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漂的全MOSFET基准电压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2599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低温漂的全MOSFET基准电压源,包括正温度系数电压产生电路、核心电路、零极点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温度系数电压产生电路包括两个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PMOSFET(8)与(9)、两个增强型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NMOSFET(2)与(7)、两个耗尽型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NMOSFET(3)与(5),正温度系数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端与核心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核心电路包括两个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PMOSFET(10)与(11)、两个增强型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NMOSFET(1)与(4),核心电路的输入端与正温度系数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核心电路的输出端与零极点补偿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零极点补偿电路包括一个增强型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NMOSFET(6)、两个电容C1与C2、三个电阻R1、R2与R3,零极点补偿电路的输入端与核心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零极点补偿电路的输出端经电阻R2连接至核心电路,为核心电路提供偏置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漂的全MOSFET基准电压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温度系数电压产生电路中的第一个NMOS管(5)和第四个NMOS管(3)为耗尽型NMOS管,第一个NMOS管(5)的源极分别与其栅极、公共地端GND连接;第一个NMOS管(5)的漏极分别与第二个NMOS管(7)的源极、第一个PMOS管(8)的栅极、第二个PMOS管(9)的栅极、核心电路中第一个PMOS管(10)的栅极、核心电路中第二个PMOS管(11)的栅极连接;第二个NMOS管(7)的漏极与电源电压VDD连接,第二个NMOS管(7)的栅极分别与第三个NMOS管(2)的漏极、第二个PMOS管(9)的漏极连接;第三个NMOS管(2)的源极与第四个NMOS管(3)的漏极连接,第三个NMOS管(2)的栅极分别与核心电路中第一个NMOS管(1)的栅极、核心电路中第二个NMOS管(4)的栅极连接;第四个NMOS管(3)的栅极分别与其源极、公共地端GND连接;第一个PMOS管(8)的源极与电源电压VDD连接,第一个PMOS管(8)的漏极与第二个PMOS管(9)的源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漂的全MOSFET基准电压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核心电路中第一个PMOS管(10)的源极与电源电压VDD连接,第一个PMOS管(10)的栅极分别与第二个PMOS管(11)的栅极、正温度系数电压产生电路中第一个PMOS管(8)的栅极、正温度系数电压产生电路中第二个PMOS管(9)的栅极、正温度系数电压产生电路中第二个NMOS管(7)的源极、正温度系数电压产生电路中第一个NMOS管(5)的漏极连接,第一个PMOS管(10)的漏极与第二个PMOS管(11)的源极连接;第二个PMOS管(11)的漏极分别与第一个NMOS管(1)的漏极、零极点补偿电路中NMOS管(6)的栅极连接;第一个NMOS管(1)的源极与第二个NMOS管(4)的漏极连接,第一个NMOS管(1)的栅极分别与第二个NMOS管(4)的栅极、正温度系数电压产生电路中第三个NMOS管(2)的栅极、零极点补偿电路中电阻R2、零极点补偿电路中电阻R3连接;第二个NMOS管(4)的源极与公共地端GND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漂的全MOSFET基准电压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零极点补偿电路中NMOS管(6)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1、核心电路中第二个PMOS管(11)的漏极、核心电路中第一个NMOS管(1)的漏极连接,NMOS管(6)的漏极与电源电压VDD连接,NMOS管(6)的源极分别与电容C2、电阻R2连接;电阻R1与电容C1串联,分别与NMOS管(6)的栅极、公共地端GND连接;电阻R2与电阻R3串联,再与电容C2并联,分别与NMOS管(6)的源极、公共地端GND连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