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用于触控面板的覆盖板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298729阅读:来源:国知局
>[0065] 3:第三截点
[0066] 4:第四截点;
[0067] 5:点;
[0068]A-A,:剖线;
[0069]AL1:参考弧线;
[0070]AL2、AL5:弧线;
[0071] AL3:第一弧线;
[0072] AL4 :第二弧线;
[0073]BM:装饰层;
[0074]c:微凹陷;
[0075]d、dl?d3、D:方向;
[0076] E :蚀刻液;
[0077]F:参考平面;
[0078]L:参考切线;
[0079] K :研磨器;
[0080]01 :第一辅助遮光层;
[0081]02:第二辅助遮光层;
[0082] P1 :第一平面;
[0083]P2 :第二平面;
[0084]P3 :第三平面;
[0085] P4 :导角面;
[0086] T:胶厚。
【具体实施方式】
[0087] 图1A至图1G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制造方法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A至图 1C,首先,提供准触控面板100'(标示于图1C)。请参照图1A,详言之,在本实施例中,可先 提供母板1000。母板1000上可划分定义出多个基板110,其中每一基板110是用以在后续 制程中形成一个触控面板。基板110的材质可为玻璃、塑料或其他适当材质;本实施例以玻 璃为例作说明。接着,可选择性地对母板1000进行强化制程,本实施例例如是通过化学离 子交换制程对玻璃进行强化。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选择不对母板 1000进行强化制程。请参照图1B,作业上,可选择性地在多个基板110上分别形成多个装 饰层BM,并且在每一个装饰层BM围绕界定出的区域中形成对应的触控元件120,且触控元 件120在本实施例可以与装饰层BM部份重叠。另一提的是,如果只想单独制作触控面板中 的覆盖板,也可省去制作触控元件的步骤;甚至,如果不想要有装饰及遮蔽的需求,可进一 步省去制作装饰层的步骤。
[0088] 请参照图1C,接着,令分别承载多个触控元件120的多个基板110彼此分离,例如 是通过刀轮切割及裂片的方式,以形成多个准触控面板100'。当然,也可利用激光切割等其 它方式。准触控面板1〇〇'包括基板110以及触控元件120。基板110具有承载面110a、相 对于承载面ll〇a的触控面110b以及连接承载面110a与触控面110b的侧面110c。触控 元件120配置于承载面110a上。换言之,承载面110a位于触控元件120与触控面110b之 间。在本实施例中,准触控面板1〇〇'可选择性包括装饰层BM。装饰层BM主要配置于触控 元件120所在处以外的承载面110a上。承载面110a位于装饰层BM与触控面110b之间。
[0089] 请参照图1D,接着,在本实施例中,可选择性地对准触控面板100'进行外轮廓导 角(outlinegrinding)制程。举例而言,可利用研磨器K对准触控面板100'进行外轮廓 导角制程。详言之,研磨器K可在与承载面110a平行的平面上沿着指定路径移动,进而使 准触控面板100'具有所需的外轮廓。此外,于本实施例中,研磨器K用以与基板110接触 的研磨表面可具有与导角形状互补的形状。如此一来,当研磨器K在与承载面110a平行的 平面上沿着指定路径移动而使准触控面板100 '具有所需的外轮廓的同时,研磨器K也可使 基板110的侧面ll〇c具有所需的导角形状。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制一定要进行外轮廓导角 制程,外轮廓导角制程的进行与否,可视实际产品的需求而定。
[0090] 在本实施例中,在进行图1C所示的分离制程或图1D所示的外轮廓导角制程时,基 板110侧面110c可能会形成微凹陷或微裂痕c(如图2A所示)。为了避免微凹陷或微裂 痕c过度影响触控面板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E所示,可选择性地对基板110的侧 面110c进行边缘强化制程。边缘强化制程例如是将准触控面板100'浸入蚀刻液E中,蚀 刻液E例如是氢氟酸,以使基板110的部份边缘被部分或全部去除,进而使微凹陷或微裂痕 c(如图2A所示)被去除或使其深度极浅化,以降低微凹陷或微裂痕c对强度的影响;值得 一提的是,在蚀刻液蚀刻完侧面ll〇c后,会在侧面110c形成多数个圆弧状或齿状的凹槽蚀 刻结构,也即,原本锐利尖刺状的裂痕成为平缓的较大凹槽,如此当玻璃被弯折或挠曲时, 可减少由边缘向内破裂的可能性,提高玻璃的强度平均值。在一实施例中,蚀刻后产生的凹 槽的孔径范围为10微米(Um)至150微米。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制一定要进行边缘强化制 程,边缘强化制程的进行与否,可视实际产品的需求而定。另外,基板的制程并不限于上述 制程,其也可在母板分离出多个基板,并经外轮廓导角后,才对各基板进行化学离子交换的 强化制程;接着,才在该些基板上选择性地形成后续元件,例如触控元件、装饰层等。
[0091] 请参照图1F,接着,令胶材130覆盖基板110的侧面110c且暴露基板110的承载 面110a以相对于承载面110a的触控面(标示于图1C及图1D),而初步完成触控面板100。 在本实施例中,可利用喷涂的方式令胶材130覆盖基板110的侧面110c,然后再固化胶材 130。喷涂例如可以是利用喷枪将复数个点状胶材依序射至侧面110c,且使该些点状胶材彼 此部份重叠,以形成连续状的胶材130,但不限于此。此外,固化胶材130的方式可视胶材 130的材料特性而定。举例而言,若胶材130为光固化型胶材,则可用照光的方式固化胶材 130,例如为UV胶。若胶材130为热固化型胶材,则可用加热的方式固化胶材130。若胶材 130为光固化型胶材与热固化型胶材的组合,则可同时用加热及照光的方式固化胶材130。 此外,令胶材130覆盖基板110侧面110c的方法不限于喷涂,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利用擦 拭、沉浸、转印或其他适当方式令胶材130覆盖基板110的侧面110c。
[0092] 如图IF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胶材130可环绕成一圈,而覆盖基板110的整个侧面 ll〇c。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胶材130覆盖侧面110c的范围可视实际的需求而定。举例 而言,若部份侧面1l〇c具有特殊的形状(例如用以置入红外线感测器的凹面),而导致胶材 130不易涂布,则可选择性地不在特殊形状的部份侧面110c上涂布胶材130。换言之,在其 他实施例中,胶材130不一定要环绕成一圈。又例如胶材130可仅单独形成于四个角落的 侧面110c处,但不限于此。
[0093] 从图1C、图1D、图1F可知,装饰层BM与基板110侧面110c之间存在有一个透光 区域,或者可以说是装饰层BM会刻意距离基板110侧面110c预定距离,该预定距离例如是 介于200?500微米,以避免于前述切割作业中分离多个基板110时,可能对装饰层BM造 成的损伤。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填补上述透光区域以避免漏光以及考量到形成在基板110 侧面110c的胶材130可能被使用者察觉而影响触控面板100视觉上的美感,因此,在本实 施例中,如图1G所示,可选择性地在装饰层BM上形成第一辅助遮光层01 (例如是具有与装 饰层BM相同颜色的油墨层),以遮蔽透光区域及胶材130 (标示于图1F及图2A)。
[0094]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剖面的示意图。特别是,图2A是对应于图1G的 剖线A-A'。请参照图1G及图2A,第一辅助遮光层01覆盖装饰层BM且暴露触控元件120。 第一辅助遮光层〇1可由承载面ll〇a延伸至侧面110c的上方且在垂直于承载面110a的观 看方向d上与胶材130重叠。因此,当使用者沿着观看方向d看去便较不易察觉胶材130 的存在,而有助于触控面板100美感的提升。当然,第一辅助遮光层01也可以不与胶材130 重叠,而是只遮蔽装饰层BM与基板110侧面110c之间的透光区域。
[0095]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还可选择性地在第一辅助遮光层01上形成第二辅助遮光层 02 (例如红外光透光材料层,在此红外光透光材料是指可让红外光的光透过率高于其他波 长光的光透过率的材料,例如可让红外光的光透过率高于75%,并让其他波长光的光透过率 低于20%,但不以此为限),以进一步地提升触控面板100的品质。需说明的是,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