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防撞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9189阅读:1325来源:国知局
船舶防撞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路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防撞系统。



背景技术:

水路运输作为大型货物运输的主要途径之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目前船舶在水路运输中可能发生碰撞,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舶防撞系统,以解决目前船舶在水路运输中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船舶防撞系统,包括检测装置、控制装置和显示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船舶的航行状态,并将所述航行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显示装置,对所述航行状态进行显示。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在所述航行状态信息显示所述船舶即将与桥梁发生碰撞时,向所述报警装置发送报警信号,以使所述报警装置在接收到所述报警信号后进行报警。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速度传感器,所述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船舶的航行速度,并将所述航行速度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显示装置,对所述航行速度信息以及存储在所述控制装置中的通过桥梁的限速值进行显示。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速度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所述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船舶前方各个船舶的航行速度,并将所述航行速度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船舶前方各个船舶的长度,并将所述长度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船舶前方各个船舶的航行速度和长度,确定所述船舶前方所有船舶通过桥梁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并控制所述显示装置,对所述确定的时间进行显示。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摄像头和水位传感器,所述摄像头用于对所述船舶的型号信息进行采集,并将所述型号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以使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型号信息,确定所述船舶的高度和宽度;

所述水位传感器用于对所述桥梁下方的水位信息进行采集,并将所述水位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以使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水位信息,确定所述桥梁的通航净空和通航净宽;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在所述船舶的高度高于所述桥梁的通航净空,和/或所述船舶的宽度大于所述桥梁的通航净宽时,向所述报警装置发送报警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检测装置,可以对船舶的航行状态进行检测,并在将航行状态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后,通过由控制装置控制显示装置,可以实现船舶航行状态的显示,从而船舶驾驶员根据船舶的当前航行状态,可以对船舶的航行状态进行调整,以避免与其他船舶发生碰撞,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检测装置检测到的船舶航行状态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并在控制装置确定该船舶即将发生碰撞时,控制报警装置进行报警,可以进一步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速度传感器对船舶的当前航行速度进行检测,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显示装置,对检测到的当前航行速度以及通过桥梁的限速值进行显示,可以使船舶驾驶员对其船舶的航行速度进行调整,以免该船舶与其他船舶发生碰撞;

4、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速度传感器对船舶前方各个船舶的航行速度进行检测,采用距离传感器对船舶前方各个船舶的长度进行测量,可以在控制装置根据船舶前方各个船舶的航行速度和长度,确定出船舶前方所有船舶通过桥梁所需要的时间后,控制显示装置对确定的时间进行显示,由此船舶驾驶员可以其通过桥梁需要等待的时间;

5、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摄像头对船舶的型号信息进行采集,可以确定船舶的高度和宽度,采用水位传感器对水位信息进行采集,可以确定桥梁的通航净空和通航净宽,并在船舶的高度高于桥梁的通航净空,和/或船舶的宽度大于桥梁的通航净宽时进行报警,可以避免该船舶与桥梁发生碰撞,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船舶防撞系统的一个实施例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船舶防撞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船舶防撞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船舶防撞系统的一个实施例框图。该系统可以包括检测装置110、控制装置120和显示装置130,其中检测装置110可以用于检测船舶的航行状态,并将该航行状态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120;控制装置120在接收到该航行状态信息后,可以控制该显示装置130,对该船舶的航行状态进行显示。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检测装置110可以包括设置红外线传感器111、速度传感器112和距离传感器113。红外线传感器111可以设置在桥梁的通行后方,由于当船舶通过红外线传感器111时,红外线传感器111才向控制装置120输出信号,因而控制装置120在首次接收到红外线传感器111输出的信号后,可以对初始值为0的船舶数量加1;当红外线传感器111输出的信号中断后,控制装置120再次接收到红外线传感器111输出的信号时,可以再次对船舶数量累计加1。本实用新型通过结合红外线传感器和控制装置可以对即将通过桥梁的船舶数量进行统计,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显示装置,可以对统计出的船舶数量进行显示,由此船舶驾驶员可以获知其前方即将通过桥梁的船舶的数量。另外,该显示装置130可以设置在桥墩上。

速度传感器112可以对船舶的航行速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航行速度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120,之后控制装置120通过控制显示装置130可以对船舶的航行速度进行显示。另外,控制装置120在本地可以存储有通过该桥梁的限速值,并可以通过控制显示装置130对该限速值进行显示。由此船舶驾驶员根据其船舶的当前航行速度以及通过该桥梁时的限速值,可以对其船舶的航行速度进行调整,以免与其他船舶发生碰撞。例如,当船舶的航行速度高于通过桥梁时的限速值时,该船舶的驾驶员可以控制降低该船舶的航行速度。

距离传感器113可以对船舶前方各个船舶的长度进行测量,并将测量到的长度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120,速度传感器112可以对船舶前方各个船舶的航行速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航行速度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120。之后,控制装置120可以根据该船舶前方各个船舶的长度以及航行速度,确定该船舶前方所有船舶通过桥梁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并通过控制显示装置130可以对确定的时间进行显示,由此船舶驾驶员可以获知其通过桥梁需要等待的时间。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检测装置,可以对船舶的航行状态进行检测,并在将航行状态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后,通过由控制装置控制显示装置,可以实现船舶航行状态的显示,从而船舶驾驶员根据船舶的当前航行状态,可以对船舶的航行状态进行调整,以避免与其他船舶发生碰撞,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参见图3,为本实用新型船舶防撞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框图。图3与图2所示船舶防撞系统的区别在于,还包括报警装置310,且该检测装置11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114和水位传感器115。其中检测装置110可以将检测到的航行状态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120,之后控制装置120可以在航行状态信息显示船舶即将发生碰撞时,向报警装置310发送报警信号,以使报警装置在接收到该报警信号后进行报警。

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20在本地可以存储有各种型号的船舶的尺寸信息以及桥梁的尺寸信息。摄像头114可以对船舶的型号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型号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120,以使控制装置120在接收到型号信息后,确定该船舶的高度和宽度。另外,水位传感器115可以对桥梁下方的水位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水位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120,以使控制装置120在接收到水位信息后,确定该桥梁的通航净空和通航净宽。

当该船舶的高度高于该桥梁的通航净空时,表示船舶即将与桥梁发生碰撞,此时控制装置120可以向报警装置310发送报警信号,以使报警装置310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进行报警。当该船舶的宽度大于该桥梁的通航净宽时,表示船舶即将与桥梁发生碰撞,此时控制装置120可以向报警装置310发送报警信号,以使报警装置310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进行报警。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检测装置检测到的船舶航行状态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并在控制装置确定该船舶即将发生碰撞时,控制报警装置进行报警,可以进一步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检测装置,可以对船舶的航行状态进行检测,并在将航行状态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后,通过由控制装置控制显示装置,可以实现船舶航行状态的显示,从而船舶驾驶员根据船舶的当前航行状态,可以对船舶的航行状态进行调整,以避免与其他船舶发生碰撞,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