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及具有其的触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49602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路板及具有其的触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装置的电路板及具有该电路板的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小型移动终端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在性能上更为实用,而且对小型移动终端设备的大小要求越来越苛刻。因此,如何将功能越来越丰富、操作越来越人性化的硬件电路集成在一张电路板上,使其具有体积小,功能强大。操作简单成为当今设计者面临的问题。如小型移动终端设备中的触摸屏式的手机已经广泛应用社会人群当中,触摸屏式手机操作简单,已经成为手机行业中的主流设备。但是,传统的触摸屏式手机为丰富功能,其内部的电路板相对较大, 还有一些其屏幕的感应装置与处理感应装置的感应信号的装置集成在不同的电路板上,造成电路板本身成本过高,体积大,不以携带的缺点,而由于成本过高,使得消费者不易接受, 影响市场占有率。如何将功能更为强大的各个功能部件集成在一张较小的电路板上,并保证该电路板具有丰富的功能成为目前研究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路板,该电路板具有体积小,功能相对较完善的优点,能够满足用户的需要。另外,该电路板上双层结构的线路布置清晰,结构简单,且成本相对较低。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触控装置,该触控装置具有上述电路板,且该触控装置体积小,功能丰富,易于操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的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本体,所述电路板本体为双层结构,所述电路板本体包括第一层电路板和第二层电路板,且所述电路板本体的任意相邻两边的周向上设置有穿过所述电路板本体的多个间隔开的通孔;触摸屏, 所述触摸屏包括多个彼此平行的行电极和多个彼此平行的列电极,其中所述多个行电极和多个列电极形成预定角度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层电路板的顶面;多个第一连接组件,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组件彼此平行且间隔开地设置,且所述每个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每个行电极对齐,所述每一个第一连接组件的一端与一个所述行电极相连;多个第二连接组件,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组件彼此平行且间隔开地设置,且所述每个第二连接组件与所述每个列电极对齐,所述每一个第二连接组件的一端与一个所述列电极相连;触摸屏控制器,所述触摸屏控制器形成在所述第二层电路板的底面,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组件的另一端和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组件的另一端分别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触摸屏控制器的管脚相连;和连接插槽, 所述连接插槽设置在所述电路板本体的第二层电路板的底面,且所述连接插槽与所述触摸屏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电路板本体(电路基板)为双层结构,其在一层的顶面上设置触摸屏,在该电路板本体的另一层的底面上设置有触摸屏控制器的控制电路,相对减少使用电路板的个数,由此,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本体的任意相邻两边设置有通孔,使触摸屏的行列电极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能够方便地穿过通孔与另一层上的触摸屏控制器进行连接,触摸屏的信号可以方便地传送到触摸屏控制器。避免了电路的重叠问题,保证了电路板设计更为简单,而且提高了电路板的利用率,进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另外,本实用新型多个行电极和多个列电极分别彼此间隔开且彼此平行,分别与多个第一连接组件、多个第二连接组件和多个通孔对应设置,这样, 方便布线,保证电路板的线路更为清晰,电路板的设计更为优化。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的触控装置,包括上述第一方面的电路板。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触控装置,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的优点。另外,该触控装置操作简单,功能丰富。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板的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摸屏的结构图;以及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板本体的第二层的底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 /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另外,以下描述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的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形成为直接接触的实施例,也可以包括另外的特征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的实施例,这样第一和第二特征可能不是直接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 “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1-3首先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板。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板的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摸屏的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板本体的第二层的底面结构图。结合图1-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板100包括电路板本体110、触摸屏 120、多个第一连接组件150、多个第二连接组件160和触摸屏控制器130,该电路板还包括连接插槽140。其中,所述电路板本体110为双层结构,所述电路板本体110包括第一层电路板 112和第二层电路板113,且所述电路板本体110的任意相连两边的周向上设置有穿过所述电路板本体110的多个间隔开的通孔111。所述触摸屏120包括多个彼此平行的行电极 121和多个彼此平行的列电极122,其中所述多个行电极121和多个列电极122以预定角度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层电路板112的顶面。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组件150彼此平行且间隔开地设置,且所述每个第一连接组件150与所述每个行电极121对齐,所述每一个第一连接组件 150的一端与一个所述行电极121相连。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组件160彼此平行且间隔开地设置,且所述每个第二连接组件160与所述每个列电极122对齐,所述每一个第二连接组件 160的一端与一个所述列电极122相连。所述触摸屏控制器130形成在所述第二层电路板 113的底面,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组件150的另一端和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组件160的另一端分别穿过所述通孔111与所述触摸屏控制器160的管脚相连。所述连接插槽140设置在所述电路板本体110的第二层电路板113的底面,且所述连接插槽140与所述触摸屏控制器130的输出端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100,电路板本体110(电路基板)为双层结构,其在一层的顶面上设置触摸屏120,在该电路板本体110的另一层的底面上设置有触摸屏控制器130 的控制电路,相对减少使用电路板的个数,由此,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100的电路板本体110的任意相邻两边设置有通孔111,使触摸屏120的行电极121 和列电极122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组件150和第二连接组件160能够方便地穿过通孔111与另一层上的触摸屏控制器130进行连接,触摸屏120的信号可以方便地传送到触摸屏控制器130。避免了电路的重叠问题,保证了电路板设计更为简单,而且提高了电路板的利用率, 进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另外,本实用新型多个行电极121和多个列电极122分别彼此间隔开且彼此平行,分别与多个第一连接组件150、多个第二连接组件160和多个通孔111 对应设置,这样,方便布线,保证电路板的线路更为清晰,电路板的设计更为优化。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通孔111分别等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电路板本体的左边和顶边。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形成在电路板本体110的顶边和右边、顶边和左边,左边和底边。相对于传统的形成在电路板本个边上的多个通孔,显然降低了设计复杂度,同时降低了设计成本。根据上述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每个第一连接组件150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一个所述左边的通孔111,所述每个第二连接组件160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一个所述顶边的通孔111。 这样,可以方便地实现电路板本体110的第一层电路(触摸屏120)和第二层电路(触摸屏控制器130)之间互联,减少线路,降低布线复杂度。从另外角度分析,也是一种降低使用线路,有着降低成本的作用。但是,也可以多个第一连接组件同时对应一个触摸屏控制器的引脚。这样,在触摸屏控制器130的引脚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拓宽更多个通孔111,例如,可以增加触控电路上触摸屏的屏幕的大小,或者在相同触摸屏屏幕的规格下可以减少连接的触摸屏控制器130的引脚的数量,进一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层电路板的底面上还设置有电源转换单元 (图中未示出)、电阻(图中未示出)、电容(图中未示出)和连接插槽140,其中,所述触摸屏控制器130的另一部分引脚通过引线分别与一个所述电源转换单元连接,所述触摸屏控制器130的一个输出端通过引线依次与一个电容和一个电源转换单元串联,所述触摸屏控制器130的剩余输出端的其中一部分输出端分别通过一个所述电源转换单元与所述连接插槽140相连,所述触摸屏控制器130的剩余输出端的其中再一部分输出端通过一个电容和电阻与所述连接插槽140相连。这样,当触摸屏控制器130处理完毕,将处理结果发送给连接插槽140,以实现与其它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电源转换单元、电阻、电容和连接插槽140 同时设置在电路板本体110的第二层电路板上,只需要少量的金属引线即可实现相互之间的连接,其设计简单,易于实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引线为金属线。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还可为其它导电体。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板100在所述电路板本体110的第一层电路板的顶面的四周设置有包括所述触摸屏120和所述通孔111的金属线圈,且在所述电路板本体110的第二层电路板的底面的四周设置有包括所述触摸屏控制器130、电源转换单元、电阻、电容和连接插槽140的另一金属线圈。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两层上的金属线圈在纵向上相互重叠对称。这样,可以方便在电路板本体110上设置连接孔以实现两成上的金属线圈的连接。金属线圈可以防止第一层电路板和第二层电路板的静电对第一层电路板和第二层电路板的伤害。达到对电路板100进行ESD保护的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电路板本体(电路基板)为双层结构,其在一层的顶面上设置触摸屏,在该电路板本体的另一层的底面上设置有触摸屏控制器的控制电路,相对减少使用电路板的个数,由此,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本体的任意相邻两边设置有通孔,使触摸屏的行列电极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能够方便地穿过通孔与另一层上的触摸屏控制器进行连接,触摸屏的信号可以方便地传送到触摸屏控制器。避免了电路的重叠问题,保证了电路板设计更为简单,而且提高了电路板的利用率,进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另外,本实用新型多个行电极和多个列电极分别彼此间隔开且彼此平行,分别与多个第一连接组件、多个第二连接组件和多个通孔对应设置,这样, 方便布线,保证电路板的线路更为清晰,电路板的设计更为优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控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电路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触控装置,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的优点。另外,该触控装置操
作简单,功能丰富。[003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本体,所述电路板本体为双层结构,所述电路板本体包括第一层电路板和第二层电路板,且所述电路板本体的任意相邻两边的周向上设置有穿过所述电路板本体的多个间隔开的通孔;触摸屏,所述触摸屏包括多个彼此平行的行电极和多个彼此平行的列电极,其中所述多个行电极和多个列电极以预定角度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层电路板的顶面;多个第一连接组件,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组件彼此平行且间隔开地设置,且所述每个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每个行电极对齐,所述每一个第一连接组件的一端与一个所述行电极相连;多个第二连接组件,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组件彼此平行且间隔开地设置,且所述每个第二连接组件与所述每个列电极对齐,所述每一个第二连接组件的一端与一个所述列电极相连;触摸屏控制器,所述触摸屏控制器形成在所述第二层电路板的底面,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组件的另一端和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组件的另一端分别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触摸屏控制器的管脚相连;和连接插槽,所述连接插槽设置在所述电路板本体的第二层电路板的底面,且所述连接插槽与所述触摸屏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孔分别等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电路板本体的左边和顶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第一连接组件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一个所述左边的通孔,所述每个第二连接组件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一个所述顶边的通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电路板的底面上还设置有电源转换单元、电阻、电容和连接插槽,其中,所述传感装置控制器的另一部分引脚通过引线分别与一个所述电源转换单元连接,所述传感装置控制器的一个输出端通过引线依次与一个电容和一个电源转换单元串联,所述传感装置控制器的剩余输出端的其中一部分输出端分别通过一个所述电源转换单元与所述连接插槽相连,所述传感装置控制器的剩余输出端的其中再一部分输出端通过一个电容和电阻与所述连接插槽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为金属线。
6.如权利要求4任一项所述的电容触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路板本体的第一层电路板的顶面的四周设置有包括所述触摸屏和所述通孔的金属线圈,且在所述电路板本体的第二层电路板的底面的四周设置有包括所述控制器、电源转换单元、电阻、电容和连接插槽的另一金属线圈以对所述电路板进行ESD保护。
7.一种电容触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为如权利要求1-6任何一项所述的电路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路板及具有其的触控装置,该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本体,为双层结构,包括第一和第二层电路板,且电路板本体上设有通孔;触摸屏,包括多个彼此平行的行电极和列电极;第一连接组件,每一个第一连接组件的一端与一个行电极相连;第二连接组件,每一个第二连接组件的一端与一个列电极相连;触摸屏控制器,形成在所述第二层电路板的底面,其中,第一和第二连接组件的另一端分别穿过通孔与其的管脚相连;和连接插槽,与触摸屏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将触摸屏和触摸屏控制器集成在双层电路板上,提高了电路板的利用率,方便触摸屏与触摸屏控制器的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触控装置体设计简单,体积小且功能丰富。
文档编号G06F3/041GK202177878SQ20112027453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9日
发明者何邦君, 蔡铁军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