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学校门口路段用交通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1980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学校门口路段用交通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学校门口路段用交通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交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命脉,对城市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城市车辆的数量增多,交通路段的拥堵和违规行驶则日趋严重,为了保证路段顺畅和减少交通事故,特别是学校门口路段的交通则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对学校门口路段交通管理也要求越来越高。因为每当学校上学、放学期间,在学校门口接送孩子的家长非常多,随意停放车辆,导致交通严重拥堵,甚至于交通瘫痪。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混合在一起,孩子过街非常危险,非机动车也增加了安全隐患,交通拥堵。目前的学校门口路段不能以学生为主,不能在上学和放学期间,合理调整行人通行时间,从而造成学生和家长滞后,极度不方便;另外,如果遇到时间紧急情况,会造成学生抢红灯,引发人身事故,目前学校门口路段的交通存在安全隐患。因此,现如今缺少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一种学校门口路段用交通控制系统,通过设置行人自主控制模块,可合理分配红绿灯时间,提高学生过街安全性,且保证车辆可正常通行,同时兼顾学生穿越行人道和车辆的通行,降低学校门口路段在上学、放学期间的交通压力,缓解交通拥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学校门口路段用交通控制系统,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行人自主控制模块,可合理分配红绿灯时间,提高学生过街安全性,且保证车辆可正常通行,同时兼顾学生穿越行人道和车辆的通行,降低学校门口路段在上学、放学期间的交通压力,缓解交通拥堵,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学校门口路段用交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学校门口路段道路和设置在所述学校门口路段道路的交通控制装置,所述学校门口路段道路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车道、设置在所述机动车道与所述非机动车车道之间的柔性隔离柱和设置在学校门口路段的三维立体过街斑马线,所述交通控制装置包括交通指示标、设置在所述三维立体过街斑马线一端的行人过街信号灯桩和设置在行人过街信号灯桩内的行人自主控制模块,所述行人自主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相接的射频模块,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接有过街请求按键、备用按键操作电路和定时器,所述射频模块包括读写器模块和与读写器模块相接的天线模块,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接有安装在行人过街信号灯桩上的红信号灯、绿信号灯和黄信号灯以及设置在所述三维立体过街斑马线两端的语音提示桩,所述交通指示标包括绿灯通行指示标和红灯禁行指示标,所述绿灯通行指示标和红灯禁行指示标均由控制器进行控制,所述天线模块和射频卡进行无线通信。

上述的一种学校门口路段用交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立体过街斑马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三维立体过街斑马线间设置有半幅黄色网格禁停区,两个所述三维立体过街斑马线分别为第一三维立体过街斑马线和第二三维立体过街斑马线。

上述的一种学校门口路段用交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控制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交通控制装置分别布设在第一三维立体过街斑马线的一端和第二三维立体过街斑马线的另一端。

上述的一种学校门口路段用交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人自主控制模块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控制器相接。

上述的一种学校门口路段用交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提示桩的数量为四组,四组所述语音提示桩分别布设在所述三维立体过街斑马线的两端,每组所述语音提示桩的数量均为两个。

上述的一种学校门口路段用交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机动车道上设置有彩色防滑路面和非机动车地标符号。

上述的一种学校门口路段用交通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机动车车道上设置有震荡减速带和人行横道预告标线,所述非机动车车道靠近柔性隔离柱的一侧设置有临时停车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设置学校门口路段道路,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车道、柔性隔离柱和三维立体过街斑马线,通过设置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既方便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行驶,又能减少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混道造成道路堵塞,且通过在所述机动车道与所述非机动车车道之间设置柔性隔离柱,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隔离,避免非机动车辆进入机动车道,造成非机动车量行驶缓慢,通过设置三维立体过街斑马线即可合理安排学生过街,又能及时疏通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兼顾学生穿越行人道和车辆正常通行,降低学校门口路段在上学、放学期间的交通压力,缓解交通拥堵。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交通控制装置,包括行人过街信号灯桩、交通指示标和行人自主控制模块,通过设置行人过街信号灯桩给学生穿越行人道的信号提示,通过交通指示标包括绿灯通行指示标和红灯禁行指示标给学生绿灯通行和红灯禁行过街提醒,通过设置行人自主控制模块,学生通过操作过街请求按键和射频卡,根据需要请求过街,实现合理分配红绿灯时间,提高学生过街安全性,且保证车辆可正常通行。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射频模块,需要与射频卡相互通信后,才能启动行人过街信号灯桩工作,避免不法分子恶意使用或者破坏交通秩序,同时,如果遇到时间紧急情况学生可优先过街,提高学生过街安全性,安全性高,操作简单。

4、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设置学校门口路段道路和交通控制装置,方便学生过街,且能合理分配红绿灯时间,提高学生过街安全性,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行人自主控制模块,可合理分配红绿灯时间,提高学生过街安全性,且保证车辆可正常通行,同时兼顾学生穿越行人道和车辆的通行,降低学校门口路段在上学、放学期间的交通压力,缓解交通拥堵,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交通控制装置的电路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控制器; 2—过街请求按键; 3—备用按键操作电路;

4—读写器模块; 5—天线模块;6—射频卡;

7—通信模块;8—定时器; 9—红信号灯;

10—绿信号灯; 11—黄信号灯;12—语音提示桩;

13—绿灯通行指示标; 14—红灯禁行指示标; 15—机动车道;

15-1—第一三维立体过街斑马线; 15-2—第二三维立体过街斑马线;

16—非机动车车道;17—柔性隔离柱;

18—半幅黄色网格禁停区;19—行人过街信号灯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学校门口路段道路和设置在所述学校门口路段道路的交通控制装置,所述学校门口路段道路包括机动车道15、非机动车车道16、设置在所述机动车道15与所述非机动车车道16之间的柔性隔离柱17和设置在学校门口路段的三维立体过街斑马线,所述交通控制装置包括交通指示标、设置在所述三维立体过街斑马线一端的行人过街信号灯桩19和设置在行人过街信号灯桩19内的行人自主控制模块,所述行人自主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1以及与控制器1相接的射频模块,所述控制器1的输入端接有过街请求按键2、备用按键操作电路3和定时器8,所述射频模块包括读写器模块4和与读写器模块4相接的天线模块5,所述控制器1的输出端接有安装在行人过街信号灯桩19上的红信号灯9、绿信号灯10和黄信号灯11以及设置在所述三维立体过街斑马线两端的语音提示桩12,所述交通指示标包括绿灯通行指示标13和红灯禁行指示标14,所述绿灯通行指示标13和红灯禁行指示标14均由控制器1进行控制,所述天线模块5和射频卡6进行无线通信。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语音提示桩12可以语音提醒学生通过所述三维立体过街斑马线过街,且通过设置绿灯通行指示标13和红灯禁行指示标14给学生绿灯通行和红灯禁行过街提醒,提高学生过街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设置所述射频模块,需要与射频卡6相互通信后,才能启动行人过街信号灯桩19工作,避免不法分子恶意使用或者破坏交通秩序,同时,如果遇到时间紧急情况学生可优先过街,提高学生过街安全性,安全性高,操作简单。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机动车道15和非机动车道16既方便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行驶,又能减少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混道造成道路堵塞,且通过在所述机动车道15与所述非机动车车道16之间设置柔性隔离柱17,将机动车道15和非机动车道16隔离,避免非机动车辆进入机动车道,造成非机动车量行驶缓慢,通过设置所述三维立体过街斑马线即可合理安排学生过街,又能及时疏通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兼顾学生穿越行人道和车辆正常通行,降低学校门口路段在上学、放学期间的交通压力,缓解交通拥堵。

本实施例中,所述三维立体过街斑马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三维立体过街斑马线间设置有半幅黄色网格禁停区18,两个所述三维立体过街斑马线分别为第一三维立体过街斑马线15-1和第二三维立体过街斑马线15-2。

本实施例中,所述交通控制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交通控制装置分别布设在第一三维立体过街斑马线15-1的一端和第二三维立体过街斑马线15-2的另一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行人自主控制模块还包括通信模块7,所述通信模块7与控制器1相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语音提示桩12的数量为四组,四组所述语音提示桩12分别布设在所述三维立体过街斑马线的两端,每组所述语音提示桩12的数量均为两个。

本实施例中,四组所述语音提示桩12分别布设在第一三维立体过街斑马线15-1和第二三维立体过街斑马线15-2的两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非机动车道15上设置有彩色防滑路面和非机动车地标符号。

本实施例中,所述非机动车车道16上设置有震荡减速带和人行横道预告标线,所述非机动车车道16靠近柔性隔离柱17的一侧设置有临时停车位。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当学生需要优先过街时,使用射频卡6靠近行人过街信号灯桩19进行刷卡,天线模块5识别到射频卡6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发送至读写器模块4,如果射频卡6在读写器模块4的工作范围内,则读写器模块4输出信号至控制器1,控制器1进入工作状态,过街信号灯桩12进入工作状态,控制器1控制黄信号灯11闪烁后控制器1控制红信号灯9亮;接着操作过街请求按键2后,控制器1控制红信号灯9灭,同时,控制器1控制绿信号灯10亮,学生可穿过所述三维立体过街斑马线进行过街,便于学生进行优先过街,当绿信号灯10亮时,学生可再次操作过街请求按键2,增加绿信号灯10亮时间,当绿信号灯10亮时间达到通过备用按键电路3设定的绿信号灯亮设定时间时,学生操作过街请求按键2不会再增加绿信号灯10亮时间,当达到定时器8设定的绿灯亮时间时,控制器1控制绿信号灯10灭,同时控制器1控制红信号灯9亮,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可以正常通行,过街信号灯桩12停止工作。通过设置行人自主控制模块,可合理分配红绿灯时间,如果上学、放学期间遇到时间紧急情况学生可优先过街,提高学生过街安全性,且保证车辆可正常通行,同时兼顾学生穿越行人道和车辆的通行,降低学校门口路段在上学、放学期间的交通压力,缓解交通拥堵,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