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装置及其运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616005阅读:来源:国知局
述初始网格距离可大于所述最小网格距离且小于或等于所述触控区130的所述网格距离。当检测到所述第一个触控位置的下一个扫描期间,根据所述第一个触控位置决定是否调整有效网格距离。
[0042]换句话说,本说明中,只有当第一个触控位置位于所述指纹检测区131时,所述控制电路15才同时驱动或耦接所有所述指纹检测区131的透明电极,其他状态下,所述控制电路15仅耦接部分或完全不耦接所述指纹检测区131的透明电极,例如所述第三透明电极131X和第四透明电极131Y。
[0043]请参照图5所示,其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0’的元件配置的示意图。图5与图2的差异在于,图5中,所述指纹检测区131’设置于相对所述显示器11的影像显示区117以外的部分(例如黑区)的所述第一基板111上,同样的,所述控制电路15’同样可通过晶粒玻璃接合(C0G)或晶粒软模接合(C0F)等制程直接形成于所述玻璃基板111上,并通过异向性导电膜(ACF) 19耦接至所述触控区130’的透明电极,以使所述控制电路15’仍同时控制所述触控区130’和所述指纹检测区131’的检测操作。换句话说,所述触控区130’和指纹检测区131’分别设置,以使所述触控区130’相对于所述显示器11的影像显示区117内而所述指纹检测区131’相对于所述显示器11的边框位置;也即,所述指纹检测区131’于另一透明基板(不同于所述触控区130’的透明基板)上利用透明电极形成互感式电容而制作。同样地,所述触控区130’的网格距离大于所述指纹检测区131’的网格距离。
[0044]必须说明的是,虽然上述实施例中以互感式触控装置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本发明也可适用于自感式触控装置或电阻式触控装置。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10可适用于各种数位信息系统,例如可携式电子装置和固设型电子设备,并无特定限制。
[0045]必须说明的是,虽然上述实施例中以薄膜电晶体为例说明所述控制电路15与所述透明电极131XU31Y的连接或不连接,然而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所述控制电路15也可通过本身的开关元件或信号控制来选择性地耦接所述透明电极131X、131Y。此外,虽然上述实施例中以玻璃基板为例说明,所述基板并不限于玻璃基板,也可为其他透明材质的基板。
[0046]综上所述,指纹识别因具有其独特性和使用便利性,因此可作为数位数据中安全锁的解锁方式。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图2、4)及其运作方法(图3),其可根据不同的初始触控位置而调整指纹检测区的检测解析度,以使指纹检测区同时具有触控检测以和指纹检测的功能,借以提高其实用性。
[0047]虽然本发明已通过前述实例披露,但是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含: 显示器,该显示器包含基板;以及 触控装置,该触控装置结合于所述基板,并包含: 触控区,该触控区包含以第一网格距离设置的第一检测单元矩阵; 指纹检测区,该指纹检测区包含以第二网格距离设置的第二检测单元矩阵;以及 控制电路,用以控制所述触控区和所述指纹检测区的检测操作,并根据第一个触控位置调整所述指纹检测区的有效网格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器具有影像显示区,所述触控区和所述指纹检测区相对于所述影像显示区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晶粒玻璃接合或晶粒软模接合形成于所述基板上,并位于相对所述影像显示区以外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呈长条状并具有长度方向,所述控制电路的所述长度方向超出所述触控区边缘一预设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中当所述控制电路判断所述第一个触控位置位于所述触控区时,控制所述指纹检测区以第三网格距离进行所述检测操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中当所述控制电路判断连续触控位置从所述触控区进入所述指纹检测区时,控制所述指纹检测区以第三网格距离进行所述检测操作。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三网格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网格距离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网格距离。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中当所述控制电路判断所述第一个触控位置位于所述指纹检测区时,控制所述指纹检测区以所述第二网格距离进行所述检测操作。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在检测到所述第一个触控位置之前,控制所述指纹检测区以初始网格距离进行所述检测操作。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初始网格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网格距离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网格距离。1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运作方法,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包含触控区和指纹检测区,且所述触控区的网格距离大于所述指纹检测区的网格距离,所述运作方法包含: 判断第一个触控位置; 当所述第一个触控位置位于所述指纹检测区时,控制所述指纹检测区以最小网格距离进行指纹检测;以及 当所述第一个触控位置位于所述触控区时,控制所述指纹检测区以大于所述最小网格距离的有效网格距离进行触控检测。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作方法,该运作方法还包含: 当连续触控位置由所述触控区进入所述指纹检测区时,控制所述指纹检测区以所述有效网格距离进行触控检测。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作方法,其中在检测到所述第一个触控位置之前,该运作方法还包含: 控制所述指纹检测区以初始网格距离进行触控检测。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运作方法,其中所述初始网格距离大于所述最小网格距离且小于或等于所述触控区的所述网格距离。15.一种触控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含: 显示器,该显示器包含基板并具有影像显示区;以及 触控装置,该触控装置结合于所述基板并与所述显示器的所述影像显示区相对,所述触控装置包含: 多个延伸于第一方向的第一透明电极; 多个延伸于第二方向的第二透明电极; 多个延伸于第一方向的第三透明电极,与所述影像显示区的部分相对并设置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之间; 多个延伸于第二方向的第四透明电极,与所述影像显示区的所述部分相对并设置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之间;及 控制电路,耦接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并选择性地耦接所述第三透明电极和所述第四透明电极,其中所述控制电路根据第一个触控位置决定是否耦接所述第三透明电极和所述第四透明电极。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呈长条状并具有长度方向,所述控制电路的所述长度方向超出所述影像显示区边缘一预设距离。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形成于所述基板上并通过控制多个薄膜电晶体选择性耦接所述第三透明电极和所述第四透明电极,其中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晶粒玻璃接合或晶粒软模接合形成于所述基板上,所述薄膜电晶体通过光刻工艺形成于所述基板上。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中当所述控制电路判断所述第一个触控位置位于所述第三透明电极和所述第四透明电极的所述部分以外时,不通过所述薄膜电晶体耦接所述第三透明电极和所述第四透明电极。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中当所述控制电路判断所述第一个触控位置位于所述第三透明电极和所述第四透明电极的所述部分以内时,通过所述薄膜电晶体耦接所述第三透明电极和所述第四透明电极。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中当所述控制电路判断多个触控位置从所述第三透明电极和所述第四透明电极的所述部分以外进入所述部分以内时,不通过所述薄膜电晶体耦接所述第三透明电极和所述第四透明电极。
【专利摘要】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含显示器和触控装置。所述显示器包含玻璃基板。所述触控装置结合于所述玻璃基板并包含触控区、指纹检测区和控制电路。所述触控区包含以第一网格距离设置的第一检测单元矩阵。所述指纹检测区包含以第二网格距离设置的第二检测单元矩阵。所述控制电路用以控制所述触控区和所述指纹检测区的检测操作,并根据第一个触控位置调整所述指纹检测区的有效网格距离。
【IPC分类】G06F3/045, G06K9/00, G06F3/044
【公开号】CN105373269
【申请号】CN201410440277
【发明人】林汉枢, 柯怡贤
【申请人】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4年9月1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