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6720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触控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显示领域,具体的,涉及触控显示装置及含有该触控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触摸屏已经广泛用于智能手机,电脑等产品上。通过手指触摸就可以对显示进行操作,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触控显示屏这种最自然最简单的人机交互方式受到消费者的广泛青睐。具有触控显示屏的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已经高度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这些电子设备上配备的大都是能够实现多点触控的触控显示屏,可以实现较为复杂的操作。但即便是多么复杂的操作,也都是由点触控、滑动触控来实现的。现在的发展已不再满足于这种传统的XY方向的触控感应,能够感知Z轴方向触摸力量大小的具有压力感应功能的显示面板已经成为新的追求。这种屏幕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搭配触觉反馈系统,不同力度的按压会有不同的反馈,要比现在的触摸更上一层楼,在游戏、绘画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

目前带有压力感应的触摸屏研发一般按照两个方向开展。一个是增加额外的压力感应组件,比如压力感应薄膜,组合有电阻应变计的压力敏感结构。这种方案由于增加压力感应组件一般会增加触摸屏组件的厚度,在某些应用上有着重大的弊端。比如对于追求轻薄的智能手机来说是不利的。另一种方案是利用触控感应器本身的电容,用IC来识别不同施力对电容的影响。这种方案目前受限于很难在触控感应器的噪声中提取有效的信号,灵敏度低。

因而,目前的触控显示装置相关技术仍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内部设置有压力感应组件的触控显示装置,压力感应组件不需要额外的空间,并且有很好的压力响应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保护盖板;至少一个基板,基板位于保护盖板下方;至少一个触控感应层,触控感应层设置于保护盖板和基板的至少之一上;压力感应层,压力感应层包括压力敏感层和压力感应导线层;其中,压力感应导线层位于基板或触控感应层的一侧,压力敏感层位于压力感应导线层远离基板或触控感应层的一侧,至少一个粘结层,粘结层位于相邻的保护盖板与触控感应层之间、相邻两个触控感应层之间,相邻的触控感应层和压力感应层之间,相邻的触控感应层和基板之间,相邻的基板和保护盖板之间,或者相邻的基板和压力感应导线层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触控显示装置,虽然增加了额外的压力感应组件,但该压力感应组件与触控显示装置相结合,设置于触控显示装置内部,不需要额外的空间,并且有很好的压力响应性,能够有效改善用户体验。

可选的,触控感应层包括触控电路层和触控导线层,触控导线层位于触控电路层的一侧,保护盖板或基板位于触控电路层远离触控导线层的一侧。

可选的,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个基板、第一和第二两个触控感应层、一个压力敏感层、一个压力感应导线层和一个粘结层,其中,第一和第二触控感应层对应设置在保护盖板和基板彼此相对的侧面,压力感应导线层与第一或第二触控感应层的触控导线层设置在同一层,粘结层位于第一和第二触控感应层之间,且覆盖压力敏感层。

可选的,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个所述基板、一个所述触控感应层、一个所述压力敏感层和一个所述压力感应导线层,其中,所述触控感应层设置在所述保护盖板的下表面,所述压力感应导线层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上表面,所述粘结层位于所述触控感应层与压力感应导线层之间,且覆盖所述压力敏感层。

可选的,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个所述基板、一个所述触控感应层、一个所述压力敏感层和一个所述压力感应导线层,其中,所述触控感应层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上表面,所述压力感应导线层设置在保护盖板的下表面,所述粘结层位于所述触控感应层与压力感应导线层之间,且覆盖所述压力敏感层。

可选的,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个所述基板、一个所述触控感应层、一个所述压力敏感层和一个所述压力感应导线层,其中,所述触控感应层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上表面,所述压力感应导线层与所述触控感应层的触控导线层设置在同一层,所述粘结层位于所述触控感应层与保护盖板之间,且覆盖所述压力敏感层。

可选的,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两个基板、第一和第二两个触控感应层、一个压力敏感层、一个压力感应导线层和第一和第二两个粘结层,其中,第一和第二基板层叠设置,且第一基板靠近保护盖板,第一和第二触控感应层对应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基板靠近保护盖板的侧面,压力感应导线层与第一触控感应层的触控导线层设置在同一层,第一粘结层位于保护盖板和第一触控感应层之间,且覆盖压力敏感层,第二粘结层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触控感应层之间。

可选的,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两个基板、第一和第二两个触控感应层、一个压力敏感层、一个压力感应导线层和第一和第二两个粘结层,其中,第一和第二基板层叠设置,且第一基板靠近保护盖板,第一和第二触控感应层对应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基板靠近保护盖板的侧面,压力感应导线层与第二触控感应层的触控导线层设置在同一层,第二粘结层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触控感应层之间,且覆盖压力敏感层,第一粘结层位于保护盖板和第一触控感应层之间。

可选的,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两个所述基板、第一和第二两个所述触控感应层、一个所述压力敏感层、一个所述压力感应导线层和第一和第二两个所述粘结层,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板层叠设置,且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保护盖板,所述第一和第二触控感应层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板远离所述保护盖板的侧面,所述压力感应导线层与所述第一触控感应层的触控导线层设置在同一层,所述第二粘结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一触控感应层之间,且覆盖所述压力敏感层,所述第一粘结层位于所述保护盖板和所述第一基板之间。

可选的,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两个所述基板、第一和第二两个所述触控感应层、一个所述压力敏感层、一个所述压力感应导线层和第一和第二两个所述粘结层,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板层叠设置,且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保护盖板,所述第一和第二触控感应层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板远离所述保护盖板的侧面,所述压力感应导线层与所述第二触控感应层的触控导线层设置在同一层,所述第一粘结层位于所述保护盖板和所述第一基板之间,所述第二粘结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一触控感应层之间。

可选的,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两个所述基板、第一和第二两个所述触控感应层、一个所述压力敏感层、一个所述压力感应导线层和第一和第二两个所述粘结层,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板层叠设置,且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保护盖板,所述第一和第二触控感应层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基的彼此相对侧面,所述压力感应导线层与所述第一或第二触控感应层的触控导线层设置在同一层,所述第二粘结层位于所述第一触控感应层和所述第二触控感应层之间,且覆盖所述压力敏感层,所述第一粘结层位于所述保护盖板和所述第一基板之间。

可选的,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两个基板、一个触控感应层、一个压力敏感层、一个压力感应导线层和第一和第二两个粘结层,其中,第一和第二基板层叠设置,且第一基板靠近保护盖板,触控感应层和压力感应导线层对应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基板靠近保护盖板的侧面,第二粘结层位于第一基板和压力感应导线层之间,且覆盖压力敏感层,第一粘结层位于保护盖板和触控感应层之间。

可选的,该触控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三基板,所述压力感应层设置在所述第三基板上;第三粘结层,所述第三粘结层设置于所述压力感应层上,且覆盖所述压力敏感层,所述第三基板和压力感应层通过所述第三粘结层粘贴于所述触控显示装置的下方。

可选的,压力敏感层包括聚合物和分散于聚合物中的导电粒子。

可选的,聚合物为选自硅基聚合物、碳基聚合物及混合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导电粒子由选自金属系材料、金属氧化物系材料、炭黑系材料、金属盐类材料、金属包覆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导电复合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形成。

可选的,导电粒子可以呈细粉末状、片状、箔状、纤维状、球状、刺状,枝状、线状和棒状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导电粒子的粒径为10纳米-0.1毫米。

可选的,该触控显示装置不包括空气间隔层。

可选的,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可视区和围绕可视区的非可视区,压力感应层设置在可视区和/或非可视区。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电子设备包括前面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该电子设备具有前面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全部特征和优点,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控感应层的层叠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a) 为触控电路层设置在保护盖板上时触控感应层的层叠结构示意图,图2(b)为触控电路层设置在基板上时触控感应层的层叠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a) 和图2(b)均为触控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层叠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 (a)为压力感应导线层与第一触控感应层的触控导线层设置在同一层时触控显示装置的层叠结构示意图,图3(b)为压力感应导线与第二触控感应层的触控导线层设置在同一层时触控显示装置的层叠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层叠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 (a)为压力感应导线层设置在基板上表面时触控显示装置的层叠结构示意图,图4(b)为压力感应导线层设置在保护盖板下表面时触控显示装置的层叠结构示意图,图4(c)为压力感应导线层与触控导线层设置在同一层时触控显示装置的层叠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层叠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 (a)为压力感应导线层与第一触控感应层的触控导线层设置在同一层时触控显示装置的层叠结构示意图,图6(b)为压力感应导线层与第二触控感应层的触控导线层设置在同一层时触控显示装置的层叠结构示意图。

图7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层叠结构示意图,其中,图7 (a)为压力感应导线层与第一触控感应层的触控导线层设置在同一层时触控显示装置的层叠结构示意图,图7(b)为压力感应导线层与第二触控感应层的触控导线层设置在同一层时触控显示装置的层叠结构示意图。

图8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层叠结构示意图,其中,图8 (a)为压力感应导线层与第一触控感应层的触控导线层设置在同一层时触控显示装置的层叠结构示意图,图8(b)为压力感应导线层与第二触控感应层的触控导线层设置在同一层时触控显示装置的层叠结构示意图。

图9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层叠结构示意图。

图10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保护盖板,至少一个基板,至少一个触控感应层,压力感应层,以及至少一个粘结层。其中,基板可以位于保护盖板下方,触控感应层可以设置于保护盖板和基板的至少之一上;压力感应层可以包括压力敏感层和压力感应导线层,其中,压力感应导线层位于基板或触控感应层的一侧,压力敏感层位于压力感应导线层远离基板或触控感应层的一侧,粘结层位于相邻的保护盖板与触控感应层之间、相邻两个触控感应层之间,相邻的触控感应层和压力感应层之间,相邻的触控感应层和基板之间,相邻的基板和保护盖板之间,或者相邻的基板和压力感应导线层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该触控显示装置,虽然增加了额外的压力感应层,但该压力感应层与触控显示装置相结合,设置于触控显示装置内部,不需要额外的空间,并且有很好的压力响应性,能够感应垂直于屏体的Z轴的触摸信息,有效改善用户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保护盖板可以由蓝宝石,玻璃,PMMA、PC、PC/PMMA 等常规有机材料或者具有高表面硬度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形成。由此具有良好的抗摔、抗划伤等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触控感应层用于感应施加于保护盖板上的触摸信号。该触摸信号包括平行于保护盖板的二维方向上的接触、滑动、拖拽等触摸输入信号,甚至包括垂直于保护盖板方向上的隔空输入信号(即悬浮触控信号)或保护盖板边缘的侧边(例如弯曲屏的弧形侧边)的触摸输入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图1,触控感应层102包括触控电路层1021和触控导线层1022,其中,触控导线层1022位于触控电路层1021的一侧,保护盖板100或基板101 位于触控电路层1021远离触控导线层1022的一侧。也就是说,触控感应层102可以包括触控电路层1021和触控导线层1022,其中,触控电路层1021设置在保护盖板100或基板 101上,触控导线层1022位于触控电路层1021的远离保护盖板100或基板101的一侧。需要说明的是,当触控感应层102设置于保护盖板100上时,通常设置于保护盖板100的下方,即远离用户的一侧,而当触控感应层102设置于基板101上时,其可设置于基板101 的上方也可设置于基板101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触控电路层1021可以包括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中的至少之一,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可以设置在同一层,例如仅包括一个触控感应层的触控显示装置中,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设置在同一个触控电路层中。另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可以分别设置在两层中,例如包括两个触控感应层的触控显示装置,可以一个触控感应层的触控电路层中设置驱动电极,另一个触控感应层的触控电路层中设置感应电极,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也可以两个触控感应层的触控电路层中均同时设置有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的导电材料可以但不限于是纳米银丝、金属网格(metal mesh)、碳纳米管、石墨烯、导电高分子如聚乙撑二氧噻吩(PEDOT)及衍生物、纳米银丝与导电高分子混合物、氧化锌类,氧化锡类,氧化铟类透明导电材料;制作方式可以是镭射、蚀刻和直接涂布等方式。触控导线层1022的材质和形成方式可以通过银浆、金属、金属合金等材料通过丝印、镭射、蚀刻等方式获得,也可以与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的材质和形成方式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该触控显示装置中,压力敏感层可以直接通过丝印、涂覆或者用导电胶粘贴在压力感应导线层上,然后在压力敏感层上形成粘结层,以覆盖压力敏感层。通过该方法形成压力敏感层,同时压力感应导线层可以与触控导线层同层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装置虽然增加了压力感应层,但几乎不会增加触控显示装置的厚度,有利于轻薄化的发展趋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压力敏感层可以包括聚合物和分散于所述聚合物中的导电粒子。聚合物可以为选自硅基树脂、碳基树脂以及混合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包括但不限于聚酯纤维、环氧树脂、聚酯、有机硅树脂、橡胶等材料。导电粒子可以由选自金属系材料、金属氧化物系材料、炭黑系材料、金属盐类材料、金属包覆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导电复合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形成。具体而言,金属系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银、铜、镍及其合金等,金属氧化物系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氧化锌类,氧化锡类,氧化铟类导电颗粒。另外,导电粒子的具体形状和尺寸不受特别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电粒子可以呈细粉末状、片状、箔状、纤维状、球状、刺状,枝状、线状和棒状中的至少一种,导电粒子的粒径可以为10纳米-0.1毫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压力感应导线层可以与触控导线层的材质和形成方式相同,可以与触控导线层一同制备而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压力感应层用于感测触摸压力的大小及触摸位置等信息,其工作原理为:未施加压力时,分散在压力敏感层中的导电颗粒之间距离较远,相邻导电粒子之间不能导通或者导通率低,压力敏感层呈绝缘或高电阻状态,当从保护盖板一侧施加压力时,聚合物受压缩,其中的导电粒子之间的距离变短,由于量子隧道效应,导电粒子之间的电子迁移能力增强,从而在宏观上体现为压力敏感层的电阻值降低。随着压力敏感电阻层受压力的增大,与其相连的压力感应导线(电极)之间的电阻值逐渐减小,因此,可以建立触控显示装置中前述的压力感应层中的电阻变化信息与触控显示装置的受力信息的相互关系数据库。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触控显示装置中还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在触控显示装置中的不同位置进行不同的力值触摸下,触控显示装置中检测力的各个相邻电极的电阻变化信息,处理器用于对比触控显示装置检测获得的相邻电极之间的电阻变化信息与所预存储的电阻变化信息,从而判断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摸信息。其中触摸信息包括触摸的力的大小,也可以包括触摸力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粘结层用于将相邻的两层粘结在一起,形成其的具体材料不受特别限制,可以为本领域任何公知的能够发挥粘结作用的材料,例如包括但不限于光学胶、固化胶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触控显示装置中采用的基板不受特别限制,可以为本领域任何已知的可用于触控显示装置的基板,例如包括但不限于玻璃基板、PET基板、PC基板、COP基板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触控显示装置可以是具有一个基板的GG结构、G1F结构、GF2结构、GF结构,也可以是具有两个基板的GFF结构等。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图。参照图2(a),触控显示装置11 包括玻璃盖板110与一个基板111。触控感应层包括触控电路层1111与触控导线层1112,触控感应层在基板111上,也可以部分在玻璃盖板110上。压力感应层包括压力敏感层1101 以及与触控感应层的触控导线层1112一同制备出且位于同一膜层的压力感应导线层1113。其中,压力敏感层1101设置于压力感应导线层1113之上。参照图2(b),与压力敏感层 1101相连的压力感应导线层1113与触控感应层的触控导线层1112一同在触控感应层的一端引出可以与柔性电路板连接的pin端,使触控显示装置11与电子设备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参照图3(a),触控显示装置12包括保护盖板120、一个基板121、第一触控感应层1200和第二触控感应层1210、一个压力敏感层1204、一个压力感应导线层1203和一个粘结层122。其中,第一和第二触控感应层1200和1210对应设置在保护盖板120和基板121彼此相对的侧面,压力感应导线层1203与第一触控感应层1200的触控导线层1202设置在同一层,粘结层122位于第一触控感应层1200和第二触控感应层1210之间,且覆盖压力敏感层1204。当在保护盖板120一侧施压时,位于基板 121一侧的软性接触面(如泡棉等缓冲材料)会挤压压力敏感层1204,触发基于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的导通现象,使压力感应层的压力感应导线层1203检测到的电阻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描述方式“第一和第二两个触控感应层”是指具有两个触控感应层,触控感应层中的一个为第一触控感应层,另一个为第二触控感应层。前后文中的类似描述具有相同的含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参照图3(b),该触控显示装置12包括保护盖板120、一个基板121、第一触控感应层1200和第二触控感应层1210、一个压力敏感层1214和一个压力感应导线层1213。其中,第一和第二触控感应层1200和1210对应设置在保护盖板 120和基板121彼此相对的侧面,压力感应导线层1213与第二触控感应层1210的触控导线层1212设置在同一层,粘结层122位于第一和第二触控感应层之间,且覆盖压力敏感层 121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参照图4(a),该触控显示装置13包括保护盖板130、一个基板131、一个触控感应层1300、一个压力敏感层1314、一个压力感应导线层1313 和一个粘结层132,其中,触控感应层1300设置在保护盖板130的下表面,压力感应导线层1313设置在基板131的上表面,粘结层132位于触控感应层1300和压力感应导线层1313 之间,且覆盖压力敏感层131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参照图4(b),该触控显示装置13包括保护盖板130、一个基板131、一个触控感应层1310、一个压力敏感层1304、一个压力感应导线层1303 和一个粘结层132,其中,触控感应层1310设置在基板131的上表面,压力感应导线层1303 设置在保护盖板130的下表面,粘结层132位于触控感应层1310和压力感应导线层1303 之间,且覆盖压力敏感层130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参照图4(c),该触控显示装置13包括保护盖板130、一个基板131、一个触控感应层1310、一个压力敏感层1314、一个压力感应导线层1313 和一个粘结层132,其中,触控感应层1310设置在基板131的上表面,压力感应导线层1313 与触控导线层1312设置在同一层,粘结层132位于触控感应层1310和保护盖板130之间,且覆盖压力敏感层1314。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图。该触控显示装置18包括保护盖板180和两个基板181。触控感应层包括触控电路层1811和触控导线层1812,触控感应层在基板181上。压力感应层包括置于基板181上的压力敏感层1814,以及与触控导线层1812 一同制备出且位于同一膜层的压力感应导线层181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参照图6(a),该触控显示装置14包括保护盖板140、第一基板141、第二基板142、第一触控感应层1410、第二触控感应层1420、一个压力敏感层1414、一个压力感应导线层1413、第一粘结层143和第二粘结层144,其中,第一和第二基板层叠设置,且第一基板141靠近保护盖板140,第一和第二触控感应层对应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基板靠近保护盖板140的侧面,压力感应导线层1413与第一触控感应层1410 的触控导线层1412设置在同一层,第一粘结层143位于保护盖板140和第一触控感应层 1410之间,且覆盖压力敏感层1414,第二粘结层144位于第一基板141和第二触控感应层 1420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参照图6(b),该触控显示装置14包括保护盖板140、第一基板141和第二基板142、第一触控感应层1410和第二触控感应层1420、一个压力敏感层1424、一个压力感应导线层1423和第一粘结层143和第二粘结层144,其中,第一和第二基板层叠设置,且第一基板141靠近保护盖板140,第一和第二触控感应层对应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基板靠近保护盖板140的侧面,压力感应导线层1423与第二触控感应层1420 的触控导线层1422设置在同一层,第二粘结层144位于第一基板141和第二触控感应层 1420之间,且覆盖压力敏感层1424,第一粘结层143位于保护盖板140和第一触控感应层 1410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参照图7(a),该触控显示装置15包括保护盖板150、第一基板151、第二基板152、第一触控感应层1510、第二触控感应层1520、一个压力敏感层1514、一个压力感应导线层1513、第一粘结层153和第二粘结层154,其中,第一和第二基板层叠设置,且第一基板151靠近保护盖板150,第一和第二触控感应层对应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基板远离保护盖板150的侧面,压力感应导线层1513与第一触控感应层1510 的触控导线层1512设置在同一层,第一粘结层153位于保护盖板150和第一基板151之间,第二粘结层154位于第二基板152和第一触控感应层1510之间,且覆盖压力敏感层151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参照图7(b),该触控显示装置15包括保护盖板150、第一基板151、第二基板152、第一触控感应层1510、第二触控感应层1520、一个压力敏感层1524、一个压力感应导线层1523、第一粘结层153和第二粘结层154,其中,第一和第二基板层叠设置,且第一基板151靠近保护盖板150,第一和第二触控感应层对应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基板远离保护盖板150的侧面,压力感应导线层1523与第二触控感应层1520 的触控导线层1522设置在同一层,第一粘结层153位于保护盖板150和第一基板151之间,第二粘结层154位于第二基板152和第一触控感应层1510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参照图8(a),该触控显示装置16包括保护盖板160、第一基板161、第二基板162、第一触控感应层1610、第二触控感应层1620、一个压力敏感层1614、一个压力感应导线层1613、第一粘结层163和第二粘结层164,其中,第一和第二基板层叠设置,且第一基板161靠近保护盖板160,第一和第二触控感应层对应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基板彼此相对的侧面,压力感应导线层1613与第一触控感应层1610的触控导线层1612设置在同一层,第一粘结层163位于保护盖板160和第一基板161之间,第二粘结层164位于第一触控感应层1610与第二触控感应层1620之间,且覆盖压力敏感层 161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参照图8(b),该触控显示装置16包括保护盖板160、第一基板161、第二基板162、第一触控感应层1610、第二触控感应层1620、一个压力敏感层1624、一个压力感应导线层1623、第一粘结层163和第二粘结层164,其中,第一和第二基板层叠设置,且第一基板161靠近保护盖板160,第一和第二触控感应层对应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基板彼此相对的侧面,压力感应导线层1623与第二触控感应层1620的触控导线层1622设置在同一层,第一粘结层163位于保护盖板160和第一基板161之间,第二粘结层164位于第一触控感应层1610与第二触控感应层1620之间,且覆盖压力敏感层 162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以上所有触控显示装置的层叠结构(除图3a)中的压力感应导线层和压力敏感层都可以从实施例的结构中分离出来,制作于额外的基材上,通过额外的粘结层粘结到上述实施例中分离了压力感应功能的触控显示装置下方。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三基板,所述压力感应层设置在所述第三基板上;第三粘结层,所述第三粘结层设置于所述压力感应层上,且覆盖所述压力敏感层,所述第三基板和压力感应层通过所述第三粘结层粘贴于所述触控显示装置的下方。具体地,以图3b的分离结构为例,参照图9,该触控显示装置17包括第一基板171和第三基板172、一个触控感应层1710、一个压力敏感层1724、一个压力感应导线层1723和第一粘结层173和第二粘结层174,其中,第一和第三基板层叠设置,且第一基板171靠近保护盖板170,触控感应层1710和压力感应导线层1723对应设置在第一和第三基板靠近保护盖板170的侧面,第二粘结层174位于第一基板171和压力感应导线层1723 之间,且覆盖压力敏感层1724,第一粘结层173位于保护盖板170和触控感应层171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将原本位于保护盖板上的压力感应导线层和压力敏感层制作于额外的第三基材上,通过额外的粘结层粘结到分离了压力感应功能的触控显示装置下方。以上所有触控显示装置的层叠结(除图3a结构)都可以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法进行构造,不再一一说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触控显示装置中不包括空气间隔层。由此,该触控显示装置在具备压力感应功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不存在因具有空气间隔层而导致显示效果变差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图10,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可视区2和围绕可视区的非可视区1,其中,压力感应层可以设置在可视区和/或非可视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显示装置不仅具有良好的压力响应性,同时其显示效果优异,对其设置区域没有任何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将其设置于可视区或非可视区。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电子设备包括前面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该电子设备具有前面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全部特征和优点,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电子设备的具体种类不受特别限制,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