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有翻转装置的手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56044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括有翻转装置的手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钟表学,更具体地说,涉及相对于表带翻转表壳的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有无数的允许表壳相对于表带发生翻转的装置。这些装置中 的大部分都很复杂,并有害于手表的风格。然而,存在有一些具有翻转装置(reversibility device)的手表,在翻转装置中, 机构的部件不与手表的清洁线(clean line)发生干涉。例如,公开物CH659167中公开了 一个这种机构。它描述了 一种手表,该手表具有两个不同的显示屏,一个面上一个显示屏, 并且该手表具有翻转装置,该翻转装置包括两个可装卸元件,手表的凸耳配置在可装卸元 件上。这些可装卸元件位于表壳的两侧,并能够被致动,以在它们的中心处绕位于垂直于表 壳的中心轴线的轴线上的轴颈做180°枢转,从而根据手表佩戴者希望显示的显示屏类型, 来调整手表的表面的取向。表壳相对于表带的一个端部被第一滚珠(ball)和第二滚珠锁定,所述第一滚珠 和第二滚珠分别配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位于表壳的矩形 部分的两侧。这些滚珠被复位弹簧作用,复位弹簧易于使滚珠与形成在矩形环的端部中的 中空部接合,矩形环位于与滚珠相对应的位置。然而,这种锁定方式限制了表壳的几何形状,因为表壳必须在表带的各端附近具 有矩形部分。公开物CH138929公开了这样一种手表,其包括两个沿径向相对的枢转轴,所述枢 转轴固定成从表壳突出,表带附件(strap attachment)在所述枢转轴上枢转。这些附件具 有曲率,以便能够与表壳周缘的一部分匹配。然而,该装置的缺点是没有锁定系统,表壳只 通过佩戴者的手腕保持就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表,其包括使表壳相对于表带翻转的改善了的装置, 该装置是分离的,并与手表的风格完美谐调。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转表壳得以实现,在该可翻转表 壳的两侧上配置有可装卸元件,可装卸元件具有所述表壳的凸耳。各个可装卸元件通过固 定装置连接至表壳,所述固定装置配置成使得所述元件能够在第一稳定位置和第二稳定位 置锁定至表壳。可装卸元件还能够被致动,以在其中心绕垂直于表壳的中心轴线的轴线枢 转180°,以从一个稳定位置移动至另一个稳定位置。各个可装卸元件包括接触侧,该接触 侧通过弹性构件保持抵靠在位于表壳的周边的一个部分上,所述弹性构件配置在表壳的中 部内,并经由位于表壳的周边的开口连接至可装卸元件。所述开口配置成与可装卸元件的 旋转轴相对应,所述可装卸元件能够从稳定位置中的任一个位置脱离,以便能够绕垂直于 表壳的中心轴线的轴线旋转180°,并且所述弹性构件作用于可装卸元件,以使之回到稳定位置。


通过阅读对以下仅作为示例给出的不具有限制作用的多个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特征将变得更加清楚明了。以下描述是参考附图进行的,附图中-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表壳和翻转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通过翻转装置连接至表壳的一个可装卸元件在所述装置被锁定时的局部 截面图;-图3是图2所示可装卸元件在处于分离位置以便能够相对于表壳发生旋转时的 局部截面图;-图4是没有可装卸元件时的表壳的侧视图;-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第二实施例的一个可装卸元件在翻转装置锁被定时的局部截面图;-图7是图6所示可装卸元件在处于分离位置以便能够相对于表壳发生旋转时的 局部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1)中,手表包括表壳1和两个可装卸元件2、2',手表 的凸耳(lug)3配置在这两个可装卸元件2、2'上。各个可装卸元件2、2'通过固定装置(fixing means)连接至表壳1,固定装置的 技术特征将在后面描述,并且配置成使得所述元件2、2'能够在第一稳定位置和第二稳定 位置锁定至表壳1。可装卸元件2、2'还能够被致动,以在其中心绕垂直于表壳1的中心轴 线的轴线枢转180°,以从一个稳定位置移动至另一个稳定位置。表壳1在其外周缘上具有两个沿径向相对的部分5,部分5被研磨成使得部分5的 曲率半径略小于表壳1的外周缘的曲率半径。各个可装卸元件2、2'具有凹侧4,凹侧4的 曲率半径等于各个研磨部分5的曲率半径,使得凹侧4能够配置成与所述部分5的周边完 全匹配。可装卸元件2、2'的厚度选择成使得可装卸元件2、2'能够在锁定到稳定位置时 与表壳1的外周缘融合。可装卸元件2、2'经由柔性叶片(flexible leaf)6锁定至表壳1的研磨部分5, 所述柔性叶片6配置在表壳1的中部内。该叶片6的端部抵靠在表壳1的内周缘上。在各个研磨部分5的中心与可装卸元件2、2'的旋转轴相对应的位置处配置有长 形的(elongate)开口 7(图4和5)。各个开口 7设计成接收连接在可装卸元件2、2‘上的 长形小块(nub)8,该小块8位于各个可装卸元件2、2'的凹侧4的中心处,并在其中部具有 供枢转用螺栓10拧入的内螺纹9。柔性叶片6在其中部具有孔11,枢转螺栓10首先置于 孔11中,然后通过键12固定。当小块8配置到开口 7内时,叶片6的端部在接触点处向表壳1的内周缘施加一 定的作用力,使得可装卸元件2、2'牢固地保持在表壳1的部分5上。为了翻转表壳1,使可装卸元件2、2'绕垂直于表壳1的中心轴线的轴线枢转 180°。这能够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拉动连接至可装卸元件2、2'的带体的端部,以使叶片弹簧6弯曲,并使小块8从开口 7中脱离。可装卸元件2、2'于是能够绕垂直于表壳1的中 心轴线的轴线旋转。在该旋转过程中,可装卸元件2、2'的小块8的表面与围绕开口 7定位 的圆形平部13持续接触。当旋转180°后,小块8回到与开口 7相对应的位置,并由于叶片 弹簧6的作用,再次嵌入开口 7内。因此,可装卸元件2、2'再次锁定至表壳1。在第二实施例中,使用螺旋压缩弹簧(helical compression spring)6代替叶片 弹簧6。该弹簧6配置成围绕枢转螺栓10'的中心部分的周缘。在该第二实施例中,螺栓 10'的一个端部具有被压缩弹簧6压靠的圆形基底15,而螺栓10'的另一个端部受到研磨 并制有螺纹,以便能够拧入可装卸元件2、2'的小块8的内螺纹9中。螺旋压缩弹簧6通过 保持板14保持就位,保持板14配置成抵靠表壳1的内周的一部分。
该翻转系统的操作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当与可装卸元件2、2'连接的带体的端 部受到拉动时,圆形基底15按压螺旋弹簧6,以使小块8与开口 7分离。与第一实施例完全 相同地,使可装卸元件2、2'从第一稳定位置旋转180°到第二稳定位置。不言而喻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通过示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相反可以包括各 种变型。例如,可翻转表壳1的形状可以呈椭圆形或者矩形。
权利要求
一种可翻转表壳(1),在两侧配置有可装卸元件(2、2′),可装卸元件(2、2′)具有表壳(1)的凸耳(3),各个元件(2、2′)通过固定装置连接至表壳(1),所述固定装置配置成使得所述元件(2、2′)能够在第一稳定位置和第二稳定位置锁定至表壳(1),可装卸元件(2、2′)还能够被致动,以在其中心处绕垂直于表壳(1)的中心轴线的轴线枢转180°,以从一个稳定位置移动至另一个稳定位置,所述表壳(1)的特征在于,各个可装卸元件(2、2′)包括接触侧(4),该接触侧(4)通过弹性构件(6)保持抵靠在位于表壳(1)的周边的一个部分(5)上,所述弹性构件(6)配置在表壳(1)的中部内,并经由位于表壳(1)的周边的开口(7)连接至可装卸元件(2、2′),所述开口(7)配置成与可装卸元件(2、2′)的旋转轴相对应,所述可装卸元件(2、2′)能够从稳定位置中的任一个位置脱离,以便能够绕垂直于表壳(1)的中心轴线的轴线旋转180°,并且所述弹性构件(6)作用于可装卸元件(2、2′),以使之回到稳定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转表壳(1),其特征在于,一方面,表壳(1)的周边呈圆形, 另一方面,可装卸元件(2、2')的接触侧(4)呈凹状,而位于表壳(1)的周边的所述部分 (5)呈凸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翻转表壳(1),其特征在于,可翻转表壳(1)的凸状部分(5) 的曲率半径在一方面大致等于可装卸元件(2、2')的凹状接触侧(4)的曲率半径,而在另 一方面小于表壳(1)的外周缘的曲率半径,以在可装卸元件(2、2')抵靠着表壳(1)的两 个凸状部分(5)位于任一个稳定位置时,补偿可装卸元件(2、2')的厚度,从而形成正圆形 表壳(1)。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翻转表壳(1),其特征在于,在各个可装卸元件(2、2') 的凹侧⑷的中部配置有小块(8),小块⑶通过弹性构件(6)保持在起容纳部作用的开口 (7)中,以将可装卸元件(2、2')锁定到稳定位置中的任一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翻转表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7)和小块(8)是长形的。
6.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翻转表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6)是 柔性叶片,而所述叶片(6)的端部抵靠在表壳(1)的内缘上。
7.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翻转表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6) 是螺旋压缩弹簧。
8.—种表带,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翻转表壳(1),其特征在于,表带 的端部与可装卸元件(2、2')相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可翻转表壳(1),其两侧配置有具有表壳(1)的凸耳(3)的可装卸元件(2、2′)。各元件(2、2′)通过固定装置连接至表壳(1),固定装置配置成使得元件(2、2′)能够在第一和第二稳定位置锁定至表壳(1)。元件(2、2′)还能被致动以在其中心绕垂直于表壳(1)的中心轴线的轴线枢转180°,以从一个稳定位置移动至另一个,各元件(2、2′)包括接触侧(4),接触侧(4)通过弹性构件(6)保持抵靠在位于表壳(1)的周边的一个部分(5)上,弹性构件(6)配置在表壳(1)的中部内,并经由位于表壳(1)的周边的开口(7)连接至元件(2、2′)。开口(7)配置成与元件(2、2′)的旋转轴相对应。元件(2、2′)能够从稳定位置中的任一个脱离,以便能够绕垂直于表壳(1)的中心轴线的轴线旋转180°,弹性构件(6)作用于元件(2、2′)以使之回到稳定位置。
文档编号G04B37/04GK101842753SQ200780101329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4日
发明者多米尼克·洛伊西奥 申请人:多米尼克·洛伊西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