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膜包封的具有膜蛋白的粒子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9264610阅读:来源:国知局
,所W垂直偏振光不能有 效穿透导电层。用液氮冷却的光伏蹄簡隶(MCT)检测器测量全反射的IR束强度。在无氧条 件下在28°C进行IR测量。用无二氧化碳的干燥空气吹扫样品装置。使用Blac化am-Harris 3-term变迹和零填充系数2,W4cnTi分辨率记录FTIR光谱。干设图W双侧模式测量并使 用化wer相位校正模型变换成光谱。使用软件包0PUS7和化iginL油'S化igin软件分析 光谱。
[0103] 用白光进行光照,所述白光来自从Dolan-Jenner(Boxborou曲,MA)获得的光纤实 施的Fiber-LiteDC950照明器(150W,面素石英灯)。
[0104] 实施例9 ;在基于琼脂糖珠的PLB中通过LSM转运质子
[010引 40 y 1琼脂糖-PLB小珠与1ml Tris-肥1/KC1缓冲剂巧mM/35mM,抑8)和20 y 1 巧光素溶液(2mg/10ml氯仿)混合。在20分钟温育后,通过淋洗、离屯、(400化pm,1分钟,Heraeus Rresco Micro离屯、机,Thermo Scientific)并重悬,在无染料的Tris-HCl/KCl缓 冲液巧/35mM)中洗漆样品3次。
[010引实施例10 ;娃-蛋白质-脂质-珠(Si-PLB)的制备
[0107]Ni-NTA官能化的25nm二氧化娃纳米粒子(Si-NP)W25mg/ml的浓度购自Kisker Biotech。将 266. 7y1Si-NP用DDMDPK缓冲液(0. 05MK2HP04,0. 1MKC1,pH= 8,0. 1% 孤M)稀释至400y1。360y1 ( = 6mgSi-NP)该种稀释物与300y1 10yMCcO溶液混合, 溶解于DDMDPK缓冲液中,并温育2小时,在此期间温和转动。此后,从CarlRoth获得的 Spectra/化rFloat-a-Lyzer(MWC0 ;500-1000Da)(体积 5ml)用 840y1 40yMDiPhyPC悬 液(用孤MDPK缓冲液稀释)和660y1Si-NP-CcO混合物填充。将该种样品在室温在IL DPK缓冲溶液中透析,在2、4-6和10-14小时后更换透析液。在最后更换后,透析继续进行 2小时。
[0108] 实施例11 ;NTA-Si-NP的光散射测量
[0109]在Malvern "Zetasizer Nano ZS"(散射角;173。)中实施Si-NTA-NP的光散射 测量。将Si-NP用孤MDPK缓冲液稀释至浓度lmg/mU960y1孤MDPK中的40y1Si-NP)。 将该个样品混合并在一次性"聚苯己締"比色皿(体积1ml)中测量,5轮10次测量。
[0110] 向样品巧60y1DDMDPK中的 40y1Si-NP)逐步添加CcO溶液(10-80y1,10y1 递进CcO母液10yM,溶解于孤MDPK缓冲液中)。
[0111] 测量1ml本体体积中ImgSi-NP和20-50y1 (也是10y1递进)CcO悬液的固定 浓度。在1. 5ml微量离屯、管中制备该些样品,之后将它们填充至聚苯己締比色皿中。
[0112] 实施例 12 ;NTA-Si-PLB的UV-VIS测量
[0113] 在1.5ml微量离屯、管中混合如下文所述那样制备的样品,填充于精度小室 (HellmaAnal5rtics,lmm光程)中并在分光光度计化itachiU-2900)中测量。
[0114] 测量W下样品的吸收谱:
[01 巧]仅溶解的CcO(50y1CcO溶液 10yM,200y1 孤MDPK)
[0116]仅Si-NP(40y1Si-NP储料(25mg/ml),210y1DDMDPK)
[0117]Si-NP连同结合的CcO(40y1Si-NP母液(25mg/ml),50y1CcO溶液 10yM, 160y1DDMDPK)
[om]Si-PLB(250y1Si-PLB溶液,浓度与含有CcO的Si-NP相同)
[0119] 在每次测量后,含有CcO的样品与一些亚硫酸氨钢晶体(SigmaA1化ich)混合W 测量还原型CcO的光谱。
[0120] 实施例 13 ;Si-PLB的LSM
[012U将 240y1Si-PLB溶液与 152y1DPK缓冲液和 8y1 二-4-AN抓地S染料(Loew, 2mg/10ml无水己醇)混合并且在共聚焦巧光显微镜中测量。
[0122] 实施例14 ;在脉冲灯激发Ru络合物后Si-NTAPLB的巧光光谱法
[0123] 制备Si-PLB溶液并用二-4-AN抓地S标记,并含有用于脉冲灯激发的苯胺、Ru(联 化晚)2双菲咯咐和3-駿基-2, 2, 5, 5-四甲基-1-化咯烷基氧化物。通过将240y1Si-PLB 溶液与 8y1 二-4-ANBDQBS溶液、142y1 缓冲液巧mlTris-肥l/35mMKCl)和 10y1 由母 液5〇11113-駿基-2,2,5,5-四甲基-1-化咯烷基氧化物(在甲醇中)、50〇1111苯胺(在己 醇中)、2. 5mMRu(联化晚)2双菲咯咐(在己膳中)和缓冲液巧mlTris-肥l/35mMKC1) (1:1:1:7)的混合物制成的溶液分别混合,做到该一点。
[0124] 在脉冲灯激发Ru络合物之前和之后测量如此制备的Si-PLB。
[01巧]实施例15 ;结果-细胞色素C氧化酶
[0126] 将膜蛋白重构至双层脂质膜中W形成图1中示意性显示的所谓蛋白质-脂质珠, PLB。作为首个示例,展示了次氮基=己酸(NTA)修饰的微米大小琼脂糖珠,其中将化S标签 与亚基I连接的脱氮副球菌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借助化S标签技术固定到所述琼脂糖 珠上。如此制备的PLB可W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LSM)便利地研究(Claxton,N.,S.; Fellers,T.J. ;Davidson,M.W.LaserScanningConfocalMicroscopy.Oxford,Bios Scientific化blishers, 1987;第1979卷),尤其当该珠与基底的表面连接时。可W使用 选择的巧光探针,将蛋白质/膜系统内部或与之紧邻的物理参数的变化作为时间的函数监 巧。。也可W通过表面-等离子体增强型巧光光谱法(SPF巧检测时间依赖性变化。
[0127] 通过His标签技术定向固定膜蛋白是一项充分建立的方法。先前已经在扁平面 上研究了向双层脂质膜中重构,因而使用固定化蛋白质作为支架(Giess等人,Bio地ys J2004, 87, 3213Baumann等人,SoftMatter2011,7, 9535;Kibrom等人,Soft Matter, 2011,7, 237-246)。在微米规模凝胶珠的情况下,巧光标记的脂质如NBDPE可W用 来通过LSM可视化自装配的双层脂质膜(图2a)。已经通过458nm多路-Ar激光束激发NBD 阳。用已经向其中共重构二植烧酷磯脂值化yPC)、NBD-PE和巧PC的PLB获得图像。疏水 性巧错定基团设计成将珠连接至流动小室的表面。在该些条件下,PLB黏附至该表面,从而 经受住由缓冲水溶液通过引起的流体应力。另外,电压敏感性探针,如二-8-ANEPPS可W添 加至浸泡溶液。采用488nm氣激光束激发的二-8-ANEPPS时,巧光谱显示双层脂质膜的存 在,因仅渗入双层脂质膜中的二-8-A肥PPS产生检出的巧光强度(图化)。非特异性结合的 或含水本体相内部存在的二-8-ANEPPS具有104倍更低的巧光强度。图2a和图化中所示 的图像显示珠周围一个厚度规律的层。然而,已知双层脂质膜本身在二氧化娃珠上自装配。 因此,作为对照实验,将凝胶珠在无固定化CcO的情况下进行透析。可W在二-8-ANEPPS存 在下见到双层脂质膜,然而,比固定化膜蛋白存在下的双层脂质膜更宽和更模糊(图2d): 另一个阴性对照由尝试标记用二-8-ANEPPS仅固定化CcO组成。最后,将近红外电压敏感 性巧光染料二-4-AN抓地S插入、由化Ne激光激发,该再次显示界定良好的包围珠的双层脂 质膜(图2c)。迄今,在珠的赤道面记录图像(图3a)。焦平面调节至PLB顶部的激光扫描 图像显示直径更小的连续巧光,如对完全覆盖珠的封闭型双层脂质膜所预期那样(图3b)。 从该些结果得出结论:使用膜蛋白作为支架导致界定良好的均匀覆盖整个珠表面的脂质双 层。
[0128] 用连接至亚基I的His标签固定的CcO随细胞色素C结合位点取向,指向膜的外 部。对亚基I和亚基II均特异性的兔多克隆第一IgG-抗体与PLB结合。随后,切5缀合 物第二抗体与第一IgG结合并且通过化Ne激光在633皿激发切5标记物。与使用膜结合 型标记物获得的强度相比,由低巧光强度指示CcO的存在(图4)。该显示与脂质相比嵌入 脂质层中的蛋白质的填充密度相对低。
[0129]CcO是呼吸链的末端复合体。它将因氧还原成水所获得的自由洽转化成质子 Ay~H+跨脂质膜的电化学电势差异。较大部分的Ay~H+是膜电位AO。因此,CcO 在PLB内部的功能可W由电压敏感性染料展示。如从电计量测量熟知,当CcO在氧存在下 由细胞色素C和抗坏血酸还原时,A0按毫秒时间尺度生成炬elevich等人,Proc.化tl. Acad.Science2007, 104, 2685)。因此,使用LSM在相同条件下测量A巫。使用二-8-ANEPPS 的比率测量将是备选方法,然而,二-8-ANEPPS的发射光谱显示在Q-能带区与细胞色素 C的消光光谱明显重叠。另外,细胞色素C与CcO的强静电结合可W导致细胞色素C和 二-8-ANEPPS的空间隔离缩减,该可能导致二-8-ANEPPS发射因F6rs化r转移而巧灭。静 电结合还可能影响蛋白质内部的偶极电势,如二-8-ANEPPS的巧光强度增加所示,该种增 加几乎是相同的,无论还原型或氧化型细胞色素C是否已经与PLB结合。
[0130] 为了克服该些问题,将脂质膜用近红外电压敏感性巧光染料二-4-AN抓地S标 记(LoewBioelectromagnetics, 1992, 13, 179-189;Matiukas等人,AmericanJournal of化ysiology-heartandCirculatory化ysiology,2006, 290,H2633-H2643)。 二-4-AN抓地S具有宽发射谱带,最大值在约766nm,因此可忽略细胞色素c消光的光谱重 叠。将680-720nm带宽内部的巧光发射强度在PLB的赤道面中作为时间的函数监测。将细 胞色素C和抗坏血酸添加至空气饱和的溶液。W分钟时间尺度观察强度变化,当仅添加抗 坏血酸时,所述观察强度变化受试剂扩散限制,接着在添加细胞色素c和抗坏血酸后是时 间尺度100毫秒的一个快速相(图5A)。该个快速相归因于因CcO在氧存在下由细胞色素C 和抗坏血酸还原时质子转移所致的膜电位生成炬elevich等人,Proc.化1:1.Acad.Science 2007, 104, 2685)。继快速相之后我们观察到第二缓慢相,我们根据膜电位因离子被动运 输而缓慢弛豫对此解释-参见图5A(Robe;rtson等人,Journalof化ysicalQiemistry B(2008),112(34),10475-10482)。
[0131]该个结果由SPFS证实(Neumann,T.;Johansson,M.L. ;Kambhampati,D. 和Knoll,W.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Wiley-vCHVerlag Gmbti,2002, 12, 575-586)。用二-4-AN抓地S标记的来自His标签与亚基I连接的CcO的 P化与50nm金层顶部上薄光阻剂膜的疏水性表面接合。在仅添加抗坏血酸后和在细胞色 素C存在下记录SPR共振角和SPF强度的时间依赖性变化。(图5B)。在两种情况下,当仅 添加抗坏血酸时观察缓慢相,接着在添加抗坏血酸和细胞色素C后是一个快速相。SPFS迹 线中的快速相反映因膜电位生成所致的强度变化,而SPR迹线中的快速相反映因细胞色素 C结合所致的厚度增加。该种解释与观察的但仅在中SPFS迹线中的第二缓慢相一致,我们 已经在上文根据膜电位因离子被动运输而缓慢弛豫对此解释。
[0132] 该些结果显示CcO已经W功能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