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发切割区码的析取方法与相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62464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丛发切割区码的析取方法与相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盘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一光盘装置以析取被纪录在一光盘表面的一丛发切割区(burst cutting area,简称为BCA)或窄带丛发切割区(narrow burst cutting area,or non-burst cutting area,简称为NBCA)上的信息。
背景技术
一丛发切割区为一被安排置于一光盘的内圆周的区域。一丛发切割区码,其是一连串的低反射带(low reflectance stripes),其形成于该丛发切割区。在制造光盘后,该丛发切割区经由一激光切割处理而形成于一光盘上。因此,厂商/制造业者可以在光盘片上,以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形式纪录其想要的信息。举例来说,该光盘的序号、或是防伪信息均可纪录在该光盘上。与该丛发切割区相似的是,窄带丛发切割区亦执行与丛发切割区相同的功能,以及以相同的格式存储数据。
不同的数字多功能激光视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简称DVD)格式利用丛发切割区或是窄带丛发切割区的优点,以保护存储于该DVD的内容。具体而言,DVD-RAM格式是利用丛发切割区(BCA),而DVD-R与DVD-RW格式则是利用窄带丛发切割区(NBCA)以存储特定的防伪信息。若以该DVD-RAM、DVD-R与DVD-RW格式所存储的内容需要被保护,上述每一种格式将使用可记录式介质内容保护技术(Content Protect for Recordable Media,简称为CPRM)以保护该存储内容。使用CPRM技术时,DVD-RAM格式需利用存储于丛发切割区(BCA)内的丛发切割区码(BCA Code),而DVD-R与DVD-RW格式需利用存储于窄带丛发切割区(NBCA)内的窄带丛发切割区码(NBCACode),方能正确地解码DVD内的存储内容。至于DVD-ROM格式则是利用另一种称为预先记录介质内容保护技术(Content Protect for PrerecordedMedia,简称为CPPM)的保护标准。该DVD-ROM格式可能含有丛发切割区码,然而利用CPPM是不需要丛发切割区码的信息的。如后面所示,由于丛发切割区码与窄带丛发切割区码的数据结构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接下来将以丛发切割区(BCA)为例以求简洁,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也应该包含窄带丛发切割区(NBCA)。
一般而言,包含有一同步字节(sync byte)与多个再同步字节(resyncbyte)的信息会被纪录在一光盘上的丛发切割区中。该同步字节被用以指出该丛发切割区的起始位置。只有一同步字节存在于整个丛发切割区中。该同步字节以及每一个再同步字节均包含有一固定型态(fixed pattern)与一同步数据码(sync code)。
请参照图1,图1为已知技术的光驱100的方块图。一记录于光盘片110表面上的信息会被一光学读写头(optical pickup)114读取出来。光学读写头114以光学的方式读取纪录于光盘片110表面上的信息,其中光盘片110是由主轴马达(spindle motor)112提供一驱动力而旋转,然后将读取到的该信息转换成一电子讯号,此即是一射频(RF)讯号。光学读写头114来的该射频讯号被输出至射频放大器单元(RF amplifier unit)120。光学读写头114依照一输送马达(feeding motor)126的驱动力,在光盘110的表面的内圆周与外圆周间作径向移动。射频放大器单元120将输出自光学读写头114的该射频讯号放大,而经由一波形均衡电路(waveformequalization citcuit)以将噪声与失真变形(distortion)从该放大后的讯号中移除,因此输出一经过整形后(shaped)的射频讯号。从射频放大器单元120来的该整形后的射频讯号被送至一包络检测器与截波单元(envelopedetector and slicing unit)142,包络检测器与截波单元142用以将丛发切割区来的整形后射频讯号转换成一数字化讯号BCA_RZ(其为BCAreturn-to-zero的缩写),然后该BCA_RZ讯号被送至一丛发切割区码处理单元(BCA-Code processing unit)150,以从该BCA_RZ讯号中析取出丛发切割区码信道位(BCA-Code channel bits),以及执行同步、再同步检测。之后该数据被送至一丛发切割区码译码单元(BCA-Code decoding unit)144。丛发切割区码译码单元144移除该等同步、再同步字节,以析取存储于该丛发切割区码内的该数据,并在该数据上执行相位编码(phase encoded,简称为PE)解调,以及对包含于该丛发切割区码的数据执行一EDC(错误检查码)或ECC(错误更正码)的检查。一Decode_OK标志(flag)被送至一微处理器140以标示该译码状态。然后,存储于该丛发切割区码的该数据被存储于一动态随机存取内存(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DRAM)146。
一主轴马达控制单元(spindle motor control unit)128控制主轴马达112的旋转。若主轴马达112提供一回授讯号Fg至主轴马达控制单元128,主轴马达控制单元128可在固定角速度(constant angular velocity,简称为CAV)模式之下运作,由于Fg已知,因此可确定主轴马达112的转速,再依据丛发切割区规格书中的规定,即可换算出该丛发切割区码的信道位时间宽度,并以此时间宽度进行丛发切割区码信道位的析取;但当无法取得主轴马达112提供的Fg时(例如,为了节省成本使用较便宜的DC马达时),由于难以确定主轴马达112的转速,因此无从换算该丛发切割区码的信道位时间宽度,本发明即是为了克服此一困难,利用一信道位时间宽度自动回复电路,于读取该丛发切割区码时,以一持续且不变的(constant)驱动力去旋转主轴马达112,使主轴马达控制单元128即使运作于开放回路(openloop)模式下,亦可得到适当的信道位时间宽度,以进行丛发切割区码信道位的析取。射频放大器单元120同时送出讯号用以做聚焦与跟踪(focus andtracking)伺服,亦即送出一聚焦错误讯号FE与一跟踪错误讯号TE至一伺服数字讯号处理器(servo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122。该伺服数字讯号处理器122供应控制讯号(根据一聚焦错误讯号FE与一跟踪错误讯号TE)至一伺服驱动单元124以控制一聚焦伺服与一跟踪伺服。伺服驱动单元124产生用以移动光学读写头114所需的驱动电压(drive voltages),也以同样的方式去驱动该跟踪伺服与该聚焦伺服,以及输出该跟踪伺服与该聚焦伺服各自需要的驱动电压至其所在的光学读写头114与输送马达126。
请参照图2,图2为一BCA_RZ讯号串图例。丛发切割区码的信息存储于一连串的信道位,每个位以一数字的“1”或“0”表示。从时间t2至t3的周期T代表一信道位的一时间宽度。在该BCA_RZ格式中,代表一数字的“1”的信道位有一为“1”的初始值,其在该位的一周期的结束前归零。举例来说,在时间t1时,该BCA_RZ讯号有一值为“1”的前缘,其于该信道位周期结束的时间t2之前归零。对于代表一数字的“0”的信道位来说,该BCA_RZ讯号于该位的周期的整个期间保持为“0”。以上所述显示于时间t2至t3及时间t3至t4的信道位的范围内。因此,图2即为一(1,0,0,1,0,0,0,1,1,0,1)的丛发切割区码的示意图。
根据对于该丛发切割区的规格,T可用一拥有一频率Fh(单位为赫兹)的固定时钟CLKh来表示,请参阅方程式(1),T=8.89*Fhr---(1)]]>其中r表示一旋转速度乘数(multiplier),例如2、4、8...等等,该旋转速度以24*r赫兹计算,而T为一以CLKh的周期数目来表示的时间。
如图2所示,从时间t4至t8,Tpp代表该BCA_RZ讯号的后继前缘彼此间的一时间宽度。亦参照该丛发切割区的规格,Tpp可用方程式(2)来表示,Tpp=(8.89n±2)*Fhr---(2)]]>其中n为一值为1、2、3或4的整数,Tpp亦为一以CLKh的周期数目来表示的时间。
该整数n代表该BCA_RZ讯号的后继前缘彼此间的信道位宽度的数目,举例来说,从t1至t4,n会有一值为“3”,从t4至t8,n会有一值为“4”,从t8至t9,n会有一值为“1”,而从t9至t11,n会有一值为“2”。
依据方程式(2),一新的计量Tppmax被用以描述于整个BCA_RZ讯号串中Tpp的一最大值,Tppmax可用方程式(3)来表示,33.56*Fhr≤Tppmax≤37.56*Fhr---(3)]]>其中Tppmax亦为一以CLKh的周期数目来表示的时间。
在方程式(3)是藉由设定n=4与对n值加减”2”的方式,从方程式(2)所衍生出来的。如同下述所将表达的,n的值不可能大于4,所以用n=4来计算Tppmax的值。
请参照图3至图6。图3与图4为一丛发切割区的一被纪录数据的状态的表格。纪录于该丛发切割区上的是一同步字节、多个再同步字节,与多种数据。该同步字节是以SBBCA标示,而每一再同步字节则以RSBCA标示,且标示码最后跟随着从1至15的一数字。图3为该丛发切割区码的组态。如图所示,每一笔纪录于该丛发切割区的信息字节(information bytes)被标示为I,EDC为错误检测码(Error Detection Code),而C为错误更正码(Error Correction Code)。该丛发切割区码包含有多个区块(block),每一区块由该同步字节(即SBBCA)与多个再同步字节(即RSBCA1-RSBCA15)所识别,除同步字节与再同步字节RSBCA14、RSBCA15所识别的区块外,其余区块(RSBCA1-RSBCA13)均包含16个字节的数据(该数据可能为I、EDC或C)。该丛发切割区码最多能有13个区块用以包含I、EDC、C等数据。由再同步字节RSBCA1-RSBCA13所识别的每一区块可细分为4个子区块(sub-block),每一子区块包含4个字节的数据。并接在一再同步字节之后。该同步字节为表明该丛发切割区的起始位置的第一个同步信息。因此,在该丛发切割区中只有一同步字节存在。另一方面,该再同步字节为后续的同步信息,其被用以提供4个数据字节的同步化,举例来说,I0、I1、I2与I3。
在图4中,该同步字节与多个再同步字节的数据结构均包含固定型态(fixed pattern)与同步数据码(sync code)两部分,其中固定型态的大小为8个信道位而同步数据码的大小为4个数据位。该8个信道位以归零(return-to-zero,简称为RZ)调制(modulation)的方式被纪录下来,而该4个数据位以相位编码归零(phase encoded return-to-zero,简称为PE-RZ)调制的方式被纪录下来。该固定型态为一独特的型态,其不会从一般数据中被检测到,而只会从同步再同步字节中被检测到。每一再同步字节的同步数据码为一被配置给一相关数据区块的一序号,该序号被用以将该数据区块与其它的数据区块作区隔。
如图4所示,该同步字节与多个再同步字节的固定型态信道位是相同的,其中包含一(1,0,0,0,1)型态。因此,一Tpp时间宽度可从该同步字节与多个再同步字节中的(1,0,0,0,1)型态取得,而此两个连续前缘之间的时间宽度可使用方程式(2),在n=4的情况下来计算。
图5与图6为一窄带丛发切割区的一被纪录信息的状态的表格。请注意该丛发切割区与该窄带丛发切割区的数据结构完全相同,如图3至图6所示。既然该丛发切割区与该窄带丛发切割区拥有完全相同的数据结构,因此不再更进一步地解释该窄带丛发切割区的数据结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以自动取得一信道位的时间宽度T的方法,以快速与简易地读取该丛发切割区码。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用来析取存储于一光盘上的一数据讯号中的信息的方法,该信息存储于多个信道位上,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一回复时钟的回复周期初始化为一第一默认值,该默认值是以一高频率时钟CLKh的周期数目表示;以该高频率时钟CLKh对该数据讯号进行取样;从该取样出的数据中一位型态取得一前缘时间周期,该前缘时间周期是以该高频率时钟CLKh的周期数目表示,其中该位型态至少有一个具有一第一二进制值的位作为开头,多个具有一第二二进制值的位跟随于其后,最后一个具有该第一二进制值的位作为结尾,其中该第一二进制值不等于该第二二进制值;将该回复时钟的回复周期更新成等于一新的最大周期,其中该新的最大周期为该前缘时间周期除以一分割因子;依据最新的该回复时钟的回复周期来析取该数据讯号中的信息;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在该数据讯号中检测到一预设码;以及依据最终的该回复时钟的回复周期来析取该数据讯号中的信息。
本发明的一优点为该回复时钟的该回复周期可被自动计算,而该回复时钟可被用以从该光盘的该丛发切割区析取该丛发切割区码。因此,即使主轴马达无法提供一回授讯号,仍可直接从该光盘中快速读取该丛发切割区码。


图1为已知技术的光驱的方块图。
图2为一BCA_RZ讯号串行的图例。
图3与图4为一丛发切割区的一被纪录信息的状态的表格。
图5与图6为一窄带丛发切割区的一被纪录信息的状态的表格。
图7为本发明的丛发切割区码处理单元。
图8内容为本发明方法的对丛发切割区码进行析取与译码的流程图。
图9内容为本发明方法的对丛发切割区码进行析取与译码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方法的析取丛发切割区码的时序图。
图11为本发明方法的析取丛发切割区码的时序图。
附图符号说明100 光驱 110 光盘片112 主轴马达 114 光学读写头120 射频放大器单元122 伺服数字讯号处理器124 伺服驱动单元 126 输送马达128 主轴马达控制单元 140 微处理器
142 包络检测器与截波单144 丛发切割区码译码单元 元146 动态随机存取内存 150 250丛发切割区码处理单元252 位宽度回复电路254 控制单元256 多工器258 NRZ转换电路260 析取时钟产生电路 262 丛发切割区码析取电路263 丛发切割区析取单元264 同步/再同步检测电路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用以决定一适当的丛发切割区信道位宽度,一光驱使用该丛发切割区信道位宽度以析取丛发切割区码。即使该光驱的主轴马达没有提供一回授讯号给一主轴马达控制单元,本发明方法仍可以正确地决定出适当的丛发切割区信道位宽度。
本发明利用到一个事实,即在数个(例如三或四个)连续不断的旋转圈数内,该主轴马达的旋转速度变化非常少。请参考上述的方程式(1)至(3)。因为Tppmax值大约是T值的四倍,本发明设定T值等于Tppmax/4。因此,本发明在该主轴马达的第一次与第二次旋转的期间计算Tppmax值,设定T值等于Tppmax/4,而使用该T值于接续的旋转期间内析取与解码丛发切割区码。
请参照图7(请同时参考图1),图7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丛发切割区码处理单元250。除了丛发切割区码处理单元150以外,图1显示了光驱100中的主要与本发明相关的组成组件。除了丛发切割区码处理单元150,在之后关于较佳实施例的叙述中,所有其它的组件将使用与之前相同的参考编号。丛发切割区码处理单元250取代在图1所示的已知技术的丛发切割区码处理单元150。
在此实施例的丛发切割区码处理单元250包含有一位宽度回复电路252、一控制单元254、一丛发切割区析取单元263,与一同步/再同步检测电路264。丛发切割区析取单元263包含一NRZ(non-return-to-zero)转换电路258、一析取时钟产生电路260,与一丛发切割区码析取电路262。
丛发切割区码处理单元250包含有位宽度回复电路252,位宽度回复电路252从该包络检测器与截波单元142接收一BCA_RZ讯号,还有一拥有一频率Fh的固定时钟CLKh。位宽度回复电路252分析该BCA_RZ讯号与计算出Tppmax的一最大值,该最大值以该固定时钟CLKh的周期数目作为表示方式。然后该位宽度回复电路252输出一为Tppmax/4的值,将此值指定为Trvy,Trvy为一回复时钟周期,且以该固定时钟CLKh的周期数目作为表示方式。该回复时钟周期Trvy将被用以从该BCA_RZ讯号中析取丛发切割区码。
控制单元254接受从光驱100的微处理器140来的命令,以及控制丛发切割区码处理单元250的运作。若主轴马达112提供该回授讯号Fg至主轴马达控制单元128,该讯号亦会被送至微处理器140。然后,微处理器140提供此信息至控制单元254,该信息以一固定时钟周期Tfix的形式表示,该信息代表该丛发切割区信道位宽度的周期,其以该固定时钟CLKh的周期数目作为表示方式。该固定时钟周期Tfix可被用以从该BCA_RZ讯号中析取该丛发切割区码。
一多工器(multiplexer)256被一选择讯号T_SEL所控制,该选择讯号T_SEL从控制单元254被输出,以在该回复时钟周期Trvy与该固定时钟周期Tfix之间作选择。因此,若主轴马达112的旋转速度为已知,T可被设为一等于Tfix的值。若该旋转速度为未知或是欲执行丛发切割区码的析取但不用到旋转速度这个信息,则该回复时钟周期Trvy可被使用,以析取该丛发切割区码。
依据T所用的值,NRZ转换电路258被用以将该BCA_RZ讯号转换成一BCA_NRZ讯号。析取时钟产生电路260使用该BCA_RZ讯号与该T值,产生出一析取时钟讯号CLKs,其将被用以对该BCA_NRZ讯号,在每一信道位时间间隔内的一固定时间作取样。该BCA_NRZ讯号与该析取时钟讯号CLKs,两者皆被送入丛发切割区码析取电路262,以从该BCA_NRZ讯号中析取丛发切割区码信道位BCA_CODE。之后丛发切割区码信道位BCA_CODE被送至同步/再同步检测电路264以检测在该丛发切割区码信道位BCA_CODE中的同步字节SBBCA与多个再同步字节RSBCA。该丛发切割区码信道位BCA_CODE亦被送进丛发切割区码译码单元144,以对存储于该丛发切割区码的该数据进行译码。当同步/再同步检测电路264检测到该再同步字节RSBCA15,即输出一RSBCA15_found标志至控制单元254,以协助去控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析取处理过程。此外,同步/再同步检测电路264输出一同步讯号SYNC_INFO至丛发切割区码译码单元144以协助控制该译码的处理过程。
请参照图8与图9,图8与图9内容为本发明方法的对丛发切割区码进行析取与译码的流程图,流程图中的步骤的详细解释于下述。
步骤300初始化;丛发切割区码处理单元250准备好以进行该丛发切割区析取与译码处理;步骤302决定丛发切割区码处理单元250的控制单元254是否接收到从微处理器140来的一命令,该命令用来开始读取丛发切割区数据的处理;若是,进行至步骤304;若否,进行至步骤300;步骤304控制单元254检查从微处理器140来的一FIX_T标志,以决定一固定时钟周期Tfix是否可于该丛发切割区码析取时能够被取得使用;若是,进行至步骤330;若否,则该回复时钟周期Trvy将会被使用,进行至步骤306;步骤306控制单元254初始化在该丛发切割区析取处理过程中会使用到的变量。一旋转计数器(revolution counter)Rev被用以持续记录主轴马达112已经做过的旋转次数。该旋转计数器Rev被初始化为0。T被设为等于该回复时钟周期Trvy的值,T的默认值(default)被设为是Tppmax1/4,藉由从微处理器140的命令,T值可被更改成Tppmax2/4,Tppmax3/4,...Tppmaxk/4中的任一值。该Tppmax1,Tppmax2,...Tppmaxk是一组变量,用以存储Tpp的最大值,而每一个变量代表在该BCA_RZ讯号的后继前缘彼此间的时间宽度,且以一固定时钟CLKh的周期数目作为表示;步骤308控制单元254决定从微处理器140来的一命令是否被接收以引起位宽度回复电路252的运作;若是,进行至步骤310;若否,进行至步骤306;步骤310决定该BCA_RZ讯号的一第一前缘是否被检测到;若是,进行至步骤312;若否,进行至步骤310;步骤312初始化用以计算该信道位宽度的变量。Tpp值被设定为0。此外,Tppmax1,Tppmax2,...Tppmaxk的值全都被被设定为0步骤314Tpp的值藉由测量在该BCA_RZ讯号的后继前缘间的时间周期来计算;步骤316决定一标志RSBCA15_found值是否等于1,若该值为1,则表示该最后一个再同步字节(即RSBCA15)已被检测到;若是,进行至步骤326;若否,进行至步骤318;步骤318决定该BCA_RZ讯号的一第二前缘是否被检测到;若是,计算新的Tpp值,进行至步骤320;若否,进行至步骤314;步骤320决定新的Tpp值是否较一预定宽度值大;若是,表示此新的Tpp值是错误的,该值会被过滤出,进行至步骤324;若否,进行至步骤322;步骤322若有需要的话,用以存储Tpp的最大值的变量(包含有Tppmax1,Tppmax2,...Tppmaxk)皆会被更新。在本发明的披露中,Tppmax1的值代表Tpp的最大检测值,Tppmax2的值代表第二最大值...等等。一算法如下,显示如何更新Tppmax1,Tppmax2,...Tppmaxk的值。
<pre listing-type="program-listing">  if(Tpp>=Tppmax1){  Tppmaxk=Tppmaxk-1  … … …  Tppmax2=Tppmax1  Tppmax1=Tpp  //Tppmax1的值与所有比其更小的值皆被更新  }  else if(Tpp>=Tppmax2){  Tppmaxk=Tppmaxk-1  … … …  Tppmax3=Tppmax2  Tppmax2=Tpp  //Tppmax2的值与所有比其更小的值皆被更新  }  … … …  … … …  else if(Tpp>=Tppmaxk){  Tppma xk=Tpp  //只有Tppmaxk的值被更新  }  else{&lt;!-- SIPO &lt;DP n="10"&gt; --&gt;&lt;dp n="d10"/&gt;  Tppmax1=Tppmax1  Tppmax2=Tppmax2  … … …  Tppmaxk=Tppmaxk  //没有任何值被更改(以上步骤是属设计上的考虑,可依据实际应用上自由选择)  }</pre>步骤324既然Tppmax1,Tppmax2,...Tppmaxk的值已被以新的Tpp值所更新,于是将Tpp的值初始化为0,进行步骤314;步骤326决定该旋转计数器Rev的值是否为1。若是,即表示主轴马达112的旋转中,已有第一圈与第二圈,其内的RSBCA15_found标志值均为1。如此可确定整个丛发切割区已经被走过一遍,且该回复时钟周期Trvy的值被设为等于以下的某一个值Tppmax1/4,Tppmax2/4,...Tppmaxk/4,而丛发切割区码的析取与译码将会使用T=Trvy来执行,进行至步骤334。若否,则表示此为主轴马达112的旋转中,该RSBCA15_found标志值等于1的第一圈,进行至步骤328;步骤328以1为单位,增加该旋转计数器的数值,进行至步骤310;步骤330既然以固定时钟CLKh的周期数目表示的一固定时钟周期Tfix为可取得的,T值被设定为等于Tfix值,以执行该丛发切割区译码;步骤332控制单元254决定一从微处理器140来的命令是否已经被接收,该命令指示该丛发切割区译码处理的开始;若是,进行至步骤334;若否,进行至步骤330;步骤334该位宽度回复电路252进入失能状态(Disable)。该丛发切割区码被析取,而丛发切割区码译码单元144被启用以利用适当的T值以对丛发切割区码进行译码,其中T值被设定为Trvy值或是Tfix值的其中之一;步骤336微处理器140决定一从丛发切割区码译码单元144来的确认讯号DECODE_OK是否被接收;若是,则表示成功的执行该丛发切割区译码的处理,进行至步骤300;若否,进行至步骤338;以及步骤338决定一预设时间是否以被耗尽;若是,表示该丛发切割区码的译码亦发生问题,进行至步骤300;若否,继续解译该丛发切割区码,进行至步骤334。
如上所示,利用以下两者之一,本发明方法可以对丛发切割区码进行译码经由从主轴马达112来的该回授讯号Fg所提供的一固定时钟周期Tfix,或是经由位宽度回复电路252计算的该回复时钟周期Trvy。因此,即使该光驱100包含一主轴马达112,主轴马达12不提供该回授讯号Fg,本发明方法仍然可快速地与有效率地从光盘片110析取与对该丛发切割区码进行译码。若该回复时钟周期Trvy是由丛发切割区码处理单元250来计算,可藉由辨识该同步再同步字节两次,以及在步骤316读取该RSBCA15_found标志两次来确保Trvy值的正确度。
如上所述,依据该丛发切割区的规格,当结束位宽度回复处理时,本发明设定T=Trvy,其中Trvy为一介于8.39*Fh/r与9.39*Fh/r的值。随后的解释将证明介于这些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任意值Trvy可被用以析取与对该丛发切割区码进行译码。
Trvy一直在该位宽度回复处理流程中被更新。当执行该位宽度回复的过程时,NRZ转换电路258、析取时钟产生电路260、丛发切割区码析取电路262与同步/再同步检测电路264皆依据最新的Trvy值运作。因此,在该位宽度回复处理流程中,一旦Trvy为一介于8.39*Fh/r与9.39*Fh/r的值,该RSBCA15_found标志的值即可被设定为1,此表示一适当的Trvy值已被得到。
请参照图10,图10中的A至H为本发明方法的较佳实施例的丛发切割区码析取方法的时序图。请参考前述的方程式(2)与方程式(3),假设Fh/r的值被设定为1。因此,Tppmax的长度介于33.56与37.56个CLKh的周期数目之间,Trvy为一介于8.39与9.39个CLKh的周期数目值。图10A至图10H显示当T=Trvy=8.39个CLKh的周期数目的情况下,各种不同状况的丛发切割区码析取方法的时序图。当n分别为1,2,3,与4的情况时,所有情况均可证明本发明可以使用该回复时钟周期Trvy以析取丛发切割区码。依据Trvy,将该BCA_RZ转换成NRZ格式以产生该BCA_NRZ讯号(虚线所标示的区域)。图10A至图10H中显示在该回复时钟周期Trvy的一周期的中点送出析取时钟讯号CLKs(以向上的箭号表示)所进行的取样。然而,该注意的是,本发明亦可在该回复时钟周期Trvy内的其它时间做正确的取样。为简化起见,所有的上述提到的时间均将以CLKh的周期数目作为表示,而不详述其单位。
如同图10A所示,在n=1,Tpp=8.89-2=6.89的情况。在时间=0时,一第一前缘被检测到。因为T=8.39,所以将会于时间为8.39/2=4.195做一取样。因此,析取时钟产生电路260输出一取样时钟讯号CLKs,使得一第一取样于时间=4.195时被抽样,而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1”。接下来,另一前缘于时间=6.89被检测到。因此,析取时钟产生电路260在时间=6.89+8.39/2=11.085时输出另一取样时钟讯号CLKs。在该第二取样时,该丛发切割区码检测到一为“1”的值。如此,一型态(1,1)从该丛发切割区码中被析取出。
如同图10B所示,在n=1,Tpp=8.89+2=10.89的情况。在时间=0时,一第一前缘被检测到。因为T=8.39,所以将会于8.39/2=4.195做一取样,而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1”。接下来,另一前缘于时间=10.89被检测到。然而,在该较佳实施例中,不在时间=8.39+8.39/2=12.585时去做另一取样,而是析取时钟产生电路260重设要被输出的下一个取样时钟讯号CLKs的产生时间,亦即在时间=10.89+8.39/2=15.085时输出下一个取样时钟讯号CLKs。因此,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1”。如此,一型态(1,1)从该丛发切割区码中被析取出。
如同图10C所示,在n=2,Tpp=8.89*2-2=15.78的情况。在时间=0时,一第一前缘被检测到。因为T=8.39,所以将会于8.39/2=4.195做一取样,而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1”。然后,在时间=4.195+8.39=12.585时做另一取样,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0”。接下来,另一前缘在时间=15.78被检测到。因此,析取时钟产生电路260于时间=15.78+8.39/2=19.975时输出另一取样时钟讯号CLKs。在此取样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1”。如此,一型态(1,0,1)从该丛发切割区码中被析取出。
如同图10D所示,在n=2,Tpp=8.89*2+2=19.78的情况。在时间=0时,一第一前缘被检测到。因为T=8.39,所以将会于8.39/2=4.195做一取样,而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1”。然后,在时间=4.195+8.39=12.585时去做另一取样,而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0”。接下来,另一前缘于时间=19.78被检测到。另外,在该较佳实施例中,不在时间=12.585+8.39=20.975时去做另一取样,而是析取时钟产生电路260重设要被输出的下一个取样时钟讯号CLKs的产生时间,亦即在时间=19.78+8.39/2=23.975时输出下一个取样时钟讯号CLKs。因此,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1”。如此,一型态(1,0,1)从该丛发切割区码中被析取出。
如同图10E所示,在n=3,Tpp=8.89*3-2=24.67的情况。在时间=0时,一第一前缘被检测到。因为T=8.39,所以将会于8.39/2=4.195做一取样,而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1”。然后,在时间=4.195+8.39=12.585时做另一取样,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0”。然后,在时间=12.585+8.39=20.975时做另一取样,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0”。接下来,另一前缘于时间=24.67被检测到。因此,析取时钟产生电路260在时间=24.67+8.39/2=28.865时输出另一取样时钟讯号CLKs。在此取样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1”。如此,一型态(1,0,0,1)从该丛发切割区码中被析取出。
如同图10F所示,在n=3,Tpp=8.89*3+2=28.67的情况。在时间=0时,一第一前缘被检测到。因为T=8.39,所以将会于8.39/2=4.195做一取样,而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1”。然后,在时间=4.195+8.39=12.585时做另一取样,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0”。然后,在时间=12.585+8.39=20.975时做另一取样,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0”。接下来,另一前缘于时间=28.67被检测到。另外,在该较佳实施例中,不在时间=20.975+8.39=29.365时去做另一取样,而是析取时钟产生电路260重设要被输出的下一个取样时钟讯号CLKs的产生时间,亦即在时间=28.67+8.39/2=32.865时输出下一个取样时钟讯号CLKs。因此,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1”。如此,一型态(1,0,0,1)从该丛发切割区码中被析取出。
如同图10G所示,在n=4,Tpp=8.89*4-2=33.56的情况。在时间=0时,一第一前缘被检测到。因为T=8.39,所以将会于8.39/2=4.195做一取样,而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1”。然后,在时间=4.195+8.39=12.585时做另一取样,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0”。然后,在时间=12.585+8.39=20.975时做另一取样,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0”。再一次的,在时间=20.975+8.39=29.365时做另一取样,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0”。接下来,另一前缘于时间=33.56被检测到。因此,析取时钟产生电路260在时间=33.56+8.39/2=37.755时输出另一取样时钟讯号CLKs。在此取样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1”。如此,一型态(1,0,0,0,1)从该丛发切割区码中被析取出。
如同图10H所示,在n=4,Tpp=8.89*4+2=37.56的情况。在时间=0时,一第一前缘被检测到。因为T=8.39,所以将会于8.39/2=4.195做一取样,而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1”。然后,在时间=4.195+8.39=12.585时做另一取样,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0”。然后,在时间=12.585+8.39=20.975时做另一取样,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0”。再一次的,在时间=20.975+8.39=29.365时做另一取样,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0”。接下来,另一前缘于时间=37.56被检测到。另外,在该较佳实施例中,不在时间=29.365+8.39=37.755时去做另一取样,而是析取时钟产生电路260重设要被输出的下一个取样时钟讯号CLKs的产生时间,亦即在时间=37.56+8.39/2=41.755时输出下一个取样时钟讯号CLKs。因此,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1”。如此,一型态(1,0,0,0,1)从该丛发切割区码中被析取出。
如同图10A至图10H所示,即使作为T值的该回复时钟周期Trvy的值在该丛发切割区的规格中所规定的下界,适当的丛发切割区析取仍可发生。在每一情况中,在该丛发切割区码的所有的数据位均以本发明方法被正确地析取出。
请参照图11,图11中的A至H为本发明方法的较佳实施例的析取丛发切割区码的时序图。图11A至图11H显示当T=Trvy=9.39个固定时钟CLKh的周期数目的情况下,各种不同状况的丛发切割区码析取方法的时序图。
如同图11A所示,在n=1,Tpp=8.89-2=6.89的情况。在时间=0时,一第一前缘被检测到。因为T=9.39,所以将会于9.39/2=4.695做一取样。因此,析取时钟产生电路260输出一取样时钟讯号CLKs,使得在时间=4.695时,进行一第一取样,而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1”。接下来,另一前缘于时间=6.89被检测到。因此,析取时钟产生电路260于时间=6.89+9.39/2=11.585时输出另一取样时钟讯号CLKs。在此第二取样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1”。如此,一型态(1,1)从该丛发切割区码中被析取出。
如同图11B所示,在n=1,Tpp=8.89+2=10.89的情况。在时间=0时,一第一前缘被检测到。因为T=9.39,所以将会于9.39/2=4.695做一取样,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1”。接下来,另一前缘于时间=10.89被检测到。在此实施例,不在时间=9.39+9.39/2=14.085时去做另一取样,而是析取时钟产生电路260重设要被输出的下一个取样时钟讯号CLKs的产生时间,亦即在时间=10.89+9.39/2=15.585时输出下一个取样时钟讯号CLKs。因此,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1”。如此,一型态(1,1)从该丛发切割区码中被析取出。
如同图11C所示,在n=2,Tpp=8.89*2-2=15.78的情况。在时间=0时,一第一前缘被检测到,因为T=9.39,所以将会于9.39/2=4.695时做一取样,而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1”。然后,在时间=4.695+9.39=14.085时做另一个取样,而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0”。接下来,另一前缘于时间=15.78被检测到。因此,析取时钟产生电路260于时间=15.78+9.39/2=20.475时输出另一取样时钟讯号CLKs。在此取样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1”。如此,一型态(1,0,1)从该丛发切割区码中被析取出。
如同图11D所示,在n=2,Tpp=8.89*2+2=19.78的情况。在时间=0时,一第一前缘被检测到。因为T=9.39,所以将会于9.39/2=4.695做一取样,而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1”。然后,在时间=4.695+9.39=14.085时做另一取样,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0”。接下来,另一前缘于时间=19.78被检测到。另外,在此实施例,不在时间=14.085+9.39=23.475时去做另一取样,而是析取时钟产生电路260重设要被输出的下一个取样时钟讯号CLKs的产生时间,亦即在时间=19.78+9.39/2=24.475时输出下一个取样时钟讯号CLKs。因此,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1”。如此,一型态(1,0,1)从该丛发切割区码中被析取出。
如同图11E所示,在n=3,Tpp=8.89*3-2=24.67的情况。在时间=0时,一第一前缘被检测到。因为T=9.39,所以将会于9.39/2=4.695做一取样,而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1”。然后,在时间=4.695+9.39=14.085时做另一取样,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0”。然后,在时间=14.085+9.39=23.475时做另一取样,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0”。接下来,另一前缘于时间=24.67被检测到。因此,析取时钟产生电路260在时间=24.67+9.39/2=29.365时输出另一个取样时钟讯号CLKs。在此取样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1”。如此,一型态(1,0,0,1)从该丛发切割区码中被析取出。
如同图11F所示,在n=3,Tpp=8.89*3+2=28.67的情况。在时间=0时,一第一前缘被检测到。因为T=9.39,所以将会于9.39/2=4.695做一取样,而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1”。然后,在时间=4.695+9.39=14.085时做另一取样,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0”。然后,在时间=14.085+9.39=23.475时做另一取样,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0”。接下来,另一前缘于时间=28.67被检测到。另外,在此实施例,不在时间=23.475+9.39=32.865时去做另一取样,而是析取时钟产生电路260重设要被输出的下一个取样时钟讯号CLKs的产生时间,亦即在时间=28.67+9.39/2=33.365时输出下一个取样时钟讯号CLKs。因此,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1”。如此,一型态(1,0,0,1)从该丛发切割区码中被析取出。
如同图11G所示,在n=4,Tpp=8.89*4-2=33.56的情况。在时间=0时,一第一前缘被检测到。因为T=9.39,所以将会于9.39/2=4.695做一取样,而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1”。然后,在时间=4.695+9.39=14.085时做另一取样,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0”。然后,在时间=14.085+9.39=23.475时做另一取样,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0”。再一次的,在时间=23.475+9.39=32.865时做另一取样,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0”。接下来,另一前缘于时间=33.56被检测到。因此,析取时钟产生电路260于时间=33.56+9.39/2=38.255时输出另一取样时钟讯号CLKs。在此取样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1”。如此,一型态(1,0,0,0,1)从该丛发切割区码中被析取出。
如同图11H所示,在n=4,Tpp=8.89*4+2=37.56的情况。在时间=0时,一第一前缘被检测到。因为T=9.39,所以将会于9.39/2=4.695做一取样,而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1”。然后,在时间=4.695+9.39=14.085时做另一取样,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0”。然后,在时间=14.085+9.39=23.475时做另一取样,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0”。再一次的,在时间=23.475+9.39=32.865时做另一取样,此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0”。接下来,另一前缘在时间=37.56被检测到。在此情况,析取时钟产生电路260不需要重设要被输出的下一个取样时钟讯号CLKs的产生时间。因此,在时间=32.865+9.39=42.255时,下一个取样时钟讯号CLKs被输出。因此,在此取样时,该丛发切割区码的值为“1”。如此,一型态(1,0,0,0,1)从该丛发切割区码中被析取出。
如同图11A至图11H所示,即使作为T值的该回复时钟周期Trvy的值是在该丛发切割区的规格中所规定的上界,适当的丛发切割区析取仍可发生。在每一情况中,在该丛发切割区码的所有的数据位均以本发明方法被正确地析取出。
图10A至图11H显示若T被设定为介于8.39*Fh/r与9.39*Fh/r个CLKh的周期数目之间的任意Trvu值,则适当的丛发切割区析取仍可发生。因此,对于T值而言,若Tfix值可被用以取代Trvy值,只要Tfix的值是在这个范围内,Tfix亦可被用以做丛发切割区的析取。
如上述所言,丛发切割区码(BCA)与窄带丛发切割区码(NBCA)实质上具有相同格式,因此,虽然以上的实施例说明是以丛发切割区码(BCA)为主,然而本发明并不只限于用在析取丛发切割区码,本发明亦可使用上述方法,被用以析取窄带丛发切割区码(NBCA)。请注意在本发明中,这个用语“切割区(CA)”或“切割区码(CA code)”是被解释成具有在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性质的一区域(例如BCA、NBCA、BCA code、NBCA code),而其它具有上述性质的的区域或区域码,均可视为等同于本发明内的切割区(CA)或切割区码(CA code)。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来析取存储在一光盘上的一数据讯号中的信息的方法,该数据讯号中的信息存储于多个信道位上,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将一回复时钟的回复周期初始化为一第一默认值,该第一默认值是以一第一时钟的周期数目表示;(b)以该第一时钟对该数据讯号进行取样;(c)对取样出的数据中一位型态取得一前缘时间周期,该前缘时间周期是以该第一时钟的周期数目表示,其中该位型态至少有一个具有一第一二进制值的位作为开头,多个具有一第二二进制值的位跟随于其后,最后一个具有该第一二进制值的位作为结尾,其中该第一二进制值不等于该第二二进制值;(d)将该回复时钟的回复周期更新成等于一新最大周期,其中该新最大周期等于该前缘时间周期除以一分割因子;(e)当步骤(b)至步骤(d)在进行时,依据最新的该回复时钟的回复周期来析取该数据讯号中的信息;(f)重复执行步骤(b)至步骤(e),直到在该数据讯号中检测到一预设编码;以及(g)依据由步骤(a)至步骤(f)所决定出来的最终的该回复时钟的回复周期析取该数据讯号中的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d)中,若该新最大周期大于一前次最大周期,且小于一第二默认值,则该回复周期被更新成等于该新最大周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一二进制值为“1”,而该第二二进制值为“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分割因子为“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e)及步骤(g)还包含有当在使用该第一时钟取样出的数据讯号中,检测出一取样数据讯号位具有该第一二进制值时,调整一下次析取时间以析取该数据讯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数据讯号为一存储在一光盘上的丛发切割区的一丛发切割区讯号,该数据讯号中的信息为丛发切割区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该预设编码为一丛发切割区再同步字节1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该丛发切割区再同步字节15在执行步骤(g)之前被检测到两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数据讯号为一存储在一光盘上的窄带丛发切割区的一窄带丛发切割区讯号,该数据讯号中的信息为窄带丛发切割区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该预设编码为一窄带丛发切割区再同步字节15。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窄带丛发切割区再同步字节15在执行步骤(g)之前被检测到两次。
12.一种光盘的存储系统,用来析取一切割区讯号中的切割区信息,其中该切割区讯号存储在一光盘上的一切割区,而该切割区讯号中的切割区信息被存储在多个信道位上,该存储系统包含有一切割区讯号处理单元,用来处理存储于该切割区中的切割区信息,其包含有一位宽度回复电路,用来将一回复时钟的回复周期初始化为一第一默认值,该第一默认值是以一第一时钟的周期数目表示;以该第一时钟对该切割区讯号进行取样;对取样出的数据中一位型态取得一前缘时间周期,该前缘时间周期是以该第一时钟的周期数目表示,其中该位型态至少有一个具有一第一二进制值的位作为开头,多个具有一第二二进制值的位跟随于其后,最后一个具有该第一二进制值的位作为结尾,其中该第一二进制值不等于该第二二进制值;一新最大周期等于该前缘时间周期除以一分割因子,若该新最大周期大于一前次最大周期,且小于一第二默认值时,将该回复时钟的回复周期更新成等于该新最大周期;以及一切割区讯号析取单元,用来析取该切割区讯号中的切割区信息;以及一同步/再同步检测电路,用来检测该切割区中所存储的同步字节与再同步字节。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存储系统,其中该第一二进制值为“1”,而该第二二进制值为“0”。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存储系统,其中该分割因子为“4”。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存储系统,其中该光盘上的切割区为该光盘上的一丛发切割区,该切割区讯号为一丛发切割区讯号,该切割区讯号中的切割区信息为该丛发切割区讯号中的丛发切割区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存储系统,其中该位宽度回复电路以该第一时钟对该丛发切割区讯号进行取样,直到该同步/再同步检测电路检测到一丛发切割区再同步字节15。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存储系统,其中在一切割区讯号译码单元对该丛发切割区中的丛发切割区数据进行译码前,该同步/再同步检测电路检测到该丛发切割区再同步字节15两次。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存储系统,其中该光盘上的切割区为该光盘上的一窄带丛发切割区,该切割区讯号为一窄带丛发切割区讯号,该切割区讯号中的切割区信息为该窄带丛发切割区讯号中的窄带丛发切割区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存储系统,其中该位宽度回复电路以该第一时钟对该窄带丛发切割区讯号进行取样,直到该同步/再同步检测电路检测到一窄带丛发切割区再同步字节15。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存储系统,其中在一切割区讯号译码单元对该窄带丛发切割区中的窄带丛发切割区数据进行译码前,该同步/再同步检测电路检测到该窄带丛发切割区再同步字节15两次。
全文摘要
一种用来析取存储于一光盘上的一数据讯号中的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含有将一回复时钟的回复周期初始化为一默认值,该默认值以一第一时钟的周期数目表示;以该第一时钟对该数据讯号进行取样;从该取样出的数据中一位型态取得一前缘时间周期,该前缘时间周期以第一时钟的周期数目表示;将该回复时钟的回复周期更新成等于一新的最大周期,其中该新的最大周期为该前缘时间周期除以一分割因子;依据最新的该回复时钟的回复周期来析取该数据讯号中的信息;以及在该数据讯号中检测到一预设编码。
文档编号G11B27/24GK1542825SQ20041003122
公开日2004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28日
发明者颜忠田, 沈博仁 申请人: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