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LC工程软件保护装置及其保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43598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plc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lc工程软件保护装置及其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已加载plc工程软件的plc通常都会作为某种机器的专用控制器来使用,并与人机界面hmi、驱动器等打包制作成专用控制系统。然而,大多数plc工程软件并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一旦流通后,很容易被人们从其它途径所购买的通用plc下载并编译,从而制作出相应机器的专用控制系统并出售,这样就很容易给厂家及代理商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plc工程软件保护装置及其保护方法,能够有效防止流通后被无限制使用,避免经济损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lc工程软件保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plc工程软件识别plc所预置编程卡对其首次编译的时间;

当所述plc工程软件识别到所述首次编译的时间位于其上预设的期限保护时段之外时,则自动修改其上预设的期限保护时段为失效时段并锁死,使得所述plc所预置编程卡对其下一次编译失效。

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plc工程软件识别到所述首次编译的时间位于其上预设的期限保护时段之内时,则自动修改其上预设的期限保护时段的起始段时间为所述首次编译的时间并锁死,使得所述plc所预置编程卡对其下一次编译失效。

其中,所述首次编译的时间位于所述预设的期限保护时段之内应具体为:所述首次编译的时间大于等于所述预设的期限保护时段的起始段时间且小于所述预设的期限保护时段的终止段时间。

其中,所述plc工程软件自动修改其上预设的期限保护时段为失效时段的步骤具体为:

所述plc工程软件将其上预设的期限保护时段的起始段时间与终止段时间互相置换,使得所述置换后的期限保护时段为失效时段。

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预先设置所述plc工程软件的期限保护时段,包括起始段时间和终止段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plc工程软件保护装置,所述plc工程保护装置包括:

首次编译时间识别单元,用于所述plc工程软件识别plc所预置编程卡对其首次编译的时间;

第一保护单元,用于当所述plc工程软件识别到所述首次编译的时间位于其上预设的期限保护时段之外时,则自动修改其上预设的期限保护时段为失效时段并锁死,使得所述plc所预置编程卡对其下一次编译失效。

其中,所述plc工程保护装置还包括:

第二保护单元,用于当所述plc工程软件识别到所述首次编译的时间位于其上预设的期限保护时段之内时,则自动修改其上预设的期限保护时段的起始段时间为所述首次编译的时间并锁死,使得所述plc所预置编程卡对其下一次编译失效。

其中,所述plc工程保护装置还包括:

预设单元,用于预先设置所述plc工程软件的期限保护时段,包括起始段时间和终止段时间。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plc工程软件保护装置通过识别plc首次编译时间,并将所识别的首次编译时间与该plc工程软件自带的预设期限保护时段进行对比来确定plc工程软件是否可以有效使用及有效使用的时间段,从而能有效的防止流通后被无限制使用,避免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lc工程软件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lc工程软件保护方法中plc工程软件设置期限保护时段的应用场景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lc工程软件保护方法中plc工程软件边下载边加载过程中的应用场景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lc工程软件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plc工程软件保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plc工程软件识别plc所预置编程卡对其首次编译的时间;

步骤s2、当所述plc工程软件识别到所述首次编译的时间位于其上预设的期限保护时段之外时,则自动修改其上预设的期限保护时段为失效时段并锁死,使得所述plc所预置编程卡对其下一次编译失效;

步骤s3、当所述plc工程软件识别到所述首次编译的时间位于其上预设的期限保护时段之内时,则自动修改其上预设的期限保护时段的起始段时间为所述首次编译的时间并锁死,使得所述plc所预置编程卡对其下一次编译失效。

具体过程为,在步骤s1之前,预先设置plc工程软件的期限保护时段,包括起始段时间和终止段时间。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设定起始段时间(如“currentdate=2017.07.06”)和终止段时间(如“effectivedate=2017.08.06”),从而确定整个期限保护时段(如一个月),写在加密的子程序里。应当说明的是,该期限保护时段采用加密方式写入,他人无法打开看到内容,更修改不了。此时,plc工程软件只有在首次被plc加载编译时,期限保护时段会自动修改一次,否则若用户添加指令修改期限保护时段,编译会出现错误而失效。

在步骤s1中,在plc上加载plc工程软件过程中(不管是边下载边加载,还是下载完成后加载),plc工程软件都会快速识别plc通过所预置编程卡对其首次编译的时间,以便与其上预设的期限保护时段进行对比来实现自我保护。具体分以下两种情况,用以防止预先下载到plc上多个便宜的编程卡里备用:

(1)如步骤s2中,首次编译的时间位于预设的期限保护时段之外时,自动修改其上预设的期限保护时段为失效时段并锁死,使得plc所预置编程卡对其下一次编译失效。在一个实施例中,plc工程软件通过将其上预设的期限保护时段的起始段时间与终止段时间互相置换,使得置换后的期限保护时段为失效时段;在另一个实施例中,plc工程软件将其上预设的期限保护时段所对应的值清空为null,使得置换后的期限保护时段为失效时段。

(2)如步骤s3中,首次编译的时间位于预设的期限保护时段之内时,自动修改其上预设的期限保护时段的起始段时间为首次编译的时间并锁死,使得plc所预置编程卡对其下一次编译失效。在一个实施例中,plc工程软件获取首次编译时间为2017.07.15,则期限保护时段自动修改为2017.07.15~2017.8.06并且锁死,使得plc所预置编程卡对其下一次编译失效,即使用户在2017.07.23时再次调用plc编译延长使用时间,也无法再次修改期限保护时段2017.07.15~2017.8.06。

应当说明的是,首次编译的时间位于预设的期限保护时段之内应具体为:首次编译的时间大于等于预设的期限保护时段的起始段时间且小于预设的期限保护时段的终止段时间。

如图3所示,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plc工程软件保护方法的应用场景做进一步说明:

点击下载plc工程软件;

对plc工程软件进行首次编译;

确定编译是否完成;是则继续,否则结束;

识别编译日期pc_date,并判断起始段时间currentdate<=编译日期pc_date<终止段时间effectivedate?

如果是,则将期限保护时段的起始段时间currentdate更改为编译日期pc_date,从而缩小整个期限保护时段的有效使用时间,此时可以完整的加载到plc中;

如果否,则将自动改写子程序:if(currentdate<effectivedate),set_currentdate与set_effectivedate的输入数值交换,即起始段时间与终止段时间互相置换,使得整个期限保护时段失效。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plc工程软件保护装置,所述plc工程软件保护装置包括:

首次编译时间识别单元110,用于所述plc工程软件识别plc所预置编程卡对其首次编译的时间;

第一保护单元120,用于当所述plc工程软件识别到所述首次编译的时间位于其上预设的期限保护时段之外时,则自动修改其上预设的期限保护时段为失效时段并锁死,使得所述plc所预置编程卡对其下一次编译失效。

其中,所述plc工程保护装置还包括:

第二保护单元130,用于当所述plc工程软件识别到所述首次编译的时间位于其上预设的期限保护时段之内时,则自动修改其上预设的期限保护时段的起始段时间为所述首次编译的时间并锁死,使得所述plc所预置编程卡对其下一次编译失效。

其中,所述plc工程保护装置还包括:

预设单元,用于预先设置所述plc工程软件的期限保护时段,包括起始段时间和终止段时间。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plc工程软件保护装置通过识别plc首次编译时间,并将所识别的首次编译时间与该plc工程软件自带的预设期限保护时段进行对比来确定plc工程软件是否可以有效使用及有效使用的时间段,从而能有效的防止流通后被无限制使用,避免经济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系统单元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盘、光盘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