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高效温湿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70056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型高效温湿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湿度调节装置,尤其是一种适合于电子设备使用的微型高效温湿度调节装置。
目前,用于电脑机箱等电子电气设备的半导体冷却器,大多采用直接接触的方法来达到降温的目的;也有采用冷端通过热管与被冷却物接触,热端采用肋片等散热器散热。以上方法一方面造成所能冷却或加热的面积和范围都非常小,另一方面制冷温度不能太低,一般在25℃,否则会造成结露现象,给设备造成危害。如果想要增加冷却或加热的面积和范围而不产生结露现象,则必须将除湿机和制冷机串联使用,这样,必然造成体积庞大,且除湿时凝结水一般以液体形式排出设备外造成了使用不便,尤其不能适用于电子设备的散热。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微型高效温湿度调节装置。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发明目的本发明即一种用于去湿调温的微型高效温湿度调节装置,由半导体制冷堆1、风机和箱体2组成,在半导体制冷堆1上设有冷端散热器11和热端散热器12,在冷、热端散热器11和12之间设有冷热风道绝热隔层5,在箱体2上设有冷端进风口21和冷端出风口22,在冷端散热器11与冷端出风口12之间设有接水槽4。在接水槽4上设有吸湿膜41,吸湿膜41自接水槽4延至热端散热器12并覆于热端散热器12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①吸湿膜技术措施的采用,可将低温冷凝水引至热端散热器,蒸发、吸收热量,从而提高了装置的效率。
②由于挡水板设于冷端散热器下风口处,空气经冷却后所产生的冷凝水被挡水板阻断,所以,本发明具有更强的去湿功能,输出的冷空气更干燥;而本发明将调温、去湿两部分集成在同一装置中,从而使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的优点;半导体制冷堆的采用又使本发明保持了效率高的优点。
③本发明可以用于或用作空调、冰箱、干燥箱。由于本发明具有除湿功能,其中的风机可以采用微型风机,而热管式散热器具有效率高和体积小的优点,从而使本发明体积更小(仅为烟盒大小),故本发明尤其适用于电子设备。
④本发明的去湿功能,使其能够扩大温度的调节范围,其温度可以低于25℃,甚至达0℃。
⑤热管式散热器能使发明的温度调节效率得以进一步提高。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作一详细描述本发明即一种用于去湿调温的微型高效温湿度调节装置,由半导体制冷堆1、风机和箱体2组成,在半导体制冷堆1上设有冷端散热器11和热端散热器12,在冷、热端散热器11和12之间设有冷热风道绝热隔层5,在箱体2上设有冷端进风口21和冷端出风口22,在冷端散热器11与冷端出风口12之间设有接水槽4,在接水槽4上设有吸湿膜41,吸湿膜41自接水槽4延至热端散热器12并覆于热端散热器12上,吸湿膜41可以通过设在绝热隔层5上的缝隙51或孔吸收冷凝水,接水槽主要用于汇集冷凝水,在本实施例中,由导流板43和导流板42构成,冷端散热器11为热管式散热器,在冷端散热器11的下风口处设有挡水板3,热端散热器12为热管式散热器,在半导体制冷堆1与冷端散热器11之间设有冷端导热板6,在半导体制冷堆1与热端散热器12之间设有热端导热板7。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调温去湿的微型高效温湿度调节装置,由半导体制冷堆(1)、风机和箱体(2)组成,在半导体制冷堆(1)上设有冷端散热器(11)和热端散热器(12),在冷、热端散热器(11)和(12)之间设有冷热风道绝热隔层(5),在箱体(2)上设有冷端进风口(21)和冷端出风口(22),其特征在于在冷端散热器(11)与冷端出风口(12)之间设有接水槽(4),在接水槽(4)上设有吸湿膜(41),吸湿膜(41)自接水槽4延至热端散热器(12)并覆于热端散热器(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高效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冷端散热器(11)为热管式散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型高效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热端散热器(12)为热管式散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高效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冷端散热器(11)的下风口处设有挡水板(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高效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接水槽(4)由导流板(43)和导流板(42)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高效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半导体制冷堆(1)与冷端散热器(11)之间设有冷端导热板(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高效温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半导体制冷堆(1)与热端散热器(12)之间设有热端导热板(7)。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去湿调温的微型高效温湿度调节装置,由半导体制冷堆、风机和箱体组成,在半导体制冷堆上设有冷端散热器和热端散热器,在冷、热端散热器和之间设有冷热风道绝热隔层,在箱体上设有冷端进风口和冷端出风口,在冷端散热器与冷端出风口之间设有接水槽,在接水槽上设有吸湿膜,吸湿膜自接水槽延至热端散热器并覆于热端散热器上。本发明体积小、结构紧凑,具有去湿功能并具有效率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G06F1/20GK1342924SQ0011253
公开日2002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14日
发明者张小松, 杜垲, 张建成, 夏燚 申请人:东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