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49760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电子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模组,包含电子装置以及保护结构。保护结构包覆于电子装置,保护结构包含外壳框体以及保护盖。外壳框体具有上侧、下侧、前侧及开口。开口位于前侧且在上侧以及下侧之间,电子装置自开口部分露出。保护盖包含第一片件、第二片件及第三片件。第一片件枢接于上侧的枢接部以相对于外壳框体枢转至覆盖位置或开启位置。第二片件可相对弯折地连接于第一片件与第三片件。当第一片件置于覆盖位置时,第一片件与第二片件覆盖开口。当第一片件置于开启位置时,第二片件覆盖至少部分第一片件,第二片件或第三片件覆盖上侧。
【专利说明】电子模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关于一种电子模组,尤指一种具有保护结构的电子模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触控科技的进步,触控式电子装置(如平板电脑等)已广泛地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且具有高携带性以便使用者可以随身携带。然而,当触控式电子装置暴露在户外环境中且没有适当的遮蔽机构可以对触控式电子装置进行选择性的遮蔽时,就会容易发生户外环境中的液体(如雨水等)直接喷滴在触控式电子装置的触控屏幕上而造成触控失效的情况或是光线(如阳光等)直接照射在触控屏幕上而造成屏幕反光的情况,而上述情况均会为使用者在操作触控式电子装置上带来诸多的不便以及在屏幕观看上的不适,从而大幅地影响到触控式电子装置的使用便利性。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保护结构的电子模组,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模组,包含:
[0005]电子装置;以及
[0006]保护结构,其包覆于该电子装置,该保护结构包含:
[0007]外壳框体,其具有上侧、下侧、前侧以及开口,该开口位于该前侧且在该上侧以及该下侧之间,该上侧具有枢接部,该电子装置自该开口部分露出;以及
[0008]保护盖,其包含:
[0009]第一片件,其枢接于该上侧的该枢接部以选择性地相对于该外壳框体枢转至覆盖位置或开启位置;
[0010]第二片件,其可相对弯折地连接于该第一片件;以及
[0011]第三片件,其可相对弯折地连接于该第二片件;
[0012]其中,当该第一片件置于该覆盖位置时,该第一片件与该第二片件覆盖该开口 ;当该第一片件置于该开启位置时,该第二片件覆盖至少部分该第一片件,该第二片件或该第三片件覆盖该上侧。
[0013]较佳的,该第一片件、该第二片件、该第三片件沿预定方向分别具有第一长度、第二长度、第三长度,该第二长度与该第三长度之和大于该第一长度。
[0014]较佳的,该第三片件是以磁力吸附或结构卡合的方式可拆卸地定位于该下侧。
[0015]较佳的,当该第一片件置于该开启位置时,该第三片件可拆卸地定位于该上侧。
[0016]较佳的,该第三片件以磁力吸附或结构卡合的方式可拆卸地定位于该上侧。
[0017]较佳的,更包含把手,该把手凸出于该上侧,该第三片件上形成有对应该把手的卡合孔洞,当该第三片件定位于该上侧时,该把手穿越该卡合孔洞。
[0018]较佳的,该外壳框体为保护壳套以用来可拆卸地套设于该电子装置上。
[0019]较佳的,该外壳框体为该电子装置的机壳。
[0020]较佳的,当该第一片件置于该覆盖位置时,该第三片件相对于该第二片件弯折且可拆卸地定位于该下侧。
[0021]较佳的,该电子装置为平板式超音波扫描仪或平板电脑。
[0022]综上所述,本发明是采用保护盖的第二片件以及第三片件可随着第一片件经由枢接部的枢转而选择性地与第一片件共同覆盖于外壳框体的开口或是与第一片件共同形成延伸遮挡片状结构的设计,以为电子装置提供包覆保护功能以及遮挡功能,如此一来,本发明即可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所提及的触控失效以及屏幕反光等问题,从而进一步地提升电子模组在实际使用上的便利性以及在屏幕观看上的舒适度。
[0023]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电子模组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的电子模组的侧视图。
[0026]图3为图1的电子模组于第一片件枢转至覆盖位置时的立体示意图。
[0027]图4为图3的电子模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请参阅图1,其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出的电子模组10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子模组10包含电子装置12以及保护结构14。电子装置12可为常见的电子设备,如平板式超音波扫描仪、平板电脑等。保护结构14包覆于电子装置12且包含外壳框体16以及保护盖18。外壳框体16具有上侧20、下侧22、前侧24以及开口 26,开口 26位于前侧24且在上侧20以及下侧22之间,上侧20具有枢接部28,电子装置12可自开口 26部分露出以供使用者进行操作。在此实施例中,外壳框体16可较佳地为外接的保护壳套以可拆卸地套设于电子装置12的机壳,但不受此限,举例来说,在另一实施例中,外壳框体16可采用其为电子装置12本身的机壳的设计,即该外壳框体可为该电子装置的机壳。
[0029]在保护盖18的设计方面,请参阅图1以及图2,图2为图1的电子模组10的侧视图,由图1以及图2可知,保护盖18包含第一片件30、第二片件32,以及第三片件34。第一片件30枢接于上侧20的枢接部28以相对于外壳框体16枢转,第二片件32可相对弯折地连接于第一片件30,第三片件34可相对弯折地连接于第二片件32,藉此,第二片件32以及第三片件34即可随着第一片件30经由枢接部28的枢转而选择性地与第一片件30共同覆盖于外壳框体16的开口 26上或是相对于第一片件30后翻弯折以叠合于第一片件30上而使得开口 26露出,其中电子模组10可采用常见的枢接设计以将第一片件30枢接于上侧20的枢接部28,举例来说,在此实施例中,如图1以及图2所示,枢接部28可为枢接转轴,而第一片件30则是连接于枢接转轴以产生第一片件30可相对于外壳框体16枢转的效果,但不受此限,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片件30对应枢接部28的一端可为枢接转轴,而枢接部28则是连接于第一片件30的枢接转轴上以产生与上述相同的枢转效果。
[0030]另外,在此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子模组10可另包含把手36以便使用者手提电子模组10之用,把手36凸出于外壳框体16的上侧20,而第三片件34上则是形成有对应把手36的卡合孔洞38,如此一来,通过把手36穿越卡合孔洞38而与卡合孔洞38卡合的设计,第三片件34可定位于外壳框体16的上侧20,从而使第二片件32以及第三片件34可稳固地叠合于第一片件30以及上侧20。其中,把手36与该上侧20可设计成一个整体,或者设计成固设于该上侧20上,亦或者形成于该电子模组上并凸出于该上侧20。需注意的是,由图2可知,在预定方向上(图中为水平方向,即为垂直于该开口 26所处的平面的方向),第一片件30具有第一长度L1,第二片件32具有第二长度L2,第三片件34具有第三长度L3,第二片件32的第二长度L2与第三片件34的第三长度L3之和可较佳地大于第一片件30的第一长度L1,藉以使第二片件32在相对于第一片件30后翻弯折后可与第三片件34确实地叠合于第一片件30与上侧20。至于第二片件32与第三片件34的长度大小,其端视保护结构14的制造需求与实际应用而定,在此实施例中,第二片件32的第二长度L2可小于或等于第一片件30的第一长度L1以使得第二片件32可覆盖部分或完整第一片件30但不覆盖到上侧20(即保护盖18使用第三片件34来覆盖上侧20),但不以此为限。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片件32的第二长度L2可大于第一片件30的第一长度L1以使得第二片件32可完全覆盖第一片件30并且同时与第三片件34共同覆盖上侧20。至于针对第二片件32与第三片件34的长度设计的其他衍生变化实施例,其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类推。
[0031]以下针对保护结构14的操作进行详细的描述,请参阅图1、图2、图3以及图4,图3为图1的电子模组10于第一片件30枢转至覆盖位置时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3的电子模组10的侧视图。举例来说,当使用者在户外环境下操作电子模组10而需要屏幕防水/防反光功能时,使用者仅需拉动第三片件34以使得第一片件30可经由枢转部28相对于外壳框体16枢转至如图1所示的开启位置,并且使得第二片件32可相对第一片件30后翻弯折,直到第三片件34经由上述卡合孔洞38套接于把手36的定位设计而与第二片件32共同叠合于第一片件30以及外壳框体16上侧20上且覆盖住枢接部28为止,如此一来,通过第三片件34与第二片件32共同叠合于第一片件30与上侧20上的折叠设计以及把手36穿越卡合孔洞38的定位设计,第一片件30、第二片件32以及第三片件34即可从外壳框体16的上侧20相对于开口 26向前延伸而共同构成延伸遮挡片状结构(如图1以及图2所示),以为自开口 26部分露出的电子装置12提供防止户外环境中的液体(如雨水等)直接喷滴在电子装置12的屏幕上以及防止光线(如阳光等)直接照射在电子装置12的屏幕上的遮挡功能,藉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所提及的触控失效以及屏幕反光等问题,从而进一步地提升电子模组10在实际使用上的便利性以及在屏幕观看上的舒适度。
[0032]另一方面,当使用者想要收合电子模组10以便随身携带时,使用者仅需扳动如图1所示的第三片件34以使得第三片件34的卡合孔洞38脱离把手36,并接着前翻第三片件34以使得第二片件32可相对于第一片件30弯折且使得第一片件30可经由枢转部28相对于外壳框体16从如图1所示的开启位置枢转至如图3所示的覆盖位置,直到第二片件32与第一片件30完全覆盖住开口 26为止。接下来,使用者即可后翻第三片件34相对于第二片件32弯折且可拆卸地定位于外壳框体16的下侧22,更详细地说,在此实施例中,第三片件34可以磁力吸附的方式(例如以磁铁与磁性件相吸的方式或是以磁铁与磁铁异极相吸的方式等)可拆卸地定位于下侧22,举例来说,如图4所示,第三片件34可装设有磁铁40 (于图4中以虚线简示之),而下侧22则是可装设有与磁铁40异极相吸的磁铁42 (于图4中以虚线简示之),如此一来,通过磁铁40与磁铁42的磁性相吸设计,第三片件34就能够可拆卸地定位于下侧22,以使保护盖18可稳固地盖合住外壳框体16的开口 26并与外壳框体16完全包覆住电子装置12 (如图3所示),从而提升电子模组10的携带安全性且使电子模组10可方便使用者随身携带。
[0033]值得一提的是,第三片件34与外壳框体16的下侧22之间的定位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磁力吸附设计,其可改采用其他常见的定位设计,例如结构卡合方式等,举例来说,在另一实施例中,下侧22上可形成有凹陷结构,而第三片件34的端则是可具有相对应的卡扣结构,藉此,第三片件34即可经由卡扣结构扣合于凹陷结构内的设计而可拆卸地定位于下侧22。综上所述,只要是将第三片件34可拆卸地定位于下侧22的设计,其均可为本发明所采用之。另外,上述实施例中所提及的第三片件34与外壳框体16的下侧22之间的定位设计亦可应用在第三片件34与外壳框体16的上侧20的定位上,举例来说,在另一实施例中,电子模组10可省略把手36与卡合孔洞38的配置而改采用第三片件34在第一片件30置于开启位置时利用上述定位设计(如磁力吸附设计、结构卡合设计等)可拆卸地定位于上侧20,其相关说明可参照上述实施例类推,于此不再赘述。
[0034]除此之外,上述实施例所提及的第三片件34与外壳框体16的上侧20之间的定位(如把手36与卡合孔洞38的卡合设计、磁力吸附设计、结构卡合设计等)为可省略的设计,也就是说,在另一实施例中,电子模组10可直接采用扭力枢轴连接的方式来达到第一片件30枢接于上侧20的枢接部28的目的,例如枢接部28可为无段式(或多段式)扭力枢轴且第一片件30连接于扭力枢轴上等,藉此,保护盖18即可在使用者不需额外进行第三片件34与外壳框体16的上侧20的定位操作的情况下,利用扭力枢轴所提供的扭力以直接定位住第一片件30、第二片件32以及第三片件34而形成上述延伸遮挡片状结构,从而达到简化保护结构14的结构设计以及可无段式(或多段式)调整上述延伸遮挡片状结构相对外壳框体16的俯仰角度的目的。
[003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采用保护盖的第二片件以及第三片件可随着第一片件经由枢接部的枢转而选择性地与第一片件共同覆盖于外壳框体的开口上或是与第一片件共同形成延伸遮挡片状结构的设计,以为电子装置提供包覆保护功能以及遮挡功能,如此一来,本发明即可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所提及的触控失效以及屏幕反光等问题,从而进一步地提升电子模组在实际使用上的便利性以及在屏幕观看上的舒适度。
[003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模组,其特征在于,包含: 电子装置;以及 保护结构,其包覆于该电子装置,该保护结构包含: 外壳框体,其具有上侧、下侧、前侧以及开口,该开口位于该前侧且在该上侧以及该下侧之间,该上侧具有枢接部,该电子装置自该开口部分露出;以及 保护盖,其包含: 第一片件,该第一片件枢接于该上侧的该枢接部以选择性地相对于该外壳框体枢转至覆盖位置或开启位置; 第二片件,该第二片件可相对弯折地连接于该第一片件;以及 第三片件,该第三片件可相对弯折地连接于该第二片件; 其中,当该第一片件置于该覆盖位置时,该第一片件与该第二片件覆盖该开口 ;当该第一片件置于该开启位置时,该第二片件覆盖至少部分该第一片件,该第二片件或该第三片件覆盖该上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片件、该第二片件、该第三片件沿预定方向分别具有第一长度、第二长度、第三长度,该第二长度与该第三长度之和大于该第一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片件是以磁力吸附或结构卡合的方式可拆卸地定位于该下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模组,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片件置于该开启位置时,该第三片件可拆卸地定位于该上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片件以磁力吸附或结构卡合的方式可拆卸地定位于该上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模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把手,该把手凸出于该上侧,该第三片件上形成有对应该把手的卡合孔洞,当该第三片件定位于该上侧时,该把手穿越该卡合孔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外壳框体为保护壳套以用来可拆卸地套设于该电子装置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外壳框体为该电子装置的机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模组,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片件置于该覆盖位置时,该第三片件相对于该第二片件弯折且可拆卸地定位于该下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为平板式超音波扫描仪或平板电脑。
【文档编号】G06F1/16GK104049691SQ201410267384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6日
【发明者】陈志宏, 王俊杰, 吴朝宏, 凌国维 申请人: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