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收纳型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75230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盘收纳型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壳体内部收纳多张盘、并选择该盘进行驱动的盘收纳型盘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公开特许2004-63017号公报(以下称作公知文献)等中,公开了在壳体内收纳有多片支撑体的换盘器。在该换盘器中,从在壳体上开口的插入口插入的盘被保持在各个支撑体中。在壳体内设有支撑体选择机构,该支撑体选择机构选择多片支撑体中的某一个,将所选择的支撑体与位于其下方的支撑体的间隔扩大。
在上述公知文献所述的换盘器中,在壳体内设有前部具有转盘的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以位于基端的支撑轴为支点转动,从离开受支撑体支撑的盘的外周缘的位置朝向壳体的内侧转动。驱动单元通过该转动动作而进入到所选择的支撑体和位于其下方的支撑体之间的空间内,将受所选择的支撑体保持的盘夹紧到转盘上。
在这种盘装置中,需要使驱动单元旋转的动力、通过支撑体选择机构使支撑体上下移动的动力、还有用来将盘从插入口送入到壳体内或者将盘从壳体内向插入口送出的动力等各种动力的传递路径。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换盘器中,作为上述各动力的动力源的马达、及切换马达的动力的切换机构主要集中地配置在壳体的底面上。
在上述公知文献记载的换盘器中,作为动力源的马达、切换机构主要集中地配置在壳体的底面上。但是,这种切换机构是进行驱动单元的转动动作、以及支撑体选择机构的支撑体选择动作等各种动作的机构,需要多个机构部件及齿轮等。如果将这些马达、机构部件还有齿轮等集中配置在壳体的底面上,则需要扩大壳体的底面上的机构配置空间。
在此情况下,如果使支撑盘的支撑体在其选择动作时移动到接近于壳体的底面的位置,则支撑体或盘有可能碰到上述各机构,所以支撑体的向下方的移动范围受到限制。因此,配置在壳体内的支撑体的片数受到限制,能够收纳在壳体内的盘的片数变少,或者壳体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变大。
此外,在增加壳体内的支撑体的片数、在其选择动作中使支撑体接近壳体底面的情况下,需要将配置在上述底面上的马达、机构部件还有齿轮分散配置在从被支撑体保持的盘的外周缘离开的位置。因此,需要扩大壳体的平面积,不能缩短壳体的宽度尺寸及进深尺寸。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收纳型盘装置,能够使多个支撑体在壳体内向盘的厚度方向大范围地移动,并且不使壳体变得大型,能够将许多机构配置在从盘的外周缘离开的狭小的空间内。
本发明提供一种盘收纳型盘装置,在壳体内设有盘收纳区域,在盘的厚度方向重叠配置有多个能够支撑盘的支撑体;支撑体选择机构,在该盘收纳区域内使上述支撑体向盘的厚度发拿过想移动,使任一个支撑体向选择位置移动;驱动单元,将受上述选择位置的支撑体支撑的盘夹紧并使该盘旋转;移送机构,将从上述壳体的插入口插入的盘向上述选择位置的上述支撑体移送;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内,设有配置在比收纳在上述盘收纳区域中的盘的外周缘靠外侧、且上述支撑体的选择时的移动区域的上限和下限的中间的机构支撑部;在该机构支撑部上设有位于比收纳在盘收纳区域中的盘的外周缘靠外侧、且以沿着上述外周缘的圆弧轨迹移动的切换部件。
在本发明的盘收纳型盘装置中,在比收纳在盘收纳区域中的盘的外周缘靠外侧、且支撑体的选择时的移动区域的上限和下限的中间配置的机构支撑部上,设有以沿着外周缘的圆弧轨迹移动的切换部件。因此,能够有效利用壳体的上下方向(收纳在盘收纳区域中的盘的厚度方向)的中间区域,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使切换部件实际上移动较长距离,能够进行各机构的动作的切换。
例如,在本发明中,在壳体内的与上述切换部件的移动区域的下方或上方重叠的位置上,设有与切换部件另外的动力传递机构。这样,通过将切换部件和与该切换部件另外的动力传递机构上下重叠地配置,能够将支撑体收纳在盘收纳区域内的上下方向的较大范围中,不仅能够增多盘的收纳片数,还能够减小壳体的平面积。
在此情况下,优选为,在上述动力传递机构中也设有位于比收纳在盘收纳区域中的盘的外周缘靠外侧、且以沿着上述外周缘的圆弧轨迹移动的另一个切换部件。
在上述结构中,上下重叠地设置的不同的切换部件都沿着圆弧轨迹移动,能够确保两切换部件的实际的移动距离较长,所以通过将各机构的动作的切换分担给2个切换部件,能够将切换机构集中地配置在狭小的空间内。
例如,在本发明中,通过设在上述机构支撑部上的切换部件的移动力,使开闭上述壳体的插入口的开闭器动作。或者,通过设在上述机构支撑部上的切换部件的移动力,使上述移送机构从接近于壳体的插入口的待机位置朝向接近于处于上述选择位置的上述支撑体的移送动作位置移动。或者,在各个上述支撑体上,设有在保持盘的保持位置、和将盘的保持解除的保持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保持部件,通过设在上述机构支撑部上的切换部件的移动力,使处于上述选择位置的上述支撑体的上述保持部件在上述保持位置和上述保持解除位置之间动作。
进而,通过设在上述机构支撑部上的切换部件的移动力,使上述开闭器、上述移送机构、和上述保持部件中的任2个部件或所有的部件动作。
此外,在本发明中,在上述机构支撑部上,搭载有驱动上述切换部件的马达以及将该马达的动力传递给上述切换部件的多个齿轮。
如果在处于壳体内的上下的中间位置的机构支撑部上配置马达,则能够将该马达配置在与处于上下任一个位置上的切换部件或其他马达重叠的位置上,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利用壳体内的空间。
在本发明中,优选为,设在上述机构支撑部上的上述切换部件的移动区域是壳体的从形成有插入口的前表面的内侧到侧面的内侧的区域,该切换部件的移动区域配置在与从插入口到处于上述选择位置的支撑体的盘的送入路径上下重叠的位置。
如果这样构成,则能够增长切换部件的移动距离,通过该移动力,能够将不同的各种机构的动作错开时刻切换。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为,机构支撑部具有与壳体的底面平行的平面,并且机构支撑部的内缘是从盘收纳区域内的盘的外周缘离开且沿着该外周缘的凹曲线形状。
如果如上述那样构成,则能够极力扩大机构支撑部的面积,能够在该机构支撑部中配置各种机构。
并且,通过上述那样构成,能够将盘收纳区域内的支撑体的移动区域设为从接近于壳体的底面的内侧的位置到接近于顶面的内侧的位置的范围。
另外,驱动单元的动作既可以是以下的实施方式所述那样的转动动作,也可以沿着直线轨迹滑动动作。
此外,支撑体选择机构既可以如以下的实施方式那样使用具有螺旋状的选择槽的选择轴,也可以使从各支撑体突出的突出部分通过直线滑动的凸轮等而动作,也可以选择任一个支撑体。
发明效果在本发明的盘收纳型盘装置中,在壳体内,能够有效利用支撑体的移动区域的侧方空间配置机构。因此,能够增加盘收纳区域内的支撑体的收纳数量,并减小壳体的面积,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1实施方式的盘收纳型装置整体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从壳体的前面观察盘收纳型盘装置的正视图,(A)主要表示壳体内的移动单元,(B)主要表示支撑体和支撑体选择机构及驱动单元还有锁定部件。
图3是按动作表示位于壳体底部的第1动力传递机构的构造的俯视图,表示支撑体选择动作中。
图4是按动作表示位于壳体底部的第1动力传递机构的构造的俯视图,表示驱动单元向介入位置移动时的动作状态。
图5是按各个动作表示位于壳体底部的第1动力传递机构的构造的俯视图,表示盘旋转驱动中。
图6是表示驱动单元和单元支撑基座的按动作的俯视图,表示驱动单元处于退避位置的状态。
图7是表示驱动单元和单元支撑基座的按动作的俯视图,表示驱动单元向介入位置转动的状态。
图8是按动作表示第2动力传递机构的构造的俯视图,表示移送单元位于待机位置、插入口被开闭器关闭时的动作状态。
图9是按动作表示第2动力传递机构的构造的俯视图,表示移送单元移动到移送动作位置、插入口被开闭器开放时的动作状态。
图10表示第2动力传递机构的一部分,(A)表示配置在机构基部的下方的机构,(B)表示配置在机构基部的上方的齿轮机构,表示驱动单元转动到介入位置时的动作状态。
图11表示第2动力传递机构的一部分,(A)表示配置在机构基部的下方的机构,(B)表示配置在机构基部的上方的齿轮机构,表示驱动单元处于退避位置时的动作状态。
图12是表示设在第2动力传递机构中的切换部件的动作的部分放大俯视图,表示初始状态。
图13是表示设在第2动力传递机构中的切换部件的动作的部分放大俯视图,表示第2突出导引部件突出、并且开闭器开放时的动作状态。
图14是表示设在第2动力传递机构中的切换部件的动作的部分放大俯视图,表示将旋转驱动结束后的盘收纳在支撑体中时的动作状态。
图15是表示第1突出导引部件和第2突出导引部件突出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6表示第3动力传递机构,是表示移送单元的转动支点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表示设在壳体的前表面上的开闭器的动作的立体图,(A)表示插入口被关闭的状态,(B)表示插入口被开放的状态。
图18是表示通过处于待机位置的移送单元朝向支撑体送入盘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9是表示通过处于移送动作位置的移送单元朝向支撑体送入盘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0是表示将盘保持在支撑体上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1是表示盘受转盘旋转驱动的驱动模式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1实施方式的盘收纳型装置的整体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从壳体的前面观察盘收纳型盘装置的正视图,(A)主要表示壳体内的移动单元,(B)主要表示支撑体和支撑体选择机构及驱动单元。图3至图5是按动作表示位于壳体的底部的第1动力传递机构的构造的俯视图,图6和图7是表示驱动单元和单元支撑基座的按动作的俯视图。图8和图9是按动作表示第2动力传递机构的构造的俯视图。
图10(A)及图11(A)是表示第2动力传递机构中的齿轮的啮合切换机构以及第1突出导引部件的切换机构的透视俯视图。图10(B)及图11(B)是表示分别对应于图10(A)及图11(A)的齿轮的啮合切换机构以及第1突出导引部件的切换动作的俯视图。图12至图14是按动作表示设在第2动力传递机构中的第2突出导引部件的切换机构及移送单元的锁定机构的的部分俯视图。图15是说明第1突出导引部件和第2突出导引部件的导引功能的部分剖视图。图16表示第3动力传递机构,特别是表示移送单元的转动支点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17(A)及图17(B)是表示设在壳体的前表面上的开闭器的开闭动作的部分立体图。图18至图21是表示盘的送入动作和支撑体中的盘的保持动作的俯视图。
(整体构造)图1所示的盘收纳型盘装置1具有箱形的壳体2。该壳体2的基准方向是,Z1侧为下侧,Z2侧为上侧,X1侧为左侧,X2侧为右侧,Y1侧为近侧,Y2侧为里侧。此外,X1-X2方向为横向,Y1-Y2方向为进深方向。
壳体2从下侧朝向上侧依次重叠并组装了下部壳体3、中间壳体4及上部壳体5。下部壳体3具有壳体2的底面6,中间壳体4具有壳体2的前表面7和右侧面8。上部壳体5具有壳体2的左侧面9和后侧面10及顶面11。
在下部壳体3的底面6的上表面,设有第1动力传递机构12。在第1动力传递机构12的上方支撑有单元支撑基座13,在该单元支撑基座13的上方搭载有驱动单元14。在中间壳体4的上部,作为机构支撑部而设有与底面6平行的机构基部15,在该机构基部15的上方设有第2动力传递机构16。在中间壳体4中,在上述机构基部15的下侧且前表面7的内侧,设有移送单元(移送机构)17。在该移送单元17的左侧(X1侧)的端部和上述下部壳体3的底面6之间,设有第3动力传递机构19。该第3动力传递机构19起到作为辊驱动机构的功能。
在上部壳体5中,由左侧面9和后侧面10及顶面11包围的区域成为盘收纳区域20,在该盘收纳区域20中设有可分别支撑盘D的多个支撑体21。在该实施方式中,支撑体21设置了6片,支撑体21在厚度方向上重叠而配置。在上部壳体5上设有支撑体选择机构22,通过该支撑体选择机构22的动作,选择6片支撑体21的某一个而使其移动到图2(B)所示的选择位置(a),并且扩大了所选择的支撑体21与在其下方相邻的支撑体21的间隔。
上述盘D直径为12cm,例如是CD(Compact Disc)、CD-ROM、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等。
如图1及图2(A)、图2(B)所示,在壳体2的前表面7上,开设有插入口23。该插入口23是缝隙状,上下方向的宽度尺寸比盘D的厚度尺寸稍大,横向的开口宽度尺寸W比盘D的直径稍宽。
如图2(A)所示,上述移送单元17处于与插入口23相同的高度位置,从插入口23插入的盘D由移送单元17朝向上述盘收纳区域20移送。如图2(B)所示,多片上述支撑体21中的到达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成为与插入口23相同的高度位置,从插入口23插入的盘D被上述移送单元17移送,被供给到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的下表面(Z1侧的面)被支撑。
图20是从顶面11侧观察壳体2的俯视图。将形成在壳体2的前表面7上的插入口23的宽度尺寸W两分且与前表面7正交并向壳体2的内侧延伸的假想线作为插入中心线Oa。被支撑在盘收纳区域20的支撑体21上的盘D的中心D0,处于从插入中心线Oa向左侧(X1侧)离开距离δ的位置。上述距离δ为盘D的直径1/10以上。
在图6中,驱动单元14处于退避位置,而此时的驱动单元14在从插入中心线Oa向右侧(X2侧)离开的位置,位于右侧面8的内侧近处,此时的驱动单元14处于从受支撑体21支撑的盘D的外周缘稍稍离开的位置。在图8中,移送单元17处于待机位置,而此时的移送单元17处于在前表面7的内侧近处且从受支撑体21支撑的盘D的外周缘稍稍离开的位置。
如图19所示,驱动单元14在壳体2内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而到达介入位置,移送单元17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而到达移送动作位置,而驱动单元14的转动区域与移送单元17的转动区域在壳体2内有重复的部分。但是,在如图11所示那样驱动单元14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而在介入位置停止时,移送单元17在退避位置和移送动作位置之间转动而动作,所以驱动单元14与移送单元17不会相互碰到。通过这样配置盘收纳区域20、驱动单元14及移送单元17,能够有效地利用壳体2的内部空间。在壳体2内,由于是在近侧设置移送单元17、在里侧设置盘收纳区域20,所以能够尽可能地缩短壳体2的进深尺寸。在该实施方式中,壳体2的进深尺寸(Y1-Y2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谓的IDIN尺寸。
如图1及图2(A)所示,中间壳体4的机构基部15位于比驱动单元14及移送单元17靠上方,而该机构基部15的朝向壳体2内侧(图示X1方向)的内缘15a从支撑在盘收纳区域20的支撑体21上的盘D的外周缘稍稍离开。由此,如图2(B)所示,位于盘收纳区域20的最上部的支撑体21能够上升到壳体2的顶面11的内侧附近。由此,上述机构基部15位于盘收纳区域20中的支撑体21的上下移动区域的中间的高度,并且沿着壳体2的前表面7的内侧及右侧面8的内侧配置,以使其不会碰到收纳在盘收纳区域20内的盘D的外周缘。
(第1动力传递机构)参照图3至图5,说明设在壳体2的底面6上的上述第1动力传递机构12的构造。
如图1所示,在上述下部壳体3的前方,前方弯折片3a从底面6垂直地弯曲。同样,在后侧有后方弯折片3b、在右侧有右侧弯折片3c,从底面6垂直地弯曲。
构成第1动力传递机构12的各部件沿着壳体2的前表面7的内侧及右侧面8的内侧配置,以使其不会碰到收纳在盘收纳区域20内的盘D的外周缘。由此,盘收纳区域20内的最下端的支撑体21能够下降到接近于底面6的位置,使得此时构成第1动力传递机构12的各部件不会碰到受支撑体21保持的盘D的外周缘。
如图3所示,在上述第1动力传递机构12中,在底面6上设有向Y1-Y1方向直线地移动的滑块31、和经由未图示的连结部件使该滑块31移动的齿条部件32。在前表面7的内侧近处,在底面6上固定着作为第1动力传递机构12的驱动源的第1马达M1,在该第1马达M1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蜗轮33。第1马达M1的旋转动力经由减速齿轮34、35、36被传递给小齿轮37。该小齿轮37与上述齿条部件32的齿啮合。
在滑块31的上方设有切换杆38。切换杆38的里侧(Y2侧)的端部通过轴39转动自如地支撑在滑块31上。在切换杆38的近侧(Y1侧)的端部上,切换驱动销41朝向上方突出。在切换杆38上,设有与切换驱动销41同轴并向下方延伸的姿势控制销,该姿势控制销插入在形成于底面6上的未图示的凸轮孔内。在切换杆38与滑块31-起向Y1方向移动时,能够按照上述凸轮孔的形状控制切换杆38的位置及姿势。
在底面6上设有锁定切换部件42。该锁定切换部件42是平面形状具有圆弧状的部分的金属板,在2个部位上形成有圆弧状的滑动长孔42a、42a。如图1所示,在底面6上突出有导引销43、43,各个导引销43插入在滑动长孔42a内。通过上述滑动长孔42a、42a在上述导引销43、43上滑动,锁定切换部件42能够沿着圆弧轨迹向壳体2的里侧即(b)方向、和壳体2的近侧即(c)方向滑动。
在底面6上转动自如地支撑有连结转动杆44。该连结转动杆44经由凸轮部(未图示)与齿条部件32连结,连结转动杆44在齿条部件32向Y1方向的移动过程的途中,以2阶段的动作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在锁定切换部件42上形成有在其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连结长孔42b,在连结转动杆44的前部设置的连结销45插入在上述连结长孔42b内。如图5所示,在通过齿条部件32的向Y1方向的移动力使连结转动杆44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时,通过该连结转动杆44的转动力使锁定切换部件42向(c)方向移动。
在锁定切换部件42的里侧(Y2侧)的端部,形成有切换长孔42c。在底面6的里侧设有受轴51转动自如地支撑的传递部件52。在该传递部件52的近侧的端部固定有连结销53,该连结销53插入在上述切换长孔42c内。
也如图1所示,在后方弯折片3b的内侧设有锁定部件54。该锁定部件54是板状的,被支撑在后方弯折片3b的内侧,使其能够向X1-X2方向直线地移动。
如图1及图3所示,在齿条部件54上设有从其下缘向沿着底面6的方向弯折的弯折片54a,在该弯折片54a上形成有长孔54b。在上述传递部件52的里侧的端部固定有连结销55,该连结销55插入在长孔54b内。在锁定切换部件42从图4的位置向(c)方向移动时,通过切换长孔42c使传递部件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由此使锁定部件54向X1方向移动。
如图1所示,在上述锁定部件54上开设有锁定控制孔56。该锁定控制孔56具有在X1侧在接近于底面的位置形成的约束部56a、位于比该约束部56a靠X2侧且位于比约束部56a靠上侧的提起部56b、和将上述约束部56a与提起部56b连接的倾斜部56c。进而,在上述提起部56b的X2侧的端部,形成有比较大的圆形的退出孔56d。
在下部壳体3的前方弯折片3a的内侧也设有锁定部件61。该锁定部件61如图2(B)所示。锁定部件61与锁定切换部件42连结,在前方弯折片3a的内侧向X1-X2方向滑动自如地被支撑。如图1和图3所示,在锁定切换部件42向(b)方向移动时,如图2(B)所示,锁定部件61位于X2侧,在锁定切换部件42向(c)方向移动时,通过锁定切换部件42的移动力使锁定部件61向X1方向移动。
如图2(B)所示,在锁定部件61上开设有一对锁定控制孔62。在各个锁定控制孔62中,具有在X1侧在接近于底面6的位置形成的约束部62a、比该约束部62a靠X2侧且位于比约束部62a靠上侧的提起部62b、和将约束部62a与提起部62b连接的倾斜部62c。进而,在上述提起部62b的X2侧的端部,形成有比较大的圆形的退出孔62d。
如果对上述第1动力传递机构12的动作进行说明,则如图1及图3所示,在齿条部件32移动到里侧(Y2侧)的起始端时,滑块31与切换杆38位于Y2侧,此时,连结转动杆44向顺时针方向转动,锁定切换部件42向(b)方向移动。并且,图1所示的锁定部件54及图2(B)所示的锁定部件61都向X2侧移动。
在通过第1马达M1的动力使齿条部件32从图3的位置向图示Y1方向移动而到达图4所示的位置之前的期间,滑块31及切换杆38与齿条部件32一起向图示Y1方向移动,在其最终行程中,使切换杆38稍稍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但是,在齿条部件32从图3的位置到达图4的位置的期间,不使连结转动杆44转动,锁定切换部件42在移动到(b)方向的位置上停止,不向(c)方向移动。
在齿条部件32从图4的位置再向Y1方向移动较短的距离时,通过将滑块31与齿条部件32连结的未图示的连结部件的动作以及形成在底面6上的未图示的凸轮孔的控制动作,滑块31及切换杆38不从图4所示的位置移动,连结转动杆44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使锁定切换部件42向(c)方向移动,使锁定部件54和锁定部件61向X1方向移动其整个移动范围的大致一半的距离。
然后,在齿条部件32向Y1方向移动而到达图5所示的位置时,在该行程的前阶段,连结转动杆44不转动,滑块31与切换杆38向Y1方向移动。然后,滑块31与切换杆38不向Y1方向继续运动,使连结转动杆44进一步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如图5所示,使锁定切换部件42向(c)方向滑动。如果锁定切换部件42转动到图5所示的位置,则使锁定部件54移动到朝向X1方向的最终位置。进而,也使锁定部件61向X1方向的最终位置移动。在锁定切换部件42就要到达图5的位置之前,使滑块31上的切换杆38向顺时针方向较大地转动。
(单元支撑基部和驱动单元)图1所示的单元支撑基部13是将金属板弯折而形成的。在该单元支撑基部13的近侧设有前方弯折片13a,该前方弯折片13a与下部壳体3的前方弯折片3a的内侧平行地设置。在单元支撑基部13上形成有后方弯折片13b,该后方弯折片13b与下部壳体3的后方弯折片3b的内侧平行地设置。此外,单元支撑基部13的侧部弯折片13c与下部壳体3的右侧弯折片3c的内侧平行地设置。
还如图6和图7所示,单元支撑基部13的内缘13d是凹状的圆弧形状,内缘13d处于从支撑在图1所示的盘收纳区域20的支撑体21上的盘D的外周缘稍稍离开的位置。
如图1、图6及图7所示,在下部壳体3的底面6上的3个部位,固定有作为弹性支撑部件的缓冲器71、72、73。该缓冲器71、72、73是在橡胶等可挠性的袋体内部封入了油等液体或气体而成的。或者是将压缩线圈弹簧与上述袋体组合在一起而成的。
如图6和图7所示,在单元支撑基部13的底面的3个部位,朝向下方垂直地固定有支撑轴74、75及76,支撑轴74受上述缓冲器71支撑,支撑轴75受缓冲器72支撑,支撑轴76受缓冲器73支撑。单元支撑基部13能够在底面6上受各缓冲器71、72及73弹性支撑。
在单元支撑基部13的后方弯折片13b上设有向Y2方向突出的1根约束轴77,该约束轴77插入在图1所示的锁定部件54的锁定控制槽56内。在单元支撑基部13的前方弯折片13a上,设有向Y1方向突出的一对约束轴78、78,约束轴78分别插入在图2(B)所示的锁定部件61的锁定控制孔62内。
如图6和图7所示,驱动单元14具有细长的驱动基部81。在单元支撑基部13的里侧(Y2侧),支撑轴84向上垂直地突出,驱动基部81受上述支撑轴84支撑,驱动单元14沿着X-Y平面转动自如。
驱动单元14的转动范围是从图6所示的退避位置到图7及图11至图13所示的介入位置。如图6所示,在驱动单元14处于退避位置时,位于驱动单元14的转动自由端的作为旋转驱动部的转盘82位于壳体2的前表面7侧,驱动基部81的侧边位于壳体2的右侧面8的附近,与该右侧面8平行。并且,处于退避位置的驱动单元14从支撑在盘收纳区域20的支撑体21上的盘D的外周缘稍稍离开。
如图7及图18至图21所示,如果驱动单元14向介入位置转动,则转盘82向盘收纳区域20的内部移动。在该介入位置,转盘82的旋转中心与受移动到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支撑的盘D的中心孔的下侧一致。
如图6所示,在单元支撑基部13上,设有形成为以上述支撑轴84为中心的规定的圆弧状的圆弧导引部13e。该圆弧导引部13e是贯通单元支撑基部13的圆弧长孔。此外,在驱动单元14的驱动基部81的下表面上垂直地固定有驱动轴88,该驱动轴88移动自如地插通在上述圆弧导引部13e内。
如图6所示,在单元支撑基部13的下表面设有作为驱动部件的驱动滑块85,该驱动滑块85向Y1-Y2方向滑动自如地被支撑。在驱动滑块85上,形成有驱动孔86及连接到驱动孔86的退出部86b。固定在第1动力传递机构12的切换杆38上的切换驱动销41插入在上述驱动孔86中,在切换杆38向Y1方向移动时,通过该切换驱动销41使驱动滑块85向Y1方向移动。
在驱动滑块85与单元支撑基部13之间,搭载有驱动上述驱动轴88的驱动连杆机构(未图示),在驱动滑块85从图3所示的Y2侧的起始端向Y1方向移动而到达图4所示的位置的期间,通过上述驱动连杆机构向顺时针方向推压驱动轴88,使驱动单元14从图6所示的退避位置向图7所示的介入位置转动。
在驱动单元14的驱动基部81的转动自由端侧搭载有主轴马达,在该主轴马达的马达轴82a上固定着上述转盘82。还如图1所示,转盘82具有进入到盘D的中心孔Da内的中心凸部82b、和从该中心凸部82b向周围延伸的凸缘部82c。在转盘82内搭载有夹紧机构。该夹紧机构具有从上述中心凸部82放射状地突出的夹紧爪。夹紧爪退到中心凸部82b内时是非夹紧模式,中心凸部82b能够进入到盘D的中心孔Da内。如果夹紧爪突出则成为夹紧模式,盘D的中心孔Da的周缘部被夹紧爪与凸缘部82c夹持,盘D被夹紧在转盘82上。
在驱动单元14的驱动基部81上,搭载有使上述夹紧爪动作的夹紧切换机构。齿条部件32向图4的位置移动,在驱动单元14向介入位置移动后,齿条部件32再向Y1方向移动,在驱动滑块85向Y1方向移动时的驱动力的作用下,上述夹紧切换机构动作,将夹紧爪从非夹紧模式切换为夹紧模式。
如图6和图7所示,在驱动基部81上设有光头83。在该光头83的上表面设有物镜83a。在驱动基部81上设有螺纹机构,通过该螺纹机构使光头83从接近于转盘82的位置向从转盘82离开的方向移动。此时,光头83的物镜83a能够沿被夹紧在转盘82上的盘D的半径方向移动。
(第2动力传递机构)接着,参照图8和图9,说明设在中间壳体4上的第2动力传递机构16。
在第2动力传递机构16中,在中间壳体4的机构基部15上设有圆弧形状的切换部件91。在切换部件91上形成有沿着圆弧轨迹延伸的一对导引长孔91a、91a。在机构基部15上向上突出地固定有一对导引轴92、92,各个导引轴92插入在上述导引长孔91a内。通过该支撑机构沿着圆弧轨迹向(d)方向及(e)方向滑动自如地导引切换部件91。此外,在切换部件91的外周侧的缘部,沿着圆弧轨迹形成有齿条91b。
由于机构基部15位于盘收纳区域20内的支撑体向上下移动的升降移动范围的高度的中间,所以切换部件91也位于支撑体21的升降移动范围的高度的中间。并且,在收纳于盘收纳区域20中的盘D的外周缘的外侧,切换部件按沿着盘的外周缘的圆弧轨迹移动。
在机构基部15上设有第2马达M2。在该第2马达M2的旋转轴上固定有蜗轮93。在机构基部15上设有输出齿轮94,该输出齿轮94总是与上述蜗轮93啮合。
第2马达M2的旋转动力从上述输出齿轮94经由第1切换齿轮95及齿轮96减速传递给小齿轮97。另外,第1切换齿轮95可切换到与输出齿轮94啮合的位置和从输出齿轮94错开的位置。上述小齿轮97总是与上述切换部件91的齿条91b啮合。在上述输出齿轮94的侧方设有第2切换齿轮98。第2切换齿轮98是用来将第2马达M2的动力传递给图1所示的支撑体选择机构22的部件。在第1切换齿轮95与输出齿轮94啮合时,使第2切换齿轮98从输出齿轮94离开,在第1切换齿轮95从输出齿轮94离开时,使第2切换齿轮98与输出齿轮94啮合。
如图1及图8和图9所示,在机构基部15的下方设有上述移送单元17。如图2(A)及图10所示,移送单元17具有朝向X1-X2方向细长地延伸的金属制的单元架100。单元架100具有上表面101、下表面102、以及支点侧的侧面103和自由端侧的侧面104,单元架100的内部在Y1-Y2方向上贯通。在单元架100的内部设有由低摩擦系数的合成树脂形成的滑动部件105。该滑动部件105具有沿着单元架100的上表面101的内表面延伸的夹持部106、位于支点侧的侧面103的内侧的侧部导引部107、和位于自由端侧的侧面104的内侧的侧部导引部108。侧部导引部107与侧部导引部108的对置间隔比盘D的直径大,并且如图2(A)所示,形成为与插入口23的开口宽度尺寸大致相同或比其稍大。
如图18至图21所示,在移送单元17中,在单元架100内设有辊轴111。该辊轴111与单元架100的上表面101平行地延伸,其两端转动自如地被支撑在上述支点侧的侧面103与自由端侧的侧面104上。在上述辊轴111的外周设有由合成橡胶或天然橡胶等摩擦系数较高的材料形成的第1移送辊112和第2移送辊113。该移送辊112和移送辊113沿轴向隔着间隔而配置。在移送单元17处于图18、图20及图21所示的待机位置时,移送辊112和移送辊113配置在与壳体2的前表面7大致平行、且从插入中心线Oa向左右离开等距离的位置上。
位于第1移送辊112与第2移送辊113的中间的中间部114,是对盘D实际上不赋予移送力的部分。该中间部114与两移送辊112、113一体且直径比两移送辊112、113小而形成,或者辊轴111直接露出而形成。
如图2(A)及图16所示,第1移送辊112和第2移送辊113与上述滑动部件105的夹持部106对置。移送辊112、113与夹持部106的至少一方受弹簧施力,将移送辊112、113与夹持部106相互弹性地压接。由此,能够通过移送辊112和夹持部106、以及移送辊113和夹持部106夹持盘D。另外,在该压接状态下,中间部114与夹持部106的间隙比盘D的厚度尺寸大,不会将盘D夹持在中间部114与夹持部106之间。
第1移送辊112及第2移送辊113与辊轴111的外周不接触,而是旋转自如地插通在辊轴111的外周。在对盘D的夹持压力作用在移送辊112、113上时,移送辊112、113与辊轴111的摩擦力增大,辊轴111与移送辊112、113一体地旋转。此外,构成为,如夹持中的盘D被人的手指抓住时那样,如果对被移送的盘D赋予了较大的阻力,则辊轴111能够相对于移送辊112、113滑移旋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夹持部106由低摩擦系数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但该夹持部106也可以是能够自由旋转的辊。
移送单元17能够以图示X1侧的端部为支点,从图8等所示的待机位置朝向图9等所示的移送动作位置转动。在待机位置,单元架100从受盘收纳区域20的支撑体21支撑的盘D的外周缘稍稍离开。如图19所示,如果移送单元17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而到达移送动作位置,则通过移送辊112与113的中间点、与各移送辊112、113的轴心垂直地延伸的假想线即输送中心线Ob朝向具有多个支撑体的盘收纳区域20。
如图1和图2(A)及图16所示,作为移送单元17的转动支点的支点轴131被固定在下部壳体3的底面6,使其向上方垂直地延伸。如图16所示,在移送单元17上,在X1侧的端部设有在与辊轴111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轴承部129,该轴承部129转动自如地支撑在上述支点轴131上。该支点轴131与轴承部129被设置在从由移送单元17移送的盘D的外周离开的位置。
在图8和图9所示的第2动力传递机构16中,在中间壳体4的机构基部15的X1侧开设有圆弧状的导引孔15b,在X2侧也开设有圆弧状的导引孔15c。导引孔15b与导引孔15c都沿着以上述支点轴131为曲率中心的圆弧轨迹延伸。
在移送单元17的单元架100的上表面101,在接近于支点轴131的位置固定有向上方垂直地延伸的导引轴132,在从支点轴131离开的自由端侧,固定有同样向上方垂直地延伸的驱动轴133。如图8和图9所示,导引轴132从下朝上方插通到上述导引孔15b内。驱动轴133的前端向机构基部15的上方突出,在机构基部15的上方,在驱动轴133上转动自如地设有转动环134。
在机构基部15的上方设有驱动杆135。该驱动杆135的基部经由轴136转动自如地支撑在机构基部15上。在驱动杆135上开设有驱动长孔135a,设在上述驱动轴133的外周的上述转动环134插入在该驱动长孔135a的内部。
在设于机构基部15上的上述切换部件91上,开设有单元驱动长孔137。在上述驱动杆135的上表面垂直地突出有传递轴138,该传递轴138从下朝上方插入在单元驱动长孔137中。
在上述单元驱动长孔137中形成有非作用部137a。该非作用部137a沿着圆弧轨迹形成,但该圆弧轨迹的曲率中心与切换部件91向(d)-(e)方向滑动时的圆弧轨迹的曲率中心一致。因而,如图8所示,在传递轴138位于非作用部137a内时,即使切换部件91向(d)-(e)方向滑动,其移动力也不会作用在传递轴138上。
在上述单元驱动长孔137中,与上述非作用部137a的Y1侧连接地设有驱动倾斜部137b,还在其Y1侧的端部形成有保持部137c。保持部137c位于比非作用部137a更接近切换部件91的滑动轨迹的曲率中心侧。
在切换部件91从图8的位置进一步向(e)的方向滑动而到达图9的位置的期间,传动轴138移动到驱动倾斜部137b,通过该驱动倾斜部137b使传动轴138向逆时针方向移动,使驱动杆135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结果,移送单元17以支点轴131为支点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而到达移送动作位置。进而如果切换部件91向(e)方向移动,则驱动轴133位于导引孔15c的Y2侧端部,并且传递轴138受单元驱动长孔137的保持部137c保持,移送单元17在移送动作位置被约束。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设在切换部件91上的单元驱动长孔137及驱动杆137构成移送单元转动机构。
如图13及图14所示,在壳体2的前表面7的内侧,设有在待机位置限制移动单元17的锁定机构。在机构基部15上固定有轴162,在该轴162上转动自如地支撑有锁定部件161。在轴162上安装有扭转弹簧164,其一个腕部挂设在一体地弯折形成在机构基部15上的弹簧挂设部15d上,另一个腕部挂设在锁定部件161上,通过该扭转弹簧164对锁定部件161向逆时针方向施力。如图13所示,在机构基部15上一体地弯折形成有挡块15e,锁定部件161在碰到挡块15e时,成为其向逆时针方向的转动范围的极限位置。
在锁定部件161的对置于切换部件91的缘部,形成有保持凹部161a。在锁定部件161上,在保持凹部161a的前部固定有滑动突起163。该滑动突起163是圆柱状的销。在上述驱动杆135上设有卡止突起139。此外,在上述切换部件91的右缘上突出形成有解除凸轮部91c。该解除凸轮部91c是凸曲线形状。
如图8及图14所示,切换部件91向(d)方向移动,在通过单元控制长孔137的非作用部137a使驱动杆135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设在驱动杆135上的卡止突起139被保持在锁定部件161的保持凹部161a中。由此,驱动杆135在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后的状态被锁定,移送单元17被限制为在待机位置不动。因而,在移送单元17处于待机位置、盘收纳区域20内的支撑体21上下移动而进行支撑体的选择动作时,或者在对被夹紧在转盘82上的盘D进行旋转驱动时,即使车体振动等作用,移送单元17也不会从待机位置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能够防止移送单元17碰到盘D。此外,由于移送单元17在待机位置受约束,所以在车体振动等作用时能够限制移送单元17晃动。
如图13所示,在切换部件91向(e)方向移动时,在传递轴138快要进入到单元控制长孔137的驱动倾斜部137b之前,通过形成在切换部件91上的解除凸轮部91c推压滑动突起163,使锁定部件161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保持凹部161a对卡止突起139的保持被解除。由此,在切换部件91进一步向(e)方向移动时,能够将传递轴138引导到单元控制长孔137的驱动倾斜部137b内,能够使驱动杆135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能够使移送单元17向移送动作位置转动。
此外,在移送单元17从处于移送动作位置的状态开始,切换部件91向(d)方向移动、使驱动杆135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传递轴138要从单元控制长孔137的驱动倾斜部137b移动到非作用部137a时,也通过上述解除凸轮部91c使锁定部件161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由此,卡止突起139能够与锁定部件161的保持凹部161a对置,当之后切换部件91向(d)方向移动时,解除凸轮部91c从滑动突起163偏离,锁定部件161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卡止突起139受锁定部件161的保持凹部161a保持,如图14所示,驱动杆135被锁定。
如图8和图9所示,在切换部件91的Y1侧且X1侧的端部,形成有切换长孔121。该切换长孔121具有第1圆弧部121a、位于比第1圆弧部121a靠外周侧并向(d)方向延伸的第2圆弧部121b、和将两圆弧部121a和121b连结的切换部121c。第1圆弧部121a和第2圆弧部121b的曲率中心与导引长孔91a、91a的圆弧轨迹的曲率中心一致。
在机构基部15的Y1侧且端部设有切换杆122。该切换杆122位于机构基部15与切换部件91之间,转动自如地受固定在机构基部15的上表面的支撑轴123支撑。在切换杆122的X2侧的端部固定有控制销124,该控制销124滑动自如地插入在形成于切换部件91的上述切换长孔121内。在切换杆122的X1侧的端部固定有切换销125。如后面说明那样,能够通过该切换销125控制设在各支撑体21上的保持部件26的姿势。
如图8和图9所示,在壳体2的前表面7的内侧设有开闭器开闭部件126。该开闭器开闭部件126是金属板,在前表面7的内侧向X1-X2方向滑动自如地被支撑。此外,开闭器开闭部件126受拉伸弹簧128向X2方向施力。在开闭器开闭部件126上设有从下缘向Y2方向弯折的驱动片126a。在切换部件91上固定有驱动销127,如图8所示,该驱动销127能够介入到形成于上述驱动片126a上的槽内。
在图8中,设在驱动杆135上的传递轴138位于形成在切换部件91上的单元驱动长孔137的非作用部137a内,移送单元17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而处于待机位置。此时,设在切换杆122上的控制销124位于切换长孔121的第1圆弧部121a内,切换杆122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切换销125移动到Y1侧。此时,设在切换部91上的驱动销126a进入到驱动片126a的槽内,开闭器开闭部件126向X1方向移动。
切换部件91从图8的位置向(e)方向移动,传递轴138在就要进入到单元驱动长孔137的驱动倾斜部137b之前,设在切换杆122上的控制销124进入到切换长孔121的第2圆弧部121b内,切换杆122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切换销125向Y2方向移动。通过此后的切换部件91的向(e)方向的移动,传递轴138进入到单元驱动长孔137的驱动倾斜部137b中,如图9所示,移送单元17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而到达移送动作位置。此外,在切换部件91从图8的位置向(e)方向移动到达图9所示的位置的期间,通过设在切换部件91上的驱动销127使开闭器开闭部件126向X2方向移动。
(开闭器开闭机构)图17(A)、图17(B)是从壳体2的前表面7的前方表示开闭器开闭机构200的立体图。
开闭器201由薄金属板形成,是在X1-X2方向上较细长的长方形状,具有能够覆盖形成于前表面7的插入口23的面积。在开闭器201的上端(Z2侧),向X1-X2方向隔着间隔固定有滑动销203、203。在壳体2的前表面7,开设有向上下方向直线地延伸的滑动长孔7a、7a,上述滑动销203、203插入在滑动长孔7a、7a内,开闭器201以密接的状态可上下移动地支撑在前表面7的表面上。
在上述开闭器开闭部件126中形成有开闭凸轮202、202。该开闭凸轮202、202是贯通开闭器开闭部件126的凸轮长孔。各个开闭凸轮202具有在X2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的闭锁部202a、位于比该闭锁部202a靠上方并向X1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的开放部202b、以及将闭锁部202a和开放部202b连接的倾斜切换部202c。
如图8所示,在第2动力传递机构16的切换部件91位于朝向(d)方向时,通过驱动销127使开闭器开闭部件126向X1侧移动。此时,如图15(A)所示,通过形成在开闭器开闭部件126上的开闭凸轮202、202的闭锁部202a、202a将滑动销203、203推下,开闭器201下降而将插入口23闭锁。如图9所示,如果切换部件91向(e)方向移动,则通过驱动销127及拉伸弹簧128使开闭器开闭部件126向X2方向移动,如图15(B)所示,通过开闭凸轮202、202的开放部202b、202b将滑动销203、203推起,开闭器201向上方移动,使插入口23开放。
如果对该开闭器201的开闭时序进行说明,则如图8所示,在传递轴138位于单元驱动长孔137的非作用部137a内、通过锁定部件151将移送单元17保持在待机位置时,将开闭器201闭锁。如果从图8所示的状态开始切换部件91向(e)方向移动、传递轴138到达单元驱动长孔137的非作用部137a的(d)侧的端部(非作用部137a与驱动倾斜部137b的边界部),则将开闭器201开放。如果切换部件91进一步向(e)方向移动,则传递轴138进入到单元驱动长孔137的驱动倾斜部137b内,移送单元17朝向图9所示的移送动作位置转动。在此期间,开闭器201是开放的状态。此外,在切换部件91从图9所示的位置向(d)方向移动时,首先移送单元17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而回位到待机位置,然后传递轴138从驱动倾斜部137b进入到非作用部137a中,将开闭器201闭锁。
(齿轮切换机构)在图10(A)、图10(B)及图11(A)、图11(B)中,表示切换设在第2动力传递机构16(参照图8和图9)中的第1切换齿轮95和第2切换齿轮98的齿轮切换机构300。图10(B)及图11(A)表示位于机构基部15的上表面的齿轮的配置,图10(A)及图11(B)通过透视机构基部15来表示设在机构基部15的下表面的齿轮切换机构300。图10(A)、图10(B)表示驱动单元14处于退避位置(图6的状态)时的机构的动作,图11(A)、图11(B)表示驱动单元14处于介入位置(图7的状态)时的机构的动作。
如图1所示,设在中间壳体4上的上述机构基部15与支撑驱动单元14的单元支撑基部13的上方隔着间隔对置。
还如图1及图6所示,在驱动单元14的驱动基部81上,在支撑轴84的侧方固定有朝上垂直地延伸的切换控制轴87。如图10(A)、图10(B)及图11(A)、图11(B)所示,在机构基部15上形成有圆弧导引孔15f和与其连接的圆形的退出孔15g。上述切换控制轴87从机构基部15的下方插入,以便能够在上述圆弧导引孔15f或退出孔15g内移动。圆弧导引孔15f沿着在作为位于其下方的驱动单元14的转动支点的支撑轴84的轴心具有曲率中心的圆弧轨迹形成,在驱动单元14转动时,切换控制轴87能够在圆弧导引孔15f内移动。并且,如图7所示,如果驱动单元14向介入位置转动,则切换控制轴87位于退出孔15g内,在单元支撑基部13受缓冲器71、72、73弹性支撑时,驱动单元14成为不受机构基部15约束的状态。
如图10(B)和图11(B)所示(也如图8和图9所示),在第2动力传递机构16的输出齿轮94和齿轮96之间,设有上述第1切换齿轮95,在输出齿轮94的Y2侧设有第2切换齿轮98。
上述齿轮96旋转自如地安装在固定于机构基部15上的轴301上。在齿轮96与机构基部15之间设有能够以上述轴301为中心旋转的第1空转板302,在固定在第1空转板302上的轴303上旋转自如地支撑有第1切换齿轮95。第1切换齿轮95始终与上述齿轮96啮合,随着第1空转板302的转动,第1切换齿轮95能够绕齿轮96的周围进行行星移动。如图11(B)所示,如果第1切换齿轮95与输出齿轮94啮合,则第2马达M2的驱动力被传递给小齿轮97。
在第1空转板302上固定有向下方(Z1方向)延伸的第1切换轴304。在机构基部15上,从上述轴301的中心沿着规定的圆弧轨迹上下贯通地形成有退出长孔15h,第1切换轴304通过退出长孔15h后,向机构基部15的下方延伸。在图10(A)和图11(A)中,上述第1切换轴304赋予阴影表示。
在机构基部15上,在X1侧的端部固定有向上方(Z2方向)延伸的短的轴305,在该轴305上转动自如地支撑有第2空转板306。在该第2空转板306上固定有轴307,上述第2切换齿轮98旋转自如地被支撑在该轴307上。如图2(B)所示,在上部壳体5的顶面11的下表面上旋转自如地支撑有旋转轴99a,在该旋转轴99a的下端一体地设有传递齿轮99。在中间壳体4的上方设置了上部壳体5时,如图10(B)和图11(B)所示,传递齿轮99与机构基部15的上表面接近而对置。此时的传递齿轮99的旋转中心与设置在机构基部15上的上述轴305同轴或大致同轴地配置。由此,第2切换齿轮98总是与传递齿轮99啮合,如果第2空转板306旋转,则第2切换齿轮98绕传递齿轮99的周围进行行星移动。如图10(B)所示,如果第2切换齿轮98与输出齿轮94啮合,第2马达M2的动力被传递给传递齿轮99,通过该传递齿轮99驱动支撑体选择机构22。
在第2空转板306上固定有向下方突出的第2切换轴308。在机构基部15上,上下贯通地形成有从轴305的中心沿着规定半径的圆弧轨迹的退出长孔15i,第2切换轴308通过上述长孔15i后向机构基部15的下方延伸。在图10(A)和图11(A)中,赋予阴影表示第2切换轴308。
如图10(A)和图11(A)所示,在齿轮切换机构300中,在机构基部15的下表面上设有第1切换部件310。该第1切换部件310是板状的,沿着机构基部15的下表面被支撑为向Y1-Y2方向直线地移动自如。在第1切换部件310与机构基部15之间挂设着作为施力部件的拉伸弹簧311,通过该拉伸弹簧311对第1切换部件310向Y1方向施力。
在第1切换部件310上形成有向X1-X2方向延伸的驱动长孔312a,在该驱动长孔312a的X1侧,形成有较大的圆形的驱动退出孔312a。固定在驱动单元14上的切换控制轴87通过上述驱动长孔312a内,插入在形成于机构基部15上的上述圆形导引孔15f或退出孔15g内。
如图6所示,在驱动单元14处于退避位置时,由于固定在该驱动单元14上的切换控制轴87以支撑轴84为支点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所以,如图10(A)所示,通过切换控制轴87向Y2方向推压驱动长孔312a,使第1切换部件310向Y2侧的端部移动。如图7所示,如果驱动单元14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而到达介入位置,则切换控制轴87向顺时针方向移动,如图11(A)所示,通过拉伸线圈弹簧311的施力使第1切换部件310向Y1方向移动。
在第1切换部件310的Y1侧端部,上下贯通地形成有第1切换孔313,固定在上述第1空转板302上的第1切换轴304插入在该第1切换孔313内。第1切换孔313具有向Y1方向延伸的啮合解除部313a、向Y2方向延伸的啮合部313b、以及位于啮合解除部313a和啮合部313b之间的切换部313c。啮合解除部313a和啮合部313b的X1-X2方向的宽度尺寸,是比第1切换轴304的直径稍大的尺寸,而切换部313c具有比第1切换轴304的直径尺寸足够大的宽度尺寸Wa。
如图10(A)、图10(B)所示,在第1切换部件310位于Y2侧时,第1切换轴304被导引到第1切换孔313的啮合解除部313a内。由此,使第1空转板302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如图10(B)所示,将第1切换齿轮95与输出齿轮94的啮合解除。如图11(A)、图11(B)所示,如果第1切换部件310向Y1方向移动,则将第1切换轴304导引到第1切换孔313的啮合部313b内。此时,使第1空转板302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使第1切换齿轮95与输出齿轮94啮合。
另外,在第1切换部件310从图10(A)所示的位置向Y1方向移动时,会有例如输出齿轮94的齿的顶部与第1切换齿轮95的齿的顶部相碰、两齿轮的啮合不完全的情况。此时,由于进入到第1切换孔313内的第1切换轴304不能完全向顺时针方向移动,所以第1切换部件310不能移动到图11(A)的位置,第1切换轴304位于第1切换孔313的切换部313c。此时,由于切换部313c的宽度尺寸Wa较大,所以第1切换轴304不能在切换部313c内移动,第1空转板302能够以轴301为中心转动。由此,在使第1切换齿轮95与输出齿轮94啮合时,如果启动第2马达M2而使输出齿轮94向促进啮合的方向即逆时针方向短时间转动,或者使输出齿轮94向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交替地短时间转动,则能够使第1切换齿轮95与输出齿轮94啮合,然后,如图11(A)所示,第1切换轴304进入到第1切换孔313的啮合部313b内。
在齿轮切换机构300中,在第1切换部件310的下方设有第2切换部件320。该第2切换部件320是反转杆。第2切换部件320被支撑为以固定在机构基部15的下表面上的轴321为中心转动自如。在第2切换部件320的Y1侧的前部与机构基部15之间,挂设有作为施力部件的拉伸线圈弹簧322,向顺时针方向对第2切换部件320施力。
在第1切换部件310上开设有联动长孔315,固定在第2切换部件320上的联动轴325进入到联动长孔315内。在联动长孔315的X1侧的缘部,形成有位于Y1侧的第1联动部315a、位于比该第1联动部315a靠Y2侧的第2联动部315b,在第1联动部315a和第2联动部315b之间形成有倾斜部315c。第2切换部件320向顺时针方向被施力,所以联动轴325总是被推压在第1联动部315a、第2联动部315b或倾斜部315c的任一个上。
如图10(A)所示,如果第1切换部件310向Y2方向移动,则联动轴325被推压在第1联动部315a或其近处的倾斜部315c上,第2切换部件320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11(B)所示,如果第1切换部件310向Y1方向移动,则联动轴325被推压在第2联动部315b上,使第2切换部件320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但是,由于联动长孔315的X1-X2方向的宽度尺寸Wb比联动轴325的直径尺寸大,所以第2切换部件320成为始终能够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的状态。
在第2切换部件320中上下贯通地形成有第2切换孔323,固定在第2空转板306上的第2切换轴308插入在第2切换孔323内。在第2切换孔323中,设有啮合部323a、和与该啮合部323a的X1侧连接并位于Y2侧的啮合解除部323b。
如图10(A)所示,如果第1切换部件310向Y2方向移动,则联动轴325位于第1联动部315a或其近处的倾斜部315c上,使第2切换部件320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由此,第2切换轴308被导引到形成于第2切换部件320上的切换孔323的啮合部323a内,使第2空转板306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由此,如图10(B)所示,第2切换齿轮98与输出齿轮94啮合。如图11(A)所示,如果第1切换部件310向Y1方向移动,则联动轴325在倾斜部315c上滑动而被引导到第2联动部315b,第2切换部件320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由此,第2切换轴308被导引到第2切换孔323的啮合解除部323b,使第2空转板306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由此,如图11(B)所示,第2切换齿轮98从输出齿轮94离开。
形成在第2切换部件320上的切换孔323向沿着第2切换部件320的转动轨迹的方向倾斜而形成。因而,如图10(A)、图10(B)所示,在第2切换齿轮98与输出齿轮94啮合时,第2切换部件320在联动轴325能够在联动长孔315内移动的范围内,能够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因而,在使第2切换齿轮98与输出齿轮94啮合时,如果输出齿轮94的齿的顶部与第2切换齿轮98的顶部相碰而啮合不完全,则第2切换部件320成为比图10(A)所示的状态稍稍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后的状态,并且成为通过受到拉伸线圈弹簧322的施力的第2切换部件320,向顺时针方向即啮合方向推压第2空转板306的状态。此时,通过启动第2马达M2、使输出齿轮94向促进啮合的方向即逆时针方向短时间旋转、或者交替地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短时间旋转,能够使输出齿轮94和第2切换齿轮98可靠地啮合。
如上所述,在驱动单元14移动到退避位置时,如图10(A)、图10(B)所示,使第1切换部件310向Y2方向移动,第1切换齿轮95从输出齿轮94离开,第2切换齿轮98与输出齿轮94啮合。此外,如图11(A)、图11(B)所示,如果驱动单元14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而到达介入位置,则第1切换部件310向Y1方向移动,第1切换齿轮95与输出齿轮94啮合,第2切换齿轮98从输出齿轮94离开。
(第1突出导引部件和第2突出导引部件)如图1及图8和图9、还有图10(A)、图10(B)和图11(A)、图11(B)所示,在中间壳体4的机构基部15的Y2侧设有第1突出导引部件331。第1突出导引部件331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如图10(B)及图11(B)所示,在机构基部15上方固定设置有导引保持器332。在该导引保持器332的上表面形成有弯曲形状的导引长孔333。导引长孔333具有向Y1-Y2方向直线地延伸的直进导引部333a、和与该直进导引部333a的Y1侧连接且相对于Y1方向及X1方向两者倾斜地延伸的突出导引部333b。
在第1突出导引部件331的上表面,一体地形成有一对滑动突起331a和331b。滑动突起331a和331b滑动自如地插通在上述导引长孔333中。在导引保持器332内,设有将第1突出导引部件331的后端331c向Y1方向推压的压缩线圈弹簧(未图示),第1突出导引部件331始终如图11(A)、图11(B)所示地向前部从导引保持器332突出的方向施力。
如图10(A)及图11(A)所示,在第1突出导引部件331的后端的下表面上,一体地形成有向下方(Z1方向)突出的控制突起331d。在机构基部15形成有向Y1-Y2方向直线地延伸的导引长孔15k,上述控制突起331d插入在导引长孔15k内,向机构基部15的下方突出。如图10(A)及图11(A)所示,在设于机构基部15下侧的上述第1切换部件310上,形成有向X1方向突出的推压部316。该推压部316与能够将上述控制突起331d向Y2方向推压的位置对置。
在驱动单元14处于图6所示的待机位置时,如图10(A)所示,第1切换部件310向Y2方向移动。由此,通过上述推压部316向Y2方向推压控制突起331d,第1突出导引部件331后退到导引保持器332内。此时,第1突出导引部件331退避到比盘收纳区域20内的被支撑体21保持的盘D的外周缘更靠外侧处,第1突出导引部件331处于不与盘D重叠的位置。
如果驱动单元14向图7所示的介入位置转动,则如图11(A)所示,第1切换部件310向Y1方向移动,推压部316从控制突起331d离开。因而,第1突出导引部件331被上述压缩线圈弹簧向Y1方向推出。此时,如图11(B)所示,设在第1突出导引部件331的前部侧的滑动突起331a被导引到导引长孔333的突出导引部333b内,后方侧的滑动突起331b移动到直进导引部333a的前部。因而,第1突出导引部件331以相对于Y1方向和X1方向两者倾斜的朝向向盘收纳区域20内突出。
结果,如图20及图21所示,第1突出导引部件331在被保持于移动到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的下表面上的盘D的外周缘附近,成为重叠在该盘D的上方的位置。此外,如图15所示,第1突出导引部件331与处于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的上表面接触,或隔着较小的间隔对置。
如图1和图8及图9、还有图10(A)、图10(B)和图11(A)、图11(B)所示,在机构基部15上设有位于比上述第1突出导引部件331更靠Y1侧的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如图1、图15及图20和图21所示,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具有下方导引部342和上方导引部343、以及在X2侧将下方导引部342和上方导引部343连结的连结部344。如图15所示,下方导引部342的上表面与和上方导引部343的下表面的上下的对置间隔T,形成得比盘D的厚度尺寸t稍大。此外,在下方导引部342的前部形成有朝向上表面倾斜的导引面342a,在上方导引部343的前部形成有朝向下表面倾斜的导引面343a,通过上述导引面342a和导引面343a,能够容易地将朝向Y2方向送入的盘D的外周缘导引到下方导引部342和上方导引部343之间。
如图10(A)、图10(B)和图11(A)、图11(B)以及图12至图14所示,在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的Y2侧的上表面一体地突出有支撑轴345,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被上述支撑轴345转动自如地支撑在机构基部15上。
如图10(A)和图11(A)及图20和图21所示,在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上设有向X2方向突出的突出片346,在该突出片上开设有作为第1连结部的长孔347。如图10(A)和图11(A)所示,在机构基部15的下表面上,在比第1切换部件310更靠下方(Z1侧)处,设有导引切换部件351,导引切换部件351转动自如地支撑在被固定于机构基部15的轴352上。在导引切换部件351上设有一对腕部,固定在一个腕部的前部的连结轴353滑动自如地插入在上述长孔347内。
在导引切换部件351的另一个腕部固定有控制轴356,该控制轴356插入在上下贯通第1切换部件310而形成的控制长孔317内。控制长孔317具有在Y1侧向X2方向形成为凹状的前方保持部317a、和在Y2侧向X2方向形成为凹状的后方保持部317b,在前方保持部317a和后方保持部317b之间,形成有位于X1侧并向Y1-Y2方向直线地延伸的突出控制部317c。
如图12至图14所示,在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的上表面,在从上述支撑轴345向Y1侧隔着距离的位置一体地突出形成有成为第2连结部的连结轴348。在第2动力传递机构16中,在上述切换部件91和机构基部15之间设有中间切换部件361。该中间切换部件361的Y1侧的端部被支撑轴362转动自如地支撑在机构基部15上。此外,通过未图示的弹簧部件,中间切换部件91始终向顺时针方向被施力。因而,由中间切换部件91对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始终向逆时针方向且以支撑轴345为支点施力。在中间切换部件361的Y2侧的端部形成有连结长孔361a,形成在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上的上述连结轴348插入在连结长孔361a内。
在上述切换部件91上,上下贯通地形成有导引控制长孔165。在中间切换部件361上,在支撑轴362与连结长孔361a之间,固定有向上方突出的切换轴363,该切换轴363插入在上述导引控制长孔165内。该导引控制长孔165的各部分沿着圆弧轨迹形成,该圆弧轨迹的曲率中心与形成在切换部件91上的导引长孔91a的圆弧轨迹的曲率中心一致。
在导引控制长孔165中设有初始设定部165a。该初始设定部165a的向X1-X2方向的内宽度尺寸,比切换轴363的直径足够大,如图12所示,在切换轴363位于初始设定部165a内时,在导引控制长孔165内切换轴363具有移动余量Wd。在导引控制长孔165中,在比上述初始设定部165a更靠(d)方向侧形成有第1后退导引部165b,在比其更靠(d)侧,形成有第2后退导引部165d。此外,在比上述初始设定部165a更靠(e)侧,形成有靠近曲率中心侧的第2突出导引部165e。
图12表示第2动力传递机构16的切换部件91被设定在初始位置的状态。此时,设在中间切换部件361上的切换轴363,位于形成在切换部件91上的导引控制长孔165的初始设定部165a内。此时,中间切换部件361在图12所示的移动余量Wd范围内转动自如。
在切换部件91停止在图12所示的初始位置时,进行驱动单元14在图6所示的退避位置和图7所示的介入位置之间转动的动作。
在驱动单元14处于退避位置时,如图10(A)所示,第1切换部件310向Y2方向移动,所以设在导引切换部件351上的控制轴356位于形成在第1切换部件310上的控制孔317的前方保持部317a内。通过对中间切换部件361施力的弹簧部件,对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向逆时针方向施力,还对导引切换部件351向顺时针方向施力。因此,如果控制轴356位于前方保持部317a内,则导引切换部件351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由此,如图20及图21所示,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退避到从收纳在盘收纳区域20内的盘D的外周缘向外侧离开的位置。
在驱动单元14向介入位置转动时,第1切换部件310从图10(A)所示的位置向Y1方向移动。此时,设在导引切换部件351上的控制轴356在控制长孔317的突出控制部317c上滑动,所以如图11(A)中虚线所示,使导引切换部件351向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该导引切换部件351使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以支撑轴345为支点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如图21中虚线所示,并且如图15所示,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的下方导引部342成为在被保持在位于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上的盘D的下侧重叠的位置,上方导引部343成为在上述盘D的上侧重叠的导引位置。
并且,如图11(A)所示,当第1切换部件310向Y1方向移动结束时,控制轴356进入到控制长孔317的后方保持部317b内,导引切换部件351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向被支撑体21保持的盘D的外周缘的外侧退避。
这样,在第1切换部件310向Y1方向移动时,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随之转动,而在该转动动作时,如图12所示,切换轴363能够在形成于切换部件91上的导引控制长孔165的初始设定部165a内,在移动余量Wd的范围内运动。因此,中间切换部件361不会妨碍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的转动动作。
这样,当驱动单元14从退避位置开始向介入位置转动时,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马上突出到盘收纳区域20内。在被位于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保持的盘D的与驱动单元14对置的缘部受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从上下支撑的状态下,驱动单元14向介入位置转动,所以驱动单元14的转盘82不会碰到盘D的缘部,而进入到盘D的下方。
然后,如果驱动单元14向介入位置移动,如图11(A)、图11(B)所示,第1切换部件310向Y1方向移动,第1切换齿轮95与输出齿轮94啮合,第2马达M2的动力被提供给小齿轮97,能够使切换部件91向(d)方向或(e)方向移动。
如果切换部件91向(e)方向移动而在图13所示的位置停止,则通过切换部件91使图8和图9所示的开闭器开闭部件126向X1方向移动,如图17(B)所示,设在前表面7的表面上的开闭器201上升而将插入口23开放。此时,如图13所示,切换轴363从设在切换部件91上的导引控制长孔165的第1后退导引部165b被引导到第1突出导引部165c。由此,也如图18所示,使中间切换部件361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使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而突出到盘收纳区域20内。
如果切换部件91从图13的位置进一步向(e)方向转动,则传递轴138被导引到单元控制长孔137的驱动倾斜部137b内,驱动杆135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移送单元17向移动动作位置转动。此时,切换轴363被导引到导引控制长孔165的第2后退导引部165d内,中间切换部件361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19所示,使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向逆时针方向转动。
此外,如果切换部件91从图12所示的初始位置进一步向(d)方向转动,则如图14所示,切换轴363被导引到导引控制长孔165的第2突出导引部165e内。此时,中间切换部件361也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使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向顺时针方向转动。
如上所述,通过切换部件91的向(d)-(e)方向的移动力,使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向顺时针方向突出、或者向逆时针方向后退,但此时,图11(A)所示的导引切换部件351也随着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的转动而转动。此时,使设在导引切换部件351上的控制轴356在形成于第1切换部件310上的控制长孔317的后方保持部317b内向X1-X2方向移动。由此,导引切换部件351不会妨碍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的转动动作。
(第3动力传递机构)接着,说明设在下部壳体3的底面6上的第3动力传递机构19的构造。
如图6及图16所示,作为移送单元101的转动支点的上述支点轴131被固定在壳体2的底面6。在该支点轴131的下方旋转自如地支撑有一体齿轮141。该一体齿轮141的上方部分是垂直蜗轮141a,下方部分是下部齿轮141b。如图6所示,在壳体2的底面6旋转自如地设有中间齿轮142,该中间齿轮142与上述下部齿轮141b啮合。在底面6上设有第3马达M3,固定在该旋转轴上的蜗轮143与上述中间齿轮142啮合。
如图16所示,在移送单元17中,辊轴111的一端从单元架100的支点侧的侧面103向外侧突出,在从侧面103突出的辊轴111的端部固定有作为正齿轮的辊齿轮144。在上述侧面103固定有轴145,在该轴145上旋转自如地支撑有一体齿轮146。该一体齿轮146是将小直径正齿轮146a和大直径正齿轮146b一体化而成的,小直径正齿轮146a与上述辊齿轮144啮合。
在单元架100的下表面102,一体地弯折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支撑片102a,在该支撑片102a上固定有轴148。该轴148与辊轴111平行地延伸。在轴148上旋转自如地支撑有一体齿轮147。一体齿轮147是将正齿轮147a和涡轮147b一体化而成的。该正齿轮147a与上述大直径正齿轮146b啮合。
设在移送单元17上的轴承部129在转动自如地插通在支点轴131上的状态下,与上述涡轮147b和蜗轮141a啮合。上述第3马达M3的旋转动力从中间齿轮142被传递给下部齿轮141b及蜗轮141a,再从蜗轮141a传递给涡轮147b。其动力从正齿轮147a被传递给一体齿轮146的大直径正齿轮146b,再从小直径正齿轮146a传递给辊齿轮144。
设在下部壳体3侧的第3马达M3的旋转动力经由与支点轴131同轴旋转的一体齿轮141被传递给辊齿轮144,所以能够与以支点轴131为支点使移送单元17从待机位置向移送动作位置转动的动作独力而驱动辊轴111。该盘收纳型盘装置1分别设有使移送单元17从待机位置向移送动作位置转动的移送单元转动机构、和使移送辊112、113旋转的辊驱动机构,能够相互独立地动作。
(支撑体选择机构)接着,对设在上述壳体5上的支撑体选择机构22的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1及图2(B)所示,在上部壳体5的顶面11上,旋转自如地支撑有相互平行地向下方延伸的3根选择轴151A、151B、151C。
在各个选择轴151A、151B、151C的外周形成有选择轴152。选择轴152形成为螺旋状。如图2(B)所示,选择轴152的螺旋形状是,选择轴151A、151B、151C的上方为密间距部152a而下方为密间距部152b。在上方的密间距部152a和下方的密间距部152b,以短间距形成有选择槽152,在各个上方的密间距部152a和下方的密间距部152b,分别形成有至少5周(5间距)以上的选择槽152。在选择轴151A、151B、151C的中间部,选择槽152成为疏间距部152c,在该疏间距部152c上,在上方的密间距部152a和下方的密间距部152b之间只形成1间距的量。
支撑体21在上下方向上重叠而设有6片。各个支撑体21由薄金属板形成。如图18至图21所示,各个支撑体21具有大致平行地与壳体2的左侧面9对置的左侧缘21b、和大致平行地与壳体2的后侧面10对置的后缘21c。支撑体21的朝向壳体2的内侧的内缘21a是凹曲线形状,在驱动单元14设置在介入位置时,支撑体21的内缘21a处于从转盘82的外周离开的位置。
如图18至图21所示,在各个支撑体21上,在其X1侧的端部且Y1侧的端部固定有轴承25A。此外,在各个支撑体21的X2侧的端部且Y2侧的端部固定有轴承25B,在左侧缘21b和后缘21c的角部的内侧,在支撑体21上固定有轴承25C。轴承25A插通在选择轴151A的外周,轴承25B插通在选择轴151B的外周,轴承25C插通在选择轴151C的外周。在各个轴承25A、25B、25C的内侧,一体地突出形成有卡止部,该卡止部滑动自如地卡止在形成于选择轴151A、151B、151C各自的外周的选择槽152中。
6片支撑体21的各个上述卡止部配置为与选择槽152的相邻的5间距的各个间距卡止。由此,选择轴151A、151B、151C如果在图11中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则支撑体21沿着选择轴151A、151B、151C被1片片地向上输送。接着,卡止在疏间距部152c上的某一个支撑体21到达图2(B)所示的选择位置(a)。
如图2(B)所示,选择位置(a)处的支撑体21位于疏间距部152c的上方。与处于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的下方邻接的支撑体21,被卡止在下方的密间距部152b的最上部间距的选择槽152中,但是,在该下侧的支撑体21与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之间在上下方向隔着比较大的间隔,使驱动单元14能够进入到该间隔内。另一方面,与位于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的上方邻接的支撑体21被卡止在上方的密间距部152a的最下部间距的选择槽152中,所以该上侧的支撑体21与位于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的上下间隔很窄。
盘D被保持在各个支撑体21的下表面上,但没有被设在支撑体21上的保持爪26b、27b、28b(参照图18至图21)支撑的部分是自由状态,在位于上方的支撑体21中,盘D的没有受保持爪26b、27b、28b保持的部分容易向下方下降。但是,如图20和图21所示,在驱动单元14位于介入位置时,上述第1突出导引部件331与被处于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保持的盘D的上表面重叠而对置,所以即使位于其上侧的盘D垂下,也能够用上述第1突出导引部件331阻止该盘D与处于选择位置(a)的盘D的接触。
在各个选择轴151A、151B、151C的上端,设有较薄的小齿轮(未图示),该小齿轮能够大体紧密接触在顶面11的下表面上进行旋转。在顶面11的下表面上旋转自如地设有大直径的较薄的环状齿轮(未图示),设在选择轴151A、151B、151C上的小齿轮与所有环状齿轮的齿部啮合。由此,通过环状齿轮的旋转,所有小齿轮同步地被旋转驱动,并且同步地对3根选择轴151A、151B、151C进行旋转驱动。
如图2(B)所示,在上部壳体5的顶面11的下表面旋转自如地支撑有旋转轴99a。在该旋转轴99a的下端固定有图8和图9以及图10(B)和图11(B)所示的上述传递齿轮99,该传递齿轮99与第2动力传递机构16的第2切换齿轮98啮合。在旋转轴99a的上端固定有薄型齿轮99b,该薄型齿轮99b与环状齿轮的外周的齿部啮合。如图10(B)所示,在第2切换齿轮98与输出齿轮94和传递齿轮99啮合、第1切换齿轮95从输出齿轮94离开的状态下,如果启动第2马达M2,则其动力被传递给传递齿轮99,通过与该传递齿轮99一体的薄型齿轮99b驱动环状齿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具有选择槽152的3根选择轴151A、151B、151C、具有卡止在选择槽152中的卡止部的轴承25A、25B、25C、分别与选择轴151A、151B、151C一体地旋转的上述小齿轮、与所有的小齿轮啮合的上述环状齿轮、以及对环状齿轮进行旋转驱动的传递齿轮99,构成使所选择的支撑体21移动到选择位置(a)、并且将所选择的支撑体21与其下方相邻的支撑体21的间隔扩大的支撑体选择机构。
但是,该支撑体选择机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记载,也可以替换为其他公知的机构(例如记载在上述公知文献中的利用凸轮轴齿轮的支撑体选择机构)。
(盘保持机构)如图18至图21所示,在各个支撑体21中分别设有3个保持部件26、27、28。保持部件26、27、28分别设在支撑体21的下表面(Z1侧的面)上。但是,在图18至图21中,为了方便图示,将支撑体21透视而图示了保持部件26、27、28。保持部件26能够绕上述轴承25A的外周转动地被支撑。保持部件27能够绕上述轴承25B的外周转动地被支撑。保持部件28能够绕上述轴承25C的外周转动地被支撑。
在保持部件26与支撑体21之间架设有拉伸线圈弹簧29a,对保持部件26向逆时针方向(γ2方向)转动施力。在支撑体21上设有挡块(未图示),保持部件26被限制为不从图20所示的姿势再向逆时针方向(γ2方向)转动。保持部件27受拉伸线圈弹簧29b向顺时针方向(γ4方向)施力,受设在支撑体21上的挡块(未图示)限制为不从图18所示的姿势再向顺时针方向(γ4方向)转动。同样,保持部件28受拉伸线圈弹簧29c向顺时针方向施力,受设在支撑体21上的挡块(未图示)限制为不从图18所示的姿势再向顺时针方向(γ4方向)转动。
保持部件26、27、28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在各个保持部件26、27、28上一体地形成有保持爪26b、27b、28b。保持爪26b、27b、28b与支撑体21的下表面隔着间隔对置,被供给到支撑体21的下表面的盘D被保持在支撑体21的下表面和各保持爪26b、27b、28b之间。
如图18至图21所示,在壳体2的左侧面9和后侧面10的角部,设有检测盘D装填在处于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中的装填检测部180。在该装填检测部180设有光学检测元件181。该光学检测元件181是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对置而构成的。该光学检测元件181在壳体2内只设置1个,设置在与移动到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相同的高度位置。如图11及图13至图17所示,在设于各支撑体21上的各个保持部件28中,在向与上述腕部28a相反侧延伸的腕部的前部一体地突出形成有检测部28h。
如果支撑体21移动到选择位置(a),则上述检测部28h与光学检测元件181对置。此时,如图18和图19所示,如果盘D没有保持在移动到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中,则通过拉伸线圈弹簧29c使保持部件28向γ4方向较大地转动,所以检测部28h介入到光学检测元件181的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之间,检测输出变为OFF。此外,如图20所示,如果将盘D供给到处于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中,则通过盘D的外周缘推压保持部件28的腕部28a,使保持部件28向γ3方向稍稍转动。因此,检测部28h从光学检测元件181被拔出,光学检测元件181的检测输出成为ON。
在机构控制部中,在将盘D送入时,通过监视光学检测元件181的检测输出从关闭切换到ON,能够识别盘D被定位保持在支撑体21中。
另外,转动到图20所示的位置的保持部件28总是受拉伸线圈弹簧29c向顺时针方向施力,通过该施力持续向Y1方向推压盘D。但是,在壳体内设有限制机构(未图示),该显示机构在盘D没有被保持在转盘上时,进入到保持在支撑体21中的盘D的中心孔Da内,限制盘D向Y1方向移动。由此,在驱动单元14处于退避位置时,通过作用在保持部28上的施力,盘D不会从支撑体21被拔出。
如图18至图21所示,在壳体2的左侧面9的内侧,向Y1-Y2方向移动自如地设有传递切换部件401。在传递切换部件401的内侧重叠地设有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相对于传递切换部件401向Y1-Y2方向滑动自如地被支撑,但在传递切换部件401与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之间架设有连结弹簧。通过该连结弹簧对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向Y1方向施力,并且对传递切换部件401向Y2方向施力,传递切换部件401与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成一体化。
在传递切换部件401的Z2侧的缘部(上缘),一体地形成有向X2方向弯折的连结片401b,在该连结片401b上形成有连结长孔401c。设在图8和图9所示的切换杆122上的切换销125插入在上述连结长孔401c内。
此外,在壳体2的后侧面10的内侧,设有向X1-X2方向移动的第2保持切换部件404。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和第2保持切换部件404在未图示的保持解除机构的动力的作用下一起动作。
在图18和图19中,切换杆122向顺时针方向转动,通过该切换杆122使传递切换部件401和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一起向Y2方向移动。此时,通过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使保持部件26向γ1方向转动。此外,在图18和图19中,第2保持切换部件404向X2方向移动,第2保持切换部件404从保持部件27及保持部件28离开。由此,通过拉伸线圈弹簧29b和29c的施力,使保持部件27和保持部件28一起向γ4方向旋转。
如图20所示,如果切换杆122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则通过切换销125使传递切换部件401与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一起向Y1方向移动。此时,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从保持部件26离开,通过拉伸线圈弹簧29a使保持部件26向γ2方向转动。
如图21所示,在使切换杆122向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切换销125在Y1方向上保持传递切换部件401的状态下,如果通过未图示的保持解除机构向Y2方向驱动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则上述连结弹簧伸展,仅使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向Y2方向移动。与此同时,通过上述保持解除机构向X1方向驱动第2保持切换部件404。此时,通过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使保持机构26向γ1方向转动,通过第2保持切换部件404使保持部件27和保持部件28一起向γ3方向转动,所有的保持爪26b、27b、28b向盘D的外周缘的外侧移动。
接着,对上述盘收纳型盘装置1的整体动作进行说明。
(支撑体选择动作)在使处于盘收纳区域20中的6片支撑体21的任一个向选择位置(a)移动时,如图3所示,通过第1动力传递机构12的第1马达M1将齿条部件32设定在向Y2方向移动到尽头的起始端。由此,滑块31与切换杆38向Y2方向移动,如图6所示,通过设在切换杆38上的切换驱动销41使设在单元支撑基部13的下表面上的驱动滑块85向Y2方向移动,将驱动单元14设定在不与收纳在盘收纳区域20中的盘D相碰的退避位置。
此时,由于从驱动单元14向上方突出的切换控制轴87向逆时针方向移动,所以如图10(A)所示,通过切换控制轴87使设在机构基部15的下表面上的第1切换部件310向Y2方向移动。
如果第1切换部件310向Y2方向移动,则通过设在该第1切换部件310上的推压部316向Y2方向推压控制突起331d,使第1突出导引部件331退后到图10(B)所示的导引保持器332内。由此,第1突出导引部件331退避到比盘收纳区域20内的盘的外周缘更靠外侧。
如图10(A)所示,如果第1切换部件310向Y2方向移动,则将切换轴304导引到设在该第1切换部件310上的第1切换孔313的啮合解除部313a内,使图10(B)所示的第1空转板302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使被第1空转板302支撑的第1切换齿轮95从输出齿轮94离开。
此外,由于联动轴325位于形成在第1切换部件310上的联动长孔315的第1联动部315a或倾斜部315c上,所以使第2切换部件320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由于第2切换轴308被导引到形成在该第2切换部件320上的第2切换孔323的啮合部323a内,所以如图10(B)所示,使第2空转板306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使第2切换齿轮98与输出齿轮94啮合。
此时,在第2动力传递机构16中,如图8及图12所示,由于切换部件91处于初始位置、如上所述第1切换齿轮95从输出齿轮94离开,所以小齿轮97不旋转,切换部件91在上述初始位置停止。如果切换部件91在初始位置停止,则如图12所示,固定在中间切换部件361上的切换轴363有移动余量地位于导引控制长孔165的初始设定部165a内。由于中间切换部件361向顺时针方向被施力,所以通过该中间切换部件361使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退避到从盘收纳区域20内的盘D的外周离开的位置。
如图8所示,在切换部件91停止在初始位置时,传递轴138位于形成在切换部件91上的单元控制长孔137的非作用部137a内。由此,将驱动杆135保持为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后的状态,将移送单元17保持在不与盘收纳区域20内的盘D相碰的待机位置。此时,如图12所示,设在机构基部15上的锁定部件161通过扭转弹簧164的施力作用向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锁定部件161的保持凹部161a保持了卡止突起139。设有该卡止突起139的驱动杆135在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后的状态下被保持,由此限制移送单元17在待机位置不动。
此外,如图8所示,如果切换部件91停止在初始位置,则通过切换部件使设在前表面7的内侧的开闭器开闭部件126向X1方向移动。因此,如图17(A)所示,使开闭器201下降,将开设于前表面7上的插入口23关闭。
此外,在图8中,通过切换部件91使切换杆122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由此,如图20所示,使传递切换部件401与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一起向Y1方向移动,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从保持部件26离开,通过拉伸线圈弹簧29a使保持部件26向γ2方向转动。此外,如图20所示,设在后侧面10上的第2保持切换部件404向X2方向移动,从保持部件27和保持部件28离开,所以通过拉伸线圈弹簧29b和29c使保持部件27和保持部件28向γ4方向转动。因而,在向支撑体21供给盘D的情况下,该盘D被保持在各保持爪26b、27b、28b与支撑体21的下表面之间。另外,此时设在壳体2内的限制机构位于被各支撑体21保持的盘D的中心孔Da内,能够防止盘D从支撑体21脱落。
如果操作设在壳体2前方的操作部或遥控器进行选择某一个支撑体21的操作,则图8所示的第2马达M2启动。在启动第2马达M2时,通过该第2马达M2使图10(B)所示的输出齿轮94一定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或者向顺时针方向短时间旋转后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能够使第2切换齿轮98与输出齿轮94可靠地啮合。
此后的第2马达M2的旋转力从输出齿轮94经由第2切换齿轮98传递给传递齿轮99。通过该传递齿轮99驱动设在壳体2的顶面11的下表面上的环状齿轮,使设在支撑体选择机构22上的3根选择轴151A、151B、151C同步旋转。通过该选择轴151A、151B、151C的旋转,将支撑体21向下方依次输送、或向上方依次输送。在壳体2内设有检测环状齿轮的旋转相位的旋转检测部,通过该旋转检测部,在机构控制部中能够识别哪个支撑体21到达了选择位置(a)。由此,当识别出由操作指定的支撑体21移动到了选择位置(a)时,第2马达M2停止。
(盘插入待机模式的设定)在将盘D装填到盘收纳型盘装置1中时,操作设于壳体2的前表面上的操作部或遥控器,指定没保持盘D的支撑体21。通过上述支撑体选择动作,当没保持盘D的支撑体21移动到上述选择位置(a)并停止时,通过机构控制启动图3所示的第1马达M1。
通过第1马达M1的动力,使齿条部件32从图3的位置向Y1方向移动,在移动到图4所示的位置的时刻第1马达M1停止。在齿条部件32从图3向图4的位置移动时,滑块31与切换杆38和齿条部件32一起向Y1方向移动。此外,通过设在切换杆38上的切换驱动销41,使驱动滑块85从图6的位置移动到图7所示的位置。此时,驱动滑块85的移动力经由连杆机构作用在驱动轴88上,驱动轴88被拉向Y1方向,驱动轴88沿着形成于单元支撑基部13上的圆弧导引部13e移动。并且,使驱动单元14以支撑轴84为支点向顺时针方向转动。
在齿条部件32从图3的起始端向图4所示的位置移动期间,连结转动杆44在向顺时针转动后的位置停止,锁定切换部件42在向(b)方向移动后的状态下停止。此时,位于第1动力传递部件12的Y2侧的端部上的传递部件52向顺时针方向转动,通过该传递部件52使锁定部件54向X2侧移动。此外,如图2(B)所示,也使设在壳体2的前表面7内侧的锁定部件61向X2侧移动。由此,设在单元支撑单元13后方的约束轴77被保持在形成于图1所示的锁定部件54上的锁定控制孔56的约束部56a内,设在单元支撑基部13前方的约束轴78、78也如图2(B)所示,被形成于锁定部件61上的锁定控制孔62、62的约束部62a、62a保持。
由此,使缓冲器71、72、73被压扁,使单元支撑基部13下降到接近于底面6的位置,在该下降位置,单元支撑基部13及驱动单元14在不能弹性移动(在受缓冲器71、72、73弹性支撑的状态下的移动)的状态下被约束,朝向介入位置转动的驱动单元14的转盘82能够在受处于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保持的盘D的下方移动。
如果驱动单元14从退避位置向介入位置转动,则设在驱动单元14上的切换控制阀87也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所以使第1切换部件310从图10(A)所示的位置向Y1方向移动。此时,由于设在第1切换部件310上的推压部316从控制突起331d离开,所以如图11(A)、图11(B)所示,第1突出导引部件331以相对于Y1方向和X1方向两者倾斜的朝向突出到盘收纳区域20内。
此外,第1切换部件310如果从图10(A)所示的位置开始向Y1方向移动,则控制轴356马上从控制长孔317的前方保持部317a拔出而在突出控制部317c上滑动。由此,如图11(A)中虚线所示,导引切换部件351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向盘收纳区域20突出。
如果驱动单元14向介入位置移动结束,则如图11(A)所示,控制轴356进入到控制长孔317的后方保持部317b中,导引切换部件351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11(A)中实线所示,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向盘收纳区域20的外侧退避。
如果驱动单元14向介入位置转动、并且如图11(A)所示地第1切换部件310向Y1方向移动,则通过第1切换孔313使第1空转板302向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11(B)所示,使第1切换齿轮95与输出齿轮94啮合。同时,通过联动长孔315的第2联动部315b使第2切换部件320向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形成在第2切换部件320上的第2切换孔323使第2空转板306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使第2切换齿轮98从输出齿轮94离开。
如果由未图示的检测机构检测到驱动单元14向介入位置移动结束的情况,则图8所示的第2马达M2启动,使输出齿轮94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或者使其在向顺时针方向短时间旋转后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能够使第1切换齿轮95与输出齿轮94可靠地啮合。
然后,通过第2马达M2,向逆时针方向驱动输出齿轮94,向逆时针方向驱动小齿轮97,对齿条91b提供动力,向(e)方向驱动第2切换部件91。当切换部件91转动到图13的位置时,第2马达M2停止。在图13的状态下,设在中间切换部件361上的切换轴363,被形成在切换部件91上的导引控制长孔165的第1突出导引部165c导引。由此,中间切换部件361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再次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而突出到盘收纳区域20内。
此外,如果切换部件91在图13所示的位置停止,则设在图8所示的切换杆122上的控制销124从形成在切换部件91上的切换长孔121的第1圆弧部121a经过切换部121c移动到第2圆弧部121b。由此,使切换杆122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使设在切换杆122的X1侧端部的切换销125如图18所示那样向Y2方向移动。此时,通过切换销125使传递切换部件401和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在由连结弹簧连结的状态下向Y2方向移动,通过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使保持部件26向γ1方向较大地转动。另外,设在壳体2的后侧面10的内侧的第2保持切换部件505是已向X2方向移动的状态,保持部件27和保持部件28是已向γ4方向转动的状态。
此外,在切换部件91转动到图13的位置时,通过切换部件91的解除凸轮部91c推压滑动突起163,锁定部件161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保持凹部161a从卡止突起139离开,将驱动杆135的锁定解除。
如果切换部件91向图13的位置转动,则通过设在切换部件91上的驱动销127使图8和图9所示的开闭器开闭部件126向X2方向移动,如图17(B)所示,设在开闭器201上的滑动销203、203被形成于开闭器开闭部件126上的开闭凸轮202、202的开放部202b、202b导引,开闭器201向Z2方向上升,使插入口23开放。
这样,在盘插入待机模式中,驱动单元14向介入位置转动,第1突出导引部件331和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突出到盘收纳区域20内。此外,在处于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中,使位于最接近插入口23的位置的保持部件26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移送单元17处于待机位置,但驱动杆135的锁定被解除。接着,将开闭器201开放,能够将盘D插入到插入口23中。
(盘送入动作)如果从插入口23插入了盘D、并且由未图示的插入检测部检测到盘的插入,则图7所示的第3马达M3启动,处于待机位置的移送单元17的辊轴111启动,第1移送辊112和第2移送辊113向送入方向旋转。如果盘D被移送辊112、113和夹持部106夹持,则通过移送辊112、113的旋转力,将盘D送入到壳体2内。
如图18所示,在移送单元17处于待机位置的状态下,盘D的中心D0在插入中心线Oa上移动而被送入到壳体2内。此时,由于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所以沿着插入中心线Oa送入的盘D的Y2侧缘部,进入到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的下方导引部342和上方导引部343之间。盘D被移送单元17的移送辊112、113和夹持部106夹持而送入,但在盘D的中心D0向比移送辊112、113更靠壳体2的内侧移动时,盘D的Y2侧的外周缘容易上下振动。
但是,如图18所示,由于盘D的Y2侧的缘部受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的下方导引部342和上方导引部343上下支撑,所以此后盘D不会碰到转盘82,也不会进入到处于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的上侧,被可靠地供给到支撑体21的下表面。
如果由未图示的检测部件检测到盘D如图18所示地移动到被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支撑的位置,则图8所示的第2马达M2再次启动,使切换部件91向(e)方向移动。如果切换部件91向(e)方向开始移动,则马上传递轴138被引导到单元控制长孔137的驱动倾斜部137b内,使驱动杆135向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该驱动杆135,移送单元17以基准轴131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到达图19所示的移送动作位置。此时,如图9所示,由于开闭器开闭部件126向X2方向移动,所以如图17(B)所示,开闭器201维持向Z2方向移动后的状态,插入口23是开放的状态。此外,切换杆122在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所以传递切换部件401和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向Y2方向移动,位于接近插入口23位置的保持部件26是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的状态。
如果切换部件91向图9所示的位置转动,则图13所示的切换轴363被导引到导引控制长孔165的第2后退导引部165d,使中间切换部件361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9及图19所示,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回到与支撑体选择动作时相同的姿势。
在移送单元17从待机位置向图19所示的移送动作位置转动的期间、以及转动结束后,移送辊112、113也向送入方向持续旋转。在图19的状态下,通过处于移送动作位置的移送单元17,将盘D使其中心D0沿着输送中心线Ob朝向壳体2内送入。此时,盘D的缘部持续被夹在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后的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的下方导引部342和上方导引部343之间的状态。此外,通过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使连结下方导引部342和上方导引部343的连结部344向X2方向转动,沿着输送中心线Ob被送入的盘D的外周缘,能够不与上述连结部344相碰而移动。
在从18的状态移动到图19的状态的期间,由于盘D的缘部在下方导引部342和上方导引部343之间以不上下振动而被约束的状态送入,所以能够将盘D的外周缘导引到位于壳体2的里侧的保持部件27及保持部件28的两保持爪27b、28b和支撑体21的下表面之间,能够降低盘D的外周缘垂下而进入保持爪27b、28b下侧的概率。在盘D被夹在保持爪27b、28b和支撑体21的下表面之间后,将盘D的外周缘从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拔出。
进而,在比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靠Y2侧,第1突出导引部件331突出到盘收纳区域20内。由此,在盘D的外周缘从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离开后,盘D的上表面马上被第1突出导引部件331支撑,所以能够防止盘D向上方振动。
另一方面,在将盘D朝向支撑体21送入的期间,保持部件26维持着向γ1方向转动后的状态。由此,如图19所示,在盘D通过与选择轴151A及轴承25A接近的位置时,能够防止盘D碰到保持部件26。
如图19所示,沿着输送中心线Ob送入的盘D与保持部件27和保持部件28相碰而被定位。此时,保持爪28b被盘D推压而使保持部件28向γ3方向稍稍转动,检测部28h从装填检测部180的光学检测元件181拔出,其检测输出变为ON。此时,在机构控制部中,识别出盘D被装填到处于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中,第3马达M3停止,使移送辊112、113停止。由此,被送入到支撑体21中的盘D成为被停止后的移送辊112、113和夹持部106夹持的状态。
(盘夹紧动作)在移送辊112、113的旋转停止后,第1动力传递机构12的第1马达M1启动,使齿条部件32向Y1方向移动。此时,滑块31与切换杆38不会从图4的位置运动,通过齿条部件32使连结转动杆44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使锁定切换部件42向(c)方向移动。因而,设在下部壳体3的Y2侧的锁定部件54向X1方向移动到其移动范围的大致一半,进而,也使图2(B)所示的齿条部件61向X1方向移动其移动范围的大致一半。
此时,设在单元支撑基部13后方的约束轴77受形成在锁定部件54上的锁定控制孔56的提起部56b导引,同时,设在单元支撑基部13的前方的约束轴78、78受形成于锁定部件61上的锁定控制孔62、62的提起部62b、62b导引。由此,单元支撑基部13被提起从底面6离开,受单元支撑基部13支撑的驱动单元14也被提起,设在驱动单元14上的转盘82的中心凸部82b从下方进入到盘D的中心孔Da内。
接着转盘82的中心凸部82b进入到盘D的中心孔Da内的动作,通过图4所示的第1动力传递机构12的第1马达M1的动力,齿条部件32进一步向Y1方向移动,在其移动位置被未图示的检测机构检测到时,第1马达M1停止。此时,连结转动杆44不转动,滑块31与切换杆38进一步向Y1方向移动,通过设在切换杆38上的切换驱动销41,使设在单元支撑基部13的下表面上的驱动滑块85向Y1方向移动。
通过此时的驱动滑块85的移动力,使设在转盘82上的夹紧机构动作,夹紧爪从转盘82的中心凸部82b的周围突出,盘D的中心孔Da的周缘部被凸缘部82c和夹紧爪夹持,盘D的中心孔Da被夹紧在转盘82上。
当盘的夹紧结束时,第2动力传递机构16的第2马达M2启动,使切换部件91向(d)方向移动,使切换部件91回到图8及图12所示的初始位置,在此时刻第2马达M2停止。在切换部件91向(d)方向移动时,使传递轴138从设在切换部件91上的单元控制长孔137的驱动倾斜部137b移动到非作用部137a。由此使驱动杆135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移送单元17从移送动作位置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向图20所示的待机位置移动。在此期间,通过第3马达M3使移送辊112、113向盘D的送入方向旋转。由此,移送辊112、113在盘D的表面上转动,同时移送单元17从移送动作位置向待机位置转动。
如果此时使移送辊112、113的表面的周速度比移送单元17的转动速度稍快,则盘D被保持部件27及保持部件28推压,同时移送单元17向待机位置复归,移送辊112、113从盘D离开。
如果切换部件91向图12所示的初始位置复归,则锁定部件161向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锁定部件161的保持凹部161a,保持卡止突起139,驱动杆135在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的状态下被锁定,移送单元17在待机位置被保持。此外,由于切换轴363位于导引控制长孔165的初始设定部165a内,所以中间切换部件361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使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向逆时针方向转动。
此时,如图8所示,通过设在切换部件91上的驱动销127使设在壳体2的前表面7内侧的开闭器开闭部件126向X1方向移动。由此,如图17(A)所示,设在开闭器201上的滑动销203、203受设在开闭器开闭部件126上的开闭凸轮202、202的闭锁部202a、202a导引,使开闭器201向Z1方向下降,形成在壳体2的前表面7上的插入口23被开闭器201闭锁。
此外,如图8所示,控制销124被导引到切换长孔121的第1圆弧部121a内,使切换杆122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由此,如图12所示,通过设在切换杆122的X1侧的端部上的切换销125,使设在壳体2的左侧面9的内侧的传递切换部件401向Y1方向移动,经由连结弹簧使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也向Y1方向移动。如果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从保持部件26离开,则通过拉伸线圈弹簧29a使保持部件26向γ2方向转动,暂时将盘D保持在支撑体21的下表面与所有的保持部件26、27、28的保持爪27b、28b、28c之间。
(盘驱动模式的设定)如果受处于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的下表面保持的盘D被夹紧在转盘82上,移送单元17向待机位置移动,插入口23被开闭器201关闭,则设在第1动力传递机构12中的第1马达M1再次启动,使锁定部件32向Y1方向移动,移动到图5所示的终端。
如图5所示,此时的齿条部件32的移动力不作用在滑块31与切换杆38上,连结转动杆44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使锁定切换部件42向(c)方向的末端移动。此时,使锁定部件54移动到向X1方向的末端,使锁定部件61移动到向X1方向的末端。由此,设在单元支撑基部13后部的约束轴77被导引到形成于锁定部件54上的锁定控制孔56的退后孔56d内,设在单元支撑基部13的前方的约束轴78、78被导引到形成于锁定部件61上的锁定控制孔62、62的退出孔62d、62d内,解除锁定部件54、61对约束轴78、78的约束。
此外,在滑块31向图5所示的位置移动时,通过形成在底面6上的凸轮部与设在切换杆38上的姿势控制销,使切换杆38向顺时针方向较大地转动,如图7所示,设在切换杆38上的切换驱动销41移动到形成于驱动滑块85上的驱动孔86的退出孔86b内。由此,单元支撑基部13及驱动单元14不受约束力而成为受缓冲器71、72、73弹性支撑的状态。
此外,在单元支撑基部13成为被缓冲器71、72、73弹性支撑的状态之前,如图21所示,第1切换保持部件403向Y2方向移动,通过第1切换保持部件403使保持部件26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此外,使设在后侧面10的内侧的第2切换保持部件404向X1方向移动,通过该第2切换保持部件404使保持部件27和保持部件28向γ3方向转动。接着,保持爪26b、27b、28b移动到比盘D的外周缘更靠外侧处,解除支撑体21对盘D的保持。
如果单元支撑基部13成为被缓冲器71、72、73弹性支撑的状态,则单元支撑基部13下降,所以被夹紧在转盘82上且解除了保持爪26b、27b、28b的保持的盘D,从处于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的下表面向Z1侧稍稍离开。在此状态下,通过主轴马达驱动转盘82,盘D旋转,通过光头83读取记录在盘D中的信号,或者将信号记录到盘D中。
在车体振动等作用在壳体2上时,受缓冲器71、72、73弹性支撑的单元支撑基部13能够上下左右地运动,通过缓冲器71、72、73的振动吸收功能,能够降低由光头83再现的信号的读取错误。
此外,如图21所示,在通过转盘82旋转驱动盘D时,第1突出导引部件331与旋转中的盘D的缘部的上方对置。由此,即使在与旋转驱动中的盘D的上侧相邻的其他盘从位于上方的支撑体21垂下的情况下,第1突出导引部件331也与该盘的下方对置,所以能够防止上方的盘与旋转中的盘D相碰。
(盘的收纳动作)在将驱动单元14的驱动结束后的盘收纳到盘收纳区域20内时,启动第1动力传递机构12的第1马达M1,使齿条部件32从图5的位置向Y2方向复归,使连结转动杆44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使锁定切换部件42向(b)方向移动。接着,上述锁定部件54和锁定部件61向X2方向移动了其整个移动范围的大致一半的距离。由此,约束轴77移动到形成在锁定部件54上的锁定控制孔56的提起部56b上,约束轴78、78移动到锁定控制孔62、62的提起部62b、62b,单元支撑基部13与驱动单元14被提起,被夹紧在转盘82上的盘D,被推压在处于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的下表面上。
此时,如图20所示,使设在左侧面9的内侧的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向Y1方向移动,使第1保持切换部件403从保持部件26离开,通过拉伸线圈弹簧29a使保持部件26向γ2方向转动,第2保持切换部件404从保持部件27和保持部件28离开,通过拉伸线圈弹簧29b、29c使保持部件27和保持部件28向γ4方向转动。由此,被夹紧在转盘82上的盘D受处于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的下表面和所有的保持爪26b、27b、28b保持。
进而,图8所示的第2马达M2启动,使小齿轮97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使切换部件91向(d)方向移动。如果使切换部件91移动到图14所示的位置,则第2马达M2停止。在图14的状态下,切换轴363被导引到导引控制长孔165的第2突出导引部165e内,使中间切换部件361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使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由此,如图20中虚线所示,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的下方导引部342进入到被转盘82夹紧、且受保持爪26b、27b、28b保持的盘D的下侧,上方导引部343与该盘D的上方对置。
然后,还通过第1动力传递机构12的第1马达M1使齿条部件32向Y2方向移动,使滑块31和切换杆38向Y2方向移动,则使设在单元支撑基部13的下表面上的驱动滑块85向Y2方向移动,设在转盘82上的夹紧机构动作,使夹紧爪退到转盘82的中心凸部82b内,将通过转盘82对盘的夹紧解除。
进而,如果通过第1动力传递机构12的第1马达M1使齿条部件32向Y1方向移动,则连结转动杆44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使锁定切换部件42向(b)方向移动,锁定部件54回位到X2侧的初始位置,锁定部件61回位到X2侧的初始位置。并且,设在单元支撑基部13上的约束轴77被形成于锁定部件54上的锁定控制孔56的约束部56a保持,设在单元支撑基部13上的约束轴78、78被形成于锁定部件61上的锁定控制孔62的约束部62a保持。
由此,使单元支撑基部13及驱动单元14向接近于底面6的位置下降。此时,如图20所示,盘D被各保持爪26b、27b、28b保持,但是,没有被各保持爪26b、27b、28b保持的盘D的自由部分,被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的下方导引部342从下方支撑。由此,在驱动单元14下降时,能够防止盘D的自由部分向下方下降,能够将转盘82的中心凸部82b可靠地从受支撑体21保持的盘D的中心孔Da向Z1侧拔出。
(盘排出动作)在将驱动单元14的驱动结束后的盘D原样从排出口23排出时,在图21所示的盘驱动模式中,主轴马达停止,使转盘82的旋转停止。并且,使第1动力传递机构12的齿条部件32向Y2方向移动,使锁定部件54、61向X2方向移动。由此,将单元支撑基部13提起,将盘D推压在处于选择位置(a)的支撑体21的下表面上。
此外,使第1切换保持部件403向Y1方向移动,使第2切换保持部件404向X2方向移动,使保持部件26向γ2方向转动,使保持部件27和保持部件28向γ4方向转动,盘通过保持爪26b、27b、28b及支撑体21的下表面被保持。
然后,如图9所示,使切换部件91向(e)方向移动,使移送单元17从待机位置向移送动作位置移动。此时,通过第3马达M3使移送辊112、113向送出方向转动。因而,在移送单元17向移送动作位置转动时,受支撑体21支撑的盘D的Y1侧的端部在移送辊112、113与夹持部106之间被顺利地夹持。另外,随着移送单元17向移送动作位置移动,如图20所示,使处于接近插入口23的位置的保持部件26向γ1方向转动。
如果移送单元17向移送动作位置移动,移送辊112、113的旋转停止,则使第1动力传递机构12的齿条部件32进一步向Y2方向移动,将转盘82对盘D的夹紧解除。进而,通过齿条部件32向Y2方向的移动力,使锁定部件54和锁定部件61向X2方向移动,使单元支撑基部13和驱动单元14朝向底面6下降,将转盘82的中心凸部82b从盘D的中心孔Da向Z1方向拔出。此时,盘D被保持爪27b、28b保持,并且被移送辊112、113和夹持部106夹持,所以转盘82能够容易地从盘D向下方拔出。
此外,通过在移送单元17移动到移送动作位置时的切换部件91的向(e)方向的移动力,使开闭器开闭部件126向X2方向移动,如图17(B)所示,开闭器201上升,将插入口23开放。
接着,使移送辊112、113向送出方向旋转,并且使移送单元从图19所示的移送动作位置向图20所示的待机位置旋转,将盘D从插入口23排出。此时,也如图19及图18所示,被排出的盘D的位于壳体2内的部分,在第2突出导引部件341的下方导引部312和上方导引部343之间被导引。
此外,在将盘收纳区域20内的盘D排出时,使驱动单元14向退避位置移动,使移送单元17向待机位置移动,使各选择轴151A、151B、151C旋转,使保持有想要排出的盘的支撑体21向选择位置(a)移动。
接着,使驱动单元14向图18等所示的介入位置旋转,再通过锁定部件54、61将单元支撑基部13和驱动单元14向Z2方向提起,由转盘82将盘D夹紧,然后使移送单元17向移送动作位置移动,用移送辊112、113和夹持部106夹持盘D。接着,将转盘82对盘D的夹紧解除,将转盘82的中心凸部82b从盘D的中心孔Da向下方拔出,一边使移送辊112、113向送出方向转动,一边使移送单元17向待机位置转动,将盘D从插入口排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1马达M1、减速齿轮34、35、36、小齿轮37、齿条部件32、滑块31、以及切换杆38构成第1动力传递机构12,通过该第1动力传递机构12使驱动单元14从退避位置向介入位置移动,并且在驱动单元14从退避位置向介入位置移动后,使被所选择的支撑体21保持的盘D夹紧在转盘82上,通过此后的第1马达M1的动力,使保持部件26、27、28从保持位置向保持解除位置移动,并且使锁定部件54、61从约束驱动单元14的弹性移动的约束位置移动到解除上述约束的约束解除位置。
但是,第1动力传递机构12并不限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结构,而能够使用公知的动力传递机构进行适当的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盘收纳型盘装置,在壳体(2)内设有盘收纳区域(20),在盘的厚度方向排列了多个能够支撑盘的支撑体(21);支撑体选择机构(22),在该盘收纳区域(20)内使上述支撑体(21)向盘的厚度方向移动,使某一个支撑体(21)向选择位置(a)移动;驱动单元(14),将被选择位置(a)的上述支撑体(21)支撑的盘夹紧并使该盘旋转;移送机构(17),将从上述壳体(2)的插入口(23)插入的盘向上述选择位置(a)的上述支撑体(21)移送;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2)内,设有配置在比收纳在上述盘收纳区域(20)的盘的外周缘更靠外侧、且选择上述支撑体(21)时的移动区域的上限和下限的中间的机构支撑部(15);在该机构支撑部(15)上设有位于比收纳在上述盘收纳区域(20)的盘的外周缘更靠外侧、且按沿着上述外周缘的圆弧轨迹移动的切换部件(9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收纳型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2)内,在与上述切换部件(91)的移动区域的下方或上方重叠的位置,设有上述切换部件(91)以外的动力传递机构(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收纳型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动力传递机构(12)中,也设有位于比收纳在上述盘收纳区域(20)内的盘的外周缘更靠外侧、且按沿着上述外周缘的圆弧轨迹移动的其它的切换部件(4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收纳型盘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设在上述机构支撑部(15)上的上述切换部件(91)的移动力,使开闭上述壳体(2)的插入口(23)的开闭器(201)动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收纳型盘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设在上述机构支撑部(15)上的上述切换部件(91)的移动力,使上述移送机构(17)从接近壳体(2)的插入口(23)的待机位置向与位于上述选择位置(a)的上述支撑体(21)接近的移送动作位置移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收纳型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各个上述支撑体(21)上,设有在保持盘的保持位置和将盘的保持解除的保持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保持部件(26),通过设在上述机构支撑部(15)上的上述切换部件(91)的移动力,使位于上述选择位置(a)的上述支撑体(21)的上述保持部件(26)在上述保持位置和上述保持解除位置之间动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收纳型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机构支撑部(15)上,搭载有驱动上述切换部件(91)的马达(M2)、以及将该马达(M2)的动力传递给上述切换部件(91)的多个齿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收纳型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设在上述机构支撑部(15)上的上述切换部件(91)的移动区域是从形成有上述插入口(23)的前表面(7)的内侧到侧面(8)的内侧的区域,该切换部件(91)的移动区域配置在与从上述插入口(23)至位于上述选择位置(a)的上述支撑体(21)的盘的送入路径上下重叠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收纳型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机构支撑部(15)具有与上述壳体(2)的底面(6)平行的平面,并且,上述机构支撑部(15)的内缘(15a)是从上述盘收纳区域(20)内的盘的外周缘离开且沿着该外周缘的凹曲线形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收纳型盘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盘收纳区域(20)内的上述支撑体(21)的移动区域是从接近上述壳体(2)的底面(6)的内侧的位置到接近顶面(11)的内侧的位置的范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收纳型盘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设在上述机构支撑部(15)上的上述切换部件(91)的移动力,使开闭上述壳体(2)的插入口(23)的开闭器(201)动作,并且,使上述移送机构(17)从接近壳体(2)的插入口(23)的待机位置向接近位于上述选择位置(a)的上述支撑体(21)的移送动作位置移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盘收纳型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各个上述支撑体(21)上,设有在保持盘的保持位置和将盘的保持解除的保持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保持部件(26);通过设在上述机构支撑部(15)上的上述切换部件(91)的移动力,使位于上述选择位置(a)的上述支撑体(21)的上述保持部件(26)在上述保持位置和上述保持解除位置之间动作。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收纳型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各个上述支撑体(21)上,设有在保持盘的保持位置和将盘的保持解除的保持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保持部件(26);通过设在上述机构支撑部(15)上的上述切换部件(91)的移动力,使位于上述选择位置(a)的上述支撑体(21)的上述保持部件(26)在上述保持位置和上述保持解除位置之间动作,并且使开闭上述壳体(2)的插入口(23)的开闭器(201)动作。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收纳型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各个上述支撑体(21)上,设有在保持盘的保持位置和将盘的保持解除的保持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保持部件(26);通过设在上述机构支撑部(15)上的上述切换部件(91)的移动力,使位于上述选择位置(a)的上述支撑体(21)的上述保持部件(26)在上述保持位置和上述保持解除位置之间动作,并且使上述移送机构(17)从接近壳体(2)的插入口(23)的待机位置向接近位于上述选择位置(a)的上述支撑体(21)的移送动作位置移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盘收纳型盘装置,能够增多壳体内的盘的收纳片数、并且能够小型地构成壳体。在壳体(2)的上下的中间部分,在从收纳在盘收纳区域(20)中的盘的外周离开的位置设有机构基部(15),在机构基部(15)上设有沿着圆弧轨迹移动的切换部件(91)。能够通过该切换部件(91)进行各种机构的动作的切换。此外,在与机构基部(15)上下重叠的位置也可以配置切换部件(42)等。因此,能够较大地确保保持盘的支撑体(21)的上下的移动区域,还能够减小壳体(2)的平面积。
文档编号G11B17/02GK1941130SQ20061014154
公开日2007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30日
发明者建川勉 申请人:阿尔派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