所组成。输料沟槽133对应贴片机200的入料轨道,借以确保每一输料沟槽133的输入料件120可以被填充至对应入料轨道中。输料沟槽133也可以是等间距对应置入料轨道。所述输料沟槽133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开口131与第二开口132。在本申请中第一开口131系对应贴片机200的输料接口210,且输料接口210中的入料轨道各自对应输料沟槽133。第一开口131与第二开口132之间的两侧边可以选择性的设置导引装置。在本申请中系以输料沟槽133的两侧分别设置侧壁,用以引导入料装置110的安装。在每一输料沟槽133的相应位置处设置侦测装置134。

侦测装置134的种类系为微动开关、光感应器、蓝芽传输模组、近距离无线通讯(Near-field communication,NFC)、射频识别器(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或紫蜂无线通讯(ZigBee)。本申请系以微动开关为例,在第1D图中输料沟槽133底部设置侦测装置134。在不同实施态样中,侦测装置134可以设置于两侧壁或其他位置,用于侦测入料装置110是否安装于输料沟槽133中。每一侦测装置134电性连接至第一讯号传输装置135。当侦测装置134被致能时,侦测装置134将驱动第一讯号传输装置135传输第一提示讯号。

此外,在检测套件130中可以选择性的设置警示装置114。警示装置114除了可以单独设置外,也可以对每一输料沟槽133设置独立的警示装置114,如第1F图所示。警示装置114系为荧幕、发声装置或显示灯号。警示装置114连接于第一讯号传输装置135。警示装置114用以播放来自于服务端140的第三提示讯号。

为清楚说明各种提示讯号之作用。以下对各提示讯号分别定义。第一提示讯号提示入料装置110是否安装于正确的输料沟槽133。第二提示讯号提示输入料件120所安装的输料沟槽133。第三提示讯号警示装设于输料沟槽133的入料装置110正确。第四提示讯号警示装设于输料沟槽133的入料装置110错误。

服务端140具有处理装置141、储存装置142、第二讯号传输装置143、输入装置144与提示装置145。服务端140可以是个人电脑(computer)、嵌入式系统(embedd system)或云端伺服器(cloud server)等具有运算能力的计算机。服务端140可以电性连接至检测套件130,也可以透过网路连接至检测套件130。

处理装置141电性连接于储存装置142、第二讯号传输装置143、输入装置144、与提示装置145。第二讯号传输装置143电性连接于检测套件130,第二讯号传输装置143用于传输第一提示讯号。储存装置142用于存储作业系统、检测程序与产品料表。检测程序用于指派入料装置110至输料沟槽133与判断入料装置110与输料沟槽133是否正确安装。产品料表用于记录每一产品的各项输入料件120。

输入装置144用于接收输入料件120的料件资讯121,料件资讯121可以是但不限定为条码(barcode)、快速响应矩阵图码(Quick Response,QR Code)、型号编码、NFC或ZigBee。输入装置144可以透过光学扫描器或讯号感应器等方式取得料件资讯121。处理装置141取得料件资讯121号将会决定输料沟槽133,以供入料装置110安装至输料沟槽133。

在服务端140接获第一提示讯号后,处理装置141会发出第二提示讯号并驱动提示装置145播放第二提示讯号。提示装置145可以借由声音、灯光或影像等方式播放提示讯号。例如,若提示装置145为LED荧幕,则提示装置145可以显示第二提示讯号的所要求的输料沟槽133的相应画面。

接着,使用者根据第二提示讯号将入料装置110安装置对应的输料沟槽133中。入料装置110安装至输料沟槽133时会致能第一提示讯号,并将第一提示讯号发送至服务端140。服务端140根据输料沟槽133的第一提示讯号判断是否为第二提示讯号所载的输料沟槽133。若所安装的输料沟槽133一致时,则服务端140会生成第三提示讯号并由提示装置145播放第三提示讯号。

此外,若是检测套件130设有警示装置114,则服务端140也可以将第三提示讯号或第四提示讯号发送至检测套件130与警示装置114,借以提示使用者的安装是否正确。例如:若警示装置114为LED灯,且使用者将入料装置110安装至错误的输料沟槽133。在本应安装的输料沟槽133的警示装置114,警示装置114会播放相应的灯号(或颜色),用于提示使用者入料装置110并未被安装置相应的输料沟槽133中。

为清楚说明本申请的运作方式,请配合第2A图所示,其系为本申请的运作流程示意图。本申请的贴片机的料件外设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S210:将输入料件安装于入料装置;

步骤S220:由服务端扫描输入料件并取得料件资讯;

步骤S230:服务端根据料件资讯生成第二提示讯号,第二提示讯号用于播放所选出的输料沟槽;

步骤S240:将入料装置装设置输料沟槽,并致能输料沟槽的侦测装置,使侦测装置发出第一提示讯号;

步骤S250:将第一提示讯号传输至服务端,并判断是否正确安装至正确的输料沟槽;

步骤S260:若为正确的输料沟槽,服务端根据第一提示讯号生成第三提示讯号,并驱动提示装置播放第三提示讯号;以及

步骤S270:若为错误的输料沟槽,服务端生成第四提示号,并驱动提示装置播放第四提示讯号。

在本申请中,输入料件120的扫描与安装顺序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作业方式进行调整,并非仅局限与此。当使用者扫描输入料件120的料件资讯121时,服务端140会查询产品料表中的该项产品是否存在该项输入料件120。若输入料件120不存在于产品列表,则服务端140会驱动提示装置145用于提示使用者该项输入料件120并非属于该项产品的内容物。

在服务端140确认输入料件120后,服务端140会产生第二提示讯号。而第二提示讯号的播放可以透过前文所述提示装置145或警示装置114所实现,用以提示使用者入料装置110所搭配的输料沟槽133。例如:提示装置145若为LED荧幕,则在提示装置145上显示入料装置110所欲安装的输料沟槽133的编号。于此同时,输料沟槽133中的警示装置114(例如:LED灯)也可以同步被致能,如第2B图所示。如果存在输入料件120可对应多个输料沟槽133的情况,则可供安装的输料沟槽133的警示装置114也会随之致能,如第2C图所示。

当入料装置110安装至输料沟槽133时,输料沟槽133中的侦测装置134会被致能,如第2D图所示。在本实施态样系以微动开关作为说明。在输料沟槽133底部设置侦测装置134。侦测装置134的位置系对应于入料装置110的触发部件112。入料装置110安装至输料沟槽133时,触发部件112就会抵住侦测装置134,借以致能侦测装置134。此外,本申请也可以采用其他不同触发方式的侦测装置134。例如:侦测装置134为光感应器,则触发部件112可以遮断光感应器作为触发第一提示讯号的条件。

因此侦测装置134会透过第一讯号传输装置135发送第一提示讯号至服务端140。服务端140会进一步判断入料装置110与输料沟槽133是否匹配。所述的匹配系为入料装置110被安装至服务端140所指派的输料沟槽133。反之,当两者不匹配的情况,则是入料装置110被安装至服务端140并未指派的输料沟槽133。当入料装置110匹配于输料沟槽133,则服务端140会驱动提示装置145播放第三提示讯号,如第2E图。当入料装置110不匹配输料沟槽133,则服务端140会驱动提示装置145播放第四提示讯号。此外,服务端140也可以驱动警示装置114播放第二提示讯号,用于提示使用者正确的输料沟槽133。

使用者可以每次扫描料件资讯121后即刻取得输料沟槽133的位置。使用者随即将入料装置110与输入料件120安装至输料沟槽133。因此在每次安装时可以确保使用者安装入料装置110与输料沟槽133的正确性。

请参考第3A图所示,其系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态样的架构示意图。在此一实施态样中料件外设检测系统100包括:入料装置110、检测套件130与服务端140。入料装置110具有识别编码113、容置空间111与触发部件112,如第3B图所示。识别编码113系为条码、QR码或产品型号。容置空间111用于储存输入料件120并提供输入料件120至贴片机200。入料装置110安装于输料沟槽133时,触发部件112用于致能侦测装置134。

检测套件130包括检测套件130具有第一开口131、第二开口132、至少一输料沟槽133、侦测装置134与第一讯号传输装置135。服务端140具有处理装置141、储存装置142、第二讯号传输装置143、输入装置144与提示装置145。本实施态样的检测套件130与服务端140的所属部件构成与讯号传输均与前一实施态样相同,因此不重复说明。

在此一实施态样中系透过识别编码与输料沟槽进行配对。为进一步说明运作过程还请配合第4图所示,此一实施态样的料件外设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0:由服务端扫描输入料件并取得料件资讯;

步骤S420:服务端扫描入料装置的识别编码;

步骤S430:服务端配对入料装置与输入料件,并将输入料件安装于所配对的入料装置;

步骤S440:服务器根据料件资讯与识别编码生成第二提示讯号;

步骤S450:由提示装置播放第二提示讯号;

步骤S460:将入料装置装设置输料沟槽,并致能输料沟槽的侦测装置,使侦测装置发出第一提示讯号;

步骤S470:将第一提示讯号传输至服务端,并判断是否正确安装至正确的输料沟槽;

步骤S480:若为正确的输料沟槽,服务端根据第一提示讯号生成第三提示讯号,并驱动提示装置播放第三提示讯号;以及

步骤S490:若为错误的输料沟槽,服务端生成第四提示号,并驱动提示装置播放第四提示讯号。

首先,服务端140分别扫描输入料件120与入料装置110,用于取得料件资讯121与识别编码113。服务端140查询料件资讯121是否存在于产品料表中。若是产品料表中存在该项输入料件120,则服务端140将所输入的识别编码113与输入料件120建立配对记录。换言之,服务端140所扫描的输入料件120将只能装设在具有配对记录的入料装置110中。

接着,服务端140根据料件资讯121与识别编码113选择输料沟槽133,并产生第二提示讯号。服务端140驱动提示装置145播放第二提示讯号,用于提示入料装置110可安装的输料沟槽133。当入料装置110安装至输料沟槽133时,侦测装置134将会发送第一提示讯号至服务端140。服务端140根据第一提示讯号与前述的选择结果进行比对。当入料装置110匹配于输料沟槽133,则服务端140会驱动提示装置145播放第三提示讯号。当入料装置110不匹配输料沟槽133,则服务端140会驱动提示装置145放第四提示讯号。于此同时,服务端140仍会向警示装置114发送第二提示讯号,借以提示使用者正确的输料沟槽133。

在此一实施态样中,使用者在每一回合中扫描输入料件120与入料装置110。服务端140即可建立输入料件120与入料装置110的配对记录,并提示使用者欲安装的输料沟槽133。使用者可以每回合完成配对后就安装至输料沟槽133,借以避免入料装置110的误安装的情况发生。服务端140可以即时追踪入料装置110的使用频率与所搭载的输入料件120,借以反馈入料装置110的设备使用量、产品良率或耗损度。

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态样应用于多入料装置110的处理与输料沟槽133的配对,特别应用在预先备料的阶段。此一实施态样的部件构成与前一实施态样相同,所述部件连接与讯号还请参考第3A图。

请配合第5图所示,其系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态样的运作流程示意图。本申请的此一实施态样的运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10:由服务端扫描入料装置的识别编码与输入料件的料件资讯;

步骤520:将输入料件安装至入料装置;

步骤530:服务端根据识别编码与输入料件并生成配对记录;

步骤540:重复扫描料件资讯与识别编码,直至完成所有输入料件与入料装置;

步骤550:选择任一已安装输入料件的入料装置,并扫描识别编码,用于取得配对记录;

步骤560:服务端根据配对记录选择输料沟槽,并发出第二提示讯号用于指示被选出的输料沟槽;

步骤570:将入料装置安装于输料沟槽;

步骤580:将第一提示讯号传输至服务端,并判断是否正确安装至正确的输料沟槽;

步骤591:若为正确的输料沟槽,服务端根据第一提示讯号生成第三提示讯号,并驱动提示装置播放第三提示讯号;以及

步骤592:若为错误的输料沟槽,服务端生成第四提示号,并驱动提示装置播放第四提示讯号。

在本实施态样中,使用者可以在贴片机200运作完成前进行所有料件的备料处理。首先,服务端140扫描输入料件120与入料装置110,分别取得料件资讯121与识别编码113。服务端140根据料件资讯121与识别编码113将输入料件120与入料装置110进行配对,用于绑定入料装置110与输入料件120。使用者重复步骤S510~S540,直至完成所有输入料件120与入料装置110的配对。

使用者从入料装置110中选择任一,并扫描所选的入料装置110与识别编码113。服务端140根据识别编码113取得相应的配对记录,并选择相应入料装置110的输料沟槽133。服务端140驱动指示装置播放第二提示讯号,用于提示使用者入料装置110可供安装的输料沟槽133。于此同时,处理装置141也可以在提示装置145上播放输入料件120与入料装置110的配对记录,用于提示使用者入料装置110中是否为正确的输入料件120。使用者可以批次的将入料装置110安装至检测套件130中。

使用者根据第二提示讯号将入料装置110安装至对应的输料沟槽133中。输料沟槽133的侦测装置134被触发时,第一讯号传输装置135会发送第一提示讯号至服务端140,并由提示装置145显示第一提示讯号。当入料装置110匹配于输料沟槽133,则服务端140会驱动提示装置145播放第三提示讯号。当入料装置110不匹配输料沟槽133,则服务端140会驱动提示装置145播放第四提示讯号。最后,所有的入料装置110装设至检测套件130后,使用者可以直接将检测套件130安装至贴片机200的输料接口210。

本申请的应用于贴片机200的料件外设检测系统100与方法主要应用于贴片机200在入料与备料时的料件检测。料件外设检测系统100可以提示使用者在安装入料装置110与对应的输料沟槽133,并且在安装正确或错误时均会产生对应的提示。另外,本申请可以让使用者在备料期间先行装设输入料件120至入料装置110,以待贴片机200完成当前的入料处理。使用者在入料前仅需要扫描入料装置110与识别编码113,料件外设检测系统100即可显示相应的输料沟槽133。相较习知技术的备料时需要由使用者记忆入料装置110与输料沟槽133等事项,本申请除了可以实现批次备料,更可以确保入料时使用者要安装至哪一道输料沟槽133的问题。

所述装置与前述的方法流程描述对应,不足之处参考上述方法流程的叙述,不再一一赘述。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